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才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三起大事之外,每年皇帝接到的类似的折子不知道有多少。当初他还发过几出怒,用廷杖打死过几个人。

可越是打死人,官员们越来劲,上折子骂人的更多,颇有争先恐后来讨打的趋势。

而且,官员们一被嘉靖打过屁股,就能赢取刚直忠臣的美誉,立时就名动天下。

这样好事自然是多多益善,惟恐落于人后。

嘉靖也发现了这一点,知道这些家伙是借自己的获取名声,自然不肯遂了他们的愿。

到以后,但凡遇到进柬的折子都留中不发,来个装聋做哑。

可万万没想到,海瑞的折子却让他如此大动肝火。

黄锦苦笑一声,压低声音道:“士贞却不知道,海瑞之所以上这个折子,其实另有原因。而且,他这个折子一上,满朝大哗,颇有对陛下兴师问罪的意思。如果这么乱下去,只要有心人从中挑唆,立即就是一场大乱。”

吴节吃了一惊:“我还是弄不明白,还请教。”

黄锦:“朝廷已经半年没发俸禄了,手上掌握着实权的官员还好,也不将每月区区几两银子看在眼里。可如御吏台、国子监、钦天监、理藩院这种清贵衙门的官员,日常又没有别的入项,什么冰、炭敬更是一文没有,每月可指望这那点俸禄银子养家,立即就开始挨饿了。海瑞这人乃是户部主事,这位置油水充足。可他在位上却是一毫不取,半年没领俸禄,家里也断了炊。于是,海瑞就上折子骂陛下是昏君。海瑞名声实在太响,他这一闹,别人也跟着鼓噪起来。”

黄锦苦笑之色更浓:“这些清贵们做事不成,却掌握着朝野舆论。这事一闹起来,就有人喊出要让裕王提前接位,而陛下则进位太上皇一心玄修的话来。”

吴节骇然变色:“这是有人想借机害裕王。”



第四百四十八章讨薪

这案子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很简单,吴节只微一沉吟就想明白其中关节。

这两年东南军事因为有了厘金制度,免去了一大笔军费开支。按说,国家财政因为能够喘一口气才对。

可因为户部往年的积欠实在太多,一旦手头松动,官员们自然想着尽快将自己任内遗留的亏空尽快弥补下来。

而以前的财政赤字实在太多,补不胜补,节余下的部分撒出去,连个涟漪都没起,就消失不见了,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在没有实行纸钞制度的古代,国家一旦财政恶化,根本就没办法用大量印刷钞票,发行国债来度过难过。而且,古人也不习惯背着大量债务过日子的习惯。

一有钱,第一时间就想着还债,却没想到,在现代社会,又有哪个国家不欠债务?

美国强大吧,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可欠下的债务平摊在每个人头上,达三万美圆之巨。人家不一样过得上好,遇到难关是,印钞机一开,借就是了。子吃卯粮,滚雪球一样滚下去就是。

日本的经济发达吧,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可欠下的国债却是gdp的两倍,也没见他们崩溃。

至于天朝的四万亿……哈哈,今天的天气不错!

减少了一大笔好军费开支之后,其实,明朝的财政并没能因此松一口气。

而且,以前每年几百万两的军费也多是亏空和拆借而来的。没有这笔支出,也不过是少借一点罢了。

可皇帝并不知道啊,心中却琢磨着,朕今天少了这一笔军费,等于一下子多出了五百万两银子可用。好,干脆搞两个国家工程。修宫观。户部。拿钱来。

于是,国库一下子被掏空了。

而在京官员的薪水也没钱可发。

正好海瑞一上书,这下子好了。被有心人利用串联,一时间,上折子骂皇帝的声音不绝于耳。喊出让皇帝去当太上皇的话来。

这分明就是景王一系搞得鬼。

要知道古来的皇帝对权力一物看得极紧,在皇权面前可没有什么父子亲情可讲,只要有人对自己的皇帝位置发出挑战。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如果这事不好好处理,以嘉靖的性子,只怕裕王要糟。

这事在真实的历史上也发生过,海瑞上书可是明朝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不过,这也不过是他海大人的个人行为,惹恼了皇帝。被关在天牢里,知道嘉靖死后才被放了出来。

可这一次因为景王在京,竟变成了另外一种模样。

变成了要让嘉靖退位的檄文。

黄锦听吴节这么说。点了点头:“应该是了。正因为这事实在太乱,让人心中戒惧。我这才忍不住帮海瑞说了几句好话,尽量将此大事化小,却不想触怒了万岁,被拿下来了。”

他面上带着一丝焦急:“士贞,事情紧急,我就问你一句,你是不是裕王府的人?”

