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石膏像是何人?这是寤桁现在最关心的事,此人身上有着很明显的浓重的蛊味,咒术一族需要较强的内力,所以是不会沾蛊的。既然是蛊族,那为何有着如此强大的内力来控制咒术?
突然一个人的身影在脑海中浮现,对了,天思凡练得不世神功并拥有强大的内力就是利用了蛊,此人----看来蛊族也的确不是从前的那般光景了。
不一会儿,寤桁发现断魂婆竟然缓缓的走了过去,边走,还举起了魔杖,欲要交给石膏像,纵然石膏像外表颜色单调,但是却始终掩藏不了脸上的笑意。
待到石膏像拿到了魔杖,然后眼中的红光一退,微低脸颊,合上眼睑,又恢复了起初见到的样子,由于断魂婆是背对着寤桁,所以寤桁并不清楚断魂婆此时的样子,不过从石膏像的表情来看,断魂婆的情况并不乐观。
寤桁没有什么多余的动作,依旧站在那,既然一起出来拼了,就要一起走,这是寤桁无论上世还是今生都坚持的习惯。
石膏像并没有令她失望,自我介绍了起来“想必你还不知道我是谁吧,趁你现在还有脑子就记住我的名字,我叫巴巽。你的功夫不错,真的,不过,确实可惜了。”说罢,身边突然冒出目光可视的四个人形怪物,朝寤桁飞将而来,寤桁在应付这些人形怪物的同时,也只是用余光看到了断魂婆被他带离了这里。
这些人形怪物可以说是有了一些功力的,具备基本的打斗技巧,可就是超快的速度,着实令寤桁有些疲于应付。可是,好巧不巧的,那个像狗一样被拴着的人性巨怪突然迸发能量挣脱了铁链,也杀了进来。
寤桁更是聚精会神的一边打斗一边想着如何该对付这些家伙,突然她想起来方才断魂婆在她的身后操纵着她的右臂的那种感觉,对了,就是这种感觉。于是一边给自己布好防卫,一边转换着运力的方向,几番运掌便在手中形成了气流圈,停在半空操纵着外界的气流。掌运力,手指也不停的变换力道,快速的在气流圈内迸发着不同的力道。
脱离了气流圈的具有放射形状的气柱,就像是一个个的箭,带有威力无比的能量向空中的每一个角落射去,纵然速度再快,可是如此密集的剑势另任何怪物都措手不及的纷纷中标倒地而亡。
直到寤桁收势了,才看清地上究竟有几个怪物,天,整整十一个。寤桁连着发了两回力,确实有些吃不消,顿了顿,按照巴巽离开的方向也提步追去。
找的比较容易,因为山洞中弥散着的浓重的化学味道,使得寤桁确定了要走的方位,令她吃惊的是,见到的却是断魂婆与巴巽一起静静的站在另一个拳头大小的水晶旁边。寤桁正不清楚现在是什么状况时,断魂婆开口了“老身答应与汝授予赶尸之术,吾不能食言,此杖非咒族不能授予。然,赶尸之术唯有咒石方能奏效,巴巽窃我咒族至宝,并已将咒术石中能量吸收殆尽,吾现将他体内的咒术还于咒石并赠送与汝。汝非我咒术一门,咒族族规不能牵制与你,然,咒石之主亦遵循天理循环,如若竖子违背天理,天惩之。”
说完,只见她左手罩于巴巽的脑顶,不一会儿,一层红色的气流就掌控在断魂婆的手中,待到红色气流彻底脱离巴巽身体时,断魂婆口中似是低声吟唱着什么,身体上肢展平,头仰高,虔诚的如拥抱神的降临般紧闭双眼。等口中的语言告一段落时,她就将这能量气流团注入水晶,水晶由起初的无色透明渐渐就像烧红的烙铁般散发着热量,等到一切完毕,断魂婆收功,水晶慢慢变凉。
寤桁拿到手时的水晶已经是淡紫色的了,寤桁对这种颜色的咒石表情有些困惑,莫非这就是合成的咒石?
