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吃要喝有喝?说不得,还得将近江氏的小舢舨都搜刮来运银两呢,只是不知道这号称东灜最强的近江氏有没有那么多的银子。

五百名兵士,如果放到大唐,那还不够一个县的守兵啃的,但是黄大却记得小东家说过,倭人最大的战争,不过是三五百人的规模而已,且其箭簇要么是石制的,要么就直接是用硬木削成,杀伤力小。而经过讯问,也证实了这一点,不要说箭簇,就是钢刀也不是谁都能有的,在倭国,一把普通的钢刀甚至是一把断了的铁剑就能换到百亩良田,至于说那些普通人上战场,只能用到竹刀木棍之类的,很像是大唐的乡里械斗,伤不了几个人。

因此,五百兵士过去,足够让那个所谓的东灜强族近江氏喝上满满的一壶,黄大还不想让那些老兵上战场,准备都派新兵去,老兵押阵。这五百建州兵,一听说是倭人竟敢跑到建安掳人,而且还是掳的富来客栈的人,早就是义愤填膺,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早能一步就跨越大洋杀将过去了,富来客栈是什么地方?那是建安乃至建州这些年发家的源头所在,那是小东家发迹的根本。小东家那就是这些建州兵心中的神。

不要说掳富来客栈的人,这些年,因为王况的关系,王凌带着衙役到处巡逻,也很是得乡民们的尊敬,都不愿意给王凌添什么麻烦,所以建州基本就没什么治安案件和邻里纠纷,即便有摩擦,那也是小摩擦,经过村中的里正和村老协调,很快也就解决了,如果放在以前,大家都是穷困的时候,可能某家的鸡鸭鹅吃了别人的菜蔬,都可能引发命案,但现在,家家户户都富裕了,这点小钱也就不大看得很重,即使自家的羊或豚猪被别家养的恶犬咬伤咬死了,也都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所以,现在的建州简直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要是一家被外人欺负了,邻里间都不用招呼,就会自发的组织起来一致对外。

所以,即便退一万步来说,假使平盛田不是富来客栈的人,这些建州兵也不允许还光着腚只用块破布遮羞的倭奴欺负到自己乡亲的头上来。

然则,当问过留下来的那个倭人之后,黄大这才知道,近江氏并不靠海,是处于本洲岛的中部地区,北边是越前和若狭两个部落靠海,南边和伊贺及伊旮相连,想要攻打近江氏则要么从北经过越前或若狭,要么从南先过伊旮再过伊贺所在地,才能到达近江氏。

在和王霖泊派给他的副将商量过后,黄大决定还是取道伊旮再过伊贺,打下近江氏。和大唐一样,东灜富裕强盛的地方都是内陆,越是靠海边的就越是落后,而号称最强的近江氏,据说只有四百多兵,三把刀,十匹马。而伊旮和伊贺两部族因为靠海,经常被风颱(就是台风)肆虐,两部族也才各拥有一把钢刀而已,至于马匹,加起来还没近江氏多,兵力更是少得可怜。

如果这两部族识相,愿意让道的话,那也就罢了,若是他们不识相的话,黄大不介意先拿他们来开开荤。而据那有幸被选中留了一条命的倭奴说,长期以来,一直是近江氏打压着伊旮和伊贺两部族,这两部族是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至于说倭人的马,从字里行间的描述来看,也只不过比大唐人家养的豚猪高一点而已,人骑在上面,高一点的,两脚都能探着地面,这样的马,还能叫马?黄大很是不明白。

同时,黄大也了解到了为什么近江氏打起了富来客栈的主意,打起了掳人的主意,还是几年前那个被黄大追上沉了海的倭奴惹出来的祸,那个倭奴并不是唯一一批当时到建安的人,他们都是近江氏派来的,分做两拨走,就怕碰到大风大浪,好有个保险,万一一拨人没了,还有一拨。黄大当时只拦到了出手想抓三白的那个家伙所在的一拨人,而另一拨人则是另选了地方出海的,他们回去后,大肆的宣扬说大唐建安富来客栈的菜有多好吃多美味,又从建安传出了许多新奇的玩意,总之,在他们的口中,建安是比起天堂还要天堂。

第三四三章接二连三的喜事

第三四三章接二连三的喜事

打着准备在建安这个人间天堂大捞一把的近江氏并不知道,自己将自己推到了灭族的边缘,或者说,他们已经在灭族的深渊里了还不自知,要怨,只能怨他们自己不知道富来客栈在建州人心中的地位,不知道王况落水狗要打死的xìn15

