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月28号,在距离D日还有五天的时候,南明开始通知潜伏在北清的间谍网骨干、和主要的地下组织领袖,向他们传达各自的任务。

1、持续、不断的提供当地清军的一切情报;

2、刺杀所有能杀得到的清军军官、zf各种机构的负责人;

3、骨干成员应时刻保持电台畅通。组织的分支成员,应确保他们始终有人听收音机,密切注意南明电台的各种暗号;

4、各组织的骨干成员按照无线电的指示,在特定时间到特定地点接受空投,并把空投物(炸药、引爆器、枪支等)资迅速分发到每一个成员手上;

5、一旦听到代表暗号的约定诗句,所有地下力量即刻倾巢行动,拆掉铁路钢轨、剪断各自任务区内的电话线、炸毁各自任务区内的电力设备。

第六卷 厉兵秣马 第194集 黑夜中的希望

“……这里是金陵广播电台的中波节目,我们在对沦陷区人民进行广播……我们在对沦陷区人民进行广播……下面我们播送几条特殊信息……”

9月的最后一天晚上九点半,滁州县东大王镇。

街上的铺子早在八点钟刚过的时候,就纷纷关门上板了。靠近镇口的老刘记修表铺子也不例外,也早早的关门上了板。掌柜的老刘师傅安顿了老婆孩子到楼上洗洗睡了,自己坐在楼下,守着木楼梯子,怀里抱着收音机,音量开侧着耳朵趴在上面,贪婪地听着。

“……请听好: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重复一遍: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请听好: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重复一遍: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黑暗中,通红的烟头时明时暗。老刘师傅皱着眉头,狠狠抽着劣质烟卷,在弥漫的烟雾中自己辨认着自己要收听的诗句,生怕错过了。

今天早上,镇小学的李老师来铺子里取表,悄悄告诉他这几天晚上都仔细听收音机。这几天很可能要有任务。一旦听到给自己的暗号,就要在当天夜里的12点整,到镇外的指定地点给飞机发暗号,接收空投。

“……请听好: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重复一遍: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请听好:醉翁之意不在酒……重复一遍: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之意不在酒!

老刘师傅心脏怦怦疾跳起来,稳了稳神,深吸了一口气,再稳稳吐出。然后他又回忆了一下,确认自己没有听错,接着很果断地关掉收音机,藏回原来地方。

他仍然坐在那里,仍是在黑暗中抽着烟。掏出自己的旧怀表,借着上面的夜光,看到现在快十点了,还有两个小时。他索性打算在这里坐一个钟头,然后悄悄溜去镇外。

终于,夜里十一点钟了。老刘师傅穿上一件厚褂子,怀里揣着一只手电,提着一条麻袋,把铁锹装进麻袋里,无声无息地从自家后门闪出去,关上门,摸着黑消失在夜晚的街道上。

半个小时后,来到了田野里。

初秋的田野,在午夜里特别的凉。惨白的月光洒在田野里,四面虫叫蛙鸣,还有某种不知名的“东西”,一长一短的叫着。很是让人后背发毛。

如果是年轻人,这时候很可能会有点毛骨悚然。但是老刘头已经是活了大半辈子,见惯世上的恐怖事了。

……

前面一百多步,是棵一百多年的老槐树。这棵老槐树自从老刘小时候记事起,每年都有好多人来上吊。他记得最清楚的第一次,是五十年前。那一年镇上“老蔡家酒馆”生意红火,被官府找借口没收了。蔡掌柜一生积蓄连同棺材本顷刻化为乌有,求告无门,走投无路,老两口就在这棵槐树上上吊了。

之后的每一年,他都记得有人在树上上吊。

直到戊戌年,光绪爷开始变维新,此后的几年中,上吊的人越来越少,后来一年中也没一两个上吊的了。

那段时间,官府修铁路、办新学,民间做生意、开工厂,县城里那些秀才、举人们,也争相买印刷机,办报纸,搞得兴高采烈,不亦乐乎。那段时间官府也都收敛了很多,老百姓自己赚到的钱、挣到的产业,官府看着眼馋,但也不那么急吼吼地来抢了。

越来越多的平头百姓开始做小买卖,滁州县城里、大王镇上,不断有人因为做生意,从穷棒子成为阔佬,小买卖做成大生意。就连那些自己不当掌柜的人,也能因为帮人做工,挣到比种田多得多的钱,过上比以前好得多的日子。

