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机会来了,唯一的变数就是四散寻找百姓的周瑜军会不会发现他们。为了安全考虑,陈大不得不下严令。
“诺。”章广响亮的应了一声,下去传令去了。
太兴奋了,太兴奋了。他们与主公一样,当了二十天的缩头乌龟,而现在机会终于来了,终于来了。
“主公放心,属下会让他一溃千里,以报复他攻江夏之仇。”陈大眼中狠辣一闪而逝,右手握拳,狠狠的锤在了案上,“碰。”发出了一声犹如咆哮般的巨响。
受了二十天的鸟气,是该以眼还眼的时候了。
武昌城头,黄忠摇摇的看着周军方向,脸上看不出喜怒。但是他心中早已经没了前些天的暴怒,憋屈。
反而觉得很轻松,还有一些笑意。
最天衣无缝的计策,应该说是那种无心插柳般的计策。刘封放破军营出城,只是为了不伤害陈大的心,没想到却造成了今日的果。
要不是刘封派人提醒黄忠,黄忠也险些忘记了城外,刘封还有一营人马。王牌中的王牌。
黄忠心中虽然轻松,但不得不弄出一副面无表情的摸样。
因为四周的士卒们并不好过,这些士卒都是黄祖降卒,土生土长的江夏人,看着江夏百姓被掳掠,他们偏偏没能力去救。
都觉得不好受。
黄忠目光一转,看向了这些士卒,眼中欣慰一闪而逝。
经此一战,四千军队虽然只剩下了两千,其中一半还带伤,但是精神面貌却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可以说是已经成为了刘封除了破军营以外,最为精锐的士卒。
跟江东那些人,差不了多远了。
等以后,若是周瑜再敢来犯,他就可以领这一支兵马,在疆场上与周瑜一决胜负了。
黄忠微微有些失神的时候,周军大营那边已经发生了变化。
“将军,他们拔营了。”忽然有士卒复杂的声音响起。似松了一口气,似怨气难平。
黄忠无暇理会士卒的复杂,收起了心绪,定睛看去。只见周军大营正在缓缓的开拔。
百姓如同长龙一般走在前方,军队在后边驱赶。还有少量的军队在长龙两侧进行护卫,防止百姓逃走。
黄忠以沙场老将的目力,目测了一下,大约有两万人,或者更多。
越多,防备就越弱。
“跟主公说一声,就说周瑜劫两万百姓准备返回了。”黄忠开口道。
“诺。”身边的一个士卒,立刻应诺一声,立刻下了城池,去向刘封报告去了。
太守府,刘封的卧房内。
刘封正穿着一身内衣裤躺在床上,腹部有明显的凸起,那是绷带的痕迹。现在情势正在导向他一边,可以说只要等待陈大的捷报就行了。
刘封当然不会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该修养的时候,就修养。每天好吃,好睡。睡的比平时还要香甜。
江夏四战之地,敌有刘表,孙权,曹操。如今刘表疲软。周瑜这次回去也要平定山越去了,恐怕在一二年内,别想再起兵攻打江夏了。
一二年后,就是建安十三年,三足鼎立的局面创立的时候,周瑜恐怕永远都没机会再回来了。
不过,也不能不防周瑜在一年内恢复元气,再来攻打,毕竟这次的仇结大了,与孙权有了夺将之恨。
反正一年内,周瑜是别想再来了。也就是说,他的敌人只剩下了宛城曹仁。那个人不好对付。而且实力是最强的。
但是局势,也比三面对敌要好了许多。刘封当然睡的很香甜。
不过始终处在守势,整天被人谁征讨,征讨再征讨,实在是太憋屈了。是该出动,出动了。
刘封想起在他与周瑜干架的时候,选择坐山观虎斗的刘表,眼中冷意一闪而逝。等周瑜彻底退却,就去江陵耍耍。
心中杀意正浓,忽然听见门外有脚步声响起。
“主公,黄司马来报,说是周瑜退兵了,大约带走了两万百姓。”寇水并没有进来,但声音却进来了。
“好。”刘封眼前一亮,充满了笑意。不怕你贪心,就怕你不贪心啊。
城外,破军,神臂二营驻扎的村庄中。
陈大同样得到了这个消息。
他哈哈一笑道:“全部集合,我们往柴桑方向退走。”
“去柴桑干什么啊?”站在陈大前边的章广有些糊涂道。
