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流配的刑徒成长为名震天下的大权贵。想想当初第一次见到宝鼎时的情景,再看看今日的宝鼎,蒙恬感觉当真恍如一梦。

两人停下脚步,躬身行礼。

宝鼎冲了过来,首先给了蒙恬一个“熊抱”。他对蒙恬的好感发自内心。当初在太原的时候,蒙恬给了他太多的帮助,不管蒙恬出于什么目的,他都感激蒙恬。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份恩情宝鼎永远记在心里。

在咸阳朝堂上,蒙氏和冯氏都是秦王政的股肱之臣,说起来都是宝鼎的政治对手。宝鼎和冯劫有师生之情,他因此与冯氏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他和蒙恬是朋友,因此他一直竭力避免与蒙氏发生冲突,不过随着蒙氏的妥协,现在他也已经与蒙氏之间建立了政治上的默契,而这种默契有助于他和蒙恬的友谊长久存在。

蒙恬本来很忐忑。蒙氏的妥协是有限度的。蒙氏不能放弃军权,相反,蒙氏还要想方设法扩大对军队的掌控力,这是秦王政和咸阳宫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可惜蒙氏错过了机会,以致于现在秦王政和咸阳宫非常被动。

这一次又是蒙氏的机会。假如蒙氏成功守住了中原,并在未来的统一之战中击败齐国和楚国,那么蒙氏不但可以重新掌控军队,秦王政和咸阳宫也将在激烈的权力博弈中占据主动赢得优势。

然而,蒙氏并不看好这次机会,相反,蒙氏认为这是一场劫难,蒙氏极有可能彻底葬送在中原战场上,所以,蒙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妥协。宝鼎接受了蒙氏的妥协,但宝鼎的“接受”同样有限度,宝鼎是否愿意在关键时刻拯救蒙氏,完全取决于蒙氏在政治上的援助。

蒙恬希望维持自己和宝鼎之间“友谊”,希望两人之间的“友谊”有助于蒙氏的未来,但蒙氏现在是老秦人的“眼中钉”,宝鼎在老秦人的重压下,未必会拯救蒙氏,因此他也未必愿意维持两人之间的“友谊”。

宝鼎的“熊抱”之礼给了蒙恬肯定的答案,也去除了蒙恬心中的“忐忑”。

一番寒暄之后,蒙恬和司马断把身后的几位将领介绍给了宝鼎。

这时曝布、熊宸、乌重等虎烈军统率跑了过来,老朋友再次重逢,彼此都非常高兴。

赵高、唐仰、司马昌等两府官员也过来把臂言欢。

接着宝鼎带着蒙恬、司马断等北疆军将领,给他们介绍了荆轲、朱英等两府主要官员。这次宝鼎为了充实两府力量,特意从江南把朱英等十几位原春申君的客卿请到了蓼园。蒙恬和司马断知道这些人都是宝鼎的绝对亲信,不敢怠慢,言辞间颇为亲热。

“跟我去见见几位代北军的统率。”宝鼎手指蒙恬等人笑道,“现在代北军也是我大秦的军队,不是仇人,所以你们不要吹胡子瞪眼,更不要摆出一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架势。”

蒙恬和司马断互相看看,脸上的笑容十分勉强。几位北疆军将领也是怏怏不乐,没有想与代北军将领见面的意思。

宝鼎故作不满,“我给你们先后写了几封信,把其中的利害关系说得很清楚,难道你们都没看?”

蒙恬冷眼看看远处的代北军将领,不屑地撇撇嘴,“没有他们,我们一样可以击败匈奴人。”

“是吗?”宝鼎看了众人一眼,问道,“那你们为何被匈奴人打得狼狈而撤?”

“我们的兵力严重不足。”司马断说道,“现在中山大战结束了,二十多万援军进入代北战场,足以与匈奴人一决胜负。”

宝鼎笑了起来,继续问道,“如果匈奴人主动撤退,撤到大黑河,撤到阴山脚下,我们怎么办?是不是一直追过去?”

