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饭桶妹子生存手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花也拿起一支笛子,爱不释手反复看着,这才是她印象中的笛子,也是她会吹的笛子。

“试试音吧,这可是我找专门做笛子的大师做的,不满意的话再拿去重做。”李湛笑着让小花试吹一下。

小花吹了几个音,找准了音阶,吹了一首《梅花三弄》,尽管还是比较生疏,但好歹能听出听的是什么玩意了,苏师傅将手上的笛子拿过来仔细观察,笛子一下子多了几个孔,音阶一下子多了数个,这下子能吹的曲子更多了。

“安平王大才,是老夫以讹传讹了,果然流言信不得。”苏老先生欣喜地看着他,他就说大庆朝人杰地灵,皇家哪来那么多纨绔子弟。

“不是我大才,”李湛微笑着说,“这是花静小姐的功劳,她从一欧罗巴人处学的,就音乐而言,那边有其独特的记谱法子。”说罢将他这几日整理的阿拉伯数字1-7代替的音阶和大庆用的宫商角徵羽对应起来。

苏老先生暗自吃惊,这样果然方便许多,再看小花眼光已是不同,“发现的眼睛有时比聪明更重要,看来是老夫错了,你并非不学无术之人。”语气中带了几分歉意,这姑娘并不是他想像中的朽木。

小花赶紧行礼,“哪有,多亏了夫子的教导,学生也觉得最近进步良多呢,只是这新的记谱方法并不是我留意到的,是家母的功劳,她在世时最喜欢看书,她当年看到一些关于欧罗巴的书,对里面的谱曲方式极为推崇呢,若不是当时她生病,这新式笛子早弄出来了。”

老先生暗自点头,看来这孩子没撒谎,可惜她母亲过世了,不然可以好好交流一番当真再好不过了。

李湛微笑着打圆场,“这笛子倒是在花夫人的启发下弄的呢,据说当年花夫人极想将很多乐器改成七音阶,这样谱出来的曲子更悦耳,可惜当年花夫人病重,都没心思去弄其他乐器,只提到笛子而已,现下苏老先生要教花姑娘乐器了她才想起要改造一下新笛子。”

唉,小花傻笑,但心里腹诽不已,这不是抗日频道,不要叫我花姑娘好吗?

苏老先生用欣慰的目光注视着小花,如果这笛子真的是在小花的启发下才做出七阶的,那小花的名字必能上音乐史,而她作为花静的师傅岂不是也能青史留名,这样一来他看向小花的眼睛简直可说是温和了。

李湛拿来了三支笛子,当然有一只是属于苏老先生的,苏老先生摆弄几下就熟悉了笛子的音阶,在兴头上吹了首曲子,他年轻的时候对音乐极为喜爱,上了年纪后因气不足倒极少吹笛,但良好的音乐基础让他很快就熟悉了这新的笛子。

古人谓笛子的声音为“荡涤之声”,古人诚不欺我。李湛闭着眼睛欣赏,一脸的享受。

现在正是春天百花竞艳时候,小花从笛声中听到了鸟语花香,溪水琮琮,一只小鸟飞上枝头欢快地唱着歌,然后另一只小鸟听到了这悦耳的鸣叫开始一唱一和。

不对,是真的有小鸟在唱歌,小花睁大眼睛看着窗外的大树上正在吱吱喳喳欢叫着的两只小鸟,据说悦耳的曲子能吸引动物倾听,她真的见识到了,古人说的绕梁三日诚不欺我。

路边经过的人忍不住停下了脚步细细聆听,下人们也情不自禁停下手中的活计痴痴地听着。

一曲终,小花将手拍得通红,不愧是大师级的人物,太好听了。

“虽说新的音阶老夫没用上,但这新式笛子果然更悦耳动听。”苏老先生有些遗憾,这改良过的笛子果然比旧的更悦耳,可惜为什么不是他年轻时遇到这样的乐器呢,那时他中气更足,肯定能吹得更好。

“来说看看这曲子如何?”苏老先生转过来问李湛和小花,浑然忘记李湛不是他的学生。

“我听到了春天,万物复苏。”小花很不好意思地说。

“嗯,能听得懂意境是学乐的入门。”苏老先生勉强点头,看在她灵机一动使笛子改良得更动听的份上,苏老先生没再说什么,转而对李湛道,“你觉得呢?”

“极为美妙,”李湛拍手感叹道“无论是滑音,颤音和叠音都极其完美,只是……”李湛有些迟疑。

“只是什么?”

