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龙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李无庸干笑道:“还是李先生的医术高明,还有的就是罗振川他们,整日的到山里去挖上好的人参,否则哪里好的如此之快啊!”

李健闻言点了点头,如此大病没有上好的补药,哪里能见效的如此之快。

“先生有心事?”李无庸突然出言道。

“河山虽美,但江山却已经改颜啊!”李健又转身望向远方叹了口气道:“李某在这里已经三月有余,将军的身体也已经大好,也该是在下告辞之日了。”

“李先生?”李无庸眉头一皱,不论是公还是私,他都希望李健能够追随自己的身边,须知在战场上,受伤是很容易的事情,在这个时代,没有良好的医疗措施,士兵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死亡随时都能来到自己的身边。经过一系列的征战,原来的一万士兵如今只剩下三千不到,而且各个都带有伤,三个月来,要不是经过李健的细心治疗,在如此严寒的天气下,三千士卒恐怕连两千都没有。

“草民与将军相处三个月,虽然相处较短,但也知道将军雄才大略,非一般人可比,将军之心,草民也是知道,草民虽离开将军,但是却会关注着将军的一切,等天下太平之日,将军若有需要,只要派人至湖北省蕲春县相召,草民必飞马而来。”李健望着李无庸叹息道。

“主公,主公。”李无庸刚刚出声准备挽留,就听罗振川在急喊。

“何事如此慌张?”李无庸皱着眉头望着飞奔而来的罗振川。如今的罗振川已经不是以前的罗振川了,刚毅的脸庞上洋溢的是不屈,冰冷的眼神里闪烁的是军人的气息,近一年的铁血生涯,让这位年轻人迅速成长,如今也终于成为一个合格的铁血军人。

“主公,洪承畴战败了,十几万大军只有吴三桂等六总兵率领的两万残余逃回了山海关,其余的不是战死,就是逃亡,或者是踏海自杀而死。锦州的祖大寿也再次投降了满清。如今关外就只有我军三千士兵了。”罗振川急忙报道。

“没想到还是败了。”虽然李无庸早有准备,这个时候还是深深的叹了口气,“振川,你与王廷臣将军派出小股部队,换上后金装束,四处招集逃亡士兵,小心被敌人发现,据本将军推测,十万大军逃亡者还是有许多的。这里离松山不远,想来召集也很容易。”停了半响又叮嘱道:“注意安全。”自曹变蛟死后,军中大将除掉罗振川与王廷臣后,再也没有什么可用的将军了,也难怪李无庸小心了。

“是。”罗振川望了李无庸一眼,叹了口气转身而去。

“洪承畴啊,洪承畴,你可不要当了汉奸啊!”李无庸朝远方的沈阳望去。

此时的洪承畴也确实象李无庸猜测的那样,此时的他,也同样在国贼与忠臣之间选择,他自己是大明祟祯皇帝的肱股之臣,也深的朱由检的重用,但是现在却没有资格考虑这件事情,自从被俘后,皇太极为今后逐鹿中原计,一心争取洪承畴归顺,以“满汉之人均属一体”的政策笼络他,下旨以礼护送洪承畴到盛京;同时,皇太极命斩一同被俘的巡抚邱民仰等人以威吓。到得盛京,皇太极派满汉文武官员 轮流劝降,均遭拒绝;清将发怒,举九刀威胁,他“延颈承刃”,始终不屈。洪承畴住大庙而科头跣足,肆意漫骂。

“先生。”一个声音突然娇嗔地说道:“洪将军,您对大明江山如此赤胆忠心,实在令人敬佩。将军即使绝食,难道就不喝口水而后就义吗?将军,您还是喝一口吧!”

洪承畴转眼望去,顿时口瞪目呆,什么是艳丽,什么是绝色,什么是仪态万方,洪承畴不由的心里一动,面对如此美丽的女子,死也甘愿啊!

