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利益。南阳和南郡是我熊氏的根基,太后和我父亲把南阳交给你,可见对你的赏识。现在你在熊氏的地位与魏起并肩,感觉如何?是否满意?”

熊庸面色阴沉,皱眉不语。

“好了,忘记过去的悲伤,用你的强悍实力狠狠打击那些无耻卑鄙的小人。你要告诉他们,你,熊庸,才是熊氏的未来,熊氏的主宰。”熊闵挥舞着小拳头,意气风发地娇声说道。

熊庸看了她一眼,暗自摇头,未来熊氏的主宰可能不是自己,而是眼前这位挥舞着小拳头的妹妹。



宝鼎仔细打量着熊庸。这位熊氏的叛逆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一个庞大家族出了一位桀骜不驯的子弟,有时候是好事,但有时候却是灾难的开始,直到看到熊庸本人,看到熊庸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庞和一双锋芒毕露的眼睛,他确信此子不是池中之物,那久经沙场磨砺出来的顽强心志足以帮助其在权力场上走得更远。

熊庸也在观察着宝鼎。这一刻他发现自己的心态起了很大变化。在没有决定重返熊氏之前,他就是无根的浮萍,做任何事都要小心翼翼。现在他重返熊氏了,背后有了庞大家族,他的信心突然膨胀,他的气势突然凌厉,他甚至有了一种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感觉,但十几年的磨砺让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他以最快的速度非常坚决地扼杀了刚刚冒出来的负面心理。过度自信就是狂妄,而狂妄带来的必定是败亡,他艰苦努力了十几年,今日终于步上坦途,但距离目标还非常遥远。

熊闵到了宛城就带着熊庸走进蓼园,意图明确。宝鼎则把熊庸当作熊氏重要一员予以接待。这时候熊庸的身份不是南阳郡尉,而是昌文君熊炽之子,熊氏安置在南阳的头面人物,与南郡郡守魏起份量同等。

熊庸能以这么重要的身份重返熊氏,完全是武烈侯一手促成的结果。武烈侯点名要熊庸,熊氏没有理由反对,就算熊氏不满意都不行,这关系到彼此间的合作。

熊庸在言辞之间表达了对武烈侯的感谢,同时也以隐晦的方式告诉武烈侯,他会报答武烈侯的恩情。

宝鼎要的就是这份情义。一个离家出走在战场上拼杀了十几年的豪门庶子,他的内心世界一定非常精彩,而宝鼎的人生之路与其有很多近似之处,这导致两人在心理上容易接近,彼此间容易理解,合作起来肯定非常愉快。

“我早就想见你了。”宝鼎指指熊闵笑道,“但我更喜欢以这种方式见面,这样我们之间的距离就很近了。”

熊氏兄妹互相看了一眼,感觉宝鼎话里有话。

“你姗姗来迟。”宝鼎对熊闵笑道,“太守很想你,担心你把他忘了。”

“武烈侯要赶我走吗?”熊闵娇嗔笑道,“我倒是很想借居于蓼园。”

“我没有意见,但太守恐怕有意见。”宝鼎揶揄道。

熊闵一听就明白了,躬身致谢。在不知隐秘的人看来,今日南阳郡守处境艰难,夹在几大派系之中岌岌可危,这时候假如楚系把章邯拉过去了,那南阳局势看上去就是封君和太守之间的对抗,这对咸阳有很大的迷惑作用,恐怕就是秦王政也不会想到楚系竟然用联姻的方式把章邯拉过去。这种假象无论对楚系还是对蓼园,都有莫大的好处。

熊闵则是感激不尽。武烈侯巧妙利用形势,一步步把熊闵和章邯推到了一起,既信守了承诺,又让各方从中获利,不得不让人佩服。

“太后身体如何?”宝鼎问道。

“偶尔出来走走。”熊闵的脸色有些黯淡。老太后毕竟年纪大了,上次鬼医能把她救活过来已是奇迹,现在只能长期卧床靠汤药维持。咸阳上下都知道老太后不久于人世,希望她早点升天的难免焦虑,而希望她活得更久一点的则只有祈祷上苍了。

熊闵从怀里掏出一根铜管递给宝鼎,“这是太后给你的信。”

宝鼎恭敬接过,当着熊氏兄妹的面剔开泥封,展开细看。老太后对宝鼎很有信心,勉励他在中原建功立业,接着话锋一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担心,言下之意有催促宝鼎在中原尽快打开局面的意思,然后说到了魏起和熊庸,老太后给了魏起高度评价,对熊庸也充满期待。

