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是粮食产量问题,现在整个宋朝,包括北汉南汉吴越与南唐的户数也不过三百万来万,包括人口最稠密的南唐也不过六十几万户,一百来年后就是两千多万户,增涨了七八倍。若再过一百年,增涨三倍没有问题的,那就是六千多万户。一旦宋朝出现了这么多百姓,不用对付外敌,自己儿就乱了。引进杂粮都解决不了问题。
但不是没有希望,这一切正是宋九。实际学舍办起来后,进步最大的不是学子,而是宋九,他正在慢慢适应用这时代的生产力与技术,与前世所记忆的知识结合,将许多事物一步步演变出来。并且不是走弯路的那种演变。就是帮手太少,帮手有,要多少有多少,但真正管用的帮手一个也没有,包括他的二十一个亲传弟子。
毕业考结束。
这次考试严格得多,两个博士那边开后门,宋九这边却守住了关口,学子出去,主要还是算术与会计,少量物格学知识,以使他们提高认识。至于经义与明律也不是很重要,两个博士开后门宋九也不在意。
但宋九一守,许多学子没有合格,二年级四十人,有十二人不合格,包括三名亲传弟子,其中有七人必须要留级。一百五十名一年级学子,有四十六人不合格,其中有三十二人必须要留级。
成绩发下来,一片哀号。
宋九笑了笑,让那些留级的学生站出来,对他们说:“留级不是丑事,磨得越长你们对知识越熟练。再学一年,然后升级,你们又会超过其他人。书院若是建设好了,还有四年级五年级的学子,无论你们资质多好,十之八九中途还会有一个留级过程。决定留下的学子不用说了,想走出去的学子,既然留级必须留下,否则我是害了你们。请相信我的话,别人会有各种用心,但我不会害你们。并且自此以后只有毕业证,没有结业证。书院建造起来,规矩还会更严。”
有十八个学子面露难色,他们想出去是因为家境,但现在留级了,家中等着钱用。这如何是好?
宋九又说道:“你们中间一些人勿要为难,既然留下,明年还有工程,你们会帮上忙,我也会向你们发放补贴,一月一缗钱,补补家用,先熬一熬,就这一年。但这个时间也不长,书院成立起来,学子招得更多,那是真正为国家而招,我补贴学子,就成了向朝廷的人收买人心。这一年多时光……大家好好珍惜吧。”
一留,于是只放出来六十九名学子。二年级的学子一个未放,其中三十三人升入三年级,余下七人与升级的五十名学子并入第三学期二年级班。三十二学子继续呆在一年级班。
然后给朝廷挑选五十人,余下十九名学子放出来供各个商贾大户瓜分。
许多来请人的管事同样一片哀号,十九人哪里够?外面几乎抢破了头,这与宋九无关。分分合合,第二年宋九心情要好得多。最终这些学子基本都要走出去的。而且这一批学子因为处理了许多事务,得到操练,也胜过第一批学子的素质。
宋九开始招收第三批学子,先考核二年级学子,层层考核,通过三关者,冬月初八来学舍进行终考,最终决定录取二年级人数。这个不是学舍内问留级或升级,而是面向整个京城,甚至外州外县通过宋九那套教材自学的学子。招生面极广,但结果不会太乐观。
先前考核交给五个先生与几名学子把关。
宋九准备上朝。
这让宋九很不习惯。
看了三遍开元礼,别以为自己没有仇敌,以自己的年龄担任这个职务,眼红大臣还会有的,到时候早朝出现失误,就等着挨批吧。甚至还请教了一些衙内,总算弄清楚了一些。一般早朝是寅之交卯即应召觐,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五点钟左右。因为用漏壶计时,会出现一些失误,只要不相差十分钟左右时间,都不会有责任。也就是可能在五点钟不到就要觐见皇上。皇上若是守规矩,是五更三点出来见臣子,大约在五点十二分时间左右。
中间要等十几分钟,但必须在五点钟就要到待漏院,因为漏壶会出现误差,时间还要更早,否则就会悲催。一般大朝会皇上不会缺席的,然而皇上若不出来见臣,太监出来宣旨,大臣谢恩,只好乖乖退下,各自回各自的部司当值。或者皇帝不守时,听说赵匡胤是喜欢这样做,有时候天不亮大臣们就在等,晚上两三点,三四点(一点二十四分钟,一刻14。4分钟)是很正常的事。
