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王况进来了,李世民开口就说:“王二郎你来瞧瞧。”

这句话一出来,几个太医就吃了一惊,这少年是谁?如此年纪轻轻,难道也是郎中?可医术一途,没个一二十年的浸淫,是绝对难能有所成就的,而眼前少年也不过六七岁的光景,还没冠礼呢,就是打娘胎里就学医,也绝不可能有所成。可人是皇上叫来的,他们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再旁看着,静观其变,万一有差池了,才好出言。

王况才不上李老二的当,哦,合着你放着这几个太医不用,把我叫进来,存心就是要他们和我作对不成?无缘无故的,我才不给自己招敌呢。

“回皇上,况并不懂医,不敢耽误娘娘的病症。”来不及思考,王况憋出了这么一句话。

“不懂?不懂你怎么刚才一听说皇后晕过去就知道娘娘吃了什么?”李世民有点光火,当着几个太医和这么多宫女宦官的面,王况那一句话摆明了就是拒绝,这让他脸往哪搁?要是这时候他还是秦王的话,没准就叫人把王况叉出去砍了。

王况话一出口就知道自己说错了,赶紧的补上一句:“况虽不懂医,不知该如何医治娘娘,但况小时候得过痨病,如今已经好了,切身体会过,自然是知道什么情况下能引发咳嗽。只是况只知道缓解咳嗽的法子,却不会治病,还请皇上明察。”

“你小时候得过痨病?”站在旁边的一个老头一听这话,狐疑的打量着王况:“看你气色,不似得过痨病的。”这时候的痨病,得上的大多难逃一死,就是侥幸好了的,还是会留下病根,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老年又会复发,有经验的郎中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否得过痨病,所谓“望闻问切”,望是排在第一,有能力当上太医的,这点功力肯定不弱。

但王况现在的身体可并不是他后世的身体,太医当然看不出来,即便是王况是连着身体一起穿过来的,太医也没法子看出王况得过肺结核,后世的医疗技术已经足够发达,肺结核已经不能算是大病,很轻松就能根治了。不过王况总不能说这身体不是他的吧,还想不想活了?

所以王况只能无奈的笑笑:“况生长于山野间,听大兄说,小时候很是顽劣,成天满山跑,估计是从小打好的身子底罢。”

王况这么解释,也是勉强说得通,身子骨好的人,生病时比其他人更容易扛过来,也比其他人好得快些。老头听王况这么说,也就不再说什么。

“那你倒是说说,你的痨病是怎么好的?”李世民见太医生都没了疑问,也不好责备王况,人家可是自始至终没说过他能治病的,倒是自己太心急了。

“况病时,最怕冷,尤其是呼吸到冷的空气;也怕吃油腻辛辣之物,一吃到油腻辛辣之物就会咳嗽,故况平素里饮食均极为小心,阿哥阿姐也都小心不让况冻着,几年下来,连着吃药加上况又喜欢漫山遍野跑,这病也就慢慢的平复杂下来了。”

这个时候,长孙皇后在太医的抢救下,也醒了过来,只是还在一个劲的咳嗽。由于担心传染,在皇后病榻前垂了一道帘子,隔着一层帘纱,王况也看不到皇后的脸色,但一听到咳嗽声,就知道人是醒过来了。这个时候顾不得什么了,为了验证自己的“切身经验”,也为了自己今后的身家性命着想,长孙淖可是还在那虎视眈眈的呢。王况补充了一句:“皇上,不妨让人用热巾靠近皇后娘娘的口鼻放着试试。”

“还不快去?”李世民听王况这么说,想想热巾帕而已,又不是让皇后乱吃药,就对着还在发楞瞧着王况的宫女喝了声。热水和巾帕都是现成的,李世民一吩咐,宫女们就都忙碌了起来,王况又交代了水必须够热,巾帕是要稍稍冷了就要换过。忙乎了半柱香工夫,帘子里的咳嗽声渐渐的小了下去。一个宫女掀了帘子出来:“皇上,好多了,这法子真灵。”

不用宫女禀报,帘子外的众人也都看出来了热巾帕的效用,几个太医看着王况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起来,有惊奇的,有不解的,也有嫉妒的,还有感激的。惊奇于王况的方法简单而且见效快,不解的是这个法子到底是依据的什么,嫉妒的当然是看到王况的法子奏效,把自己这些人给比了下去,感激的则是感激王况解了他们的围。好在王况并不打算抢他们的饭碗,就是想抢,他也没这个能力。现在看来,得罪人还是避免不了,但得罪一两个太医和长孙淖的潜在威胁比起来,也算不了什么了,王况也就装做没看见,再说自己也只是帮助辅助治疗,主要的还是要靠这些太医,到时候自己把功劳全推个一干二净就是。况且,如果自己不出手让李老二相信自己的话,接下来关于饮食的禁忌以及桑拿的事情就根本没法推出来,推出来又有谁信啊?

