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的民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长朱武生屈居于孙百光身侧,低眉顺眼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一般,陈调元看在眼里,哈哈一笑走向前去伸出一双大手,却握住了朱县长冰凉而又湿津津的手。
    陈百光尴尬的缩回了刚伸出一半的手,狠狠瞪了一眼惊慌失措不由自主望向他的朱县长。
    “朱县长,我在徐州做镇守使的时候便听说过你,政绩斐然嘛,怎么四年过去了,还窝在山东做县长?”
    听陈调元如此说,朱县长心里立刻涌起一股知己者的暖流与激动,堂堂北伐军的司令居然知道他朱武生,如何能不叫他激动?一时间竟愣住了,直到陈调元松开双手,他才回过神来。
    “报告陈司令,武生愚钝无能,辜负您错记了!”
    陈调元哈哈一笑不再接茬,而是闪身指着身旁一位身穿便服的年轻人介绍起来。朱武生看他年纪不过二十七八上下,能随在陈司令身边定是他的亲信一类。
    哪知陈调元接下来的话却让朱武生包括他身边的孙百光以及众士绅们目瞪口呆。
    “这位就是山东省信任省政府主席吴孝良!”吴孝良颔首微笑示意问好,陈调元顿了下,扫视一圈呆立的众人道:“吴主席可是员骁将哦,北边的绥东、外蒙都是他一手收复的。”
    在场的名流士绅们震惊之后一阵窃窃私语,陈司令所言的什么外蒙、绥东他们不懂,但是这人能以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就能得到南方政府的器重,而做了山东省的主席,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很多人都下意识的判断,此子必有坚实可靠的后台。有心思长远一点的人更认为这吴主席定是他身后之人派来与泰安韩主席一争高下的,看来那韩主席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
    在场诸人最震惊的莫过于孙百光,原本他心他打算着给这新主席来个下马威,此刻却是已经收了这种心思,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吴孝良在站台上对欢迎而来的临淄县士绅政要名流们做了一番简短的讲话,便随着朱县长安排的人员去了暂住的歇脚地,出乎意料的是,陈调元并没有进入临淄,而是连夜乘专列西返。
    夜幕降临,喧嚣了整整一日的临淄县城彻底安静下来,县城南一处五进大院里,孙百光毕恭毕敬的进了老孙家族长也就是他亲爹孙秀山的卧室,老头子虽然年逾古稀可仍旧硬朗的紧,半躺在屋南侧的炕上。
    “铁蛋啊,今日去接省府主席可看出了什么端倪?”
    孙百光迟疑了一下,神情沮丧的说道:“新主席看样子是个不好惹的主,他南京背不住有人啊!”
    老头子孙秀山重重的哼了一声,使劲咳了一口大浓痰吐在了炕沿下的白瓷痰盂里。
    “没用的东西,他一个光杆司令有什么背景?若说十年前他好歹也是手握十数万雄兵的一方诸侯,可如今下野多年,在国内早没了影响力,已成落架凤凰喽!”

第352章 新主席禁娼
    孙百光自从得了他家老爷子的指点后,觉得之前看这个新任省府主席走了眼,有点点小小的挫伤自尊,但是很快他便得意起来,既然这个吴主席是落架的凤凰,那他来到自己一手遮天的临淄县,是龙就得盘着,是虎也得卧着,想做点啥都要看自己脸色,因为这年头手里有兵就是草头王,管你什么主席、专员的,手没有兵在这临淄县屁也不是。一想到连堂堂省府主席都得和那个朱县长一样屈居与自己之下,就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当然,吴孝良来临淄县身边也不是一个兵都没有,李泽军的部下连带原宪兵队的宪兵加起来也有百十人,凑个卫队连绰绰有余了。孙百光手握上千人马,如何能把这百十人放在眼里,所以就等着这个看起来毛还没长齐的年轻主席折腾出事来,他好趁机立威。
    谁知,这吴主席躲进了朱武生让出的县衙,一连几天都没露面,县里的士绅们得了孙百光的招呼也不敢去拜访。七月七日,县衙门前突然燃放起了鞭炮,只见一块白漆木牌竖在了原县衙门边,上面刀劈斧凿般刻着七个黑色大字“山东省政府公署”!紧接着又在县衙大门边贴了一张告示,抬头六个大字格外醒目。
    “告山东人民书!”
