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命运的抉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我这不忠不孝之人对饮。这杯酒,我沈惟炳饮了。”于是沈惟炳苦笑着也一仰脖子将水酒一口蒙了。然而这酒水在他的口中却有着一股说不出的苦涩。

“诶,说实话大家以前同朝为臣也算是同事一场。谁都没想到过申甲一变,天地聚变,北庭的不少同僚就此投降了伪清。想想这五年来北方多少清流鸿儒就此破了晚节。一直以来我与史大人等一提起此事无不唏嘘不已啊。”陈子龙放下的酒杯幽幽的感叹道。

“这都怪我辈贪生怕死,才会做出如此不忠不孝之事。更是辱没了自己身为读书人的名节。”沈惟炳低着头,紧锁着眉头自责道。这世上没有后悔的药。自己酿出的苦酒终究是要由自己来喝的。

“不过当年沈兄坚持以明礼为崇祯爷守灵下葬的事,我等在南京也早有耳闻。在当时的情况下沈兄能做到这点极为不易。史大人当初在南京留都听闻此事亦赞不绝口啊。”陈子龙摆了摆手将话锋一转道。其实这倒真是陈子龙等东林党人的真实想法。包括陈子龙、史可法等人在内的多数官员对沈惟炳还是持肯定和同情态度的。按照隆武朝现在儒林流行的观点,就是沈惟炳虽未忠于国家,但为崇祯帝尽了孝。也算是尽了一个臣子的职责。

听陈子龙这么一说沈惟炳自然是受宠若惊。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他委屈的说道:“承蒙朝廷还能记得罪臣的这点功劳。其实我等虽投降于鞑虏,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啊。北方的士子们无时无刻不盼望着朝廷的大军能早日北上光复故土啊。”

“哦,有这事?可我们这里怎么听说北方的士子们很不满意我朝现在的制度。甚至藐称我等为南夷。沈兄,不知北方如今是否真象传言所说啊?”陈子龙明知故问道。他这次之所以会以私人的身份单独与沈惟炳会面,主要是想从他身上探听满清使团的情报。并借机会拉拢一批北方的士人。但一想起北方士林曾经对隆武朝的种种诋毁,陈子龙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快。毕竟南方儒林向来以正统自居。“南夷”的称呼对陈子龙等人来说简直就是侮辱中的侮辱。其实陈子龙等东林党和复社的士大夫之所以会如此在乎北方士林。这同隆武朝本身的诸多离经叛道的政策有着很大的关联。南方的士绅们心里都清楚隆武王朝其实已经偏离了中华传统。为此他们一直寻找着各种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自圆其说。此时北方士林的指责自然就显得异常的刺耳。

“这,这是误会了,误会了。”沈惟炳一听慌忙着解释起来:“那些诋毁朝廷的流言都是鞑子放出来的。北方的士林也是在鞑子的淫威下才不得已附和的。谁都知道南方士林才是儒学正宗。”

“沈兄过奖了。怎么说北直隶这些年义军起义不断,燕北之地又多壮士。才不会出如此多的汉奸。沈兄你说是吧?”陈子龙似是而非的反问道。现在从沈惟炳的一席话语陈子龙已经大致摸出了北方士林目前的态度。北方的缙绅们从一开始的左顾右盼,观望时局。到后来的为虎作伥,诋毁南朝。再到现在追悔末及,摇尾乞怜。这一切的改变实在是让陈子龙感慨颇深。

“是,是。陈大人说得是。”虽然觉得陈子龙的话语有些讥讽的味道,但尴尬沈惟炳还是连连点头附和着。

“不过,就算北方士子委曲求全。依我看鞑子也不会对各位放心的吧。毕竟非我族类啊。”陈子龙看着沈惟炳又故意长叹了一声道。

这话果然起到的作用。沈惟炳一想到今早自己接到陈子龙请贴时詹霸、奇库等人异样的目光。便在心中深深地应证了那句“非我族类”的重量。虽然投降了满清但沈惟炳等汉臣却时时都能感受到清庭对他们的戒备。满人不相信自己,汉人鄙视自己。这恰恰就是投靠满清的汉臣真实的写照。想到这儿沈惟炳又喝了一口闷酒叹气道:“是啊。有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兄弟我真想一把撂了这担子,隐居山野不问世事啊。”

“沈兄,话可不能这么说。你等虽然为虎作伥,失了名节。但只要能迷途知返,朝廷还是会给诸位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见时机成熟的陈子龙终于向沈惟炳抛出了准备已久的“绣球”。

果然一见有机可趁的沈惟炳连忙凑到陈子龙面前信誓旦旦的说道:“只要能将功赎罪,惟炳就算是赴汤蹈火也再所不辞。”

“好!沈兄能有此心,我等昔日的同僚也甚感欣慰啊。”陈子龙继而又转了口气说:“不过你现在怎么说还是伪清的特使。就不知那九酋多尔衮这次给你等布置了什么任务?”

