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踪!
看着四名大汉手中只有朝廷武库中才有的檀弓,赵平心中更是笃定!这些人很可能便是不知所踪的剧阳公主——刘清的护卫!
按说连太子、皇子都纷纷殒命的那场动乱,一个只是名份尊崇的公主是很难幸免的!清河公主便是很好的例子。在帝京之乱中,清河公主与驸马一家便是死于乱军之中,相比于凄惨殒命的清河公主,剧阳公主无疑幸运的多!
当时的剧阳公主正在他外公关凤家中省亲。她外公乃是襄阳关氏的家主,襄阳关氏虽然算不上老牌世家,与那些钟鸣鼎食的豪门世家比起来,就跟乡下人差不多,但在质帝年间却也是风光一时,这种风光在他的女儿,也就是剧阳公主的生母被册封为贵妃之后更是达到了顶点!
利用这个机会,关凤很是发了一笔大财!他对于权势看得倒是极淡,知道凭自己的家世,虽然有女儿的支持,也根本不可能争得过那些世家豪门,因此便一心一意的在商业上发展,安心的做一个富家翁。
官商勾结总是能够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关凤利用女儿的身份,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便积攒下了巨额财富,成为了后汉王朝最大的水上巨头!
造船业在后汉虽然没有太大的发展,但传承自东吴的造船技术却也是十分高超的!当时的工匠们足以制造出载重达千吨的大船!
当时的水上运输并不像后世这么发达,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还未曾开凿,所谓南船北马,水上运输只是南方特有的交通工具罢了。而在北方,仅仅是黄河的几处渡口有着船只的身影。
关凤能够选择这项生意可谓是胆子极大,眼光自然也有独到之处!事实证明关凤的选择是极为正确的,仅仅凭借江淮两地的水运生意,便使他跻身于后汉王朝顶尖富商的行列!
帝京之乱时,剧阳公主正在襄阳。不得不佩服关凤独到的眼光与敏锐的洞察力,他准确的判断出后汉王朝已经是积重难返,天下大乱的结果无论是谁都无法阻止!这个舞台的主角自然是那些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象他这等光有亿万财富的商人只能是任人宰割的对象,因此果断的率领一家大小飘扬出海,离开了中原。他本来却是打算前往倭奴国,怎奈遇上了风暴,在汉江的入海口处搁浅,一家大小只得在马韩住了下来。
虬曲的山树将阳光挡在树梢,站在山巅,山风扑面而至,赵平的心境越发的平和淡然,仿佛受到了洗礼一般,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看着苍翠欲滴的树木,以及透过树叶的空隙洒下的点点金辉,赵平微微合上双目,深深的呼吸着清新中带着一丝温润的空气,全然不把眼前的四名大汉放在眼中。
看到赵平惬意的样子,几名大汉却是视若未见,寸步不让的拦住去路,仍是一言不发。赵平却是隐隐的猜到了他们的身份,因此并不想与他们发生冲突,双方于是僵持起来。
赵平此时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极为轻松,心中却是在不停的琢磨着这些人的来路!很显然,在此处隐居的人绝对不在少数,而且从先前那角飞檐便能看出,即便是隐居生活也无法改变他们骄奢淫逸的生活!
时间在双方的僵持下慢慢的过去,赵平并不着急,能够在异国他乡遇到自己国民,而且这人的来头还是极大,对于赵平而言,虽然不见得会因为对方的名头而高看对方一眼,但也是有些喜悦的。
当然,如果赵平知道了接下来将遇到什么事情,恐怕也不会如此乐观了,定然会在第一时间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不过,以赵平的性格,他不是那种遇难便退缩的人,相反,迎难而上,才是赵平的性格。
约两刻钟之后,一个气度沉凝,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在几名大汉的簇拥下来到赵平等人面前。那大汉上下打量了赵平几眼,目中露出一丝赞赏,沉声说道:“看诸位打扮,难道是中原人士?不知诸位来自何处?”这中年一看便是那种豪爽之人,不过神色中却隐隐露出一丝忧虑,虽然他掩藏的极深,但赵平神目如电,中年人掩藏的虽深,却也难逃赵平的法眼。
赵平心中顿时留意起来,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微微一笑,对那中年人拱了拱手,淡淡的说道:“在下并州赵平,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哦!”中年闻言不由得一惊,目光紧紧的盯着赵平,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之意,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说道:“原来是赵小侯爷,失敬!失敬!”
