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烈侯还是关心一下公主吧。”熊庸打趣道,“公主跟你到了南阳,结果大半年没看到人,估计在白水河畔已经望眼欲穿了。”

宝鼎想到赵仪,心里涌出一丝歉意,但更多的却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赵国灭亡之后,赵仪还会快乐,还会…本文转自热点书库…//。hotsk。/shu/26308/4169315。html…笑吗?他摇摇头,不再想赵仪,抬手指向曝布和乌重说道,“你们两个不要以为他是熊氏贵胄就把他当个宝,想着一定要把他完好无损地带回来。我警告你们,千万不要这么想,这是对他的侮辱,也是对虎烈军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

曝布和乌重互相看了一眼,眼里流露出一丝无奈。武烈侯说得轻松,这熊庸要是死在代北战场,对武烈侯的未来布局可是个致命打击,所以两人不惜代价也要确保熊庸的安全。

熊庸则是对宝鼎感激不尽。他不再是过去的大头庸夫了,贵胄身份就像一个牢笼困住了他,让他极度痛恨。他一直是靠自己的真本事打天下,但现在没人相信他有真本事。得不到袍泽的认可和信任,在战场上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不但危害自己的性命,也危及到了袍泽的性命。

“从这一刻开始,放弃你们心里那种愚蠢的想法。”宝鼎神情很严肃,冲着曝布和乌重厉声说道,“你们现在也是大秦新贵,也算是新一代军功贵族,十年二十年之后,当你们的下一代长大之后,也会像他一样被普通人视之为贵胄,所以,不要把他当个宝,他就是熊庸,他就是大头庸夫,就是你们的袍泽兄弟,他可以为你们而死。”

曝布和乌重再度对视,两人微微颔首,领会到了武烈侯的苦心。这一仗不同于中原,这是在代北作战,和去年的出塞作战一模一样,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将士们要齐心协力,袍泽们要绝对信任,只有众志成城才能战无不克。

两人躬身受教,抛开了心里那点芥蒂,真正接受了熊庸。

“还有一件事。”宝鼎转目望向深邃的黑暗,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有一个人,我要托付给你们。”

“王离吗?”乌重想当然地说道,“武烈侯放心,王离长年跟我们在一起,他就是虎烈军的一部分,他的安全绝对不会有问题。”这次入代作战,王翦、王离祖孙齐上阵,假若王离阵亡,对王翦势必造成打击,影响到战局发展,所以乌重才有这种想当然的念头。

“我担心王离干什么?”宝鼎笑着摇摇手,“那小子我都管不了,你们就更不要想了。随他去吧,让他杀个痛快。”

乌重有些尴尬,不好意思地问道,“到底是谁啊?哪家的子弟?”

“赵高。”

赵高?曝布蓦然想起了那个从黑暗里走出来的英气勃勃的年轻人。乌重和熊庸则是面面相觑,一脸茫然。赵高是谁?

“他要来中原?”曝布问道。

宝鼎点点头,“我身边需要一个人了。”

曝布笑了起来,“运气不错,人还未到,武烈侯就给他了一个天大的机会。”

“人人都有机会,但只有把握住机会的人才能脱颖而出。”宝鼎说道,“我把他托付给你了。”

“给他安排一个什么军职?”

“不要安排了,就叫他带着三百黑鹰锐士跟在你后面。”宝鼎说道,“他是第一次上战场,你要多教教他,就像当初你教我一样。”

曝布微笑致礼,“我知道了。”

第一卷 崛起 第256章回家

曝布率军急驰洛阳。

南阳守相甘罗奉命把宛城武库的武器包括所有最新打造的武器,还有很多物资全部运往太原。运输车队的大型辎重车多达千部,几乎把宛城及其附近城池的辎重车一扫而尽。

三川、颍川和砀郡三地郡府在接到武烈侯的命令后,也各自向太原紧急运送两百车的粮草武器。

中原在年前突然向太原集中运送大量的粮草辎重,还特意安排护军府的虎烈军全程押送,当即惊动了咸阳。秦王政和中枢大臣马上预感到武烈侯和老秦人在为攻打代北做准备,从武烈侯如此急切向太原运送粮草辎重,甚至把虎烈军全部派往太原的举动来看,这一仗估计在年后就要展开。

秦王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武烈侯的请求,允许虎烈军押粮北上。这道命令刚刚送出去,武烈侯的书信就到了。