蒙恬、司马断等人悻悻低头。二十多万步军长途跋涉,深入大黑河一线作战,粮草辎重根本无法解决,而粮道更是处在匈奴人的直接打击之下。这也是北疆军一直没办法攻打云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秦军缺少骑兵,更缺少能征善战的北虏骑兵。北疆军主力骑兵就是由义渠、空同和西羌等北虏诸种组成,没有他们,北疆军如果遇到匈奴人,基本上被敌人围着打,防守有余而攻击无力。

代北军的归降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虽然五万多人的代北军并不都是骑兵,但只有给他们足够的战马,这五万多人就是一支强悍的骑兵大军,可以确保秦军在代北战场上攻守兼备,进退无忧。

“请放下你们心里的仇恨。”宝鼎挥动马鞭,大声说道,“再过几年,大秦的疆土就是整个中土,大秦人就是中土人。代北是中土的一部分,代北人就是我们大秦人,是我们的兄弟姊妹,所以,我请你们敞开天空一般的胸怀,去包容他们,去接纳他们,与他们齐心协力,并肩作战,与他们共同开创大秦的未来,建下震烁千古的伟业。”

宝鼎这最后一句话终于起到了作用。功业代表着权力和财富,只有建下显赫功勋,大家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子孙后代才能安享荣华富贵。

两军将率见面,气氛很尴尬。

代北军将率回到家园故土,那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士气也起来了,傲气也恢复了。

自始至终,秦军都没有击败他们,蒙恬和司马断等北疆军将领更是他们的手下败将,代北将率在心理上便占据了优势。虽然他们在中山战场投奔了秦人,但并不是因为打不过秦军,而是因为走投无路了,不得不找一条活路。

武烈侯公子宝鼎愿意以自身为质招降代北军,其实说白了就是忌惮代北军的实力,担心和代北军打个两败俱伤,以致于无力救援代北,丢掉了代北。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证明了代北军的实力,让代北军骨子里的那股傲气无形当中又涨了几分。

如今北疆军被匈奴人打得狼狈不堪,代北危在旦夕,而代北军却有围杀十万匈奴人的辉煌战绩,回到本土后更是傲气冲天,两相比较,代北军的气焰自然嚣张。

蒙恬等人怒气上撞,心想你们为了活命,背叛赵国,投降秦军,难道不觉得羞耻?竟然还在我们面前摆一张得意洋洋的臭脸,岂有此理怒气上来了,口气也就变了,这话也就难听了,极其嘲讽之能事。

其实代北军的心理可以理解。他们正是因为感到耻辱,不想让北疆军看轻了自己,更不想摆出一副奴颜婢膝的嘴脸饱受昔日手下败将的羞辱,于是只好以昔日的荣耀和战绩来掩饰自己心里的惶恐和羞愧。

双方唇来舌往,你嘲我讽,剑拔弩张,大有一言不合拔刀相向之势。

宝鼎厉声喝止,“都给我闭嘴若想分出胜负,就比比谁杀死的匈奴人最多。”

代北军的大营还在老地方。青山依旧,营寨依旧,人马依旧,唯独失去的就是这座大营的统率,就是大将军李牧。

宝鼎的行辕安置在代北军大营的西北侧,紧贴着祁夷水。

当天晚上,宝鼎在行辕召集北疆军和代北军的统率们商讨代北局势。

蒙恬详细介绍了当前的代北战况。

雁门郡几乎全境丢失,秦军和匈奴人如今在雁门郡与代郡的交界之处奋力厮杀。

在两郡交界的北部,北疆军主力于青陂和白登一线筑垒死守;在其中部治水两岸,原代北守军会同楼烦、林胡等代北诸族军队依靠险要地形,顽强阻杀入侵匈奴。北疆军统率羌廆(hui)则率军在雁门郡与太原郡的交界之地句注要塞阻杀敌军。

蒙恬说完之后,司马尚马上问道,“你们和太原的羌廆将军一直保持着联系?”

蒙恬点点头,“坚壁清野之后,从云中、雁门撤出来的部落一部分进入代郡和太原郡,还有一部分则撤进了治水两岸的大山。正是得益于他们的帮助,我们的斥候才在大山里建了一条临时驿站,确保了代郡和太原郡之间的联系。”

司马尚略略皱眉,转身与身侧的两位部下低声说了几句。这两位部下一个是楼烦人的统率野狐,一个是林胡人的统率青狼,其所率军队都是代北军的绝对主力。

“武烈侯,既然云中和雁门的诸种部落坚守在大山之中,那么我可以肯定,他们一直密切关注着匈奴人的动向,他们知道的事情肯定不比斥候探查到的消息少,所以我打算派人去大山,一则探查更多匈奴人的消息,二则告诉诸种部落,代北军回来了,他们的亲人都回家了。这既有助于安抚代军军心,也有助于联合诸种部落的力量共同攻击匈奴人。”

宝鼎当即首肯。他知道代北将士挂念部落和亲人,司马尚此策不但可以帮助将士们与自己的部落取得联系,也可以让秦军在代北大战中获得更多的助力。

“武烈侯,我记得离开中山之前,你曾告诉我羌廆将军正在治水上游的金沙滩一线阻敌,今日却听蒙将军说,羌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