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苟利显然不这么想!他激动的瞪着封云起,狞恶的相貌此时越发的狰狞起来,他是苟永年的同族,当初与略布、苟永年一起,是反对封云起最为彻底的三人!如今略布与苟永年已经双双毙命,略氏一族还好一些,除了略布丧命之外,基本保全了实力。而苟永年却没那么幸运,不仅自己丧命,更赔上了自己部族的勇士!
如今又轮到了自己!苟利真是苦涩万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不过这苟利倒也十分光棍,杀人般的目光死死的瞪着封云起,虽然恨不得吃了封云起,却也知道此时根本无法反对封云起的命令!即便是封云起收回成命,其他人也不会同意!
不过这个任务虽然看起来十分凶险!但只要自己谨慎一些,小心的做出疑兵的样子,不让汉军发现什么端倪,全身而退的机会还是很大的!至于与封云起之间,反正只要撑过了这一次,有的是时间与机会!苟利心中发狠,咬牙切齿的应了声“是!”
封云起大剌剌的点了点头,便不再理会苟利,转而对众将说道:“有苟将军在此,我等尽管放心撤兵便是!”
众人点头附和。“好了!”封云起此时那里有心情和他们罗嗦,沉声说道:“撤兵时一定小心,千万不可让汉军发现了!”
在这场争斗中,竟然没有赢家!封云起虽然表面上掌控了平城大营局势,但却也面临着元宏对他的惩治!毕竟让汉军长驱直入,将武泉牧场破坏,掳走马匹无数的罪名不是那么容易摆脱的!虽然他可以将略布拉过来顶罪,但略布已死,又有陆勇从中斡旋,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只是封云起一个不能驾驭属下,指挥不力的罪名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摆脱的!
即便没有这些,他这一撤兵,一个畏敌怯战的罪名也就坐实了!他若想继续留在平城大营统领任上,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了!
封云起的撤退虽然做的极为隐蔽,但还是被赵平发现了!不过由于他此番率领牺牲了部分速度与机动性,而换取了杀伤力与防御力的是青龙骑,因此,若是追赶的话,却也是鞭长莫及!因此也只能作罢。
对于殿后的苟利,赵平想了想,还是决定放过他。对于封云起的现状,赵平也是了解的,由于封云起刚刚执掌平城大营,因此还无法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平城大营内部争权夺利,派系纷争,而封云起这个主将却缺乏一定的控制力!
苟利既然被委派了这样一个任务,想来定然是与封云起对着干的人!自己要消灭他随时都可以,简直是易如反掌,这样一来,反而是为封云起扫清了一个障碍!还不如放他回去,相信经过此事之后,二人之间的矛盾已是越发的不可调和了!必定会有一番争斗,那便让他们斗吧!
存了这个心思的赵平便稳坐钓鱼台,直到月上中天,山下的鲜卑人全部撤退之后,才率兵往雁门而去。由于未能如愿的与鲜卑痛痛快快的打上一场,郑行十分郁闷!对于鲜卑人的突然撤军,郑行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鄙视之情。
对于郑行的这个毛病,赵平与陈武早已是见怪不怪,也不去理会他,郑行抱怨的多了,自己也觉得无趣,便老老实实的闭嘴,专心赶路。
一路无话,经过一夜的行军,第二天巳时末分,终于回到雁门。
时光荏苒,或许经过了几年的征战下来,各路诸侯都有些难以为继的缘故,自鼎兴三年七月起,众诸侯之间竟然难得的平静了起来!
面对已无余力的青州,李效竟然放弃了大好的局势,突然按兵不动起来!给了青州喘息之机的同时,似乎也给了众诸侯一个信号,众诸侯不约而同的停止了相互之间的战争,互相修好,专注起自己的内政来了。
不仅是割据中原的一众诸侯,就连鲜卑也是偃旗息鼓,专注于内政!
虽然高句丽与夫余之间的斗争依然如火如荼,但两个无足轻重的势力间的争斗根本不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任何影响!
这种局面自然是并州极为乐见的!并州的新政急需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予以稳固!积蓄力量,以图更大的发展!
发展的同时,赵平当然也不会放弃对割据幽冀的丁绍、王信、孔恒保持压力!使他们无法专注于自己的内政,毕竟赵平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幽冀二州!
