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举制度,神圣不可侵犯。
包应霞也觉得陆凤仪有些奇怪,可却隐忍不发,准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否则,真让大家闹起来,这考试也没办法举行了,所有人一道去北衙诏狱待罪吧。
既然包应霞这么说了,陆凤仪心中不塌实,自然是顺着梯子爬下来:“好,就听包大人的,定元吧。”
可惜管大人刚被气得吐了一口血,胸中的怒火烧得正旺盛,尤自不肯放过,阴冷一笑:“就算定元也是无妨,只怕陆大人要失望了。”
陆凤仪:“本官有什么好失望的……”
管主考:“依本官看来这份卷子肯定不会是陆家子弟写的,陆大人难道不失望吗?”
陆凤仪心中一凛,忍不住道:“真是笑话了,一心讨好陆家的可是你管大人,不取陆家学生,最失望的应该是你吧?”
他突然有些担心起来,面上的肌肉都扭曲了,心中莫名其妙地一阵担心。如果最后一张卷子不是陆家族学的,吴节岂不要落榜?
的确,这张草元卷子作得真好。词句工整严谨,典故举手即来,有丝丝入扣。更难得是论点公允,论据充分。作者显然是一个博学的宗师级才子,学术上造诣比起翰林院的高才们也不遑多让。
这样的学生,代时升可教不出来。
如果吴节实现得到了自己的考题,肯定会事先找人作好题目,然后抄上卷子。不过,这京城里有如此才学的人一只手都能数得清楚,又都是正直君子,根本不可能参与这件事。
所以,这张卷子多半不是吴节作的。
立即,他就说不出话来。
“哈哈,哈哈!”管考官见陆大人吃憋,喝到:“启封吧!”
见两个主考没有反对,弥封就丝开了卷子的封口,念道:“乡试第一场头名,陆家族学,吴节。”
“啊!”管考官的笑容凝结了。
而刚才还面容扭曲的陆凤仪却大声欢笑:“哈哈,哈哈!”这下,他是彻底放心了。
“五个陆家子弟包揽前五名,管定予你选的好卷子!”其他考官同时闹起来,都同时对着管考官破口大骂。
第二百零一章乡试第二场
乡试的前两场都要排定名次,不过,却不会张榜公示,一来是主考官没那个精力;再则,现在张榜毫无意义,并不说明问题,反乱了考生的心,影响状态。
考官们都是在科举场上千军万马拼杀出来的,对士子的心态拿捏到极处。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各人的心态都不一样。若这么早公布成绩,上榜的固然沾沾自喜,落榜的却患得患失,不管是什么心思,总归不能尽情发挥出自己平日里的状态。
所以说,前两场的名此一是计算进总成绩,再就是当做一种参考。
另外,前两场的草元还有一个优惠。就算是你最后一场的八股文写得不好,卷子不在房师的推荐名单之中,也有被拾疑的特权,被主考官从落榜的卷子里重新挑选出来,亲自过目评判优劣,这无形中又多了一分把握。
听到吴节拿了第一场草元之后,陆凤仪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心道:太好了,吴节总算拿了第一。就算他最后一场文章写得再臭,没有被房师选中。本官也可以以这个理由从中把他的卷子挑出来,这是一个保险。另外,吴节肯定会在卷子中留下关节,这又多了一重保险。
恩,就这么干。等到三场结束,先看看被选中的卷子中又没有他的卷子。若没有,再去挑留了关节的那张。若还是没有,就利用他草元的名字,直接拆封。嘿嘿,陆某总归是不会让那人失望的。
至于乡试的这第二场,却已经不重要了,反正吴节也拿了个第一。
本官也懒得过问,也免得被人怀疑。这些酸丁,在清水衙门呆了这么多年。一个个仇官仇富,见不得被人好,一有风吹草动,就想嗅到血的苍蝇一般扑上来,咬你个半死不活才过瘾。
不知不觉中,陆凤仪忘记了自己从前也是这样的一个吊丝,仇恨地大富大贵之人来比他人还要狠上三分。
不出意外,这场考试结束之后,本大人就要高升了。
想到这里,又看到管考官一脸的丧气,陆大人自然开心地大笑起来。
不过,他还是非常奇怪:这个吴节的卷子作得如此之好,请的是哪一个高手捉刀?
