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短信时间如果没错,应该在她遇害前不久。”
“我很后悔!凌晨三点的电话里,她希望当时就能见到我,如果我不贪睡的话,立刻从床上爬起来出门,或许还可以挽救她的生命!”
“不是你的错,没人会因为这样一个电话,而凌晨三点出门的!”
负责这桩凶杀案的警察,反复追问了半小时后,总算安慰了小麦一句。
他是田小麦的老熟人。
十五年前,当他从警校毕业不久,便跟随小麦的父亲,参与侦办了南明路杂货店凶杀案——这也是田跃进三十多年警察生涯里,仅有的还没抓到凶手的两桩案子之一。当年初出茅庐的警察小王,如今已是破案无数的警官老王。上个月小麦的父亲因公殉职,也是老王在帮忙料理后事。
根据现场的情况,初步判断钱灵是被丝巾勒死的,如果法医的报告能够证实——作案手法与1995年的南明路凶杀案完全一致。
房东太太也被警察问得要崩溃了,这栋老洋房是资本家的祖辈传下来的,到这一代已败得只剩下房子了。白天洋房的大部分出租给一家广告公司,晚上除了独居的房东太太,只有钱灵租住在底楼一套带小院的单元里。房东太太表示,昨晚并未有异常情况,整晚她都睡得很沉。警察也证实门锁没有破坏的痕迹,也没有迹象显示有人翻墙而入。房东还说钱灵在这里住了一年,晚上多半在外面,平时也很少照面,但每次付房租都很爽快。虽然怀疑钱灵的社会关系复杂,但房东从没见过钱灵带男人回家,屋里也没有发现男人的用品。
目前,最大的嫌疑人竟是房东太太自己。
至于动机?如果她真是凶手的话,当然不会把动机交代出来的。
不过,只要一想起十五年前南明路的凶案,警官老王就认为房东太太作案的可能性极小。
警方未在现场找到钱灵的手机,估计已被凶手拿走。
现场还有一样特别的东西。
死者的床头柜上,有一张黄色便签纸,上面用蓝色的圆珠笔,写着一行潦草的字迹——
〖我杀过人〗
短短的四个字,却像四根金针,插入小麦的眼睛。
警官老王自嘲似的说:“此地无银三百两?凶手在告诉警方,他是一个连环杀手?”
“不。”田小麦已变得异常冷静,“这是钱灵的笔迹。”
“死者自己写的?”
“我和她是从初中到高中六年的死党,当然认得她的笔迹,绝不会有错!”她一下子就想明白了,“钱灵要告诉我的秘密,恐怕就是这四个字!”
“你能想到她杀的人是谁吗?”
“不,完全想不到!”
钱灵曾经杀过人?
天哪!小麦记不起来,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与死党共同度过的时光,十八岁的似水年华,几乎完全遗忘了!
她杀过谁?
第十八章
十二月,夜凉如水。
死去的美人,早被送到公安局去做尸检,只剩下钱灵伤心的父母。这对送走黑发人的白发人,哭泣数个小时后,才坐下来收拾女儿的遗物。小麦一直没有离开,帮助他们料理后事——她已对应付这种事有了经验,还是注定自己离死神越来越近?
她想在死者遗物里找到一样东西。
耳边犹记钱灵在电话里说的:“我想要告诉你!再给你看一样东西。”
还有,那条临死前发来的短信:“等你来,我们一起把秘密从坟墓挖出来。”
必须找到它——无论多可怕的秘密,无论埋藏在谁的坟墓中,小麦发誓要亲手挖出来。
“日记本。”
忽然,钱灵的妈妈自言自语了一声。
“什么?”
小麦托着死党妈妈的肩膀,以防她悲伤地倒下。悲伤的母亲还算坚强,刚整理完女儿卧室所有角落,抹着眼泪说:“钱灵的日记本不见了。”
虽然,许多当年记忆都模糊了,小麦却依稀记得钱灵的日记本——高中时每晚临睡前,她都在寝室悄悄写日记。只是钱灵从不给别人看,一直牢牢锁起来,就算死党小麦也没看过。
“阿姨,您确认日记本在这里吗?”
