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觳夤ぞ咦咭蛔吖 R蛭簿值氖菘饽冢墒怯凶乓惶淄暾姆烙逑担眉崛缗褪葱稳荻际切】此恕S寐啦嘉ば蜗蟮乃捣ǎ退阌泻诳团搅送绻セ鞯脑拥残枰眉柑斓氖奔洳拍芄唤飧鍪莘烙逑嫡ǹU飧龇烙逑担需笫�
我对这个技术层面的东西不太了解,因为是国安局的东西,但是我也知道哪怕是美国国防部想要撬开梵石的出口怕也是要花费一番功夫,所以在数据库中心工作的几位维护员都没有预料到会有后来事情的发生。扫描持续时间需要半个多小时,但是在进行到第二十五分钟的时候,红色警报却是突然急促的响了起来,这让几位维护人员大为吃惊,因为上一次发生这样的情况,已经是数年之前。
有些发愣的工程师立即反应过来,对警报提出的地方展开了彻底的检索,发现竟然有一位访客访问后留下的痕迹,在系统日志里,这位访客名目张胆的对数据进行了读取,然后又大摇大摆的离开了。它什么都没有破坏,但是却是将数据库内大部分的资料读取了一遍,可以说有不少机密等级不高的东西机密都泄露了出去。
耻辱,简直就是耻辱。吕布韦是这么说的,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整个数据库中心乱成了一团,梵石的开发人员被问责,同时勒令找出入侵者使用的漏洞。数百位工作人员辛辛苦苦对梵石的防御体系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测试,直到前天为止,才发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公告。
梵石防御体系没有发现任何漏洞,根本不可能会有入侵者闯入保护圈内。防御体系负责人愿意拿自己的人头担保,他说哪怕是美国国防部想要获取里面的资料,也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这件事情到了这里开始往不可思议的方向发展,所有人都在疑惑。他们当然相信那位负责人所保证的内容,可是系统被入侵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难不成是因为有内鬼,泄露了登录访问的端口?
于是,一票研究人员开始对内部人员的登陆端口进行检查,可是依旧一无所获。内部端口最近没有一位有被访问或者操控的迹象,访问者根本是不可能从这里进入系统内部的。
谜团再一次扩大,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问题竟然是出自于访问源头的特殊性。这种情况直到昨天傍晚才被人所发现,他在系统的日志里重复扫描,并且进行了日志恢复,竟然找到了一个十天前曾经访问过系统内部的IP地址。
这一下所有人都崩溃了,原来入侵其实并不只有一次,而是发生了多次。每一次的访问都是这样的过程,什么都不做,只是单纯的将数据一点点读取一变。只不过这一次正好是在对方访问的途中进行着随机数据检查,才刚好抓到了这位黑客的小辫子。但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件由此发生,就当大家以后终于能够将这个莫名其妙的高级黑客绳之以法的时候,大家才发现他们根本查无可查。
黑客在访问需要侵入的数据库的时候,往往会使用一种叫做代理跳板的东西。这个跳板一般就是黑客利用自己的技术所操控的普通人的计算机,也就是说,即使对方追查起来,最后找到的IP地址也只会是那台跳板的IP地址,黑客自己真正的IP地址会被隐藏起来。单手对于国安局来说,这一点却不算多大的麻烦,因为他们的能量庞大,即使抓到的只是代理跳板,他们也会从那个跳板上继续往上延伸,顺藤摸瓜,将黑客真正的IP地址给找出来。
可是这一次,所有国安局的技术工作人员信心满满,满腔怒火无处放矢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他们想要追查的IP——暂且不论是不是代理跳板的IP——竟然是一个会不断变动的IP地址。
没错,没有固定的形态数据,它自己时时刻刻都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动,并且算法无处可查。
普通人的IP地址都是固定的,每一个IP地址代表着一个网络端口,可是技术人员捕获到的IP地址,竟然没有固定的形态,它在不断变化着,这从网络协议上来说完全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东西。而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地址,当然没有办法查得出真正现实内部的地址了。所有人都震惊与这个现实,同时推测出了更加可怕的可能。
梵石防御体系负责人本身就是一名资深黑客,他对这个东西异常有兴趣,于是深度剖析了这串看起来颇为不起眼的IP数据,结果得到了惊人的结论。
绕过梵石防御体系的原因无他,仅仅就是因为访问者的维度不在防御体系捕捉范围之内!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在看电视,电视里的人儿想要将你从现实当中抓捕回警局,这种事情可能发生么?当然不可能,哪怕那位警官手段再怎么高明,武器再怎么可怕,他始终只处于电视机里,对于电视机外的你是根本连汗毛都碰不到的。
而梵石防御体系,正好碰到了这样的一位流窜于防御体系外的可怕敌人。
听到这里,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何吕布韦要在一开始跟我讲述那么多关于计算机的事情了,他是要让我理解那位入侵者的特殊之处。梵石防御体系完全可以抵挡下任何二进制正常计算机的数据攻击,可是如果那台计算机已经脱离了普通计算机的范围,梵石体系也就无能为力了。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位黑客能够来去自如不被发现的原因,他手中所握有的,竟然是一台不再普通的超级计算机!