吴节心中一震,久久沉默。

黄锦摇头:“我真是老糊涂了,本不该问这种问题的……为国家计算,士贞,你可有法子平息此事?”

吴节苦笑:“黄公,吴节离开京城大半年,刚回来不到一天,如今是两眼一抹黑,又有什么法子可想?”

又说了几句话,吴节突然想起一事:“黄公,这个陈洪是怎么回事。说起来,当初吴节同他也颇谈得来。怎么突然对黄公你下起了死手,还有,这次回西苑,里里外外都换成了他的人不说,对吴节也非常不客气。”

黄锦面上微微变色:“我怀疑这个黄锦同景王有了勾结。”

吴节:“不会吧,陈洪好好的东厂都督做着。而裕王将来接位乃是众望所归,他怎么反去烧景王这口冷灶,这不是吃力不讨好吗?他还年轻,最好是什么也不做。黄公你年事已高,将来的掌印太监还不是他的?”

黄锦摇头:“他这辈子是做不成掌印太监的,而这人权力欲极大,搞不好会挺而走险。”

吴节大奇:“吴节不明白。”

“从古到今,又东厂都督最后做成掌印太监的吗?”黄锦轻轻一笑。

吴节立即明白过来,东厂的权力是大得惊人,可平日里办的案子多了,可谓是仇人满天下。而作掌印太监,手握批红大权,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类似于宰相。

宰相肚里能撑船,并不需要你有太大的才能,关键是要有人格魅力,要能承上启下,沟通协调左右。

再说,做久了特务头子,知道的机密实在太多,更不可能放在关键位置上去。

这也是官场的一个潜规则。

吴节一拍额头,心中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当初他曾经还想过请富裕王以掌印太监一职笼络陈洪,看来,这事根本就不现实。

还好没来得及去见富裕王,否则还真要闹笑话了。

黄锦:“就在前阵子,宛平雪灾,冻死十几人,数前流民进了北京城。就有官员上折子辱骂陛下,万岁也没客气,直接让陈洪用廷杖将其打死。陛下当时就说过一句话‘这事让陈洪去办最合适’,估计就是这句话绝了陈洪等着接掌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念头,呵呵,掌印太监手头可不能粘士人和文官的血……这才同景王勾结在一起。这天底下能够给他这个职位的,只有野心勃勃的景王了。”

吴节点头:“应该是这样的,这事陈洪的动机有了,他也有这个能力。”

心中有些紧张,既然陈洪掌握这宫禁,又投靠了景王,将来嘉靖若去世,这事情就麻烦了。

正说着话,突然间,就有一个太监远远地跑过来,对这守在这里的其他太监喊:“快来,快来,干爹有名,都带着家伙去新华门,有一百多个官员来……来……集体上疏……说是要向朝廷讨要薪水,并恳请万岁释放海瑞。”

吴节和黄锦同时色变,这事闹得越发地大起来。

从来只听说过民工讨被拖欠的工资的,却没想到有这么多官员来要俸禄。

而且还打着为海瑞喊冤的旗号。

再发展下去,只怕连让皇帝逊位的话也能说出来了。



第四百四十九章将事做绝

吴节想了想,念及起自己以前同陈洪的情谊,对黄锦道:“黄公,我还是想再争取一下陈洪。”

黄锦叹息一声:“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陈洪已经将事情都做绝了,还能回头吗?士贞伱这人就是太念旧……哎,千军万马都带过来的人,怎么就学不会杀伐果断?”

吴节心中沉重:“罢,西苑门口闹出这么大事,我先去看看再做定论。”

说罢,就同黄锦分手,匆忙走到西苑大门口。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陈洪带着几个随从就要上楼。

原来,西苑大门本是一座两层高的城门楼子,虽然不高,全显得气势恢弘,这制式和后世中南海的新华门有些仿佛。

“陈公公。”吴节不等陈洪上楼,就急忙追了上去。

“哦,原来是吴大人。”陈洪朝吴节微微一点头,语气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