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鼎……公子……”李牧喃喃自语,忽然转目望向荆轲。

荆轲面如止水,平静从容。

“刺客宝鼎……公子宝鼎……”李牧苦涩一笑,“我打造了一个传奇。”

荆轲笑笑,目光望向战场,望向正在战场上浴血厮杀的两军将士,似乎要从千军万马中找到宝鼎的身影。李牧在代北亲手打造了一个传奇,今天,他在宜安战场上,又再次给这个传奇镀上了一层绚丽夺目的金光。

“时也命也。”荆轲淡然说到,“他本是一个传奇,非人力可以打造,天道使然。”

李牧若有所悟,抚须沉吟。

“时势造英雄,他今天就是秦人的英雄。”长歌忽然催马而出,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如此英雄,到了咸阳,将有一片大大的天地。”

荆轲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想和西门老爹一起去咸阳?”

长歌没有说话,目光悄悄投向李牧。

李牧抬头望天,神情专注,不知想什么,良久,他喟然长叹,冲着幕府长史挥挥手,“收兵。”

幕府长史答应一声,打马飞奔而去。

“我打造了一个传奇。”李牧望着战场,喃喃低语,声音里透出一股浓浓的落寞和无奈。



天色越来越暗,薄薄的雾霭在西边鸿山升起,炫丽夕阳慢慢湮没其中,血色晚霞悄然流逝。

金钲之声响彻战场,回荡在暮色之中。

赵军主动撤离了战场。

秦军擂动了战鼓,吹响了号角。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就地整军,连夜向鸿山撤离。

宝鼎、麃公和公孙豹带着卫士们飞驰中阵。一路上,秦军将士们纷纷躬身致礼,所过之处,欢呼声震耳欲聋,将士们高呼着“宝鼎,宝鼎……”,一个个声嘶力竭。此时此刻,他们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宝鼎的尊崇和感激。

宝鼎热泪盈眶。他成功了,在秦军最危急时刻,他带领苍头老军杀进了战场,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奇迹。直到如今,他还仿若梦中,即使是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也无法将他从梦中惊醒。

桓齮白衣竹冠,负手站在华盖之下。辛胜、任嚣、屠睢……二十多个秦军将率军吏站在他的身后,等待着那个创造奇迹的传奇公子。

宝鼎出现了。一个披头散发的瘦弱少年,一套笨重的铠甲套在血迹斑斑的衣服上,人还没有走近,一股难闻的腥臭味就扑面而至,可以想像这几天他杀了多少人,这股腥臭味带给将率们的不是恶心,而是敬畏,发自内心的敬畏。

宝鼎抱着兜鍪,大步走了过来。

桓齮躬身,然后施大礼,他的腰深深弯下,灰白的头颅深深垂下,恭敬之致。

辛胜、任嚣、屠睢和将率军吏们紧随其后,深深施礼。如果没有公子宝鼎,没有八千多苍头老军,没有他们舍身赴死的决心,没有他们一往无前誓死奋战的勇气,秦军必定全军覆没。公子宝鼎救了他们,救了十几万条性命,挽救了这一场惨烈的决战。







第一卷 崛起 第九十八章 晋阳要出大事了

宝鼎站定,躬身还礼。

他看到了桓齮。看到了一张苍老的面孔,恍惚之中,他仿佛看到这位老人单人独骑,布衣竹笠,孤独地行走在山野之中,那孤寂苍凉的背影让他黯然神伤。

漂浮在虚无之中的心神蓦然惊醒,他突然发现自己又回到了现实,回到了一个令人窒息的血腥世界。

我成功了,我没有放弃,我改变了宜安大战的结局,我挽救了十几万人的性命,历史的轨迹发生了偏转,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桓齮上将军的命运又将如何改变?历史上的记载非常明确,宜安大战改变了桓齮的命运,有记载说他从此流亡荒野,一去不返,也有记载说他逃到燕国化名樊于期。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我改变了宜安大战的结局,秦军逃脱了全军覆没的命运,桓齮上将军的命运肯定也要改变,历史的真相已经无从探寻了。

既然历史被改变,桓齮上将军的命运发生改变。咸阳的政局当然也要随之改变,那么历史的既定轨迹是不是还有参考价值?如果它失去了参考价值,自己穿越重生而来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对未来也就不再具有掌控力,自己发展的路是不是因此变得更加艰险?

