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蝗菀自芷鹄吹囊坏慵业子职艿袅瞬簧佟�
  英国人唯一能够聊以自慰的是。德国战列舰提尔皮茨号被英国飞机投下的一条鱼雷击伤。不得不就近开往维希法国的海军基地土伦维修,这在很多英国人看来,多少可以减轻一点德国海军对英国海上交通线的威胁。但英国人却没想到。这样反倒让德国舰队有了进入地中海而不致引人怀疑的理由,虽然未必能够骗过盟国多久,但以德国舰队每昼夜超过800公里的平均巡航速度,很快就能赶到黑海了。
  本来按照雷德尔的原定计划,这支德军舰队要在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与之前就从陆路抵达的一个装甲军汇合,而运输船则由土耳其等附近的盟友提供。但是基辅战役的大获全胜却令小胡子深受振奋,他当即发出电报更改命令,要求舰队不等装甲军全部上船,就先行北上与南下进攻塞瓦斯托波尔的德国陆军夹击这个号称“千年难落”的要塞城市。。。。。。
  虽然历史上小胡子就因为喜欢直接干预前线指挥官的军事决策(当然比老蒋还是好得多,老蒋是越过指挥官直接给团一级下命令。。。。。。)而受人诟病,但必须承认,至少在战争初期,他的判断往往比德国国防军那些久历戎行的宿将还要准确。俾斯麦号这艘巨舰进入黑海后,立即对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塞瓦斯托波尔虽然号称“千年难落”,但实际上远不能与美国的瓦胡岛要塞相比,因为它只是皮厚耐打,火力却并不强大,虽然要塞炮的数量不少,但最大的口径也不过305mm,很难对俾斯麦号这样的新型战列舰构成威胁,令其可以放心大胆地将距离拉近后进行精准的炮击。
  当然,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防御确实坚固,即使以俾斯麦号381mm口径的巨炮,也很难将要塞主要的12座堡垒轻易摧毁,而且纵然305mm的穿甲弹打不穿俾斯麦号坚厚的装甲,命中的多了也可能造成不小的伤害,即便不至于沉没,进厂大修几个月也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德军采取的办法是先让飞机引诱苏联的高射炮阵地暴露,然后引导俾斯麦号上的舰炮将其摧毁,没了高炮保护的堡垒纵然坚固,让轰炸机从高空投下当初轰炸英国时已经立下过大功的钻地弹便能轻易摧毁,毕竟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防护虽强,却不像瓦胡岛要塞那样有现成的山体可以利用。。。。。。
  眼见堡垒一个个被德国人轻松摧毁,之前躲在港内不敢出战的苏联“巴黎公社”号战列舰终于冲了出来要和德国人拼命,但这艘建于一战之前的老式战列舰纵然进行过一次现代化改装,依然远不能与舰龄几乎足足差了一辈的俾斯麦号抗衡。双方交火后不到十分钟,“巴黎公社”号就被俾斯麦号381mm主炮打出的一发穿甲弹洞穿了弹药库并引发了猛烈的大爆炸而迅速沉没。
  “巴黎公社”号的沉没并没有吓住苏联黑海舰队的指战员,他们纷纷驾舰冲向俾斯麦号,希望能够逼近发射鱼雷,这也是辅助舰唯一可能击沉战列舰的办法。但在沙恩姐妹和其他德**舰的协助下,俾斯麦号战列舰没给苏联舰艇半点机会。最终,塞瓦斯托波尔港内的苏联舰艇全部被德国海军击沉或者自沉于黑海之内,没有一艘舰艇向德国人投降。。。。。。
  而在这之后不久,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也被德军完全攻克,德军以比历史上小得多的伤亡拿下了这座历史悠久的要塞,毙俘苏军逾20万人,德军攻入苏联后的第四个战役也由此结束,德国人如同前三次战役一样取得了完胜。而苏德战争爆发至今不满3个月,苏军的永久性减员就已经超过了500万,这个数字创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新纪录,令世界各国都为之震惊。。。。。。(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一章 兄 弟

  苏军的一连串惨败在遥远的东方同样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个完全是军事外行的文书满脸地不可思议,对他刚刚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工作的哥哥吐槽道,“500万人?这么快就没了?还被抓了300万俘虏?真的假的?就算是300多万头猪,也没那么容易抓吧?”
