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属于第一种核空空导弹的名号,虽然核技术没有突破,却利用起了41年新研制成功的最强的炸药奥克托今,装载在巨大的弹体内,不靠准确击中,而是靠着面杀伤。
这种重磅导弹在空中的巨爆,虽然也震下了美国入的3架战机,但也同样震落了4架华夏的歼6。
不过,显然这样拍下7个的战绩比起美国入仅仅被aa1导弹下击落的43架佩刀或者超级佩刀来差了太多。
因为aa1导弹的表现,使得美国入忽视了被机炮击落的二百多架其他战机的数据,反而引发了心中对导弹这种前景很光明的高科技的狂热执着。
美国入开始大量的搜集战场上遗落的华夏导弹的残骸,试图通过解析和研究,来提高自己导弹的水平。
以前在华夏军队的急速突进下,一般是客场作战的美国入很少能得到华夏先进武器的残骸。
这一次虽然在加拿大,但也算是有主场作战的优势。虽然孟享一开始谨慎的多数利用苏俄武器,靠着规格标准等方面的限制,避免美国入快速的山寨,但毕竞一些东西的启发作用是无法避免的。
跟华夏打了这么长的时间,美国入已经在华夏身上借鉴了不少的东西。
比如说自动步枪。
当华夏大军端着ak47或者tj38自动步枪打得美国大兵抱头鼠窜的时候,美国入已经不再以他们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shè程胜过曾经的索米冲锋枪而自豪了。善于学习的美国入快速的跟进,也很快在m1的基础上,生产出了美国入的第一款自动步枪。
只是这个类似后世挂着m14称号的7。62毫米自动步枪,却因为提前的出现被扣上了后世另一款5。56毫米的m4的代号。
随着二战的进程的走形,以及武器研制速度的加快,很多新出现的武器已经似是而非,就连军用代号也变得不一样。就连孟享也无法把握,至少需要获得实物,才能确定相近的武器类型。
这使得孟享的历史情报优势大打折扣,而且随着英美的技术联合,使得美国入的武器制造有些甚至超过了这个时代,让孟享根本无从判断。
就像美国入新出现的霸王重型坦克和征服者超重型坦克,在没有见到实物前,在美国入加强了情报监管使得克隆间谍的机会越来越少后,在全球情报网并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孟享也只是了解一个大概。
本来他还以为靠着灰熊和犀牛坦克的群狼战术怎么也能揍扁美国入新出的坦克样品,谁知他还是低估了美国新式坦克的数量,也低估了它的威力,导致埃德蒙顿地面战场一开始交手时的被动。
但加拿大分基地在旁边,孟享很快做了调整。
“只要有基地,我们绝不怕拼技术!”不管是美国入快速山寨仿造也好,得到启发联合推出新式武器也罢,只要手握基地,孟享随即可以抛出更新的武器,利用时间差甚至是武器的代差距离,始终强压美国入一头。
此时面对美国入的坦克,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就是让灰熊和犀牛快速升级。
灰熊和犀牛坦克一出现,在一级的时候就已经是90毫米和100毫米的坦克炮。在原二战时间过去解封了很多限制后,只要在战车工厂或者修理厂一改良,它们很快就能提升到二级。
二级灰熊秉承着盟军的传统,即使升级也是西方主流的120毫米坦克炮。
而二级犀牛同样继承了苏俄入的强大攻击力,125毫米的坦克主炮,无论是线膛炮管,还是可以更换的滑膛炮管,威力都可以比拟e100的128毫米炮了。
灰熊和犀牛坦克的骨架也摇身一变,由30吨级的一下子变成了50吨级的,完全可以强撼霸王坦克,甚至对征服者也能构成很大的威胁。
不过,孟享已经早早的给美国入的征服者坦克确定了一个对手。
……当华夏坦克部队很快主动发起第二轮冲锋,被二级灰熊和犀牛们的碾压的哭爹喊娘的美国入开始退缩到征服者那钢铁堡垒周边借以喘息的时候,在华夏的阵地上,出现了十几辆挺着两根粗大炮管的钢铁怪兽。就像是挺着两支尖尖的巨角的魔王一样,从浓密的烟尘后缓慢的爬了出来。
“轰轰!”最前面的2辆一级猛犸坦克的4门60倍径的130毫米的粗大坦克炮连续交错发威,直接轰爆一辆征服者那130吨级的巨大身形的景象彻底震撼了周围的所有美国入。
“上帝o阿!这又是什么怪物?”
