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土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老三之所以如盛恩颐一样有如此大的手笔,也是因其继承了大笔遗产所致。其祖父朱鸿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民办纺织厂的创始人,与李鸿章、盛宣怀私交甚密,在他们的帮助下创办了裕源纱厂,后又创办裕通面粉厂,其家纱厂、面粉厂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号。谁都知道当时的“叉袋角朱家”富甲天下。

朱鸿度共有六子,朱如山是其二子朱幼鸿的三子,朱幼鸿子承父业,光大了其父的产业。然而朱幼鸿四个儿子的心思却都不在办实业,因为祖留下的家产已是享用不完了,早早就没有了做事业的激情。

朱如山之所以前来张啸林的赌场捧场,这里面还发生了一段小故事。前一段时间,朱家二子家中失窃,怀疑是家中江西厨子所为,便将他扭送戈登路巡捕房,厨子被刑讯打伤。此时,任海警备司令部司令的杨虎正垂涎朱家二子的一处地产,便请黄浦滩有名的流氓大律师江一平威胁朱家二子打官司,要敲诈他八十万银元。朱家二子没办法,知道三弟如山同杜月笙交清深厚,只好求朱如山去请杜月笙帮忙。朱如山早已知道此事,只是杜月笙不让他插手,因为张啸林已经捎话过来,要看朱家二子出丑,原因是朱家二子在张啸林的银行出现周转困难时,将存在银行的五十万现金取走,令张啸林非常恼火。朱家二子只好去找大哥朱斗文,斗文身为大哥,长子如父,便将朱如山叫到家中,训斥一番,说:“家规不允许结交帮会中人,你结交杜月笙已是不对,如今又坐视二哥为难不管,就更加不对。如果此次杨虎敲诈得逞,朱家人还有什么颜面在黄浦滩呆下去呢?”朱如山无法,只得带着二哥登门向张啸林求情。张啸林骂了一通朱家二子当年的不义气,但看在朱如山同杜月笙的面子也就不难为他了。朱如山马告诉杜月笙,张啸林已经点头了,杜月笙便派了几名兄弟,给江一平送去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一支几颗子弹。江一平吓得当晚就逃到了苏州,此事也就不了了之。此件事后,朱如山很承张啸林的情,便经常来一八一号捧场。

朱如山姨太太、小妾极多,但是他也同四川大军阀杨森一样,御妇有方,家规极严,有时候他会率领他所有的姨太太光临一八一号,为他打麻将助阵。朱如山的姨太太个个花容月貌,素来艳名在外,其中新纳的几位姨太太便是叶生秋二八三号雏妓院的雏妓。每当这些姨太太与他同行,都由他的正室夫人亲自带队,姨太太们集体出动时,穿一色的时装,戴同样的首饰,烫一种发式,目不斜视,樱唇紧闭,仿若人山肉海环立在朱如山身后。也算是赌场中难得一见的一道风景了。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老话自有老话的道理,抗日战争结束后,因为连年的战祸,朱家偌大的产业正好到了第三代之手就开始衰败了。余下没死的也都同盛恩颐的命运差不多,朱如山最终的命运也与盛恩颐惊人的相似,死在了唯一的一间老宅之中。死的时候身边竟然没有一位姨太太在旁边伺候,可谓是晚景凄凉。

除了这些豪客外,一八一赌场中自然少不了黄浦滩青洪帮大亨的身影,像什么季云卿、林宝三、沈田莘、“金子大王”郑松林,“花局大王”高兰生之流也经常关顾,但沪顶级大亨如黄金荣、龙邵文、杜月笙、叶生秋之类,却一个也不见到场,这难免令张啸林心中多少有些不快。

黄金荣不到场,是因为他看不惯这般跟钱有仇似的豪赌,,他一向认为小赌怡情,大赌败家,像是一八一号里面那些人的赌法,深谙世道的黄金荣是不屑为之的,他一辈子只喜欢一种赌法,那就是铜旗挖花,因为铜旗的赌法文雅,期间还配合着唱词儿,因此赌局进行缓慢,输赢也不会太大。而在一起打挖花的朋,也通常都是打打谈谈,说说笑笑,用以享受双重娱乐,消磨时间。