“先生,您还是喝一口吧!”丽人红唇闪着迷人的光芒,洪承畴不由的凑了上去。

后据《炎黄史。后金。天聪汗》载:“汗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洪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 随即剃发易服,归顺后金。皇太极大喜,说:“我今获一导者,安得不乐!”委以洪承畴重任。后来,当得知那天夜里把壶劝饮的丽人是当今皇上最宠爱的庄妃博尔济吉特氏时,洪承畴不胜惶恐。可是皇太极和庄妃待他态度如常,好象根本没有发生此事一般。洪承畴越发感激,死心踏地为后金效劳。

督师蓟辽 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传消息 庄烈帝活人作祭

“皇爷,曹公公回来了。”王承恩非常小心报道。谁不知道这个时候,崇祯帝如同嗜人的老虎一样,稍微有看不顺眼的奴才,不是挨骂,就是挨打,前几天,那个伺候田妃的小顺子不就是被打死的吗?稍微有点脑袋就知道,伴君如伴虎,平时就不用说了,更就不用提现在了,崇祯最喜欢的妃子田妃病重,估计过不了今年夏天了, 而在外面,闯贼围攻开封已经快有三个月有余,要不是开封城墙坚固,恐怕早就被李自成所得了。内外交困之下,崇祯的心情好才怪呢!饶是王承恩是潜邸出来的老人,也是掉以轻心。

“哦,让他进来吧!”崇祯一边低着头批阅奏章,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道。毕竟一个太监回来,也不是什么大事。然而却不知道,这个太监带来的消息可是天大的消息。

“皇爷,松山战败,洪督师,李无庸将军都战死了。”一声鬼哭狼嚎把崇祯皇帝惊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手中的朱笔也跌落在奏章上,染红了一片。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崇祯皇帝指着跪在地上的曹化淳说道。

曹化淳见状,生怕崇祯皇帝杀了他,连忙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泣道:“回皇爷的话,松山战败,洪承畴督师和李无庸将军都战死了,只有吴三桂等六总兵带领了两万残兵退到了山海关了。”

“这么快就完了?”崇祯帝忽然觉的眼前一黑,顿时栽倒在龙椅上。

“太医,快传太医。”曹化淳大叫道。

在太医的诊断下,好半响崇祯皇帝才缓过气来,龙床上,崇祯帝眼睛黯然无神,右手无力的挥动着两下,“宣兵部尚书陈新甲。”

服侍在一旁的王承恩闻言擦拭了一下,额上的汗珠,连忙吩咐人传陈新甲面圣。

一柱香过后,只见一个中年人走见了南书房,三缕长须,两袖清风,面容清瘦,面如冠玉,端的是位英俊人物,他就是大明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深为崇祯帝信赖。

“臣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说话。”崇祯皇帝压住心中的怒气。

“谢陛下。”陈新甲忐忑不安的朝上面望了一眼。

崇祯皇帝并没有计较这些,只是淡淡的说道:“辽东败了,洪承畴、李无庸、曹变蛟、王廷臣战死,吴三桂率领两万残兵退守山海关。招爱卿前来前来,就是商议此事,爱卿机智百出,你先说说。”世人皆说崇祯皇帝勤勉,可是却不知道崇祯皇帝却没有识人之明,辽东局势糜烂如此,不能不说与此有关,若不是陈新甲的速战速决,若不是崇祯皇帝的制肘,洪承畴也不可能败的是那样的惨。

陈新甲闻言,脸色一变,在心里飞快的转动着,寻找着可有自己的干系在内,好半响才缓缓的说道:“洪承畴乃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陛下依为臂膀,此人不可败,否则军心必不振,如今虽然阵亡,陛下可以大肆褒扬,至于李无庸…”陈新甲脑海里不由的闪过那刚毅的脸庞,当下咬牙切齿的说道:“战争的失败是要有人负责的,李无庸骄傲自大,目无君上,擅自出击草原,导致皇太极大军围剿,最后洪督师寡不敌众,兵败身亡。”伺候在一旁的曹化淳闻言身体一颤,浑身发冷。

“恩。”朱由检点了点头,“那就辍朝三日,以王侯规格“予祭十六坛”祭祀洪承畴,七日一坛,五月十日朕要亲自致祭。吴三桂封威宁伯,其余众人交由吏部褒奖。”

“陛下真乃仁德之君。”陈新甲跪倒大呼道。

“只可惜如今皇太极大军恐怕已经逼近山海关了,可是我朝军队都在围剿闯逆,无兵可调啊!爱卿管理兵部,不知可有什么计策可以缓解如此局面?”崇祯盯着陈新甲说道。

陈新甲闻言,仔细的琢磨了半响,皇帝不会没有原因的话,天威莫测啊!陈新甲脑袋里转了千百个念头,突然猛的一震,难道陛下是想要…。陈新甲不由的又偷偷的朝上面望去,却见崇祯皇帝正睁着阴森的眼睛盯着自己,顿时吓的冷汗直流。连忙跪倒在地。

高声道:“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又云我华夏天朝乃是礼仪之邦,只要内修德政,自然万邦来降,后金乃蛮夷之邦,陛下给予赏赐自然能拱手而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