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既然窦大人都说黄莺姑娘曲调优美,我闻姑娘嗓音也确实是极美的。不如今日咱们来个新鲜的花样好了。听闻宋易在汴州城竟然还有青楼探花郎的薄名,不如今日就由宋易当场作下一首词曲,也由黄莺姑娘当场弹唱,这样可好?”王匡庐微微笑着说道。
王匡庐此举其实也是好奇宋易的才华而已,他这几天一直就听闻了一些宋易的事迹和诗词作品,到底这个府上的家丁怎样,他也只是第一次见面,还从未亲自了解过他的才华,甚至那艘小木船造出来之时,他也不在当场。眼下借着这样的机会,自然是想见识见识如今满城传诵的探花郎是否真的能够如所说那般信手提笔作新词。
窦年德一听,顿时也连声附和起来。两人一唱一和,宋易顿时没了后路,面泛难色微微沉思起来。
此时,场上诸人的眼光就不由得都被吸引到了宋易的身上了。
黄莺睁着一对水雾迷离的杏眼好奇盯着宋易,她其实也只是耳闻明月楼中探花郎的流传,但是终究是没有见过他的面。那一日在流缘画舫上其实宋易还是给了她留下了印象的,但是那时候黄莺还不知道宋易就是那位明月楼中的探花郎。
此时见到他和城中两位重量级的人物同席,并且由王匡庐和窦年德同时推举出来作词,自然是确认宋易就是探花郎无疑了。其实黄莺此刻更加好奇的却是宋易这个男子的故事。
青楼较之其他地方自然能够探听到更多的事情,当日探花郎和杜青烟在城门口与赵简之发生的那一场冲突虽然基本上是没有普通百姓知晓,但是终究是有些见了那场风波的城卫兵丁会偷偷的跑去满庭芳寻欢,关于明月楼的花魁跟人私奔却被捅了一刀的传闻自然是流传出来了一些。
黄莺好奇的是,怎样的一个男人值得明月楼中那个和自己齐名,甚至是隐隐压了自己一头的杜青烟如此不顾一切的为这个男人挨了一刀。带着这份好奇,黄莺瞪着自己迷人的眸子盯着宋易,想要看出他会是个怎样的男子。
宋易其实心中关于词曲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但是让宋易无语的是,这首词在这时代却是已经有了的,而且作词的人也叫苏轼,但是这个苏轼一生中也就作出了这么一首昙花一现的惊人绝笔,和前世课文中了解到的大文豪苏东坡似乎又有些不尽相同。
当然了,这些都是宋易在明月楼期间经过杜青烟之后才了解到了的,至于诗词这些,宋易早已经知道了自己记住的大概哪些是这时代还未曾有过的就够了。
宋易装模做样的沉吟了一会,忽然间轻轻击案一下,眼神一亮。
顿时间王匡庐,窦年德异口同声的问道,“怎样,可是想到了?”
明眸善睐的黄莺也是微微期待的眼光闪了一下,不知道这位流传中的明月楼探花郎是否真的名副其实。
“献丑了!”宋易微微笑了笑,然后移过一旁早已准备好的笔墨,执笔开始落字。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秀气的瘦金体字莹莹而落,一副前世李后主的《乌夜啼》顿时跃然纸上,宋易依旧是没有题名落款。这不是矫情也不时虚伪,只是这诗词他拿来用也不为过,但是终究是厚不下脸皮题上自己的名讳。
留下一些揣测给旁人去猜也未必不好。
这一首词,墨迹未干王匡庐就已经探首过来窥望,等到念通畅之后,这位知州大人顿时惊叹了一声,拍案连声称妙。王匡庐惊讶之下直接就将那张纸接了过去,然后开始念了起来,“无言独上西楼。。。剪不断。。。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黄莺听着王匡庐念出来的声音,也跟着樱唇轻启,细声念道。
当王匡庐念完,黄莺的脸上顿时充满了一种惊讶的神情,双眸当中不自觉的就充满了更多的好奇之色。
“宋公子大才啊!本官好歹也是科举入仕,却自认为宋公子这等文采实在是让窦某人望尘莫及啊!大才啊。。。”窦年德拍着桌子称赞道,然后举起酒杯恭喜王匡庐慧眼识英,府上得了这样的一位贤才。
王匡庐也是读过书的人,虽然文采不怎么样,但是念过两遍之后,也是明白了宋易这首词理应是绝妙的好词,念起来囔囔上口不说,还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忧愁思绪散发了出来。当下就举起酒杯和窦年德,宋易一起满饮一杯。
推杯换盏,夸赞吹捧之间又是一番热烈的词语,话题却已经是窦年德开始就着宋易写下的这首词在做着点评,字字珠玑,也句句赞叹。窦年德贵为一方知州,而且是天下富贵有名的汴州知州,于为人上面实在算不上古板,看他能够淡然的面对眼下这种诗酒笙歌美人奉陪的场合就知道窦年德的圆滑程度早已经到了一个收放自如的地步了。
说完宋易的词,窦年德这才想起来一旁的黄莺还没开始唱曲。顿时带着期待的表情朝黄莺问道,“黄莺姑娘刚才可是答应了下来的,眼下可是能够将这首小曲当场哼唱了出来让我等享享耳福?”