届时他坐拥河北三州,再加上新政的支持,国富民强,兵强马壮的河北将不会惧怕任何挑战!鲜卑将是赵平整合三州之力后的第一个牺牲品!
无论如何,赵平都不会继续容忍鲜卑的存在!即便一时无法将鲜卑完全征服,至少也要将它的武装力量剪除!使它失去继续对中原产生威胁的力量,待一统中原之后,自然有的是时间与力量对付它!
时间在平静中度过,转眼间已是鼎兴五年十一月初七,一个普通的日子,却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整个中原局势的大事!
第三百一十八章 汉中争夺(1)
汉中自古便是富足之地,再加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更成李兵家必争之地!
汉中太守李昭趁后汉王朝内乱之时,趁机自立,自称汉中王,如今已经五年过去了。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短短的八个字便将李昭的现状形容的淋漓尽致。从他自立为王那天起,他便迷恋上李醇酒妇人的生活。
凭借着汉中的地利,再加上蜀中的王建胸无大志,而李效又忙于对中原的争夺,再加上汉中物足民丰。因此李昭倒也逍遥自在!
只是这种安乐的日子在鼎兴五年十一月初七这一天完全变成了泡影。此时的李昭一如既往的在他富丽堂皇的宅院中。不过此番他却永远都无法再次睁开眼睛,看着他宠爱的美妾,以及他拥有的一切!
此时他的双眼如死鱼般突出,却已经毫无生气,青紫的面上依旧带着生前巨大的惊恐与愤怒,肥胖的身躯夸张的扭曲在华美的大床上。
一个粉衣女子面容扭曲的半跪半倚在床边,苍白的手青筋毕露,痉挛般的抓着一根白绫的两端,白绫缠在李昭的脖子上,将他的生命彻底终结。
李昭在位这几年荒淫无度,将一个富庶的汉中折腾的民不聊生。所谓上行下效,李昭如此,他的一干下属自然也是纷纷效仿。汉中,暗无天日!
所幸王建胸无大志,而李效又忙于自己征讨中原的步伐,因此,对于汉中这个承接巴蜀与中原的咽喉要道并未发动攻势。没有了外部的压力,这些人平时又是享乐惯了的。此前后汉王朝还未曾分裂之时,虽然律令对于他们这些特权阶层而言只是一纸空文,但总有一点制约,还不敢过于明目张胆;后汉王朝一旦间四分五裂,对这些特权阶层仅剩的那点制约也消失无踪,而李昭与他的一干手下又没有内忧外患,自然是变着法的享乐。
特权阶层与受压迫的平民之间,永远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用这句话来形容平民对特权阶层欺压的反击最合适不过!
汉中的动乱便说明了一切,当统治阶级的压迫到达了顶点之时,反抗便会应运而生。
作为巴蜀之地的继承人,王建虽然年幼,却也不像自己的老子那般草包,经过府中客卿以及王府中的官员的耳熏目染,十七岁的王建颇有些雄心壮志!
昔年汉高祖刘邦以巴蜀为基业,终究据有天下的事迹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他!他始终期待有一天自己也能达到那样一个顶点!
汉中的内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赵勾看到了,王建当然也看到了,不过平时他对赵勾这个表兄并没有什么好感。赵勾将自己的取而代之的心思隐藏的十分深,只不过王建年纪还小,心机并没有那么深沉,因此倒也不曾发觉什么,但可能是出自直觉,王建对赵勾却是十分的不感冒。
因此当得知赵勾的提议在父亲那里吃了闭门羹之后,王建便开始琢磨如何说服自己的父亲,出兵葭萌关。既然赵勾不曾说服父亲,那就由自己说服父亲,让赵勾明白,巴蜀这个地方,是轮不到外人来插手的。
赵勾来到巴蜀后的表现让王建这个正派的继承人极为不爽,他年纪虽轻,却有着不同于父亲的志量与抱负,岂容赵勾在那里对自家的基业垂涎欲滴?
因此表兄弟两个互相看着不顺眼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了,这样的两个人能够和睦相处那才叫见鬼呢。
赵勾坚定瞪得看着叔父赵旸,斩钉截铁的说道:“叔父,机会难得,小侄无论如何都要争上一争!”赵勾所谓的争上一争自然是出兵汉中的事情,在他看来,这个机会十分难得!如果能够趁出兵的时机在汉中建立起自己的实力,那将是最好的结局!也省得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