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军队、地方和巨贾们共同筹集。

这份救灾方案十万火急奏报咸阳,向咸阳求援。

最后一个议题就是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南下饥民大潮。

凡大灾必有大饥,大饥必造成饥民大流浪,以行乞求生存。

河北和中原仅有一河之隔,河北的饥民肯定会蜂拥而下,中原怎么办?“以最坏的情况推算,河北大饥荒大概会造成多少人南下逃难?”宝鼎询问河内郡太守。

“河内郡已经出现了赵国灾民。”

这位河内郡太守一脸的苦涩,“我不能不收留,我总不能看着他们死在荒野里,再说就算我下令驱赶,但河内的庶民谁不存仁义之念?庶民们主动收留,我总不能违背民意,背上一世骂名。”

“你能不能直接回答武烈侯的问话?”隗藏不满地说道,“我们都知道你现在很困难,但中原不能开这个口子,我们现在也很困难,无力帮助你们分担救助难民之事。”

河内郡太守望着武烈侯,目露乞求之色。

宝鼎冲着他微微颔,“我正在想办法。

我可以给你一个承诺,这件事我肯定要解决,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无辜生灵被老天夺走他们的生命。”

这位太守两眼一红,差点热泪盈眶。

到目前为止,只有这位武烈侯给了他一个空头承诺,但总比一口拒绝好多了。

“以最坏的情况来推算,河北大饥荒至少会造成百万难民,而南下逃荒者不会低于这个人数。”

大帐内霎时鸦雀无声,人人目瞪口呆。

宝鼎如遭重击,脸色顿时变得异常苍白。

百万难民?那是什么概念?怪不得赵国在代北大地震和河北大饥荒后,被秦军摧枯拉朽一般彻底击败。

李牧活着又如何?他坚守的时间越长,赵国败亡得越快。

怪不得邯郸有人要杀他,或许杀了他,让赵国早一点败亡,反而能拯救更多的无辜庶民。

===

第一卷 崛起 第269章 改变历史的代价

第269章改变历史的代价中原有能力解决百万难民吗?答案显而易见。

军政官长们异口同声,坚决反对救助,坚决要求封锁大河,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河北难民渡河南下。

武烈侯脸色苍白,在大帐里显得非常孤立,从未有过的孤立。

有些事可以疯狂,但有些事事关生存,绝对不允许疯狂。

“武烈侯,河北人、中原人都是中土人,从道义上来说,我们有义务对河北人伸以援手。”

司马锌知道武烈侯不会轻易放弃,不得不逼着他当众表态,“但是,如果以中原人的生命来换取河北人的生命,这又有什么意义?君子要顾其本,如果我们以葬送中原人的性命来赢取所谓的仁义,这还是仁义吗?对中原人来说,这公平吗?对他们来说,这又是什么狗屁仁义?”宝鼎沉默不语。

他要救人,他来到这个世界唯一的理想就是救人,舍此以外都没有意义。

他自认自己不是一个道德楷模,但面对百万难民的生死而不顾,他做不到,他无法容忍自己眼睁睁地看着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

“我的预测或许是错误的。”

宝鼎不得不做出让步,“这种最坏的局面或许不会出现,所以,这件事暂时搁置,不要再议了。

目前大家集中所有力量投入抗灾,确保中原无虞。”

宝鼎能让中原军政官长们重视这次旱灾、全身心投入到救灾中已属不易,欲则不达,有些事还是慢慢来为好。

当夜,护军府主要官员聚集在一起,部署具体救灾事务。

宝鼎一直不说话,一副心事重重、愁眉不展的样子。

魏起笑着安慰道,“武烈侯,事情没有你想像的恶劣,河北未必就会爆大饥荒。”

“赵国受灾其实对我们秦国有利。”

曝布也笑着说道,“假如河北真的爆大饥荒,明年我们肯定可以轻松拿下邯郸。”

宝鼎摇摇头,望着众人,郑重问道,“对于你们来说,是夺取赵国的国土重要,还是赢得赵国的人心重要?”武烈侯这句话有明显的倾向性,在坐官员即便认为当然是夺取赵国的国土重要,但也不敢说出来。

“或许你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当然是夺取赵国的国土重要,人心得失无足轻重。”