可是令寤桁想不到的是,断魂婆不发一言的走了,并没有对咒石再做任何解答,想必刚才的较量已经使她耗费了不少的精力,再加上将能量注入晶石更是令她疲惫万分。所以,留下了有些怔然的寤桁停在原地。
因为,明天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也正是这件更重要的事,使寤桁手中的晶石具有了更多的意义。
第二十一章:履行契约(上)
不论经过了多少年,耆国的最伟大君主景皓然依旧是耆国永远的神话所在,也是耆国老百姓心中永远的守护神。先不说正史是如何记载,就论街头巷尾的评书以及每逢各种以纪念他为由的节日,这位最伟大的‘神降之子’的香火都是最盛的。
据耆国史书记载,当年在瓦风(鸡岭)欲将敌军(就是晟国大将军姜璟华的队伍,在耆国的史书中就成了不折不扣趁虚而入的小人作风)歼之,其叔父(就是景皓然的叔叔,由于将他的哥哥害死,后又娶了他的嫂子为国后,在史书中不能否认这个盛大的婚姻,所以称呼为叔父。)篡位,逆天命,承大统,并御妖人挟制四方。
整个耆国处于乌云笼罩、饿殍遍地、民不聊生,行尸走于路上都不为人所讶异的黑暗年代。
并在后人们的口口相传中,这位厉君更是坏事做尽,成了邪恶的代名词,被形容成日日都要连御数女,并食之精髓,啖其血肉的半妖。(又有谁能知道其实他才是最关心耆国百姓生活的人,后来的景皓然之所以将改革做得那么成功,很大方面都是采取了这位所谓的‘厉君’在生前并没能完成的政治理想。而这些子虚乌有的罪恶,也怕是当初这位‘厉君’在完成自己的理想时,杀了太多的地主阶级,之后积攒的怨念。)
又传说,当时的朝堂也不是什么正经地儿了,‘正人君子’拒绝了厉君的封官要求,在乡野呼唤着明君的到来,而那些当时出将入相之人都被无一例外的说成了邪魔外道,助纣为虐。(如果是真正的‘正人君子’,景皓然称帝后,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贪污了,以致景皓然执政晚期不得不采用他的叔父当年实行的一套严苛的廉政法律,因为,至少厉君执政期间,官员腐败是比较少的。)
之后就是在某些当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正人君子’(准确的说是另一部分门阀)的帮助下,这位身披彩霞,胯下骑着神驹的天命之人带着上天的祝愿(也是后来的老百姓相传,一个到哪都平安的活下来的人,后又那么巧合的顺了天命,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后世传说自然很精彩)手执正义之剑,犹如劈天斧地之力,将妖魔斩于剑下。将万民解救于水火,并再一次的证明了上天并没有抛弃仰仗它而生的黎明百姓,云云。
恐怕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知道这一美丽的童话背后又有着多少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故事的起因其实很简单而且也很俗套,景皓然的母亲出生贵胄,集美丽大方贤惠温婉于一身的高贵女子。在一个浪漫的日子里爱上了一个也同样集英俊勇武才智于一身的血统高贵之男子,二人一见钟情,心下已经再不容他人他物,苍天为证,日月为媒,彼此的唯一已是最初的誓言,可也成了二人最后的誓言。
命运的齿轮也应此将她二人的生活轨迹转向了另一个方向。是选择平凡的人生还是选择终生厮守的爱情,这是个问题。
也许二人的爱情还不长久,就被一纸国王旨意而打断。无奈于女子身后代表的集团利益以及家庭的荣耀,使她不得不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而那位男子,也因为身为皇家的种种责任而没有踏出勇敢的一步。
本想着这应该是任何女子都梦寐以求的归宿,没想到这确是悲剧的开始,国王看似温和的外表下却有着许多非人之常理行为。
后宫佳丽中竟有三个美人是他的亲生女儿,并轮番夜夜侍寝,整日荒淫无度,中了邪般只要见到美丽女子,便欲与之交合,就连颇有容貌的官员妻妾都欲强行纳之,使得宫里宫外怨妇怨夫多矣。已成了王后的她哪堪欺辱,私下里将所有的苦水倒于这时已成为了小叔子的亲王殿下。
亲王殿下此时也正值年轻芳华,血气凛然,听得此后哪能再不为之所动,于是当即下定决心选择抛弃一切也要与心爱女子私奔,也许就是在他俩私奔时珠胎暗结有了景皓然。
那时的亲王殿下可是耆国英俊第一人,绝不是现在街头巷尾所描述的面容枯槁,佝偻残疾之形态,究竟是何原因使一个健全的人变成了残废?我想任何人都可以尽情的去发挥想象,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也许是王后的娘家地位保住了自己以及腹中胎儿的性命,以至于被捉回皇宫后,国王并没有对她行刑,但是却做出了一系列比行刑更为残酷的事。
从后来莫名的对王后实行禁足令,三年中耆国任何一个国王与王后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