这些100吨级的钢铁巨兽那庞大身躯的yin影一直投shè到了在场的每个美国入的心底,慢慢的滋生出了绝望。
第二卷扬帆,1938到1939 第1087章 他们是用雪橇送来的
“这是什么坦克?”前方出现的猛犸坦克的照片很快传到了后方的五角大楼,引起了美国人的一阵惊恐。
或许是陆地巡洋舰的称号对应的是海上炮管林立的巨舰大炮,从坦克一出现,人们就很有兴致的在这个钢铁怪兽身上安装更多和更为粗大的炮管。
但技术的限制,使得多炮管和粗炮管经常难以兼得。
二战前的坦克流行过多炮塔,也流行过一阵主副炮塔,但这些炮管的口径一般都不大。37、45毫米的炮管主流,再加上装甲普遍单薄,当时的动力系统也能承担。但为了追求安全,坦克的装甲越来越厚,为了追求更大火力击穿对方坦克的厚甲甚至是敌方阵地上越来越牢固的防御工事,坦克的炮管口径也越来越粗大。
装甲和炮管口径的发展速度,甚至快过了动力核心的增强速度,人们不得不在多炮管和单炮管之间取舍。
更为重要的是,坦克的战术思想也在这个时候发生着改变。
以前的坦克是作为步兵伴侣,靠着多炮管甚至是多机枪为步兵就近提供更多火力支援。而随着电台在坦克和陆军基层中的应用,闪电战等坦克突击战术的出现,使得坦克更讲究坦克集群的协同作战。
这个时候,一辆坦克上的多炮管就不如几辆灵活机动的编队协同作战的单炮管坦克作战有效。
而且单管坦克在生产程序上以及人员的要求上,也更具有优势。
于是。集群出现的陆地狼群开始了越来越大口径的单炮管称霸时代。
即使到了后世,双炮管和多炮塔也只是出现在试验场上。
当然,这跟导弹的出现对火炮地位的威胁有关。
但即使没有导弹,多炮塔和多炮管也受到动力和材料的制约,出现在主力坦克上的机会很少。既要追求火力,又要追求防护,也只有超重型坦克才能承担。
可超重型坦克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诸如动力、材料、经费、地势、运输、重量大小、零件可靠性、机动性等等,甚至驾驶技术也需要考虑。
即便如此,这些庞然大物们也很难成为主流。
比如。超重型坦克即使解决了对地面的压强,避免了在一些地区陷入泥浆或者沙地,但一个桥梁的问题,说不定就绊住了它们好不容易提高起来的机动性。
在坦克远陆地距离转移需要火车以及拖车甚至大型运输机来调度运输的时代。在无法借助海运或者河运的地方,超重型坦克的活动范围最多比固定的钢铁堡垒大一点。
美国人这一次的征服者就是靠着海运和河运的联合运输,加上征服者的自己挪动,才布置在了埃德蒙顿的战场上。
而他们绝对想不到,在无法借助海运的情况下,华夏能把这么巨大的超重型坦克送到他们的眼前,也送到了他们的噩梦里。
……
“他们怎么运来的?”五角大楼内传出了这样的质疑声。
自从43年建成后,国防部和军事情报部门都挪到了这里。甚至这里还有一个专门研究华夏武器和战术情报的机构,随着华夏和美国的战争愈发激烈,这个机构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该死的。我需要的不是他们怎么来的。我们的前线正在这些钢铁怪物的撞击下颤抖。我们需要找出解决这些大家伙的办法!”那个挂着华夏战术研究处的牌子下,处长霍华德准将正在他的领地上大吼着。
华夏的猛犸坦克一出现就快速摧毁了美国人借以依仗的征服者,也摧垮了美**队的士气。
为了消除前线的危机,后方五角大楼内的长官们逮住谁都狠批一顿,并把责任不断分摊下去。霍华德也被倒霉的追责了对这种超重型坦克的无知。并为解决前线危机而承担部分指派的义务。
“可是,长官,这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身前那个秃头的研究员依旧在竭力辩解,“华夏人既然能把这么巨大的坦克运到前线。这说明他们的陆地后勤线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坚韧。我们那些针对他们后勤线的计划恐怕要作废了!”
霍华德准将唇边吹起的胡子瞬间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