近江氏不知道其中没回去的一拨是被黄大给灭了,只以为那些人不够幸运,被风神或者海神给收去当奴仆了,因此自以为他们是有心算无心,能有机会从建安和富来客栈偷点什么东西出来,能把会做美味菜肴的厨师抓几个来,却不料,大唐天子早已经发布了诏告,不得有任何的新技术或者作物种子带出大唐境外去。不知道建安还有一个对他们恨之入骨的王况在。所以,近江氏注定就是个悲剧,惹上了就连大唐的几个相公也不愿意得罪的王况。

因为和原来的计划有了出入,黄大就选择了在琉求又“借”了几条船,载满了物资,以防备如果伊旮和伊贺两部族如果真愿意借道,自己抹不下脸来打他们而使得给养出现问题,而且从倭奴的口中知道那两部族实在是太穷,万一真和他们打,打了下来后,缴获的还不够自己用呢?借这些物资的代价便是富来客栈的一块铜牌。

和东灜不同,琉求这两年与福州的往来很是频繁,经常有福州的海客往来于琉求,而琉求国主也经常派人到福州采买物资,尤其是富来商行推出的新东西,只要他一知道,就会派手下去买,因此对富来客栈的铜牌也是早有耳闻。

虽然明知道这一块铜牌放在自己身上用处不大,他一个国主,哪有那么多机会跑到建安去吃酒开席?一辈子能有那么几次就很不错了(唐时,周边的番国国主,都喜欢定居在唐境内,曾经就有一位琉求国主,因为不舍得放弃在泉州的府邸和生活,主动放弃了国主身份,许多番属国的王子,都是争抢着到长安当质的名额的),这和那几船的物资比起来,看起来是亏大了。但琉求国主有他自己的小算盘,来人既然有那么多兵力,却不攻打他们,而是客气的“借”,又有富来客栈的铜牌派发,说明来头不小,和这么大的势力交好,正是他巴不得的美事。再说,就是如果他真的不愿意,五百个如狼似虎的汉子加上那小山一样高的楼船,就是把他琉求来来回回的灭上几十遍都绰绰有余,而且,人家说不定还能不伤一兵一卒呢。既然打又打不过,不够人家一个指头捻的,那就好好招待便是。而且琉求国主也不是省油的灯,一看就知道这一船人马来历不低,别看没有番号,没有旗帜,但那许多的汉子身上穿的,分明就是统一缝制的袍服。

不过管他呢,反正只要这一伙“海贼”不是针对琉求而来就成,至于他们爱打谁,琉求国主可不管。

当然黄大也不是真的白拿琉求国主的东西,在继续北上的时候,顺手就帮琉求国主解决了一股经常去袭扰他们的海贼,将这伙也是穷困人家出身,被生活所迫而干起无本买卖的海贼收编了过来。船上的兵士一下就多了几十号,船也多了两条,但都是小破船了,用来运银两也是聊胜于无。

过了琉求之后,黄大的两艘小楼船后面拖着几条小船一路北上,经过的地方海贼都闻风而逃,他们哪里见过这么大的船?以前只听说在大陆的大江上有大船,在他们的想象中,能乘坐百人的船就已经是巨无霸了。现在好嘛,连海上也有这么大的船了,这让海贼们是眼红不已,也担心不已,这要是冲着他们来的,还不是拿石头,哦,不,是拿大榔头来砸j书迷群2

王况不知道黄大私自出兵了,王霖泊也没给建安报信过来,一个是王霖泊以为黄大私自出兵就是王况的意思,另一个原因就是王霖泊从心里也根本不把倭奴当一回事,只当是大股一点的海贼了,这两年他沿海巡逻,碰到的倭人不少,在他看来,这些倭人,连海贼甚至还不如,而他作为武将,政治觉悟还是不够高,没有将这个事件可能会引发的后果考虑进去。

让王况高兴的是,高三将当初王况送到他那去的两个乞儿送了回来,这两个当年的小乞儿,如今大的已经出落得活脱脱是个壮汉,虽然嘴上的绒毛还在,但从远处看,已经是和成年人无异,小的身子也窜得老高,正因为他们也是乞儿出身,所以王况当初把他们送到福州的时候,高三起了同病相怜的心,对这两兄弟很是照顾,这两兄弟还没懂事就已经开始随着一个老乞丐乞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