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战略上,李典绝对蔑视寇封。不过战术上,他却保持了谨慎。前日,屯扎在豫章的吴将全琮书信给他,讨论豫章防御。

他对于江东这铜墙铁壁的防御很是赞同,为了抗衡寇封,面子什么的都不重要。

“希望如此。”李典的宽慰,以及现在江东渐渐稳固的态势,让周泰心中也是充满了期待,点了点头道。

因为军情紧急,也不知道寇封什么时候就大军出九江,临豫章了。所以,李典在大军全部靠岸以后,立刻告别了周泰,把军队开赴豫章去了。

这样豫章城的防御工事,以及需要抵抗荆楚之烈的兵力部署,也就完成了。

………………………

吴县,吴侯府书房中。

孙权以及张昭,张温都是一脸的喜色。

李典进驻豫章城的消息已经传来了,这样就意味着孙权不惜下血本的作为,成功了。目前江东也算是铁通一般了。

孙权,张昭满脸喜色是因为真心欣喜,而张温则是出自解决了心中的恐惧。寇封在江东的时候,他得罪寇封最深。

在寇封强大的时候,他也是最恐惧的一人。但是现在呢,现在好了。

江东真的是稳如泰山了。只要山越不反,任他寇封数十万大军,也难以迈过豫章的坎儿,进入江东腹地。

“主公,如今防御已成,实在是可喜可贺。”张温举拳对孙权道,小小的拍了拍马匹。

“真是让人松了一口气啊。”都是心腹,孙权觉得也没必要掩饰,感慨了一声道。当寇封陈兵天子都城,并且打败了曹操的消息传来以后,可真是把他给唬住了。

如今这前方大军无数,足以抵抗寇封了。这个时候,孙权才觉得安全啊。

“主公,如今虽然前方稳如泰山,但毕竟有一句话叫做久守必失。必要时候,还是要以兵寇入荆州,以延缓寇封对豫章动手的时间。”旁边的张昭却还是忧虑重重,建议道。

“子布这话却是有失偏颇了,这前方大军足有八万多,这别说是守个一年半载,就算是二三年都足够了。到时候江东早已经恢复了元气了,还有什么久守必失啊。”张温与张昭是同族,但是一个是本家嫡出,一个是外加旁支,向来不对眼,再加上张昭涨寇封气焰而灭江东威风。

当然觉得不爽,不由出口顶了一句。

张温就是这么贱,这么些年了,张昭早已经看开了。他懒得理张温,只把目光投向孙权。

孙权懂兵法,也曾经率兵作战过。数次讨伐黄祖,就是孙权亲征讨的。因此,对于军事的敏锐度要比张温强上不知道多少。

他考虑了一下,也觉得张昭的说法很有道理。久守必失,这个是古人的话,能流传下来,自然是有道理的。

同时,他也明白了张昭的意思。

“太史子义?”孙权问道。

“主公英明。”张昭见孙权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由笑着举拳道。

若是江东铁板一块,而独留太史慈这柄尖刀,猛插寇封。则江东足以自保矣。

正文 第六百二十五章大战未起,太史慈先吃瘪

第六百二十五章大战未起,太史慈先吃瘪(第一更)

庐陵,方圆大约数百里,有数座城池,乃是江东孤立在荆州附近的一座前沿基地,唯一的一座大城池,也就是庐陵城,它背靠江水,江水后也是山林密布,只有数条崎岖的小路通过,前方则是大片的树林,只有只有一条森林中的大路。