“打仗征战,探子的用法多种多样,但也是有盲区的。周军从东来,现在又向东方归去。肯定会大量派遣探子,探听武昌城的动向,防备武昌城出兵追击。但不会派遣探子探听柴桑方面的消息。我们现在在东,与柴桑一个方向。周瑜每日行进多少里,我们就退多少里。当远离武昌后,他的军队就会放松戒备,那时候就是我们发动进攻的好时机。”陈大眼中精芒爆闪,这是他征战多年的经验。此刻,用起来很是娴熟。
“诺。”章广一听之下也明白了,很高兴的应命道。
周军大营那边,很快就拔营完毕,全军返回柴桑。这一刻,周瑜的军队就从远征军,转变成了归军。战争结束,士卒的气势微微的上扬。
但是周瑜却并没有放松警惕。
军队的前方,一杆“周”字大旗下,周瑜骑着一匹简直的黑马,身边跟随着几个偏将。
“命朱治断后的时候一定要戒备,防备武昌方向追击。”尽管心里知道刘封派兵追击的几率等于是零,但是周瑜还是谨慎的下令道。
“诺。”身边一员偏将,立刻应命而去。
就像陈大想的一样,周瑜根本没有派遣探子探听柴桑方向,会不会有一支敌军埋伏。
一是陈大的潜伏手段高明,二也是盲区。周瑜又怎么会知道,刘封只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思,在东方埋伏了一支军队。
一支小小六百人的军队。
按照正常情况,六百人的军队,对付拥有五千,近六千军队来说,根本不会有任何效果,反而会折兵损将。
除非刘封料到,他周瑜会劫掠百姓,带着二万百姓一起走。但周瑜不会认为刘封会神机妙算。
种种的意外,造成了周瑜这次注定要阴沟里翻船的局面。
二万普通百姓,使得周瑜此次归程注定缓慢,虽然没有日行十余里那么龟速,但也每日只能行三四十里。
也就是说周瑜回军柴桑起码十日以上。
加上二十日的攻城,已经超过了一个月的期限,但是周瑜的心情,现在正在慢慢好转。
现在天下连日征战,江夏也是,老者很少。二万百姓,若是处理得当,募兵三千也不是不可能。稍加训练,再历经战事,成就二千精兵也不是不可能。
也算是弥补了这次征战的损失了,这还不算这二万百姓所带来的劳动力。
有着这二万百姓的加入,柴桑必定会更加繁荣。算是没亏本吧。周瑜心中因为这次征战没尽全功,留下来刘封这个祸害的郁闷心情不由得道缓解。
简单的说就是心情不错,气色也有些好转。以往担在周瑜肩膀上的担子很重,孙策死后帮年幼的孙权,巩固权力,镇压内部矛盾,抵抗外敌。
周瑜虽然不是常年带病,但也是体弱。现在看周瑜气色不错,朱治等一众将领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虽然这次折损的有些大,潘璋,军队。但只要周瑜在,什么都会渡过去的。这是他们的想法。
这一走,就是走了七天。这日,天色已晚。周瑜下令安营扎寨。
“前方八十里就是柴桑了,算是回来了。”坐在刚刚扎好的中军大帐内,周瑜面朝东方,心中更是松了一口气。
从后方负责断后的朱治口中,周瑜得知武昌城,天天紧闭城门,并没有追击,也没有看到大规模的军队集结。
再向前走三十里,这场战争应该就彻底的完结了。
心中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周瑜起身出了中军大帐,前往军帐内巡视那二万百姓居住的地方。
刚走的时候,周瑜还出于谨慎,把百姓与军队分开,怕刘封一个袭击,使得他的军队与百姓纠缠,不能组织防御。
但是随着路途越来越接近柴桑,周瑜就把百姓安置在了军营内的一角,也是为了防止百姓逃走,这一路上虽然逃走的百姓不多,但也不少了,乘着没注意,上千人拖家带口的逃走了。
反正这地方距离柴桑只有八十里了。
周瑜一边带着十余个亲兵,巡视百姓所在的营帐。心情越发的不错了,这些人前一刻还是江夏人,但是这一刻,就是吴侯治下的百姓了。
巡视完了百姓的居住的帐篷,周瑜这才放心的返回中军大帐,进行休息。
夜幕很沉,很黑,很暗。天空中连星星都没有。
只有周军大营的方向,还传出阵阵火光,照亮了一一小片的地域。
“唦唦……。”营地的东方,忽然传出了一阵轻盈的脚步声,夜幕的遮掩下,一队数百人的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