吴节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拿了第一场头名草元,今期顺天府的乡试对他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只要他随意写上几篇文章,不出大的问题就可以了。至于最后一场,早就有人替他想好了所有关节,想不中也难。
第一场五道策问的答案他事前已经准备了许久,颇花了许多工夫。光答案就找了好几个备份,当时还请教过老金。
老金虽然是个历史大家,可国学却不擅长,就推荐了一个国学大师,帮他选题。
这个大师是真的有水平,都快七十岁了,在大学带博士生。见到吴节拿来的题目之后,就帮我选了几道,并说这些资料都是业界这些年的研究成果。承前启后,集明清各大家的所长。
这样的资料就算再不合考官口味,可凭实力,拿个名次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吴节倒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他回家之后,还是认真地准备了一番。又休息了一日一夜,这才又来到贡院,参加第二场考试。
这次,本来连老三要亲自送他来考场的。可第二日午时,陆畅就派人驾了一辆马车过来接他。说是陆家族学的同窗要先集中在一道,然后同时进考场才算有些声势。
吴节觉得如此也方便,有陆家这块牌子在,至少不会在路上发生塞车事件。上一场考试时的人山人海留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一想到又要同人去挤,吴节都觉得头疼。
陆家族学的秀才们都是京城有一定水准的才子,不管怎么说,这次考试之后,定然会有几人能中举人,然后离开学堂。
甚至还有不少人要直接做官,这种同年同窗的关系是官场上的一个必备的关系网,就算你再不情愿,也没办法躲过去。否则一旦传了出去,说某某大人罔顾同窗情谊,名声却是要大大地坏掉了。
不管以前大家有什么不快,毕竟同窗一场,彼此都放下了以前的芥蒂,显得亲热起来。
陆轩和林廷陈是彻底闹翻了,二人谁也不理,各自躲进马车之中,再不露面。
胖子邀请吴节坐进了自己的马车,二人边说边笑,就来到了贡院。
依旧如上次那样在广场前排队等候,等到灯笼挂出来,这才依次进场。
只不过,这次因为不用检查行李,又有照出签在手,速度自然要快上许多。
衙役门只是简单地搜了搜身,验对签号无误,就放考生入了场。
别的考房吴节不知道,但天字号考房还是出了些问题,好象有一个考生因为在四天前淋了雨,受了风寒,病倒在床,没办法参加考试。
以至于要等上三年,这事想起来就让人一阵唏嘘。
“第二场准备得如何,还有,你的身子好没有。别在关键时候出了问题?”吴节还是有些担心陆畅。
死胖子受了家法,被得皮开肉绽,如果发炎,就麻烦了。
“都说了,我没事,身子结实着呢!”陆胖子有些不乐意,哼了一声:“至于第二场考试,我可不怕。第一场的考题可都是代先生以前在课堂上讲过的。我算是对代先生打题的本事佩服到五体投地,这第二场想必也不例外,所以,放心啦!”
“倒是最后一场八股文要下些工夫。”说着话,就轮到陆家族学点名进场了,陆续有几个陆家子弟进去。
然后就轮到吴节。
正要上前,胖子却拉住吴节:“节哥,这第二场考完之后,你也别回家了,到我们院子里住一天。代先生说了,最后一场进场的时候,他要亲自给大家送行。你这么跑来跑去太麻烦,对了,所谓小考小耍,大考大刷,那天晚上干脆你我去唐不二那里听听琴,静静心。”
这正中吴节下怀,含笑道:“好,就依你所言。”
天已经全黑了,等到进了考场,又睡到半夜,题目纸就发了下来。
依旧难度极大。
……
第一百零二章潜伏爪牙管定予
第一百零二章潜伏爪牙管定予
………………………………
第一百零二章潜伏爪牙管定予
怎么说呢,乡试第二场的考试照例是几道史论,考的是秀才们对历史的熟悉程度。
中国文人历来就是重世的习惯,修史也是一件国家性的大工程。这才有司马光著《资治通鉴》,至于明成祖招解缙编《永乐大典》,康熙时重修《二十四史》都是动用了大量的国家资源。
当然,这个时空和真实历史有极大区别,但世人对历史的重视却是一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