“只是腹震音有时不够,许是先生中气不足。”李湛恭敬地说。

苏老先生愣了下,他年纪大了气血肯定不如年轻时但他的技巧早超出年轻时候,而李湛能找出这么一点点不足说明他也是个爱乐的,苏老学生马上来了精神,“你吹首曲子与我听看看。”

李湛遵命,吹同一首曲子。

于是今天一整天,无数有幸听到的人都沉醉在笛声中。

作者有话要说:Ps:今天这篇数字不多,但我花的时间更多,看了很多乐器资料,还有今晚实在太晚了,小剧场先不更了,我国庆这段时间都在加班中,每天更还是做得到的,但恐怕字数有点少,大家多担待吧

☆、第115章

苏老先生兴冲冲地回到书院。书院在京郊,掩在青山绿水之间,从山下往上是一条长长的阶梯,每日从山下到山上的学子不得坐轿,只能花时间用两条腿走上去。

大庆讲究君子六艺,能上马射箭是学子最基本的技能,走个山路自然不在话下,因而像前朝那般弱不禁风考个试就半死不活的学子还真不常见,就连这里的女学生平素大多喜马球,上马能打,下马能使箭,尽管大多身材丰满,可手脚终究是极为灵活的,花兰是马球能手,小花去观看过她参加的马球赛,女子马球赛的激烈不亚于现代足球,甚至可以说更危险,一来要在马术要高明,二来球技术也要好才行。

苏老先生拿着新得来的笛子跑到后山一个院子里,当然他还趁火打劫地让李湛多弄了几支新的过来。

这个院子不大,但里面却有块不小的菜地,里面种着萝卜和白菜。篱笆上还种了些菊花,想来主人甚是风雅,颇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风度。

房子里正在沏茶的人听到脚步声眉头皱了下,这一定是苏老头,总是急性子。

“老伙计,你看我拿来了什么?”苏老先生一脸急切地冲进来,别看都六十了却手脚依旧麻利,可惜就是胡子头了白得太快了让人觉得他老而将朽而已,其实爬山什么的比很多纨绔子弟还溜。

沏茶的老先生是书院的山长王玖,年纪看起来比苏老先生年轻多了,头发上只有几根白发,长相儒雅,风度极佳,一身白衣仿若谪仙。脸上也只有眼角处有几根皱纹,看上去只四十来岁,实际上年纪其实跟苏老先生差不了多少,只是保养得太良好了,经常被人误认为要小苏老先生一辈,苏老先生大不服气经常在众人面前喊他老伙计,意思很明显,咱都是一辈的人了,你就不要老黄瓜点绿漆装嫩了。

王山长神色未动,气度依然如同谪仙般,脸色不惊地倒了杯茶给老小孩,“何事如此欢喜?”

苏老先生迫不及待地拿出手上的笛子让他细看,王山长细看之下倒多了几分动容,“这是新改良的笛子?”

王山长用清水洗手后,拿起这多了数孔的笛子来试了下,果真比现在的笛子音阶更多,音域更广,山长马上想到这样的笛子能吹的曲子更多了,将来笛子的位置将会在乐器中上升。说起乐器,最多人学的是琴,筝之类让人感觉身份更高的乐器,笛子只能吹奏简单的曲子,加上学会较其他乐器更为简单,就算吹得再好跟擅琴的一比就觉得自惭形秽了。民间倒是挺流行笛子的,一来便宜,二来易学,因而在学院中的学子更不想学笛子了,隔壁的挘Ы糯蠛憾蓟岽档炎恿耍颐侨パд饷醇虻サ耐嬉馄癫皇窍圆怀鲈垩段宄瞪矸莞吖罄醋拧�

擅书者不择笔,对于他们这些饱学之士而言,音乐不讲究形式,更不究乐器,只讲究心灵的交流和灵魂的愉悦。

“大善大善。”山长只摆弄了几下就忍不住叫好,这个新的笛子连音质都更为悦耳动听,“这是何人改良的,此子大才,莫不是哪里的乐器大家?”

“咳,不是哪里的大家,还是个孩子呢?”苏老先生有些不好意思了。

“孩子?该不是书院的学生吧?”

“也不是。”苏老先生含糊地说,不好意思说出这是她新收的弟子,他当初还想着妨碍人家进处书院来着。

“不是书院的学生?那考察一番,若无品德上的问题,给他一份帖子让他开学来报道。”山长想了想说。每个书院的教师都可以推荐学生前来学习,当然这推荐的学生有一个时间在书院学习,但一年后考核不合格同样得退学,因而很多夫子对于所推荐的学生都很慎重考虑,以免坏了自已的名声。

“品德上没问题。”苏老先生想起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