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屯小U饬侥辏琣lk的经营陷入了困境,赫迪拉这样一个人,也就理所当然会成为高层选中的替罪羊,被清理出局了。

对于这些传闻,劳伦斯自然不会去向赫迪拉求证,他只是奇怪地问道:“赫迪拉先生,既然你已经不在alk工作了,那么科尔巴赫工厂的事情,与你有什么相干吗?再说,科尔巴赫工厂已经被卖给中国人了,它不再是alk的产业了,莫非你现在在替中国人办事?”

“这是不可能的。”赫迪拉断然道,“我怎么可能替中国人做事?那都是一些不按市场规则做事的强盗,我永远也不可能和他们合作的。”

“是吗?”劳伦斯微微点头,“那么,我就更不明白了,既然科尔巴赫工厂已经卖给了中国人,而你既不是alk的雇员,也不是中国人的雇员,你要和我谈什么呢?”

“劳伦斯,我想你应当知道,科尔巴赫工厂对于本市的经济和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家工厂如果垮掉了,本市将会增加5000名失业者。这对于市政府来说会形成巨大的压力。”赫迪拉说道。

“我当然知道这一点。”劳伦斯道。在科尔巴赫,alk的工厂是最大的一家企业,无论是在税收方面还是就业方面,这家工厂都是整个城市的支柱。几个月前。这家工厂被关闭,科尔巴赫市也同时陷入了泥潭。对于这件事,劳伦斯忧心如焚,但却无能为力。

“这不是我能够左右的事情,这是你们……啊,不对,我应当说是‘他们’alk公司考虑的事情。alk把工厂卖给了中国人。我有什么办法?”劳伦斯说道。

赫迪拉没有在意劳伦斯措辞中的锋芒,他自顾自地说道:“alk在和中国人签署出售科尔巴赫工厂的协议时,要求中方在本地至少保留科尔巴赫工厂50%的生产能力,接纳2000名本地工人。我想,这是alk公司为本地经济所做的最后的努力了。”

劳伦斯道:“这件事我知道,上个月中方的代表已经来和我们谈过了,他们重审了向alk的承诺,答应在本地保留至少50%的生产能力。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福音。至于其他的一些设备,他们将会拆卸之后运回中国。据他们说,这是为了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中方企业与alk签订这种协议也并不奇怪,事实上,在以往,外资收购中国的破产企业时,中国政府也会要求外资安置企业中原有的人员,现在只不过是双方的角色发生了一个转换而已。收购科尔巴赫工厂的,正是汉华重工,在签约时。谈判代表何飞郑重承诺,汉华在接手科尔巴赫工厂之后,将会保留厂子里一半的生产能力以及一半的职工,至于另外一半职工的死活,那就不是汉华能够管得了的了。汉华是来收购企业的,不是来做慈善的。

汉华收购科尔巴赫工厂。主要是看中了厂里的技术资料和一部分尖端设备,这些东西是必须运回中国去的。至于厂房和其他一些设备,汉华不感兴趣,索性就让它们留在原处,再保留一些工人,任其自生自灭就是了。德国工人的成本是中国工人的10倍以上,用这样的工人生产出来的东西,能挣钱反而是怪事了。

“我听说,有100名中国工人现在就在厂里拆卸设备,是这样吗?”赫迪拉问道。

劳伦斯道:“也许吧,是有一些中国人在厂子里工作,至于是100人还是80人,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他们一天至少工作16个小时,晚上也没有在宾馆里住宿,而是住在厂区的办公室里。如果他们不是中国人而是德国人,我想仅凭这些,他们的企业就会被告上法庭的。”

“你说得太对了。”赫迪拉道,“中国人就靠这种压迫工人的办法,降低了他们的生产成本,这对于我们德国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劳伦斯耸耸肩,说道:“那又怎么样?他们自己愿意这样做,我们无权干涉。我去看过那些工人工作的场景,我觉得他们都很愉快,没有什么怨言。我现在关心的只是他们什么时候能够完成设备拆卸的工作,尽快地恢复科尔巴赫工厂的生产。你要知道,这几个月由于科尔巴赫工厂停工,本市的治安都变得更糟糕了。”

赫迪拉道:“我要跟你说的,就是这件事情。据我了解,中国人目前正在拆卸的,是科尔巴赫工厂里最尖端的设备,他们要把这些设备运回中国去重新组装起来,生产高端的精密机床。而留在本地的,都是落后的设备。这意味着未来科尔巴赫工厂只能生产一些低端的机床产品,它将完全丧失市场竞争力。”

“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劳伦斯道,在他看来,高端或者低端,本来也是没有意义的。alk过去生产的产品总是高端吧,结果如何?