宝鼎暗自叹息。老太后身体每况愈下,对楚系的整体谋划也越来越详尽。这封信是在宝鼎见到魏起和熊庸之后送来的,其意思很明显,假如前期谋划失败,楚系遭到重创,老太后希望宝鼎依旧信守诺言,帮助魏起和熊庸先把南阳和南郡稳住,确保楚系还有翻身的本钱。

魏起一直是楚系的中坚人物,该知道的他都知道,但熊庸是宝鼎点名要的人,刚刚重返熊氏,对咸阳政局背后的秘密一无所知,因此老太后希望由宝鼎来扶植熊庸,由此也显现出熊庸在楚系整体谋划中的重要性。

老太后的谋划随着熊庸的出现不得不做出调整,而这种调整是在宝鼎强行干涉下出现的。老太后意识到宝鼎在为楚系铺设后路。宝鼎离开咸阳前劝谏秦王政失败,他曾委托隗清转告老太后,请老太后早作准备,意思是他的承诺可能实现不了,楚系可能在老太后死后遭到重创,为此要尽快铺设退路。为楚系培养新一代领军人物理所当然是铺设退路的第一要务。

宝鼎的确是这么想的。当章邯向他举荐熊庸的时侯,他马上就想到了此策,但此策必须得到老太后的同意,熊庸要得到楚系的认可。

历史是在改变,但是在有限范围内改变,假如三年内邯郸真的陷落,赵国灭亡,那楚系的命运可能还是沿着既定轨迹前进,昌平君、昌文君等楚系大臣还是有可能被赶出咸阳,这样一来宝鼎的谋划就遭到了打击,为此他必须未雨绸缪,早早为楚系留下一些有实力的人,尽可能让自己的谋划不至于因为楚系的衰落而失败。

宝鼎在思考,从何处切入才能让熊庸迅速加入到这场权力博弈中。

熊闵知道自己不合适再待下去了,她起身告退,说要去内府拜见白氏,匆忙走了。

宝鼎把书信推给熊庸。熊庸看了一遍,没有从中看到任何东西。

“过去的事把它忘记。”宝鼎笑道,“你是熊氏子弟,你身体里流淌着熊氏的血液,你有义务守护熊氏,这是你一生的职责所在。”

熊庸沉默不语。

“个人恩怨与家族利益比起来,不值一提,而家族利益与王国利益比起来,则有孰重孰轻之分。”宝鼎问道,“在你看来,家族利益和王国利益,孰重孰轻?”

“当然是王国利益。”熊庸毫不迟疑地说道。

宝鼎笑了起来。熊庸言不由衷,显然是在敷衍自己。“我想赢得你的信任。这样吧,我先说说自己的故事,如果你认为我值得信任,那么你敞开心扉,把自己的故事说给我听听。”

宝鼎的故事很长,但惊心动魄。先与楚系誓不两立,然后又与楚系全面妥协,其原因就是宝鼎讲述的重点。

“利益是一切争斗的根源。”宝鼎最后说道,“中土一统,利益更大,争斗也就更激烈、更复杂、更血腥。我们着眼于未来的利益,所有的谋划都围绕着未来利益而拟定。你是熊氏未来利益中的重要力量,所以太后对你充满期待。”宝鼎指指自己,“我也期待十年之后,我们能够携手共创一个崭新的未来。”

熊庸听明白了,武烈侯需要一个崭新的未来,这个未来是以武烈侯为中心的一个庞大利益集团的未来,而今日的楚系实际上阻碍了武烈侯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武烈侯需要一个崭新的楚系,他希望这个崭新楚系的中坚人物能够追随在其左右,从而为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谋取最大利益。

熊庸沉思良久,断然决定追随武烈侯。昔日熊氏对他的伤害刻骨铭心,他一直不愿意重返熊氏,今天武烈侯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自立门户的机会。未来的熊氏还是楚系的核心,但未来的熊氏是一个崭新的熊氏,而不是今天这个令他痛恨的熊氏。

熊庸俯身跪下,郑重发誓。

宝鼎急忙把他扶了起来,“当年昭襄王一朝,楚系是以宣太后和穰侯、华阳君为首。今日楚系则是出自华阳君一脉,以华阳太后和昌平君、昌文君为首。现在华阳太后正在积极谋划立后立储一事,打算让华阳君这一脉继续延续,但事实上已经不可能了。”

宝鼎此刻不再隐瞒,向熊庸透漏了更多的秘密。

“假如三年内我们攻克了邯郸,灭亡了赵国,大王的权威将达到一个巅峰,只要他坚持不立后,其他人毫无办法。”宝鼎说道,“若想让大王立楚国公主为后,首先必须让大王感觉到他已经控制了楚系,这时候我的崛起将迫使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