“其实我等这次南来事先也做的大量的准备。但现在看来那些准备大多是多余的。天朝的进军的速度远远超出了鞑子们事先的预计。詹霸和奇库那两个鞑子现在简直都手足无措了。”沈惟炳苦笑着说的道。其实不止是詹霸和奇库,就连沈惟炳本人当初听到盛京陷落时,脑中也是一片的空白。不过圆滑世故的他自然是不会象詹霸等人这般等死的。

“这么说鞑子就没有其他条件了?”陈子龙眉头一皱继续问道。辽东一战对满清使团的影响他自然是早就料到的。但他还是不信范文程等伪清幕僚们事先会没有一点儿交代和准备。

“这个嘛。据我所知那多尔衮在使团出发前曾给过詹霸一份密令。要他在迫不得已时同天朝讲和,允许满人撤回关外。可如今盛京已陷就不知他们能撤到哪儿去了。当然若是詹霸真有魄力的话。提出将北京与盛京像交换亦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沈惟炳想了一下补充道。关于“换都”这点他在得知明军登陆辽东后就想出了这计策。然而詹霸和奇库两人既不信任沈惟炳,又缺少必要的应变能力。因此这二人也只能整日待在房中惶惶不可终日。

“哦,还有这种事。”陈子龙抚着胡须若有所思道。从沈惟炳提供的情况来看多尔衮事先已经打算退出关外。再联想到前几日孙露在大堂之上介绍的战局。陈子龙不禁在心中暗自揣测,清军向辽东派出的大批援军,是否就是为了他们退出关外做的准备。看来此事也要通知首相大人才行啊。莫要到时候大批人马兵临北京城了却让那鞑子又跑了。

眼见陈子龙一副低头思考的模样,沈惟炳还以为他是担心和谈的事呢。于是他轻描淡写地向陈子龙说道:“陈大人放心。其实这次的和谈已无悬念。无论他们耍什么花招天朝都可以从容应对。要不就象当年鞑子对待弘光使团那般,干脆就将他们晾在那儿。等天朝的大军攻破北京后那就什么都不用谈了。”

“不,和谈的事首相大人已有指示,估计沈兄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北方去了。”陈子龙一摆手道。

“陈大人的意思是。朝廷很快就会赶使团回去?如今北方各省乱民四起,朝廷与鞑子又交战在即。现在放使团回去也没多大意义了啊。”沈惟炳焦虑的说道。原本他还以为自己这次能留在南京不用再受战乱之苦了呢。没想到竟然马上就要他回去。如今的北方大战在即,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搞不好使团还未到达北京就已经被沿路的义军给灭了。

“朝廷不是赶走使团。而是同使团洽谈后,恭送你们回北方。至于使团沿途的安全问题,沈兄大可以放心。既然你们能毫发无损的到南京。那在下同样可以保证沈兄能毫发无损的回到北京。”陈子龙优雅的挥了挥手道。

陈子龙自信的话语和表情让沈惟炳心中又是一颤。难道自己这一路走来均未在对方的掌控之中吗?在与陈子龙的一番交谈后沈惟炳越发觉得隆武朝不简单起来。于是他连忙起身,向陈子龙叩首恳求道:“陈大人,看在大家昔日同僚一场的情面下。就为在下说说情,让朝廷收下在下吧。在下刚才已将清庭使团的信息告之大人啊。”

“沈兄,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啊。”陈子龙见状立刻扶起沈惟炳道:“在下当然相信沈兄投效朝廷的决心。刚才沈兄不是已经言明,说是要为朝廷赴汤蹈火再所不辞的吗。眼前可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啊。”

“陈大人的意思是让在下回北方为朝廷效力?”沈惟炳试探着问道。。电子书下载

“正是。沈兄先前也说了如今北方不少士人都巴望着朝廷挥师北上。在鞑子的清庭中还有不少象沈兄你这样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这就需要沈兄回到北方之后向他们讲清朝廷的态度啊。”陈子龙凑上前在沈惟炳耳边鼓动道。

搞了半天是想让自己回去策反啊。果然这世上没有白占的便宜。沈惟炳心中虽怕回北京却也不想白白放弃了这次的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