“是,她从家里搬出来的时候,我亲眼看到她拿走了日记本。”钱灵的妈妈接过小麦端来的一杯热水,“她早就不写日记了,但绝不会把日记本扔掉。”
看着窗外庭院的梅树,在黑夜凄惨的轮廓,田小麦明白了——钱灵要告诉她的那个秘密,就隐藏在高中时代的日记本里,可惜却被凶手拿走了,或藏在某个更隐蔽的角落。
难道,凶手也和那个秘密有关?和自己丢失了的青春记忆有关?
脑中浮起那条紫色丝巾,想起钱灵电话里说到的丝巾,还有1995年那桩未破的命案。
紫色丝巾?
陪伴钱灵的父母离开凶案现场,已接近子夜零点。小麦一路上用手捂着喉咙,似乎空气中也藏着一条丝巾,随时随地都会收紧,转眼间让人窒息。
孤身一人回到家中,小麦把所有门窗检查了一遍,强迫症般的反复关窗。
她煮了杯浓咖啡,迫使自己打起精神,即便整夜都睡不着也没关系。她害怕自己一旦沉入睡眠,恶鬼就会潜入她的床边……
“等你来,我们一起把秘密从坟墓挖出来。”
田小麦又看了一眼存在手机里的短信,开始绞尽脑汁地回忆,自己十年前的高中时代。
可惜一切都是徒劳,记忆也如一条深深的沟,现实在这边,过去在那边,跨过去就要粉身碎骨。
也许,丢失的记忆里藏着一些极度危险的东西,以至于自己选择性失忆了?
当年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大多已失去联系,手机通讯录里高中同学只有钱灵一个人。
她想起了一个人,或者说不是人——“魔女区”。
既然,能够买到1995年的记忆,也同样能买到2000年的记忆。
打开“魔女区”首页,黑色大门里飘出一行字:本店可以买到你想要的一切。
略过所有宝贝,直接打开阿里旺旺与店主对话。
“在吗?”
凌晨,两点,没想到只隔几秒钟,店主就回复道:“在。”
“我想再买一次记忆。”
小麦知道,为了找回记忆,将要付出的代价,将不仅仅是金钱。
“哪一年?”
“2000年,春天。”
她补充了一个“春天”,那是高三的下半学期,也是高考前最残酷的一个学期。
“好的,拍下这个定制产品。”
底下出现一个连接。
手指颤抖着打开连接,这个定制产品竟开价五千元,抢钱吗?
不过,再贵也要买下来——有些记忆既可能恶梦,也可能是无价之宝。
立即完成付款,倒掉浓咖啡,钻回寒冷被窝,原以为会失眠一宿,却没想到很快睡着了。
只是,恶梦如期而至……
第十九章
12月8日。
田小麦从戴着头盔的快递员手里,接过一份快递的文件袋,发件地址是“魔女区”,摸起来却像本厚厚的书。
忍到下班回家,把自己关在卧室,小心地打开快递袋。
“咦?”
居然……居然是高中语文课本!
那么熟悉的感觉,让她的心软了下来。鼻子也莫名其妙地发酸,眼泪像黄梅天的雨,淅淅沥沥落下来,砸在凝固记忆的语文课本上。
这就是十年前的版本,几乎每一页都可以熟得背出来!
可惜,这本书不是自己用过的,淘宝上可以买到很多这样的二手教科书。
单单一本语文课本,还不能唤醒沉睡的记忆。
翻到古典诗词中李清照的《声声慢》那篇课文,发现书页里夹着一样东西,原来是一条折叠成课本大小的丝巾!
紫色的丝巾。
就是那样的紫色,那样的蚕丝材料,那样的奇妙植物花纹。
颤栗着打开丝巾,触摸冰凉光滑的表面,也触摸到自己的十八岁。
这是她亲眼看到的第三条这样的丝巾。
第一条还藏在她的抽屉里,第二条勒死了最好的朋友钱灵,第三条却是从“魔女区”买来的“2000年春天记忆”的一部分。
Esfahan。
也许,世界上这样的丝巾不超过一百条!
看着丝巾底下语文课本的那一页,看着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条丝巾,这一页课文,这一首宋词。
她真的想起来了。
这是她的青春,她的似水年华,她的紧锁在内心最深处的一幅画。
慕容老师……
【2000年的记忆,第一章】
2000年。
春天。
一个细雨霏霏的春天。
紫色丝巾——打成花苞似的漂亮的结,缠绕在一根雪白脖子上。雨天潮湿昏暗的教室,柔和的日光灯,照着丝巾诱人的紫色,发出明亮却不刺目的光泽,像教堂里的烛光跳跃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