一条大路,一条水路。这是唯一大规模进入庐陵的路途,前方陆路两旁的森林可以作为埋伏,背部水路又有周泰阻隔。

可以说是极度的易守难攻。

江东大将太史慈率兵一万镇守此地。

庐陵县城,除了太守府以外,还有一座将军府。太史慈自从镇守这边以后,就有了这么座将军府。

将军府书房中,太史慈跪坐着。

太史慈的脸型偏柔,看起来没有什么杀伤力,身材也只是修长,并不魁梧,但是那挺直的脊梁勾勒出来的脊背,给人以一种极为刚强的感觉。

这种感觉才赋予了太史慈外露的猛将气息,最后一双明亮有神的虎目,更是有画龙点睛之妙。

这个看起来有些偏柔的家伙,其实就是一头老虎,随时可以生裂虎豹。

太史慈本是扬州刘繇帐下小将,刘繇与孙策争雄,却是不敌。太史慈被孙策打败,并且归降了孙策,自此就成了吴将。

以前太史慈不是镇守这里的,而是因为有长沙黄忠常率领军队劫掠庐陵,带走百姓。孙权才派遣了太史慈,收略庐陵,以防备黄忠进犯。

结果黄忠的兵马不够太史慈的多,太史慈又有坚城作为依托。小败数次以后,黄忠就没有再进入庐陵了。

直到寇封把黄忠拉走,去了江夏。太史慈着实过了一阵安稳日子。

不过,也只是安稳了一阵子罢了。寇封兵入江夏,黄忠那老家伙一箭射杀了黄祖,从那个时候起,太史慈就知道这个江夏可能会出乱子。

寇封没听说过,但是黄忠却交战了数次。虽然他都打退了黄忠,但是黄忠的勇悍,以及他善养出来的士卒都给了太史慈深刻的印象。

而现在那个老家伙居然投奔了寇封,寇封的厉害就可想而知了。

接下来中领军周瑜大败于寇封,折损了潘璋,失去了柴桑四城。江陵一战,更是被寇封打的只剩下了残兵,襄阳一战,自刎而亡。

一场场的战争,都证实了太史慈的猜测,江夏要乱,并且寇封比他想象中,崛起的要更加迅速。

比之当初他效忠的孙策更加猛烈,更加的能打仗。

自从北方周瑜身死的消息传来以后,太史慈就知道江东与荆楚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场战争了。

东南一面,两雄争霸。但却一强一弱。强的焉能不生出吞并之心?

因此,这些天来,太史慈除了孙权给的兵丁辎重以外,自己也率领士卒,大修城池。加建防御工事。

因为前方只有一条大路通来庐陵,太史慈也不怕寇封的投石车,或者是井车。道路难走啊,再加上寇封若是率领这些攻城器械来,太史慈打个埋伏,也能毁坏掉了。

但是太史慈是猛将,久守庐陵多年,早生厌倦。他早年曾经上书孙权,言攻打长沙,进入荆州。

不过孙权一面心思的扑在江夏,认为打通了江夏,就是打通了去荆州的路。结果太史慈还是猫着。

“前方诸将并立,保境安民。我独领偏师在此,哎。”太史慈坐了片刻,叹了一口气道。

“将军。”就在这时,有府中刀笔小吏进入太史慈的书房,弯身行礼道。手上握着一卷竹简。

“何事?”太史慈有些萧索,道。

“主公有令到。”说着,小吏把手上的竹简上呈给了太史慈。

太史慈眼前一亮,立刻解开了竹简上的绳线,只看了一眼,脸上就露出了大喜的神色,大叫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今机会到了。”

“速命人点兵马七千人,随我进入长沙。”大叫了一声后,太史慈面色一敛,对着眼前的刀笔小吏下令道。

“诺。”刀笔小吏也是神情振奋,大声应诺了一声,匆匆走了出去。

随即,太史慈又命了亲兵护卫取出甲胄穿在身上,虽然太史慈许久未战,但是这甲胄却是常穿。

更是每日命人擦拭,显得鲜亮无比。

穿在太史慈身上,衬托着犹如神将。

不久后,帐下偏将来报,七千士卒已经集结完毕。太史慈大手一挥,下令道:“出征长沙。”

长沙,太史慈关注了有好些年了。

什么个局势,几条道路,以及多少兵丁驻守,守将何人。这些情报早已经了然于胸,因此,太史慈这个时候下令很果决。

不久后,太史慈率兵七千人出了庐陵,数日后,抵达长沙大县,也是临近庐陵的攸县。

攸县也正是寇封封的长沙郡尉,蜀汉最善守的名将,霍峻屯兵之所。

当年霍峻投奔寇封,立刻封为长沙郡尉,以防备东方的太史慈。寇封看中的正是霍峻的防守能力。

不过,后来霍峻到达长沙以后,就把军队调动到了攸县,安县两座城池中,盖因为这两座城池,才是最临近庐陵。

御敌当然要在国门之外,否则战火内燃,损失会很大。

太史慈乃是江东名将,若是他来攻打,必定是凶猛无比。因此,霍峻在这些年中,大幅度的构建了防御工事,加强了护城河,加高,加宽了城池,耗费了不少的物资。

不过,随着寇封节节大胜。

荆楚的整个态势,早已经由当初的防御,转为现在的主动进攻。陈兵天子都城外,更是威慑天下。

霍峻也已经接到了消息,吴侯孙权在豫章屯扎重兵,并且铁索横江的事情。因此,有些气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