有得必有失,人生就是如此,没有十全十美的时候。宝鼎淡然一笑,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从脑海里赶了出去,然后快步上前,把桓齮扶了起来,“上将军礼重了,末将担当不起。末将救援来迟,还请上将军谅解……”

“公子过谦了。”桓齮打断了宝鼎的话,抬手指指四周的将率军吏,又指指战场上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将士们对公子援手之恩感激涕零……”

他毫不吝啬赞美之辞,真诚地感谢了宝鼎。宝鼎谦逊了几句,不敢独占功劳,急忙把麃(表)公、公孙豹让到了前面。

公孙豹神情冷凛,昂着头,嘴角挂着一丝不屑,对桓齮的笑脸没有任何回应。

桓齮不以为意。年轻时他常常被公孙豹欺负,但几十年过去了,时过境迁,彼此的头发都白了,昔日恩怨早已化作烟云。

“你老了。”桓齮笑道,“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邯郸城下。当时你被免职了,从邯郸前线返回咸阳,我随王龁(he)将军去送你。一转眼,二十多年了。”

公孙豹微微颔首,往事一一涌上心头。当年楚系外戚被赶出朝堂,桓齮受到牵连,在军中的日子也不好过,或许是因为兔死狐悲的关系,桓齮竟然送了自己一程。记得当时自己心情不好,看到桓齮气不打一处来,劈头盖脸地骂了他一顿,但桓齮一笑置之。如今想起来,倒是有几分歉疚。

“老匹夫,活着就好。”公孙豹勉强给了个笑脸,“到了咸阳,老夫请你吃酒,再陪你手谈几局。”

桓齮笑着连连点头,“豹率,今日援手之恩,老夫必当厚报。”

“你的死活与我何干?”公孙豹不屑地挥挥手,“老夫只是担心公子死了才跟来看看。”

桓齮苦笑摇头。又向麃公躬身致谢。

麃公向桓齮请罪。赤丽战事紧张之际,他却到了鸿山,为此他必须承担赤丽失守的责任。

“将军何罪?”桓齮郑重说道,“河北战事失利,我这个统率负有全部责任,所有罪责,我一力承担。”

麃公毫不客气,马上顺水推舟,感谢了桓齮。

此仗惨败,虽然伤亡的具体数目没有出来,但战败是事实。桓齮是楚系在军方的领军人物,楚系为了保住他,肯定要找个替罪羊,而替罪羊是谁?当然就是他麃公了,否则为什么不让王翦到河北,偏偏把他放到了河北,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啊。楚系动不了王翦,但动他还是轻而易举的事。

麃公早有心理准备,他不惜代价追随宝鼎杀到宜安战场也是存了私心,假若战局侥幸逆转,他这个替罪羊虽然要顶罪,但也不至于被整治得家破人亡,最多也就是解甲归田。这个结果他能接受,回家就回家吧,颐养天年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桓齮随即把自己的部下一一介绍给宝鼎。他介绍得很详细,出身、爵位、功绩、甚至有些什么优缺点都毫不避讳地说了出来。

桓齮这种举动初始还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渐渐众人就察觉到不对了,不但宝鼎十分诧异,就连辛胜等人也是惊讶不已。虽然桓齮已经把公子宝鼎深厚的背景告诉了众将。但宝鼎毕竟年少,目前爵位也低,就算未来前景不错,也不止于如此高看吧?上将军是不是做得太过了?

公孙豹和麃公当然不至于像辛胜等人一样看不到宝鼎的未来,但桓齮是楚系,他的部下都刻上了楚系的烙印,军中的楚系将率和老秦武人还是泾渭分明,以后宝鼎假若上位了,即使有心要用楚系将率,也会遭到老秦武人的抵制,所以桓齮这番异常举动根本就是多余。

公孙豹和麃公面面相觑,两人都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此仗结束之日,正逢咸阳风暴掀起之时,桓齮做为楚系的军方领军人物,此刻向公子宝鼎示好,其中必有深意。

介绍完了宝鼎,又介绍公孙豹。公孙豹威名显赫,众将自然是敬重不已,但相比井陉要塞那位裨将的疯狂,这些人就表现得很正常了。

这和军中派系有关,楚系年轻一辈即使崇拜公孙豹也不敢当着桓齮的面表现出来。另外今天公子宝鼎的出场太震撼了,整个战场都在喊着他的名字,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经久不绝。这对秦军将士的冲击太大了,已经深深刻在心里,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公子宝鼎是新一代的英雄,他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挽救了秦军,挽救了十几万人的性命,这都是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