等十二分钟很快的,若是等一个小时,大家也不能有怨言,于是大家就在待漏院里侃大山。
然而这还不是悲催的,若是起得早,或者看错了时间,待漏院还不会放人,于是站在外面等候,特别是冬天里,最早来的那个官员站在寒风里,黑灯瞎火的,会十分地不好受。
宋九不算懒,来到这时代,事情多了,晚上睡得香,慢慢也养成早起早睡的好习惯。然而是五更时入待漏院,宋九哪里习惯。
三十那天晚上,宋九央请玉苹与翠儿轮值,必须到时候将自己叫醒,不然一觉睡到五更二点起来,那完蛋了。再穿穿朝服,洗梳,然后到大殿里等挨庭杖吧。
早早睡下,又睡不着,朦胧间似是快到三更才入睡。
刚睡没一会,玉苹过来将他叫醒,她与翠儿一道起来,也烧好了洗脸水,宋九匆匆忙忙地洗脸刷牙,睡意惺忪地问:“现在什么时间了。”
玉苹看着沙漏说道:“四更三点了(四点十二分)。”
还有四十几分钟,宋九不敢耽搁,骑着大黑往皇城方向跑。
没有迟到,但也没有早来,大多数大臣来了,看到宋九到来,一个个鸦雀无声。宋九拱了拱:“见过各位前辈。”
有人善意一笑,有人默不作声,楚昭辅将他拉过来,说道:“宋九,这边是三司官员。老夫给你介绍。”
三司能上早朝的官员也不多,四十几人。没有设三司副使,也就是三司使,包括自己在内两名三司判官,三部正副使以及判官,一些监督查账的部司司官。下面还有,孔目官,各案司,勾押官,勾覆官等,但这些官员只能参加大朝会,没有资格参加起居朝。接下还有更多的,都是更低层的小官僚与各司案的小吏。无论是什么朝会,与他们无关了。
宋九一一行礼,然后说道:“看到各位年高望重,晚辈这个官做得心里面不踏实啊,楚司使,要么你今天过后弹劾我一窃不通,请求陛下将我这个官职拿掉,或者贬一贬,就象武前辈,做一个勾覆官也行哪,查账我最拿长。”
本来许多大臣也不大开心的,听到这里,终于一起笑了起来。刘温叟愠怒地说:“这是朝会,你别在哪里耍猴,否则老夫定会弹劾你。”
“刘中丞,我说的是实际话,这不能弹劾,要么你弹劾我吧,让陛下早早贬我的官。”
“真让老夫弹劾你,老夫会建议陛下将你贬往规矩森严的某县担任主薄,让知县来磨练你的顽劣。”
“老刘,别要吓他,慢慢就会好起来。”楚昭辅说道。
宋九无奈,别人做不到,这个老刘一定能办到的。于是站在哪里扮哑巴。
陆续有几名大臣急匆匆赶来,开始将大臣们放进待漏院,还好,里面生着炭火,又有十几个煤炉,有的大臣来得早,年龄又大了,在外面冻得不行,开始伸出手在煤炉上暖手。
也没有刘温叟说得那么严重,还有一会儿,开始侃大山。宋九就听着,听了一会儿,心中差一点说道,原来都是老匹夫啊。
第一百九十六章 朝会
看样子赵匡胤又要迟到,大家习以为常,于是等,一边瞎侃,荤的素的都有,宋九居然听到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家伙在谈那一家妓馆小妞正点。原来这就是待漏院啊。
又有几个老家伙凑过来骂宋九,今年反季节蔬菜卖得贱,去年他独家经营,卖得那叫贵啊,害得几个老先生多花了许多冤枉钱。而且几人十分不卫生,牙刷在推广中,正店有,客栈有,但这时代也有土牙刷,用马尾巴那个硬鬃往里嘴掏,还有柳树棍做的土牙刷,潘怜儿原来就是用后一种,后来从宋家带回去牙刷。
虽是落后的牙刷,但掏一掏,嘴中会卫生一点,这些老家伙一个也不掏,待漏院虽大,这是大朝会,来了四百多名京官,本来空气就不大好,再对着宋九一喷,宋九快晕倒了。
敢情这不是待漏院,而是一个大菜市场。
等了好一会儿,太监传大臣觐见,四百多官员鱼贯而入,前面是赵普与李崇矩押班,文臣跟在赵普身后,武将跟在李崇矩身后,唐初制度是监察御史押班,开元礼后是中书与门下押班,赵普兼任中书门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