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才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京的士子为数众多,南京在各省府中排名第一,而北京则仅次于南京、浙江和江西,排在第四位。

总的来说,会试的考试规矩和乡试也没什么区别,都要先去楼下贡院大门口的台子那里验明正身,领取考卷。

衙役在核查考生身份无误之后,就会回头朝楼上的考官高禀告:“报,稽察士子无私相往来!”

“报,执役人员无代为传递之弊!”

待看到考官点头之后,这才放人进闸。

如此喊了一天,衙役们都有些经受不住,待到喉咙哑了,这才换别人顶替上来。

这队排得气闷,老半天才朝前挪上一步。

吴节心中急噪,大觉无奈,忍不住叹息:还好,会试只取八十一名贡生,待到殿试,也不会等这么长时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是最后一次了。

回头看了看已经空旷下去的广场。

广场上已经看不到人影,但地上却又脏又乱。有考生们挤掉的帽子,踩烂的考篮,还有可疑的水迹。

风一吹,就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腥膻。

吴节心中突然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涌起:这大半年来,辛辛苦苦,等的就是这么一天,希望能够一次过关。贡院广场,吴节再不想来了。



第三百三十一章名声这种东西

排在吴节前头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穷书生。

今天来这里参加会试的皆颇有身家,穿得也光鲜整齐。这人却也奇怪,好歹也是个举人,一旦中举,自然有人巴巴而地送钱送房子送土地过来依附。

可他身上却穿得非常破烂,一身也脏,看起来甚是潦倒。神情看起来也痴,是个读死书读迂了的人。

在排队过程中,吴节也与他攀谈过,这才知道,这人姓丘,是应天府句容人氏,在京城已经呆了十年,一是继续考试,二是看能不能从吏部等个官职。十年间,会试倒是参加过三次,却没中,官职也没等到。他家里本小有资产,可惜京城居大不易,十年下来,将一点微薄身家折腾个精光。如今正寄居在一间破庙里,靠贡院所发的点廪米度日。

吴节这次第一次参加会试,不知道这考试的规矩和乡试有什么分别,就跟在他背后,留神观察。

好不容易,终于等到丘举人挤到高台边的尺头桌前,验明了身份,盘问了出身。就有衙役拿出卷子,用银模子粘了朱砂盖在卷子的骑缝上,扔过来,喝道:“去后面搜身,快点快点。”

丘举人慌忙拣了卷子,放进脖子上挂的考袋中,拖着硕大的考篮去了后面。

后面依旧等着两个衙役,大约是见丘举人贫困潦倒,心中鄙夷,动作就粗野起来。

立即伸出手猛地一拖,一脚踢过来。

丘举人不防,立即倒在地上,刚要叫,一个衙役就从背后抓住他的领子一拉,立即就将身上的袍子拉了下来。

另外一个兵丁更是凶狠,听到丘举人叫唤,径直抽出雪亮的刀子:“别叫,否则赶你出去。”

冰冷的刀光中。丘举人被那人用刀尖挑起袍子,用割开了内衣。

这一刀估计是用力刀了些,竟留下一道血淋淋的伤口,看得吴节心中一寒。

至于其他举人,也同时脸上变色。

那使刀的衙役朝众人瞪了一眼,沙哑着嗓子叫道:“爷爷在这里站了一天,早就不耐烦了,被以为你们是举人老爷。进得这里,全得听咱们的。”

说完,又朝丘举人吼了一声:“站起来!”

丘举人一脸的羞愤,哼了一声,慢慢站直身体,将两只手高举过头。

那两个衙役蹲下去。细心地搜查着丘举人脱下来的衣裳和鞋子,一丝一毫都不肯落下。

刚搜了不久,一个衙役地猛一甩手厉声对丘举人骂道:“你这厮好歹也是从南京那富得流油的地方来的,怎么还养了一群猪头虱子,跟蚂蚁窝似的?”

后面排队等候的举人们都小声地笑起来,丘举人红着脸:“天气冷,找不到柴和烧热水,已经一个多月没洗澡,我着就过来捉。”

说完话。就赤条条地蹲下去,用手不停地捉着虱子,每捉到一个,就用指甲一掐,发出啪嗒一声脆响。

这下不但两衙役惊得退了一步,连吴节也吓得毛骨悚然:太邋遢了!

