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三支股票。当时有人对她的做法颇为怀疑,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种怀疑就化作乌有了,三支股票,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飞涨,增值幅度超过百分之二十五,这是多大的利润?用一句话说,早出手有,晚出手无,等到人们都看重股市上所蕴藏的财富时,有很多事情就晚了。
孙红羽懂得股票操作吗?懂得看行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她之所以能够成功,仅仅是因为她有眼光,能够明辨时事。在她看来,中国的改革、向市场经济迈进,这些都已经是无可阻挡的大势了,而股市则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国家经济的必然组成部分。国家既然要走改革路线,要开放证券市场,那就势必要把它搞活、搞好,在这种大势所趋的环境下,至少在开放股市的最初几年时间内,国家会加强对股市的宏观调控,要保证一个稳定甚至是快速增长的局面,以便吸引股民,从而将股市发展引入正常轨道。这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呢,年前上市的公司数量很少,发行的股份也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股民涌入股市,那么势必会出现一种供弱与求的局面,到那时,股市的利好局面将不可阻挡。
孙红羽的精明和她那独到的眼光,令她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实现了个人资产的急速增值,如今说起来,称呼她是哈尔滨的首富也并不为过。
说起来,这郭守云同孙红羽彼此之间也算是旧识,毕竟两人都在哈尔滨,而且都是一方的富豪,只不过那种相识只能算是慕名,至于说打交道那还未曾有过。这一次郭守云从苏联回来创办对外贸易公司,恰好就找到了孙红羽名下的一家代理,而这也引起了后者的注意。
在这年头,自己独立开公司的人还不多,而开设以对外贸易为主的贸易公司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尤其是同苏联人进行贸易的贸易公司。作为一名身在哈尔滨的商人,孙红羽自然不乏同老毛子打交道的机会,在她看来,同这些傲慢的“北极熊”做生意,绝不是一件令人感觉愉快的事情。这一方面是因为苏联国家体制的问题,他们的条条框框太多,做大宗的贸易如果不拿出大笔的利润做回扣,这贸易根本就做不成。而另一方面呢,老毛子在面对国人的时候,总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说句话都盛气凌人的,让人听着非常不舒服。孙红羽是个十分好强的女人,她的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因此她在同老毛子打过两次交道之后,就再也没有同那边联系过了。不过这话说回来了,老毛子那边蕴藏的巨大商机孙红羽还是颇感兴趣的,老毛子的地盘上物产丰富,而且他们那边似乎什么都缺,什么东西都能卖出个好价钱,如果能够把他们的贸易门路打开,那么财源定然是滚滚而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孙红羽得到郭守云打算创办一个专门同老毛子做贸易的公司时,她立时就上了心。按照郭守云提出的要求,他的公司注册资金需要高达一百万,他本人会首先提供二十万,而剩余部分则需要向代理拆借,以便通过银行、审计方面的验资。
如果从表面上看,郭守云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在建一个空壳公司,在孙红羽看来,开办空壳公司的目的有三种可能,一种是转移资产,一种是诈骗,最后一种则是开办人短期的资金不足,需要假借这种方式度过难关。而通过对郭守云的调查,孙红羽感觉前两种目的的可能性都不大,这个家伙是最近几年通过对苏小规模贸易一点点富裕起来的,个人没有任何实业,因此不可能需要上百万的资产转移。同时呢,他又称得上富有,上百万的家产摆在那里,他似乎也没有必要去搞什么诈骗套取非法利润。而排除了以上两种可能,那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这个小子真的通过几年的积累,在老毛子那边闯出路子来了。至少从他申办的公司规模来看,他已经有门路可以同老毛子做上百万的大宗贸易了,否则的话,他这样的做法就说不过去了,毕竟如今的税务是按公司规模收取税款的。