宝鼎苦笑道,“我承认,这一观点并没有错误,人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镇制之后,迟早都会顺从,但假如……我是说假如,在人心没有顺从之前,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比如暴*,没有顺从的人心突然团结起来,来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大爆,他们纷纷揭竿而起,向我们动反击,那结果如何?”“得人心者得天下。”

宝鼎叹道,“假如我们这次拯救了河北灾民,那必将赢得赵人之心,秦赵由来已久的仇恨将因此而得以化解,未来我们在灭亡赵国之后,必能以最快度稳定河北。

河北稳了,中原稳了,我们距离天下统一也就近在咫尺了。

反之,假如河北不稳、中原不稳,我们无论向哪个方向出击,都不得不兼顾后方,这将大大延误我们统一的步伐。

这其中的利弊得失,相信大家都能看得清楚。”

“武烈侯,还是那句话,你或许多虑了,河北未必会生大饥荒。”

魏起笑道。

“不,我有一种预感,预感今年河北肯定要爆大饥荒,我们所能预见到的最坏的情况肯定会出现。”

宝鼎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果我们不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中原必将遭到可怕的冲击。

军队可以封锁大河,但挡不住河北难民逃生的脚步。

在生存面前,即便是一头绵羊,也会爆出惊人的杀伤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了防患于未然,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和我齐心协力,全力打好这关系到中原存亡的一战。”

众人的侥幸心理给宝鼎这句话打得粉碎。

武烈侯毕竟有惊人战绩摆在那里,其人的智慧更是惊世骇俗,现在武烈侯以这种肯定的语气告诉大家,大饥荒一定会爆,那谁心里还有自信?魏起、曝布、熊庸和赵高等人面面相觑,无不震骇,而被武烈侯邀请而来的甘罗更是心惊肉跳,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武烈侯如此“害怕”。

如果河北真的爆大饥荒,一条大河绝对挡不住百万流民,中原将遭到致命一击,而那些坚决要求封锁大河的中原军政官长们将自食恶果,但损失最大的不是他们,也不是武烈侯,而是大秦。

武烈侯考虑的是大秦的利益,是大秦的安危,而那些中原军政官长们要考虑的是自身利益,这一出点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在对待这件事情上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你们相信我吗?”宝鼎以从未有过的严肃口气问道。

众人急忙点头,心里再不敢轻视此次灾难。

“护军府从现在开始,就以大饥荒来重拟救灾之策,要想尽一切办法拯救中土大河南北所有难民。”

宝鼎手指甘罗,“我今夜请你来,就是想请你回去和昌文君好好商量一下,从现在开始,为中原救灾做好一切准备,必要时不惜倾尽全力。”

甘罗郑重点头,“武烈侯,现在情况有些特殊。

华阳太后薨亡,咸阳正在丧礼之中,诸事不宜。

中原在尚没有形成大灾的情况下调动所有人力物力进行救灾,必定会遭到中枢的指责。

你看是否先行与大王做个详细说明?假如能得到大王的许可和支持,武烈侯在中原不但可以全力救灾,我和昌文君在东南一带也好灵活处置,必要的时侯可以先从巴蜀调拨一批储备粮囤积于南阳,以备中原之急。”

宝鼎当即答应,马上给秦王政拟写书信。

=深夜,宝鼎让荆轲把南山子请到了行辕。

荆轲在路上已经把武烈侯对大饥荒的预测做了解说,是以南山子见到武烈侯的时侯,神色黯然,心里更是悲苦万分。

一切都给武烈侯说对了,赵国果然遭到了天谴,一个灾难接一个灾难,而一个灾难比一个灾难可怕,这场大饥荒如果真的爆了,基本上可以确定赵国完了,就算武烈侯不去打,咸阳随便派一个大将也能拿下邯郸。

“武烈侯,河北的旱灾当真会展成大饥荒?”南山子的语气里透出一股不甘和悲怆。

“我不是神,我看不到未来,但我知道河北已经连续几个月不下雨,灾难正在爆。”

宝鼎叹道,“世事无常,尤其在今天这个大争之世,苍天痛恨人世间的残忍,以灾难来惩罚世人的无情,这很正常。

自古至今,大凡人世间生剧变之刻,常常也是天谴降临之时。”

“这世间滥杀无辜的是你们秦人,老天为何如此不公,为什么不惩罚你们?”南山子怒声质问。

“因为老天不忍再看到中土生灵涂炭,老天也希望中土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