    鞭炮声吸引来一群群看热闹的人,有识字的敞开嗓子念出了告示上的题目,“咦?这是哪门子的告示?”
    这段议论引发了众人的不满,看热闹的人群里多数都不识字,又想知道告示上面写的究竟是什么,所以不满的催促着那个好事之人快点继续念。
    “……人人有工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
    “啧啧,吴主席好大的口气,有吃有穿俺就心满意足了。还要有屋住,还要有书读,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嘛!”
    “这年头当官的放空泡比俺们这些苦哈哈放屁还多,哪个成真的了?依俺看也就是先把调调唱的好听点……”
    也有人觉得这话有失偏颇,“也不尽然嘛,如果吴主席将这五条能做到其三都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清官……”
    此话一出,立刻有人哄道:“你们读书人读书都读到脑壳锈死了,你见哪个当官的不是往自家腰包里捞钱,扩充自家军队?”
    ……
    民国十七年七月七日,山东省政府公署在临淄正式挂牌办公,同时通电全省宣布新一任政府委员名单。省政府代主席吴孝良,省府委员分别是韩复榘、张宗昌、冷遹、何思源、丁惟汾、于恩波、阎容德。这些人里除了韩张二人都是山东政界要人,只是如今都被韩复榘裹挟去了泰安。
    通电一出,出人意料的是张宗昌立即积极响应,恭贺新省府成立,并表态听从省府安排差遣。最尴尬的则是迟迟不表态的韩复榘,他控制着半个山东,如果他不点头,吴孝良的省府则是名不副实。
    七月十日,韩复榘一反之前的沉默态度,公开抵制并谴责吴孝良另立公署是不合法行为,应当予以讨伐。不过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态度激烈,行动却谨慎的很。
    出人意料的是,被裹挟在泰安的何思源、丁惟汾通过私人电台发表通电声明,宣布拥护南京国民政府的决定,承认吴孝良为山东省政府代主席,并表示不日将前往临淄履新。这让韩复榘气的暴跳如雷,他心明白,绝对不可以对这些山东政要们用强,否则将彻底失去人心。事已至此,只好睁一眼,闭一眼任其折腾。
    山东形势一日三变,更让人看不明白的是韩复榘和张宗昌竟然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张宗昌被韩复榘打的大败,失去了鲁东南的诸城和高密。韩军直抵高密,已经威胁到张宗昌对胶济铁路的控制。张宗昌只好调集重兵与胶济铁路沿线与其对峙,一时之间竟再难分高下胜负。
    山东大地的风云变幻丝毫没有影响到临淄县城的平静,人们已经从省府挂牌的热闹冷了下来,日子依旧艰难而又平平淡淡的继续,没有丝毫改变。
    百姓们对新任省府主席的许诺并不看好,在他们眼官府的承诺还不如一个屁。同样报有此种态度的也包括孙百光,这些日子以来,他对这个吴代主席越来越看不懂了,他这个省政府其实就是个空架子,他任命了自己的两个随从一正一副的秘书长,之后便一头扎到城外的村屯里去,经常天黑透了才回来,有时候甚至就住在了外面。
    孙百光十分好奇,就派人暗暗跟踪,结果手下汇报的信息却让他更加迷惑,据说吴主席终日游走于田间地头,看样子竟是在和土坷垃打交道。面对如此“不务正业”的省府主席,他哑然失笑,身为一省大员,不去抓兵权,笼络省地方上的实权人物,却跑去和土坷垃打交道,这不是在作死呢吗?不过,他想想还是觉得不妥,决定回家去请教一下老爷子,看看他有什么想法。
    老头子孙秀山依旧半躺在炕上,大浓痰一口接一口的吐在炕沿下的白瓷痰盂里,尺把长的旱烟袋也是一口不停的抽着,听完儿子的讲述,半天才说道。
    “这个吴维,如果不是傻到家,便是深不可测。也罢,只要他不动咱老孙家的兵,就任由他折腾,毕竟这个世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只要不涉及到咱们老孙家,能帮的忙你就尽量帮他一帮吧。”
    转眼到了七月下旬,孙百光接到监视吴孝良之手下的汇报:“吴主席不再去田间地头和土坷垃打交道了,这回又是几日没出门,不知道在公署里捣鼓什么?”
    孙百光得了父亲的指示,只要吴孝良不动老孙家的枪杆子,就由着折腾。如今看到他也折腾不出什么花样来,一颗悬着的心不禁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