“想不到哈尔滨还有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能人,竟然能够悄无声息的撬开老毛子的大门,”孙红羽如是想,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和这样的“能人”见个面,没准通过他,自己也能从老毛子那里捞到一些好处。
第二卷 崛起的骗子
第六章 商场如战场
孙红羽的登门拜访,的确让郭守云感到有几分的意外,对于他来说,这个手通四海的女人,根本就和他不是一路人。这个女人的背后连着“上面”,可以说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也就是所谓的“走白道”,在这种条件下,她所做的每一笔生意也都是合法的,至少从表面上看是如此。而他郭守云所走的则是底层路线,是黑道,是走私,是非法的贸易。两个志不同道不合、井水不犯河水的人坐到一起,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同样的,当在望江宾馆里,同郭守云坐了个对面的孙红羽,也感觉有几分意外,不过这几份意外并不是来自于郭守云本人,而是来自于他身后那个叫妮娜的金发女郎,以及那两个始终倒背着双手、面无表情的老毛子壮汉。从这三个人的身上,孙红羽能够清晰的感觉到一种熟悉的气质,这种气质她从小就从父、兄、叔伯的身上感受惯了,绝对不会出差错的。这是一种军人的气质,而且是职业军人所特有的那种冷冽刚硬气质,像这种往那里随意一站一坐,就能引人侧目的咄咄逼人的气势,绝不是苏联普通的两年义务兵所能发出来的。而以孙红羽对苏联军队的了解,在他们那里,除了少尉以上的军官或者是高级指挥官的贴身警卫,一般的军人都是义务兵,都是服役两到五年就需要退役的。
一个小小的、没有多少名气的中国商人,身后却跟了两名苏联职业大兵,而且还配了一个军衔不低于少尉的女军官做秘书,而这个商人还要做大宗的中苏贸易,有意思,真有意思,如今看来,如果说郭守云的背后没有苏联远东军方的背景,这恐怕谁都不会相信了。
有苏联远东的军队做后盾,从这方面看,这个郭守云的确有将公司做大的基础。就孙红羽的了解,在苏联的远东地区,军队的权力很大,因为一部分历史的缘故,目前远东基本上还处在半军管的体制下,大量的工厂矿山,都是处在军队的直接管辖之下的。再加上目前苏联国内的情况复杂,克里姆林宫一味亲西方式的改革政策,早就引发了军方高级将领的不满和离心倾向——一支同中央政府相契合的军队,是国家的稳定因素,而一支与中央政府离心的军队,则是整个国家的最不稳定因素。如果一个商人,同苏联远东军方有了勾结,那么他的发展空间有多大?要知道苏军的远东可是驻扎着一百二十余万常备军、边防军,而且这里还有一个苏联规模最大的太平洋舰队。
只要一想到这些,孙红羽的眼前就金光直闪,虽然她不知道郭守云是怎么从苏联军队中打开门路的,但是这对于她来说,却绝对是一个发财的机会,有了那边的军队开“后门”,那么中苏边境在今后贸易中,就等于是拆掉了半截围墙了。仅从这一点上考虑,孙红羽就感觉自己不能放弃眼前这个机会,她要想办法从郭守云的口中掏出更多的内情,然后再想办法加进去分一杯羹。
对郭守云所交付的用来办公司的一应资料看也不看,孙红羽端起自己面前的咖啡,轻轻的抿一口,而后不动声色的笑道:“郭先生原来真的是要开办一家贸易公司,呵呵,注资一百万,这可真是一个大手笔。不过实话对你说,这件事情恐怕有些棘手。你也是哈尔滨的,应该知道咱们国内的政策,凡是涉及到对外贸易的公司团体,都要经过很严格的资格审查。首先说,办普通公司的手续必须一应俱全,而且只要挂有‘进出口’名字的公司,注册资金就不能低于五十万(90年代标准)。除此之外呢,还要走通商业局、海关、外管局等等一大批的主管部门,这其中的困难系数着实不少啊。”
“这我知道,”郭守云笑眯眯的说道,“不过我也相信这些事情对于你来说并不是问题,孙小姐的能力如何,在哈尔滨这片地面上还有谁不知道?”
“哦,没想到郭先生如此看好我,”孙红羽笑道。
“那是自然,要不然我也不会找到你的公司去了,”郭守云耸耸肩,一脸坦然的说道,“孙小姐尽可以放心,我懂得你们的规矩,只要事情办成了,该付给你们的,我一个子也不会少你的。”
“可就我所知,先生手头的资金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