这是一封私人信件。宝鼎在书信中分析了代北局势,认为年后代北灾区将迎来最为艰难的一段时间,而云中大黑河一线的匈奴人绝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必定要发动攻击。雁门首当其冲。代北主力都在河北战场,雁门防御薄弱,代郡更是不堪一击,所以匈奴人一战而定的把握很大。

代北绝不能给匈奴人拿去,这关系到整个中土的安危。李牧对此很清楚。当匈奴人发动攻击的时侯,李牧十有**要从注句要塞撤军,把秦军放进代北,让秦军和匈奴人打个两败俱伤,以便赵国从中渔利。

有鉴于此,宝鼎恳求秦王政给予上将军王翦更大的支持,并请咸阳在年前向太原运送粮草辎重,为年后的入代作战做好充分准备。

如果北方军入代作战,秦军将面临两线作战的重压。为此,宝鼎恳求秦王政务必在年前确定中原常备军所有中高级武官的人选,以便年后中原常备军就能建立起来,并迅速进入临战状态,以应对中原战场上的突发变故。

从中原战场来说,当前最大的敌人就是齐国。

赵国已经焦头烂额自顾不暇,可以不予考虑。楚国在中原遭遇重创,为赎买战俘又耗尽储备,近两年无力再战,暂时也无须考虑。但赵楚两国为了自身安全,必然积极合纵于齐,鼓动齐国威胁甚至攻击中原。

齐国国内局势在君王后薨亡近一年时间后基本稳定,但由于中土形势的变化对其非常不利,秦齐两国已经形成直接对峙态势,两国之间迟早都要爆发一场东西方之间的决战,所以齐国国内已经形成了合纵抗秦的共识。另外赵楚燕三国的使者自始至终就待在临淄,不遗余力地进行合纵结盟的游说,而秦国使者在临淄的连横之举却遭到了赵楚燕三国的联手阻击,更有两位秦国使者先后遭到刺杀。虽然刺杀失败,两位使者有惊无险地逃过了劫难,但秦国连横不利却是不争的事实。

秦齐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东西方两大强国肯定有一场决战,而决战的时间不会太迟,极有可能在灭赵之前。

这场决战假如秦国打赢了,赵国必定灭亡,反之,假如秦国打输了,那不但中原难保,灭赵也成为不可能之事,所以,中原常备军不但要尽快建立,还要迅速形成战斗力。

宝鼎对中原的情况也是非常担忧,最担忧的就是韩魏两国的叛逆。

韩魏两国的逃亡贵族主要集中在楚国的陈和彭城,齐国薛郡的曲阜和赵国的邯郸。其中韩国的横阳君在陈得到楚国的帮助,聚集了一批人马,渐成气候。魏国的宁陵君在齐国薛郡召集了大量逃亡魏人,已经建立起一支万人规模的军队。

假如韩魏两国的叛逆在东方诸国的支持下频繁骚扰边境诸镇,刺杀秦国官员,策反暴民闹事,阻截往来商道,必将混乱中原局势,给中原带来深重危机,给合纵诸国带来反击的机会。

宝鼎在书信的最后阐述了代北战场、中原战场和整个中土局势的密切关系。

秦军入代,在代北立足,不但在大漠和中土之间的南北战场上首先确立了战略优势,更对中土的河北战场形成了有力牵制,可以让中原秦军无后顾之忧,放开手脚攻击齐楚两国,所以,入代作战关系到整个统一大业,务必要全力以赴。

咸阳必须要做好两线作战的准备。秦军入代,与匈奴激战,必定给东方诸国以可乘之机。假如王翦未能在最短时间控制代北局势,与匈奴陷入长期作战的窘境,那么中原必定迎来秦齐决战,是以中原常备军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再拖延下去。

秦王政考虑良久,毅然决定给宝鼎以绝对支持。他紧急召集中枢大臣,以非常强硬的姿态,在半天之内确定了中原常备军的全部中高级武官人选,其中老秦人拿到了三个军,而关东人和楚系各占一军,老秦人在中原常备军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宝鼎接到秦王书信的时侯,已经回到了南阳。

中原常备军的事终于告一段落。常备军五个军,蒙武、冯毋择为后军正副统率,杨端和为前军统率。司马锌领中军统率,桓齮和王贲分领左右军统率。各军统率确定,麾下各级武官纷纷赴任,常备军就算正式成立了。

宝鼎放下了一切公务,在蓼园陪着母亲白氏、妹妹溥溥和赵仪过了两天无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