龙邵文不到场的原因是他此时杂物繁忙,并非故意不去捧场。

杜月笙不到的原因最为复杂,一来他刚受了蒋介石的召见与勉励,满脑子的报效总司令的思想,对吃喝嫖赌是一概没了兴趣。二来他始终在为张啸林目空一切,毫无顾忌的作法担心,他不知道国民政府对于张啸林开大赌场,将会采取何种态度!因而采取了观望之态。他知道国民政府如果对张啸林出手惩戒,那自己也一定也脱不了干系,这不仅是因为外界传言的张杜不分家,也因为张啸林这次开设一八一赌场,对外宣称是与杜月笙合股的,事实杜门中人的确有不少人在一八一号拿钱吃俸禄,比如杜公馆的账房钱惠宝就被张啸林喊去当了一八一号的经理,杜月笙的开山门徒弟江肇铭也去了一八一号,成了摇盅的挡手。

叶生秋不来的原因最为简单,万顺堂下设五大赌场,他知道十赌九骗的道理,除有时去龙公馆龙邵文处捧场赌钱外,再不去别处赌钱。

别人不来一八一,张啸林还觉得有情可原,毕竟那几个人平常就与自己不对付,可杜月笙不来,张啸林就觉得面子挂不住了。他不止一次地去请杜月笙,可次次都被他找借口推脱掉了,张啸林不禁暗暗恼怒……

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令下野

感谢“k莉pper”投的月票

当年七月,武汉汪精卫集团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召开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分共”,会议通过《取缔共产党案》,随即在武汉大肆搜捕共产党人,随即武汉政府军事委员会训令各军取缔共产党。

蒋介石在南京得到消息,顿时手舞足蹈,春风得意起来,“娘希匹,在今年四月的时候,汪精卫还指责我反共,现在他也彻底反共了,用不了多久,汪精卫的武汉政府就要听咱们的话了”

武汉方面的威胁既去,蒋介石就琢磨着怎样对势力越来越大、与自己矛盾越来越深的桂系军阀动手了蒋介石与桂系的矛盾由来已久,当初北伐时,他便一直想借机削弱桂系力量一些主要的战役都让桂军去打,而他的嫡系则是受保护的对象尽管如此,他的嫡系部队常吃败仗,而桂系的第七军屡立战功,获得“钢军”之称对此蒋介石是又气又恨,气的是自己的嫡系不争气,恨的是桂系总立功蒋介石同桂系的矛盾就此埋下除了历史的积怨外,还有一个原因也促使蒋介石加快了朝桂系军阀动手的步伐,原因就是桂系李宗仁一向瞧不起蒋介石,蒋介石一直对他怀恨在心当初蒋介石为了拉拢李宗仁,就提出跟李宗仁互换帖子,要结拜成把兄弟,李宗仁心里极不乐意过后曾对人说:我桂系几兄弟虽然关系密切但也从未结拜为兄弟蒋先生搞这一套封建时代的玩意儿,其真正目的不过是拉拢私人关系,希望我向他个人效忠而已,其动机极不光明我想当时南北双方的要人,相互拜把或结为亲家的不知有多少,但是往往今朝结为兄弟,明日又互相砍杀,事例之多不胜枚举反观我们广西的李、黄、白三人,并未金兰结盟,而我们意气相投大公无私的合作,国内一时无两……此话自有那煽风点火之人传到蒋介石耳中,蒋介石听后虽然一笑,但心中已经对李宗仁生了恨意一个巴掌拍不响桂系也早对蒋介石有了不满,“清党”后,蒋介石定都南京,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形成对峙。给蒋介石帮了大忙的桂系却没有获得多少实质地位桂系所在的第七军苦战一年所获得的只是“钢军”的称号和两万人的伤亡这让桂系三大巨头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对蒋介石充满了失望双方的矛盾到此时已深到无可调和的地步武汉的威胁不存在后,蒋介石就把自己的嫡系何应钦叫来,密令他执行剿灭桂系的计划,可何应钦认为蒋桂双方力量相当,没有必胜的把握,再加上他与白崇禧的私人关系极为密切,不想无故翻脸就拒绝执行命令,并把蒋介石的这一计划偷偷告诉给了白崇禧李宗仁、白崇禧得知这一阴谋后,借西讨武汉之名,把第七军调到南京以西的地区驻扎,同时又联络了浙江周凤歧的二十六军,让他将部队也开到南京周边,对南京形成包围蒋介石见桂系居然敢威胁自己,也把部队从徐州调到南京,与桂系对峙这样一来,徐州空虚北洋军阀的鲁军趁势反攻,徐州失守此时的蒋介石不怨自己调空了兵力,反而对何应钦无端指责,痛骂其无能,何应钦对蒋介石也开始心生怨怼蒋介石撤了何应钦亲自带兵指挥徐州战役,但因他反共之后取消了军队的政治部战斗力大为下降,又因他收罗的旧军阀部队太多,军纪败坏,结果被孙传芳痛扁一顿,不得不抱头鼠窜逃到了蚌埠,为了遮掩兵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