那段时间确实非常好,各种从来没见过的现象,都像变戏似的出现了。很多以前官府不让干的事,现在都让干了。城里的洋学生们拿着《大清宪》到乡下,在田间地头上给农民们尽讲些“大逆不道”的话。农民们听不懂,听得心惊胆战的,但却觉得刺激之极。

维新那十几年的时间虽然短,但对老百姓脑袋的冲击却非常大。刘掌柜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身边的老百姓们,不再像以前那么信“命”了。就连乡下那些整日种田的泥腿子们、那些最穷、最苦的人,心思也都活泛起来了。看着身边一个又一个白手起家的例子,他们都相信,只要自己勤劳肯干,自己也不会穷一辈子,也会像那个谁谁谁一样,拥有自己的酒楼、拥有自己的店铺、甚至拥有自己的工厂。

那段时间,大清确实富了。大清现在那么多的公路、铁路、桥梁、工厂,都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切都慢慢变了。

地方官府终于忍受不住诱惑,开始尝试着把手伸向民间的那些生意,强制合伙、找茬查抄、没收,然后要么变为官办的,要么直接交给自己的子弟、亲友经营。开始那些受害的老百姓还尝试着去打官司。后来发现,“变”变的那个“”,根本就是摆设,从《大清宪》往下,全是摆设。

人们发现,像以前那样“白手起家”,现在越来越难了。大到工厂,小到早点铺,想把生意做好,勤劳干活、用心经营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了。三百六十行,无论哪一行,只要官府一来,民间的竞争者很快就都干不下去了,关的关、卖的卖。很快,在这一带就只有官宦子弟经营的独一份。那些物美价廉的东西,渐渐的再也买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只能花更多的钱、买更差的东西。

民间开始百叶凋敝,而那些垄断的官宦资本却肥得流油。老百姓越来越穷,权贵们越来越富。穷人正当发财的路都被堵死了,由此,大清也陷入了“为富不仁,为穷不义”的恶性循环,坑蒙拐骗盛行,道德风气败坏。

就在老刘掌柜三十五岁那一年,光绪爷驾崩。宣统爷上位第一件事,就是下诏,宣布进一步变,要全国剪辫子。但是,宣统爷诏书中说,既然是变,就要把以前变中不好的部分去掉。现在民风败坏,奸猾之徒甚多,就是报纸今天骂这个、明天骂那个,把老百姓都带坏了。从此,禁止民间办报。

那时候老百姓也都真相信。他们也希望,不让民间办报之后,能恢复从前淳朴积极的风气。不料民风没有好转,而随之跟来的,却是吏治的迅速败坏。官府连最后的忌惮也没有了,在几年之内就成了吃人的活阎王。那些各地的军队,也成了穿制服的土匪。老百姓连起码的安全都没有了。

从那时候起,刘掌柜清楚地记得,这棵老槐树上吊死的人,又是一年比一年多了。四周村子里因为各种原因发疯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每到晚上,乡间小路上都能听到不同疯子的凄厉叫声。夜晚的坟头边上,经常能看到黑乎乎、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靠在树干上自言自语、唱歌……

年复一年,逃往南明的人越来越多了。各地杀官造反的流匪也越来越多。朝廷把户籍制度发挥到了极致,所有人都被捆在自己的家乡了。如果没有路条、离开本州本县的话,甚至有掉脑袋的风险。每月都有好几次南逃的人被抓回来,当着乡亲们的面被砍去脑袋……县城里、镇子里、村子里,整日的抓人……到了前朝嘉德的时候,大清的老百姓已经像奴隶一样了。

从那时候到现在,二十多年间,简单算了一下,这棵老槐树上的吊死鬼起码有上百。

……

老刘师傅苦苦地叹了口气,坐在田坎上,看着天上的明月,看着远处那棵鬼气森森的老槐树。他又掏出怀表看了一眼,11:50了。时间快到了。

远处隐约传来了一声凄惨的叫声。

这个叫声老刘很熟悉了。这是镇上的女疯子秦寡妇在发疯。每天晚上快十二点的时候,秦寡妇就会跑到镇外野地里,漫山遍野地疯叫,又哭又笑又唱,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