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的民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学良明知自己的问题不会得到想要得到的答案,但还是下意识的问一句,实际上他胸早就烦如乱麻,进退失据。何应钦提出的和谈条件,东北军已经做出了相当大的让步,可日本人胃口之大,竟然谈都不谈,已经让这位东北军领袖心惊胆寒。
    他身负国仇家恨,不是不想与日寇血战到底。可十余万东北军将身家性命交予他手,又怎可这样不明不白的成了某些野心家的炮灰?张学良十分清楚,全国有多少双眼睛在等着他做决定,与日寇拼个你死我活,正好了某些人的下怀,可如果继续妥协退让保存实力以待合适时机再行反击,必然要面临全国汹汹舆论,他本人以及他麾下的东北军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到底该如何做决定,副官自然没有更好的办法,张学良也懒得再去问,挥挥手示意副官可以出去了。突然一阵气闷眩晕,他只恨不得马上吸几口,或许只有在吞云吐雾之他才会暂时的抛却所有痛苦与忧虑……
    但残酷的现实很快将张学良拉出了云山雾罩的虚幻,声声呼唤将他拉回了现实,放下手家伙,好半天才集了散乱的目光,看清面前来人。
    “孝侯是你呀!”
    被称作孝侯的人正是,平津警备司令于学忠。就在一个小时前,日军彻底切断了北平与天津的陆路联系,让他有了一种极其不详的预感,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是我,副司令!”
    于学忠起初对这位年轻的副司令并不服气,认为他不过是一介花花公子,无非是有个好老子才有资格继承了东北军这偌大的家业。但自张作霖白旗堡被炸惨死之后,张学良的一系列作为让他改变了这种看法,顺利接掌东北军,改旗易帜,杀杨宇霆摆平内部的反对势力,杀伐决断竟有几分雄主气势,自此以后对其心悦诚服。
    “日军最近异动频频,何总参谋长的谈判策略已经失败,东北军该做好两手准备。”
    张学良经过初时的恍惚终于可以集精力思考问题,十万东北军该何去何从?一缕阳光由窗棂间直射屋……
    ……
    徐州蒋正临时官邸,一股不安情绪在暗处涌动,杨永泰从未见过这位政治军事强人如此沉默,屋子的空气仿佛凝固一般。何应钦在北平拍来的电报就在桌子上,他不知道内容如何,却也猜得到必然不是好消息。
    杨永泰觉得嗓子干渴,咽了几口唾液,试图缓解这种情况,但却传出一阵干咳之声。
    蒋正似乎被这阵干咳惊醒,伸手将电报纸推向杨永泰。
    “畅卿看看,河北完了!”
    对于平津局势的恶化,杨永泰早就有所预料,只是居然变化的这么快,大大出乎预料。伸手接过电报,草草看了一遍。不禁大吃一惊,他这才明白蒋正为何说河北完了,如果真按照何应钦电报所言之实情,不但平津要完蛋,就连整个河北都危如累卵。
    何应钦在此前的谈判已经做出了极大的让步,东北军撤出平津,国民党部以及各种政治团体也撤出平津,同时撤换两市市长,取缔一切反日抗日团体。
    这道电报就是何应钦在向蒋正做最后的摊牌,日本人胃口太大了,平津都无法满足其贪欲,国民政府已经不能再做任何退让,否则天下汹汹,如何向国人交代?
    自取得华民国正朔以来,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承受了列强强加给他的耻辱,但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低头。这次还要低头吗?
    蒋正在心里面已经骂了上万次娘希匹,出口却是阴测测的一句话。
    “日寇欺人太甚,电令汉卿,东北军立即对日开战,河北切不可蹈了东三省之覆辙。”
    东北失陷之初,蒋正对张学良态度极为暧昧,东北军是否抵抗他不置可否,而张学良也是怀了保存实力之想法,不愿单独对抗日军,才致使东三省数日之内竟相继陷落。如今竟一概之前含糊不清之态度,明确表示支持抵抗。杨永泰明白日本人的胃口已经触碰了蒋正的底线,即便国民政府准备再不充分,丢失黄河以北国土的罪责他也担不起,但命令张学良的东北军进行抵抗也未必安了好心。
    第一,以东北军为主力牵制日军南下。第二,可以借日军之手消耗东北军的实力,使之再没有与南京叫板之实力。第三,一旦抵抗失败,可以将所有罪责都推倒东北军张学良的身上。
    好一招一箭三雕之计,不过杨永泰觉得还不够,一个想法在脑逐渐清晰。
    “委座,华北形势糜烂,淞沪却是一片大好。前日吴维在常熟一线取得决定性胜利,依永泰所见可以调京沪之兵驰援,大军携京沪胜利之威北上,说不定可出奇兵之效。又避免了其部在京沪坐大,尾大不掉,岂不是一举两得?”
