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董遵诲仅带贴身卫士,来到了冯道的府邸。见府邸外有士兵在此驻守,设立岗哨路障,以保护此处安宁。董遵诲若有所思,上前通报。

驻守的士兵见是军中声名鹊起的董遵诲,连忙行礼问候,并立即搬开路障放行。董遵诲于是来到冯道的大门处,轻轻拍动门环。

门后早就有家丁守卫,听到门环响动,连忙从缝隙里悄悄窥看。见来得乃是熟人,更是老爷亲戚,家丁们松了一大口气,连忙打开大门,将董遵诲迎了进去。大家一面通知老爷和夫人,一面恭敬地将董遵诲领进客厅等候。

不多时,冯道和他夫人就先后来到了客厅,董遵诲连忙上前行礼,姑父、姑姑叫个不停。冯道的夫人董氏乃是董遵诲的亲姑姑,见董遵诲身上并无明显伤痕,这才放心。姑侄俩说了些闲话,董氏也知道丈夫和董遵诲定有公事要谈,便起身离开,并命令家丁们守住客厅,禁止别人入内。

董遵诲冲冯道行礼说道:“姑父,那会我军中有些事情,没能及时前来请安问礼,还请姑父见谅”

冯道轻轻点头,两人也不是外人,冯道就直接问道:“是郭公让你来打探消息吧,郭公这次可不容易,预备改朝换代了吧?”

董遵诲不由得汗颜,冯道果然是冯道,居然能清楚地意识到郭威接下来的举动,自己如果没有后世的记忆,还真不够这些古代的大能玩的

董遵诲便躬身说道:“大帅目前还没有公然改朝换代的意思,他还决定以皇帝的礼仪来安葬刘承祐。大帅命我来听取姑父的建议,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姑父,大帅现在手握兵权,又曾起兵讨伐朝廷,日后肯定不能屈居汉臣。我相信您心里也有数,等到日后如果大帅登基,您万万不可阻拦。”

冯道这才点了点头,“这才是我的侄儿,总算是对我说了些心里话。你回去禀告郭公,说我冯道历经数朝,手下也有不少幕僚臣属,大家对于皇帝变动并没有议论的兴趣,只知道埋头做事倒是有些汉朝的旧日臣子,需要郭公予以安抚,尤其像窦贞固、苏禹珪等人,往日里并无恶迹,希望郭公能够加以安抚。”

两人又低声讨论了一番,董遵诲这才离开。很快回到郭威营地,将诸事一一禀报。

郭威听后,对冯道的态度很是满意,也听取了他的建议,立即派人前往窦贞固、苏禹珪府上慰问。两人很是惶恐,连忙前来郭威驻地拜见。郭威笑着与他们谈话,态度一如往常,窦贞固两人这才安心,对郭威也极为感激。

第二日一早,郭威在董遵诲的陪同下,前往明德门与百官汇合,在宫门处叩首,求见李太后。

第249章谁为皇帝(1)

第249章谁为皇帝(1,到网址

卷三第250章谁为皇帝(2)

第250章谁为皇帝(2)

众人一同求见,李太后也不敢怠慢,虽然昨夜扶着儿子的尸身哭了一夜,却还是揉揉红肿的眼睛,命人大开宫门,迎接众位大臣入宫议事。

昨日宫中侍卫已经被李业抽调一空,剩下的侍卫又在郭威入城的时候被缴械囚禁,如今宫中只有数十名手无缚鸡之力的宫女,就连稍微有些气力的内侍也已经被士兵们看押起来,进宫毫无危险。而且明德门这里由郭威的亲信何福进驻守,随时能够入宫救援。郭威为了保险起见,自己还披挂上全副甲胄,并带上了天生神力的董遵诲。

于是郭威昂首阔步,走在了最前方。大家见他坦荡入宫的样子,不由得暗自佩服。在冯道、窦贞固、苏禹珪等人的带领下,文武百官位列郭威身后,有序入宫,在太后面前行礼参拜。

李太后见眼前黑压压一片人头,还以为文武百官已经全数投向了郭威,她颤抖着问道:“卿等入宫所为何事?”