不光是饮食起居方面的,还有身体及环境的问题都能影响到病人的治疗,王况曾经就看到过一个报道,英国有个肺癌晚期的病人,被医生判了最多只能活半年。这个病人并没有就此失望,而是将在城市里的房子卖了,搬到一处偏僻的疗养院里去,除了有专职的营养师负责饮食调理外,他自己也坚持天天早上去爬疗养院边上的一座山,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在日出前爬上去,看看日出。最初的时候,他只能爬十几米高,但每天坚持下来,一年后,他已经能爬到山顶看日出了,此时再回医院检查,癌细胞已经全部消失。

长孙皇后身份尊贵,可以说治疗条件极好,所差的只是饮食起居的注意事项,还有就是她自身的身体强壮与否,如果这些都跟上来了,再加上一大堆太医围着照顾,不敢说可以治好肺结核,抑制病情多活个十几年是肯定没问题的。只是长孙皇后多活了十几年,会不会影响到后面历史的发展,王况也没把握,他并不想改变历史的车轮,但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影响历史和保住自己的小命比较起来,当然是保命要紧。长孙淖不比其他人,后面有长孙无忌这个护短的老头撑着,想和搞倒邓森一样的搞倒他是肯定没门。如果不把长孙皇后和李老二拉到自己这边来,王况今后的日子肯定难熬。

现在自己提出的热巾帕起了作用,那么接下来自己再提出什么细节问题,遇到的阻力就小了很多。

可能是咳嗽咳得太累了,又个宫女出来禀报说皇后已经熟睡了过去,为不影响皇后的休息,李世民就让太医们都退下了,只留下王况和自己呆在里面,当然这个举动又是招来一两道嫉妒的目光。

第九十九章算不上火锅的火锅

等从皇宫里出来,已经过午,王况很是腹诽,李老二也忒小器了点,不留自己在宫里用饭,想见识见识下御膳是什么样的都不能,而且在宫里也没能见到李老二的几个儿子,不是王况想和他们套上交情,只是他的好奇心而已,他可不敢随便和某个人走得太近,据他所知的是,唯一只有李治比较安全点,其他人最后不是落得被贬就是被杀的可悲下场。在宫里忙乎了半天,饿得前胸贴后肚了。倒是徐国绪很是“过意不去”,非得要陪着王况去林家一起吃酒,说是皇上吩咐了,这些天里他就专职陪着王况转。鬼知道他是真过意不去呢,还是惦记着王况做的吃食,但王况刚来,也不可能在林府自己做吃食。因此在汇合了黄大及林家在外面等着的家丁回到林家后,徐国绪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不过,林家人对王况的到来倒是很欢迎,林荃淼自是不用说,等着与王况一起进餐,就连林翰也和林老太爷一起等着王况。可以说,这两年,王况带给林家的改变是巨大的,先是友粉让林家小赚了一笔;接下来的辣椒酱,就更让林家在长安一时间是声名大振,为了得到几罐辣椒酱,平素里对林家瞧都不瞧上一眼的豪门大阀现在总也是派了管事的过来套套交情,就连御使台的官员若是得到什么不利于建安的信息,也会偷偷点醒一下林家。

林老太爷其实并不老,不过六十岁出头,去年才办的大寿,联想到林翰林明两兄弟也不过三十多不到四十岁,这林老太爷在这个时代也算是“晚婚晚育”的典型了。

可以看得出来,林家完全把王况当做了自家人,中午用餐的时候林家女眷根本没有避讳,几个大老爷们在这桌吃,女眷们就在旁边一桌吃,中间只立了道屏风,这还是因为有徐国绪在,要不连屏风都懒得设。也是因为徐国绪只是个宦官,时人眼中,宦官算不得是男人的,一般女眷也都不用避,加上唐风开放,若不是因了礼仪所束,谁会管那么些?没见螨清后妃都是光着身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