黄莺抱着琵琶站起身来,微微折了折柔软的柳腰说道,“宋公子果然不愧是名满汴州的探花郎,眼见为实,黄莺有幸今日亲眼得见公子新词问世,佩服之至。小女子唱的若有不入耳之处,还望海涵。。。”
第三十九章 花魁争风!(下)
PS: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到了一年中秋团圆佳节,祝大家假日快乐。本打算今日加更的,但是想到应该留更多时间给你们与家人相处,加更就不加了,留到这一周的另外某一天加吧!
黄莺说完,青葱细指拨动着琵琶。她的技艺高超,有种珠玉之声铃啷作响,黄莺就和着琵琶之声的间隙轻启了自己的红唇,美妙的声音瞬间飘了出来。
琵琶之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黄莺嗓音清脆空灵,却又带了一些幽咽的情感。宋易不禁沉浸在了这带了些凄婉伤感的声音当中。
这时代是没有李后主的,自然也不会有人真的知道写这首词的本人其实就是个失国之君。黄莺的声音果然婉转多变,娇柔和凄凉伤感之间的转折细腻,却不会让人觉得哭哭啼啼的难听。
一曲《乌夜啼》唱罢,黄莺还在挑动着琵琶弦,她又再换了一种曲调风格再唱了一遍,却又是别的一种唯美的月下女子单相思一般的感触。
曲罢,场上的气氛微微顿了一下,然后窦年德才猛然击掌称妙,王匡庐也仿似才从美妙的音符当中醒悟过来。
“妙啊!妙。。。好词,好曲,今日能与匡庐公一起享受这等气氛,当真是大妙啊!哈哈。。。”窦年德哈哈大笑着说道。
王匡庐也是笑着称赞起来,他是头一次听到黄莺的声音倒是真的,有些被震撼的感觉。
这一顿晚宴,约莫吃了有一个时辰左右。王匡庐和窦年德在后来挥退了黄莺之后,才开始针对着那艘新船的一些构思和细节开始询问起宋易来。王匡庐勉强算是半个懂得造船的匠师,而窦年德则是一窍不通,但是宋易的一番解释和分析极其的浅显明了,竟然连窦年德听完之后都听懂了。两人连声称赞宋易是可造之才,窦年德甚至惋惜叹道若宋易不是在王匡庐府上有了重用,他也必定会将这等人才放入公门当个文事幕僚的差事,将来若是得了缺,或许入仕也未可知。
当然,酒酣之后的言语,未必能够当真。王匡庐和窦年德高兴是真的,连连相互劝酒畅饮,宋易反倒更像是陪着两人的陪客。这一顿酒宴,谁是主谁是客,其实模糊得很。
喝到后来,窦年德和王匡庐竟都微微有些醉意才道别散场,脸上的喜悦之色溢于言表。下楼后,宋易不由得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念道侥幸!从头至尾,因为兴致太高,窦年德和王匡庐竟然都忽略了问宋易的身世这个基本的问题。
王福在楼下早已备着马车等候,知州府的管事则早就搀扶着窦年德上了马车先行告辞往知州府去了。宋易和王福搀扶着窦年德上了马车之后,王福驱赶着马车缓缓的朝着王府行去。
夜色阴沉,半空却悬着一轮银月,给大地蒙上了一层婉约的光辉,汴州城沐浴在这样的月光下,依旧一派繁华的景象。有扛着插满冰糖葫芦串棒槌的贩子最后吆喝了几声,想着最后卖完仅剩的几串冰糖葫芦就回家吃自家娘子留好的饭菜,远处的天空甚至有些晕红之色,看方向是在梁河边上那一带红粉之地。相对于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