一个衙役又气又急,忍不住挖苦道:“好一个丘老爷,站起来,朝前走。进考场去。别挡住道。”

如此,丘举人才算走完了整套程序。可以入场了。

可另外一个衙役却叫了一声:“慢着,这个丘老爷把咱们弟兄恶心得够戗,就这么走了,怎么对得起咱们的一番辛苦?”

说完,指了指丘举人脐下三分的地方:“查一查他的球和春袋下有没有夹带?”

“也是。”先前说话的那个衙役提起刀子将刀尖伸了过去,挑起丘举人的那活儿,端详了半天,这才放他离开。

天气本来,被冰冷的刀子一激,丘举人竟有了反应,膨胀了。

他看起来干干瘦瘦,那物却大,至少有半斤分量,其势甚为惊人。

看到这一幕,包括吴节在内,心中都是一凉,感同身受。

这两个衙役实在龌龊,等下若他也这样来一遭,所受的侮辱就大了。

接下来轮到吴节,他有样学样,将自己的身份证明递过去。

查验身份的是一个有官职在身的文吏,看到吴节的名字,顿时失惊:“哎哟,原来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吴士贞,早听说你要进考场,我已经等了半天了,今日总算见着了你的面子,怠慢,怠慢。”

这个书吏本有秀才功名,无奈考了几场会乡试之后,就绝了科举的念头,在贡院谋了个差使。

前一阵子吴节与小阁老赛诗,震惊了整个京城。

书吏对吴节的诗词佩服到五体投地,最喜欢那首《雨霖铃》。

说着话,就站起身来拱了拱手。

吴节连忙还礼。

那书吏笑道:“若这场会试吴士贞先生不来,却也失色不少。”又回头朝那两个衙役骂道:“你这两个粗鄙小人,等下不可对士贞先生无礼。”

两衙役都同时叫道:“原来是士贞先生,咱们兄弟虽然是个粗坯,可却也识得几个字,知道先生的大名。别人都说先生是天上的诗仙下凡,我们凡夫俗子,怎敢亵渎,那可是要遭报应的。”

话中的意思是,对吴节这种文化巨人,他们自然是尊敬的。至于刚才那个穷酸丘举人,谁在乎?

这话说得俏皮,所有的人都小声笑起来。

吴节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看来,名声这种东西在任何场合都好用,至少今天就不用受辱了。

那书吏更是唾了一口:“你们总算是知道尊崇斯文。”

他还是不放心,亲自将吴节领到台后,说:“得罪,考场有制度,需要除衣搜检,国法如此,我等也是无奈。”

然后就介绍了一通考场的规矩,说考场场规极严,对试前、试后、场内、场外,皆严立禁令。对士子夹带防范尤严,进场时进行严格搜检。为防止夹带,规定士子必须穿拆缝衣服,单层鞋袜,皮衣不得有面,毡毯不得有里;禁止携带木柜木盒、双层板凳、装棉被褥;砚台不许过厚,笔管须镂空,蜡台须空心通底,糕饼饽饽都要切开。

“士贞先生也不需除衣,大约搜搜就可以了。”

“是。”两个衙役走上前来,小心地在吴节的袖子、衣领处摸了摸,见没有异常,就退到一边。

吴节正要拿着考篮进去,那书吏却笑着说:“慢着,还有一桩。”



第三百三十二章不好,要受辱

吴节心中微微一惊:“还请教。”

书吏笑着伸手将吴节手中的考篮接过来,从中将桂枝烙的几十张煎饼都挑了出来。

吴节省悟在,这是要切成小块啊。

可那书吏却道:“这个不用带进去,最近天气日渐热起来,须防着吃坏了肚子。今科会试朝廷格外开恩,无偿提供膳食,每餐都有两菜一汤。”

话还没有说完,还没进场的考生都小声欢呼起来。

原来,这会试乃是国家级的考试,一应开销都由礼部支出。毕竟关系到朝廷的脸面,礼部也不好克扣这份银子,索性请了火头来给考生做饭。不像乡试时,地方政府为了节约开支,索性不管不问,任由考生们在里面挨饿。

据说吴节所知道,明朝几百年里,考场中也出现过饿死人的情况,当然,出现这种情形,地方官和考官都是要担责任的。好好一个读书种子进了考场,却被你们饿死,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会试如此紧张,而且考题的量比起乡试要大得多,比如第一场三天,多的时候就有八股七篇,大家伙作题都来不及,谁还有时间去做饭。再说,来参加考试的举人老爷们谁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家里都是被别人侍侯的份,别说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