    蒋正眼前一亮,嘴上却迟疑道:“京沪战局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如果贸然将维的部队撤出去,恐怕不利于京沪局势的进展,第七师团全军覆没,日军还有两个师团主力尚存,只怕……”
    杨永泰则趁热打铁道:“委座勿忧,第一军主力可以由江阴防线推进接替吴维发起反攻,一举收复上海。”
    此举真正是一举两得,既借口平津势危将吴孝良的部队调离京畿枢,防止将来功大而尾大不掉。同时,以央军嫡系夺取收复上海,兼收光复之功。

第474章 十四万人齐卸甲(二)
    蒋正不知道,他在徐州动着一箭数雕的主意之时,常熟的战局正按照吴孝良的预期进行下去。装甲旅在董家桥毫无悬念的给了精疲力竭的第七师团最后的致命一击,尽管第七师团面临两线进攻,场面乱成一锅粥,但打红了眼的日军士兵却死战不退,最终在达日阿赤所率的骑兵冲击之下才崩溃四散。
    装甲旅和骑兵旅如风卷残云般的扫荡过董家桥战场后,又狂风暴雨一样直奔何家浜而去。第七师团残部很快被第二军集了两个师的兵力分割包抄,终至全军覆没,师团长原口初太郎战败饮弹自尽。相比之下第十四师团则幸运的多,松木直亮发现了由侧翼包抄过来的装甲部队,立即觉得不妙,尽管他不相信第七师团会如此容易便被击溃,但也明白,自己没有对付支那人的装甲部队的武器,与其对阵输多赢少,只好仰天长叹大势已去,立即整军只留下一个联队断后,主力人马迅向太仓方向撤离,以期与第五师团会和,避免被优势支那部队合围。
    松木直亮的果断救了他的第十四师团,同时也挽救了日军在整个淞沪战场的危局。原本该由吴孝良第二军与五十七师共同发动的突袭,被松木直亮发起的一次三大师团联合作战搅了局,但也战果辉煌,全歼第七师团不说,还将余下的两个师团挤压到了一起,龟缩于太仓县城西北方一隅。
    由此之后常熟防线的**队攻守易位,吴孝良抓住机会立即命令第二军全线推进,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态势。而实际上第二军在顶住了第十四师团与第七师团的重点进攻之后,也几乎到了强弩之末。但为了防止日军向南方的浙江省流窜,带来更大的破坏,所以他强行令疲惫不堪的第二军董家桥一部向东突进,挡在了他们南下的必经之路上。
    由于日军战线收缩,战场上的日军控制地出现了很多忙去,吴孝良特地派遣了一个团的兵力增援于三和死守的吴淞要塞。也恰在此时,日军第二十四旅团攻下了张治第五军防守的通往吴淞要塞的必经之地。这一团人马可以说是来的正当其时,当即双方不期而遭遇,混战在一起。
    与此同时,位于上海西郊的张治嗅到了其的便宜。
    “芾南兄,吴维在常熟发起了反击,咱们本该配合他们打一个反击战,只可惜这日寇二十四旅团先咱们一步,咱们只好再和这二十四旅团这老冤家再纠缠上一阵。”
    第五军参谋长顾绍周对张治的意见大是赞同,不过却另有策略。
    “日寇第二十四旅团驻地乃是从咱们手夺取的闸北区,如今他分兵去攻击吴淞口要塞,咱们却也不必被牵着鼻子走,只需攻其必救,其军自乱。”
    不过张治还是稍有迟疑,他在担心死守吴淞要塞的那些英勇顽强的守军们,只要二十四旅团的日寇一到,那些汉子们恐怕连一回合都抵挡不住。
    顾绍周似乎看穿了张治的想法,于是继续说道:“白兄要以大局为重,妇人之仁只会毁了目前的大好机会,不要再犹豫了,下决心吧。”
    张治一阵默然,他知道顾绍周所言非虚,第五军在闸北区大小几战损失不小,如果再分兵恐怕也是力不从心,于是走到作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