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摇头:不是您想的那样,您多虑了。
桥玄摇头:你就别安慰我了。老贼已经盯上你。你还没有真正出名,想要重新做官,如今还有一条路。
曹操问:什么?
桥玄认为曹操既然丢失官途,就从民间找出路,让他闻名天下,给曹节等人压力,从而得到再次任命。
桥贵拿来布袋子,桥玄接过来交给曹操:里面是一封我给你写的推荐信。你带着它去汝南平舆找许子将,让他给你出个好的评语,令你在士大夫中有名望,将来好做官。
曹操捧着布袋,桥玄说:你别看,直接将它交给许子将就行。
曹操收好桥玄的推荐信,苦笑摇头。许子将的月旦评,能斗得过曹节吗?曹操犹豫到底去还是不去汝南,袁绍去官后回汝南为父母守丧,倒是可以去拜访他。作为儿子,要出门去哪里,自然先得请示曹嵩,曹嵩坚决不同意,人家守孝,你大老远跑去打扰算怎么回事?
上次说了就被拦住还遭到一顿奚落,这次如果再说肯定不让去。曹操没有说出受桥玄之指点前去拜访许劭搞什么“月旦评”。朝廷重臣的儿子去找什么私学先生给什么评语,简直是笑话。
曹操直接给曹嵩的理由是:如果再在家里待着,我会疯掉。
曹嵩想想也是,刘春怀孕数月,丁蕙死活跟曹操貌不合神也离,曹操宁愿跟有孕在身的刘春行房,也不愿沾丁蕙那从头发冷漠到脚板底的身子。还不如放了他出去溜达,好让刘春安心待产。
曹操获得允许,跟对门袁绍家要了他老家的地址,带着桥玄的青玄剑上路。临别时,刘春久久凝视曹操,像要将他的一毫一发永远铭记。曹操一匹快马,一袋干粮,一些钱财,一个人,一把剑,一封推荐信,出洛阳城南门一路向南。
曹操此去,情况如何?
十、名评真相
皇帝昏庸,太监滥权。京城对于曹操再无意义。在桥玄的建议下,他背上行囊前往汝南寻找名噪当时的许劭。当他费尽辛苦来到汝南,排队等候作评的人已经排到十一年以后,许劭打开桥玄的信,看到即将流传千年的名评。曹操前往拜访袁绍,偶遇当年太学教学总长何颙。许劭碍于袁绍不能容人,未敢直接说出过去给曹操的“壮游报告”作的评语。直到曹操告别袁绍等人,才打开何颙给他的竹简。曹操看到迟来多年的评价,作何感想?
田园“学国”别样看
汝南在洛阳东南,约六七百里地。途径永宁,过洛水,经宜阳,绕过轘辕山西南麓,再经过襄城、叶县、古城,便到达汝南。
一路上可谓游山玩水看古城,这是一条不错的黄金旅游线路。曹操走这条路,熟悉了沿途地形。日后曹操迎奉汉献帝刘协从破败不堪的洛阳到许都安身,就是选择的这条道路。
“朝中无人不做官,野外没名不立学”。在汝南搞月旦评的许劭可不是等闲之辈,他出身士大夫之家。他的堂祖父是许敬,许敬的儿子叫许训,许训和许敬都做到三公之位,就连许训的儿子许相后来也做到三公。
许劭看不惯许相巴结太监,又跟堂兄许靖不和,加上大环境不好,一气之下,辞去太学工作,回到故乡汝南平舆。失去太学教授工作,许劭总得活下去,便开办私学教书授课。教学之余,做些“相人”副业月旦评。
“党锢”之风犹在,许劭不敢碰朝廷脆弱的神经。为了避讳,刚开始只对历史人物进行讨论。可挡不住全国很多想要借许劭一语成名的士子、学子。他们带着礼物去拜见许劭,要许劭对自己评价,看将来能朝哪方面发展,或能有什么作为。
这跟算命不一样,受评之人,需要和许劭进行一个时辰左右的聊天,把自己的愿望和梦想以及喜好、厌恶、缺点等都说给许劭,然后再由许劭得出对此人评价。
可许劭苦于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拜访,既影响教学,又打扰他的日常生活,于是只在每个月第一天接待来访者。
且每月名额只有八名。每品评八名受访者后,都要在当晚公布所有人的评语,士人们争相传播被评者的评语。
每月八个名额,从全国来的人何止上千?人们自觉按顺序排队,最远的已排到十年以后。待评的人哪里会等得起?两三年的还能等,五六年的,就干脆先回家,该干什么干什么,等到该自己品评的时间到,再按时前来。