这个问题郭威回答有些不方便,而郭威已经与太师冯道达成了初步协议,冯道便体贴地代言道:“太后,如今军国事物过于繁多,亟需处理,还请您赶紧指定新君”

冯道一开口,他的那些个徒子徒孙赶紧附和上奏,郭威麾下众将也都纷纷进言。两伙人一同上奏后,剩下的窦贞固、苏禹珪等人也连忙进言,这样一来,在场的文武百官纷纷符合,对李太后形成了强大的压力。

李太后对群臣说道:“决定天子归属这样的大事,怎么能靠老身这样的深宫之人决定,再说了皇帝新丧,老身仓皇之间根本没有任何主意,一切还请众位卿家商议。”

李太后又将皮球踢了回来,她现在还摸不清大家的态度,更不知道郭威如今的打算,也只能够装糊涂。

郭威看到这里,知道不能心急,便悄悄给王峻使了一个眼色,让他按照事先的商量,为本次“清君侧”活动正名。

王峻上前行礼说道:“先前陛下被佞臣李业、阎晋卿、聂文进、后匡赞、赵弘殷、赵匡胤、郭允明等人所蒙蔽,诛杀杨邠、史弘肇、王章等忠贞臣子,使亲者痛、仇者快幸有王殷、李洪义等人申明事理,主动向郭帅示警。大家为了匡扶社稷,南下清君侧。如今大局初定,还请太后颁下诏书,以慰仁人志士的在天之灵”

他的这番话深得大家赞同,就算先前对杨邠等人把持朝政有所不满的臣子,也对皇帝以暴力干涉朝政很是不满。更别说前段日子那广政殿、崇元殿血流成河,让大家很是兔死狐悲。

李太后也知道皇帝的那番政变很是让大臣们不满,见大家并没有对刘承祐秋后算账的意思,而是将责任全都推给了李业等大臣,也就知道刘家江山暂时能够保住。她这才大松了一口气,身上的一身冷汗终于落下。

李太后对大家说道:“先前老身也曾劝解过皇帝,当时他却被郭允明等佞臣们所蒙蔽,最终酿成惨祸。事到如今,确实该拨乱反正,还杨邠等人以清名。太师(冯道),您经历了事变的整个过程,还请您以老身的名义写下一篇诏书,老身马上用印,颁布天下。”

冯道历经数代,徒子徒孙遍及天下,确实有代立诏书的资格。而且冯道一直待在开封府中,应该与郭威等人没有过多牵扯,由他这个中立的人来书写这篇文告,应该不会过于偏向郭威,也能多少遮盖下皇家的颜面。

冯道目视郭威,见他并无异议,于是点头领命。李太后马上命人取来笔墨纸砚、几案座椅,并亲自为冯道研墨。

冯道坐在座位上,稍一沉思,便提笔写来。众臣在旁围观,内里之人大声读道:

“懿维高祖皇帝,翦乱除凶,变家为国,救生民于涂炭,创王业于艰难,甫立寰区,遽遗弓剑

枢密使郭威、杨邠,侍卫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亲承顾命,辅立少君,协力同心,安邦定国。

旋属四方多事,三叛连横,吴、蜀内侵,契丹启衅,烝黎恐惧,总社阽危。郭威授任专征,提戈进讨,躬当矢石,尽扫烟尘,外寇荡平,中原宁谧。复以强敌未殄,边塞多艰,允赖宝臣,往临大邺,疆场有藩篱之固,朝廷宽晓旰之忧。

不谓凶竖连谋,群小得志,迷藏锋刃,窃发殿廷,已杀害其忠良,方奏闻于少主,无辜受戮,有口称冤。而又潜差使臣,矫赍宣命,谋害枢密使郭威、宣徽使王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等。

人知无罪,天不助奸。今者郭威、王峻,前曹州防御使何福进,前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王殷,澶州节度使李洪义,前复州防御使王彦超,前博州刺史李筠,游骑将军董遵诲,北面行营马步都指挥使郭崇威,步军都指挥使曹威,护圣都指挥使白重赞、索万进、田景咸、樊爱能、李万全、史彦超,奉国都指挥使张铎、王晖、胡立,弩手指挥使何赟等,径领兵师,来安社稷。

逆党皇城使李业、内客省使阎晋卿、枢密都承旨聂文进、护圣军指挥使赵弘殷、飞龙使后匡赞、茶酒使郭允明、宁远将军赵匡胤等人,胁君于大内,出战于近郊,及至力穷,遂行弑逆,冤愤至极,今古未闻。”

众人顾不得朝臣威严,纷纷叫好。李太后也趁着碾墨的机会冷静下来。现在全国各地尚有不少忠贞之士,都是先帝(刘知远)亲自挑选,如果中枢有人篡汉而立,政令根本不能通行。而且河东节度使刘崇、许州节度使刘信等人手握重兵,郭威等人也不得不有所忌惮。

想到这里,李太后便俯下身子,对冯道低声说了几个人名。冯道听到耳中,眼里不由得精光一闪,这李太后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真有一番本事。

冯道提笔又继续写道:“今则凶党既除,群情共悦,神器不可以无主,万机不可以久旷,宜择贤君以安天下。河东节度使崇、许州节度使信,皆高祖之弟,徐州节度使赟、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