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生活顾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依让青梅领了田氏进来,指着她额头上的疤,向丁夫人道:“她就是田氏;已破了相,我也不瞒你。”

丁夫人笑道:“林夫人以为我为甚么要亲自过来相看?就是怕她额上无疤哩。”

林依恍然大悟,丁夫人虽然领了贾老爷的令,却压根就没想让他称心如意,正好她这回救他出狱,有功在前,就算买两个歪瓜裂枣回去,贾老爷也不好冲她发脾气。

丁夫人将家中的情况向田氏讲了一番,又问道:“我家老爷长年南奔北路,我又住在老家,因此大多数时候,只有你与另一个妾在东京,寂寞孤寂,自然难免,不知你可愿意?”

妾室在东京,主母却在老家?那东京的家,岂不就是妾室的天下?丁夫人的讲述,在田氏看来,简直就是偌大一个香喷喷的馅饼,让她浑身上下激动起来,忙不迭迭地点着头,生怕迟上一秒丁夫人就要变卦。

丁夫人见她这样快就答应下来,就又问了一句:“你可要想好了,独自留在东京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千万不要勉强。”

不就是没男人在身边?那有甚么要紧?田氏回忆自己之前的生活,自从嫁进张家,就遇上病怏怏的官人,就是守活寡的日子居多,等到官人死了,更是孤零零冷清清,她早就习惯一个人了。丁夫人所讲的艰难险阻,在她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她苦笑一声:“有甚么能比守寡还苦?”

丁夫人就是看中了她守过寡,耐得住寂寞,加上额上又有疤,这才特意从东京赶到了祥符县来,此时听她这样回答,十分满意,便转头向林依谈彩礼钱。

林依之前已被彩礼钱闹怕了,便同丁夫人商量道:“彩礼钱我们就不要了,只求一个死契,不管田氏生老病死,都再与张家无关。”她怕丁夫人多心,又补充道:“所谓初嫁从父,再嫁从身,若三番五次都回前夫家来,不像样子。”

丁夫人奇怪道:“难道她已改嫁过一回了?”

林依笑道:“是,改嫁过一回,也是与一个行商作妾,但才嫁过去没几天,那行商为了讨好正头娘子,就又把她退了回来——这倒也不是她的错。”

丁夫人点头道:“那行商的正室夫人,倒是个有福的。”

虽然林依不收彩礼钱,但丁夫人还是象征性的付了两贯,林依拿了这两贯,连同田氏养伤剩下的一根簪子,一起交给了田氏;道了声:“好自为之。”

田氏大喜过望,连称整个张家,只有林依一个是好人。林依却不领情,皱眉斥道:“你临走前还要挑拨离间一回?”

田氏生怕给丁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赶忙闭了嘴。

丁夫人问道:“你打算何时到我家?”

田氏觉得给丁夫人做妾,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迫不及待道:“我无牵无挂,今日就随夫人去罢。 ”

丁夫人虽然诧异她如此心急,不过倒也没讲甚么,问过林依无意见,就当场把田氏领走了。

林依拿赏钱打发走牙侩,舒舒服服安安心心吐了口气,走去前面向杨氏禀报。杨氏听后,点头道:“你做得很好,虽然田氏自甘下贱,但我们却要大方些,不能让人说三道四。”

林依处理完这桩事,了结了麻烦,高高兴兴回房哄女儿。又叫杨婶做了一桌好菜,烫一壶好酒,晚上全家人吃了个痛快。

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滋润,转眼七夕节快到了。林依很重视这个节日,其热衷程度,让张仲微百思不得其解。离七月初七还有上十天的时候,林依就亲手开始“种生”了,她将绿豆、小豆、小麦之类的五谷用水浸在瓷钵之中,待生芽数寸,苗能自立时,再以红蓝彩线束上,置放在小盆内,以供七夕节祭祀牛郎星时所用,取个乞巧之意。

七夕前一日,林依命厨房准备了鸡和时新果品,分送给几家亲朋好友,又给欧阳参政和张仲微的几位僚属家各送了些过去。

七夕夜至,张仲微见林依如此重视这个节日,天还没黑就命人在院子里摆上了瓜果,再走向娘子邀功:“明日一早,再来看这些瓜果,若上头结了蜘蛛网,就表明你乞到了巧 。”

林依自己乞巧,却看不惯张仲微这样做,大为不满道:“怎么,你嫌我手拙?”

张仲微讨好娘子,马屁却拍到了马蹄子上,慌忙道:“不是,不是,娘子又会纳鞋垫,又会打络子,怎会手拙?”又大惑不解地问:“娘子要过乞巧节,却又不许我替你乞巧,那想要怎么过?”