等待时间不长的,就干脆留下来投入许劭门下学习,边学边等,也是个好办法。是不是许劭故意弄得紧俏的月旦评,直接成就了他的私学,生源滚滚。
曹操哪里知道许劭的月旦评如此受欢迎,还一路走马看花登轘辕咏高山,可等待他的拜访结果差不多就是白跑一趟。
就在前不久,杨彪向朝廷举荐许劭,无奈许劭的月旦评文化产业的“衍生产品”做得实在是名满天下,每天来自四面八方的求评者带来的财富,能让许劭过得自在逍遥,便不再愿意提着脑袋过日子。
再说他许劭要是想走,追随他而来的学子士人们也不会答应啊,还有那些靠着许劭的私学和“月旦评”开旅馆的、开茶馆的、唱曲的、杂耍的、搭媒拉纤的、卖小菜的、炒干货的岂不都要失业?那些等待评语的人就更不会同意。
许劭终于再次深刻体会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靠近平舆。曹操看见几个肩挑背扛车拉马驮生活行李的人,要去投奔许劭的私学。跟他们搭伴前往。
来到平舆,曹操他们以为找错了地方,整个平舆小县城人来人往,车马不绝。街头商铺林立,市人商贾生意繁忙,沿街叫卖的小贩热闹得很。路上走着三五搭伴的年轻人,胳肢窝里夹着一卷或几卷竹简赶路,即使洛阳太学也没这么热闹。
平舆县更多了几分热闹、轻松和自由,还有这里的人气和学术氛围,令曹操眼前一亮。
靠文化名人带动地方经济,平舆一跃成为“消费型”城市。
曹操和路友严邟投宿到一家叫“客来易”的小客栈,每晚住宿费十钱,每顿三个饭钱,一天共十六钱。
曹操看看自己的钱袋,最多也只能住半个月,还得留下路费回家。当曹操听到客来易的伙计说,许劭每个月才给八个人做评价,惊得大声喊:八个?那我等到猴年马月?
伙计嘴一撇:人家都排队等着呢。
曹操喊道:那你赶紧给我开饭,我要赶去排队。
伙计一看曹操就是新来的,什么也不懂。只顾擦自己的桌子,慢吞吞地对曹操说:急也没用,都有人排到十年以后啦。
曹操脑袋一嗡,看来要白跑一趟了。按下心火问伙计:啊?十年?有什么好办法吗?
伙计轻蔑一笑:好办法?就是交了钱排了号回家等着,等时间到了,准时来就行了。
曹操撇嘴,玩着筷子:准时来?我都不知道十年以后在哪。
曹操感觉沮丧,不再多话,吃完饭就休息,打算明天一早退了房前去袁绍家。
第二天一早,严邟来约曹操一起去许劭的私学看看。他要报名上学,劝曹操先别着急走,既然大老远来了,不妨一看。
曹操来到许劭的私学,为何深感震惊?
此生奢求真理存
曹操和严邟不用问路,就跟着人流来到许劭的私学,平舆县城东门外,这里市井俨然,茅屋相连。众多学子来往街巷,有很多赶去学堂听课。
在一座仍旧是茅草屋顶的高大房子里,四面轩窗,屋内大约能容纳二百名学生,屋外有一块块小石头或者砖头,成放射状排列。
交钱的就有号牌,可以到茅屋里面听课,交不起钱或者报不上名的只能坐在屋外听许劭给学生讲课。
对于蹭课的穷苦士子,许劭并不收费,也不驱赶,尽力开化众生,有钱无钱并不是能不能接受教育的唯一标准。
许劭的班级分上下午,每五天每个班只上两个半天的课,可以有五个班轮换教课,最多可教授一千名左右的学生。
事实上,平舆县城内聚集最多时候达到三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学者,再加上跟随这帮学子前来的家人、仆人、朋友等,何止上万。
自周至秦再到东西两汉,官学资源紧张门槛高,自然就催生了私学经济。如老子、孔子、墨子、孟子等,都曾是大名鼎鼎的私学领袖。像许劭、郑玄、卢植这样有在洛阳太学任教,对当时官场熟悉的大儒们,自然就成了“钻石级别”的稀缺资源,寒士学子们对之趋之若鹜。
学堂内二百名学生早已坐定,等待许劭,学堂外面靠近里圈的石头和砖头上也早已挤满人,曹操想要找一块砖头安放屁股,却连插一只脚都很困难。
学堂外面至少有一百名蹭课学子,围着学堂就座,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