“无论是在中国的工厂,还是在德国的工厂,现在都是中国人的企业,他们愿意在哪里生产什么样的设备,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吗?”劳伦斯对赫迪拉说道。

“当然有关系!”赫迪拉道,“你想想看,中国工人在使用高级的设备,而我们德国工人却在使用低端的设备,这是对我们德国工人的侮辱!”

“呃……这个说法是不是有些太牵强了?”劳伦斯道,他不像赫迪拉那样有强烈的种族主义情绪,他觉得工人有活干就行了,用什么设备似乎并不重要。

赫迪拉继续说道:“如果仅仅是待遇上的不同,也就罢了。由于中国人只给我们留下落后的设备,科尔巴赫工厂的产品将不会有市场竞争力,最终它是必然要倒闭的。到那时候,中国人会直接把这个没有价值的工厂扔掉,这样他们就不必信守与alk的协议了。”

“原来是这样?”劳伦斯开始有些明白赫迪拉的意思了,这可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问道:“赫迪拉先生,那么依你看,我们应当怎么做呢?”

“阻止他们!”赫迪拉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能让他们把设备运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722 危桥

“停车!”

一名长着鹰钩鼻子的警察嘴里叼着哨子,手上挥舞着小红旗,拦住了一辆开往科尔巴赫市郊alk工厂的大平板车。

车子停了下来,从平板车的驾驶室副座一侧,走下来四个人,除了一名德语翻译之外,另外三个人可都是颇有来头的。

走在最前面的,是中国最大的物流公司——劳模物流的老总曹树林,这一次汉华从科尔巴赫工厂拆卸设备运回国内,搬运工作就是他的公司承担的。由于是林振华的业务,所以曹树林亲自从国内跑到德国来进行现场指挥,在科尔巴赫小城已经呆了快一个月时间了。

跟在曹树林身边的,是刚刚从国内过来的林振华,他是依惯例来视察一下新收购的工厂的。他今天刚刚到达,曹树林本来说要安排一辆小轿车去接他,结果他说坐拉货的平板车就可以了。

还有一位,则是林振华的老朋友祁仲谋,他的中意贸易集团在国内早已是首屈一指的大型贸易企业了。要论资产总额,祁仲谋还比不上做实业起家的林振华,但他成天热衷于参加各种花哨的活动,一会当选个新闻人物,一会弄个“中华名人”,论知名度,已经远远把林振华甩出几条街去了。

这一次,祁仲谋来德国又办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他收购了一个德国的飞机场,把它改造成了一个商贸集散中心。这意味着中意集团旗下的货运专机从此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场,其带来的好处可是无法胜数的。当林振华听到这个消息时,也不禁感慨,自己还只是想着在欧洲弄几个港口,这个老祁可是连机场都弄到手了。

祁仲谋与机场所在地的政府签署了收购协议之后,听说林振华也到了德国。于是便专程赶来与林振华会面。林振华热情地邀请他一起坐曹树林的平板车去工厂参观。谁知路上居然遇到了警察拦车的事情。

“老曹,怎么回事?”林振华笑呵呵地对曹树林问道,“我可是第一次来科尔巴赫。居然给我这样一个下马威。”

“我也不知道。”曹树林满脸歉意地说道,“我们在这里干了大半个月了,没遇过这种事情啊。”

翻译跑上前去和警察嘀咕了几句。然后回来向曹树林报告道:“曹总,这个警察说,前面这座迈森桥是危桥,我们的平板车太重,不能通过。”

“胡扯,我们的平板车来来回回跑了好几百趟了,没听说过什么危桥的事情。”曹树林说道,“这个警察不会是弄错了吧?”

翻译道:“我跟他说过了,他说就是因为我们前一段时间来回走。破坏了桥的结构,所以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