林依将他 胳膊一挽,拧了一把,嗔道:“听说东京城里,今日晚上热闹非凡,有竹子、木头或麻秸编成的棚子,上头还剪有五色彩纸,叫作甚么‘仙楼’,都是些乡下见不着的景象,你为何不趁着天还没黑,带我去转转?”

原来娘子是想出门去逛,张仲微这才恍然大悟,忙道:“这有何难,咱们这就去。”他亲自走进去帮林依取盖头,又吩咐花嫂子将玉兰抱出来。

哪有过情人节却带个小电灯泡的,林依气得直跺脚。花嫂子倒机灵,见她不乐意,忙上前把孩子又抱了进去,向张仲微道:“二少爷,孩子还小,就留在家里罢, 你就二少夫人逛完了回来,再替她乞巧。”

张仲微心想也是,闺女才一点点大,今日街上人又肯定多,万一出个闪失可不好,于是只抱过小玉兰亲了亲,就交还给了花嫂子。他带着紫罗兰盖头回到院子里,亲手帮林依戴上,两口子到前面禀明杨氏,一齐坐上轿子,朝东京城里过乞巧节去了。(派派小说论坛思旭手打,转载请注明。)

第两百五十二章  相互吹捧

七月初七,相传是牛郎织女银河相会的日子。在大宋,这一天被唤作乞巧节,或女儿节,各家的女儿们,以各种方式来乞巧,期盼自己能变得心灵手巧,善做女红。

东京潘楼街东宋门外的瓦子,州西梁门外的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到处都是叫卖“摩喉罗”的商贩。张仲微记着家中闺女,走一处,买一个,转瞬间,林依手上已捧了三四个。这“摩喉罗”,就是个手捏的小泥人,张仲微买的几个,都是精制的,有的装着彩色雕木栏座,有的罩着红纱笼碧 ,还有的装饰着金珠牙翠。

这一趟逛下来,花了八百钱不止,林依心疼不已,坚决不许张仲微再买,张仲微拗不过娘子,没奈何,只好走去看“水上浮”,那是些用黄首铸成凫雁、鸳鸯、龟鱼之类,彩画金缕的,由商贩举了,吟唱着引人来买。

夫妻俩一路走,一路逛,不期然先遇见青苗,后遇见张八娘,原来人人都趁着过节,出来耍子。因他们都带着继子继女,张仲微就遗憾自家闺女太小,不然也能带出来顽,林依又开始闹别扭,嗔道:“你就不想单独与我过个节?”张仲微见娘子生气,忙不迭迭地道歉,称自己每个节日,都只想与她两人过。但这样的说法,林依又不满意了:“那你把闺女置于何处?难道她不是你亲生的?”

张仲微急得满头冒汗,大呼女人真难琢磨,实在不好侍候。

夜渐深,街上却仍 是车马盈市,罗琦满街,热闹非凡。林依买了一枝双头莲,拿在手里把玩。张仲微则买了一兜儿果实花样,个个都是油和面,加蜂蜜和糖做成的笑靥儿。又走过一条街,望见了他们停靠在路边的轿子,张仲微便称天黑夜凉,提议及早归家。林依也逛得累了,加上离了闺女几个时辰,心里怪想念,于是便扶着张仲微的手,上了轿子。

夫妻俩到家,到底还是把瓜果摆了出来,等待夜里结蛛网,林依又捉着闺女的手,穿了个双孔针,这才去歇息。

七夕第三天,方氏带着节礼上门来了,虽然迟了几天,但杨氏对她的要求向来很低,既然还晓得还礼,就算不错,于是留她吃饭。

方氏今日一反常态,从进门到吃饭,表现得都十分正常,既没吵闹,也没挑事,只是吃完饭,称想去张仲微的院子里坐一坐。毕竟张仲微是她亲生的,杨氏虽然不喜欢她分不清关系,但还能体谅她的心情,于是就准了,叫林依带她一起过去。

方氏到了林依那里,还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先抱了抱玉兰,再问了问他们的近况,待得张仲微进来,又拉着他瞧了好半天,称她长胖了,夸是林依照顾得好。

林依还是头一回听见方氏夸她,简直是受宠若惊,但还没等她从陶醉里醒过神来,就听得方氏在问张仲微:“仲微,婶娘想做两身新衣裳,能不能借我几贯钱?”

方氏竟到了借钱做衣裳的地步,张仲微听了一阵心酸,想也没想,就要答应,却被林依一个胳膊肘撞过去,疼得直呲牙。

林依正色道:“大哥如今赚的钱,足够养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