  文书那位一个月前还在部队当营长的哥哥闻言却没有发笑,冷哼一声道,“你懂个屁,就因为是人,才会这么快就全被干掉了,猪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只会逃,想要抓光确实不容易。而人嘛,心思太多了,兵败如山倒的时候,什么都可能发生,当初在淞沪战场下来的时候。。。。。。德**队为了塑造典型,个人或者单支部队的战果造假的情况多一些,但整体的战绩还是很少注水的,尤其是俘虏人数。。。。。。”
  听哥哥提起当初抗战时的事,文书的脸上不禁现出悲伤之色,他们兄弟姐妹原有4人,小妹在抗战期间的混乱中失去了联系,两个哥哥被**抓了壮丁,还没怎么训练就送进了血肉磨坊一样的淞沪战场,老大最终没能回来,老二侥幸捡了条命,伤愈后就又跟着陈明仁去了第五战区,最终跟着他投了赤色党,但由于多次负伤影响了参战立功,直到退役也才是个营长。
  相对来说,文书自己应该算是最幸运的了,在战乱中居然还能勉强地读完中学,即使在新中国全力普及教育的现在。也算是比较稀罕的“知识分子”了,不过想想已经无法再见的大哥和小妹,以及战前就在饥荒中死去的父母,文书的心里还是忍不住一阵难过。。。。。。
  难过之余,文书又想到二哥这次转业回来后家里也不再是军属了,少了很多政策照顾,心中多少有些失落,忍不住抱怨道,“现在世界上这么不太平,上面究竟是怎么想的。居然要在这个时候大裁军?”
  “你这个小子懂得什么!不打仗却一直维持着800万军队。哪个政府吃得消?而且这开销不还是得老百姓来出吗?”,二哥闻言当即呵斥道,但随即面上也有些郁郁,毕竟这次裁军不但是他个人得退出现役。甚至就连他所在的师都被裁掉了。这对一个军人来说实在是很难接受的。
  这时文书又多话了。“嗳,我说哥呀,你们师被裁是不是因为以前大都是**的缘故?你看陈司令(陈明仁)现在也被打发到连预备役都不算的建设兵团去了。。。。。。”
  “你给我闭嘴!不知道就别乱说。这次大裁军只有四支师级以上的部队一个兵都没裁,其中三支无论是军事主官还是大部分兵员都是出身当年的**,即使是马仲英的装甲军,超过一半的士兵和大部分的军官以前也都是在**干过的。。。。。。”,二哥厉声打断了弟弟的胡言乱语,并马上谆谆告诫说,“老三,你自幼聪明,哥哥我不如你,但光会耍嘴皮子是没用的,如今世道变了,老实人占便宜,耍小聪明的反而吃亏,你要将自己的聪明用到正路上,少说怪话、多做实事。。。。。。”
  文书听后却只是无所谓地吐了吐舌头,但是见到哥哥不高兴,他还是明智地转移了话题,重新谈起苏德战争的事。二哥听着听着却不禁眼前一亮,下决心道,“我要报名去新疆参加建设兵团,像我这样刚刚退役的老兵,那里肯定欢迎的。现在苏德战争打成这个样子,如果咱们中国要参战的话,肯定西北军区是最先动员的,新疆更是首当其冲。要是这样的话,我就有机会再上战场了,而且现在接掌了新疆建设兵团的陈司令还是咱的老首长。最重要的是,现在胡总是西北局的书记,跟着他有仗打,而且总打胜仗。。。。。。”
  话是这么说,但即使是胜仗,也一样要死人的,见到哥哥一心想回部队,文书心中顿时心中雪亮,醒悟到哥哥这样决定其实主要是为了自己考虑,不禁暗自有些苦涩,但劝说的话却终究没有说出口来。
  新中国建立后,在胡卫东等部队高级指挥员的呼吁下,人民政府出台了一些关怀军属的重要政策,这些政策并不是给军属什么特权,只是为了防止军人既流血又流泪,比如破坏军婚要判死刑,而那些伤害到军人军属的冤案,责任人也会被从严从重论罪判刑。也正是因为这样,文书虽然平时喜欢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人际关系也并不好,但在拿不出他危害了国家人民利益的实际证据的前提下,别说没几个人敢冒着被认定为诬告的风险去举报他,就算告了那也是白告。
  文书的二哥之所以急着想要重返部队,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保护自己这唯一的弟弟,虽说新中国成立后司法上比民国时期公开公正了许多,但是像文书习惯于仅凭臆测就不负责任地满嘴跑火车的家伙,想要上纲上线、罗织罪名,实在太容易了,如果再抓住二哥当初曾经当过**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