一个完美的二维防御体系,就这样被一个超过了二维的存在物所轻易的摧毁了。
梵石体系,输得不冤。但是那位负责人却是更加激动了起来,因为哪怕是国内最顶尖的超级计算机,它能够在一秒钟内计算出数百万只导弹的飞行轨迹,即使这样,也依旧不能达到那样的程度。可以说目前这位负责人已知的所有计算机当中,都不可能存在有能够发送此种信号的计算机。为什么一个从来都没有见过的黑客,竟然拥有了这样的一台机器?
他是怎么做到的?又想拿这台计算机做些什么?他为什么要访问国安局的数据库资料?这些统统是迷,负责人当即选择了将情况上报,并且向远在美国的一位学生时代的好友现在已经是美国国防部电子部门的高级指挥官做了一些旁敲侧击的打听。
结果却是——就连一向走在世界科技尖端的美国人也没有做出这种东西来!
这是意料之中的回答,但是却让人心头的疑惑更甚。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需要伴随的是革命性的研究成果的出现,就连如此庞大的国家机器都没有办法制造出来的特殊计算机,那名不见经传的黑客又是如何获得这种已经超越了当前科技力量的东西的?
国安局的所有人员不得不开始重视起这个问题,因为已知的任何拿来对付普通计算机的防御手段在这种量子计算机面前可能都不如一张白纸坚固。这样一来,很多重要的数据,国家隐藏的机密,甚至于核弹发射的密码都堂而皇之暴露在了那台特殊计算机的面前。这无疑是让人感觉到惊恐的。
而唯一能够阻止这种入侵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物理层面的阻断。比如将所有计算机断电,那么哪怕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再怎么出色,运算规则再怎么特殊,也是无能威力的了。但是这种方法却是毫不实际的考虑,你用它能够防范一时,却不可能一辈子都要靠关机来躲避这种情况吧?
针对这一次的事件,国安局内部做出了不少的分门别类的安排。开发新型防御系统的团队,监控世界各地类似信号的团队,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属于继续追踪那条神秘信息来源的小队。很不巧,这只小队目前都属于吕布韦的统辖范围,原因无他,因为这一类的量子计算机,很有可能已经跨越了电子科学的范畴。
我猛然惊醒,吕布韦这个家伙的学科,正是化学和生物,难不成所谓的量子计算机,竟然是一台由生物的大脑所演化出的超级计算机?
第四章 可怕的推断
吕布韦在之前给我解释了一大堆关于现代计算机的知识并没有白费,我也终于从他的话里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简单的来说,就是吕布韦他们发现了一条奇怪的数据信号,而这样的数据信号绝对不可能是现代计算机所发出的。国安局的工作人员没有办法捕捉这种位置的神秘信号和其源头,但是又担心它背后潜在的危险性,所以不得不调查这一事件。这也就是为什么吕布韦的身边活充斥了一堆程序员的原因了。
“可是,这不是很奇怪么?”我对这件事情有了自己的疑问:“既然有这如此高明的计算机,可以干很多很可怕的事情,何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