赵平连忙逊谢,躬身说道:“不敢,不敢,正是赵某。”
“哈哈!”中年纵声大笑,上前几步,在赵平面前站定,与赵平相距仅有两三步,眼睛一瞬不瞬的看着赵平,饶是赵平见惯的大场面,但被一个中年男子如此盯着,也是大感吃不消,只得“呵呵”干笑两声,微微躬身,抱拳说道:“不知先生……”
那中年拦住赵平的话头,笑道:“倒是某家疏忽了,某姓吴,名森,贱名不足挂齿,有辱小侯爷尊听。吴某乃是粗人,当不得小侯爷先生之称,还是叫某老吴罢了。”
赵平微笑着看着吴森,心中却在琢磨他的来路,赵平对京师中的情况并不了解,而京师中的官员又是多如牛毛,因此对于吴森这个人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但面上却还是露出一丝热络,说道:“不知吴先生为何来此?”
这话赵平其实不该随便问起的,毕竟这属于隐私,不过为了尽快确认此地主人的身份,赵平决定唐突一回,反正这个话题早晚都要提起,现在提起虽然有些唐突,却也不算失礼。
吴森闻言果然未曾露出不豫之色,只是却绝口不提此事,侧过身子,虚引赵平,一边说道:“小侯爷既然来到此间,吴某越俎代庖,替我家主人恭请小侯爷至谷中一叙,不知小侯爷意下如何?”
赵平当然不会反对,欣然应诺,在吴森的带领下,踏着树荫,不大工夫便到了谷中。赵平一路仔细观察着四周,出乎赵平的意料,这里除了先前的五名大汉之外,再无任何警戒。
赵平一想便也释然,这里本来便是人迹罕至,根本没有必要浪费人力戒备防御,先前那无名大汉恐怕只是例行的巡逻罢了。
吴森一路上一边带路,一边与赵平攀谈,言语间对赵平的来意颇多打探。赵平既然领兵至此,自然也不会隐瞒,况且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便对吴森说道:“赵某率军来此,主要却是为了练兵!”
吴森闻言,“哦”了一声,诧异的看向赵平,迟疑了一会这才问道:“听小侯爷之意,莫非是对三韩部落有意不成?”
赵平若有深意的看了吴森一眼,却只是淡淡的说道:“化外蛮夷之地,不服教化,赵某此来,不过是为其重归教化尽一番心力罢了。”
听赵平说的冠冕堂皇,饶是吴森满腹心事,也不由得莞尔,看着赵平摇了摇头说道:“诚如小侯爷之言,三韩地穷民贫,实在不值得小侯爷兴师动众!”
赵平当然不能告诉吴森,他远征三韩,仅仅是为了将这个无耻龌龊的民族扼杀在摇篮之中罢了。当下只得说道:“如今并州并无战事,左右无事,于是某便起来练兵之心。高句丽正与夫余激战,且国力疲敝,没有练兵的效果,便选了三韩,倒也没有其它的想法。”
吴森闻言,只是微笑着看了赵平一眼,对于赵平的这番说辞,他自然是不信,不过所谓交浅言深,有些话还是不能深入的问的。
赵平也不多说,饶有兴致的打量这四周的景色,丝毫没有接着这个话题说下去的心思,虽然这是个极好的拉近二人距离的机会,但赵平显然有自己的打算,有些时候,保持适当的距离还是有必要的!
吴森见赵平并不想多说,也不去自讨没趣,待察觉到赵平对四周的景物表现出十分感兴趣的样子后,便一一为赵平介绍:“此山当地人唤作玉山,至于因何得名,吴某却是不得而知!”
二人边行边谈,不大功夫,便来至谷底。入目处便是一所占地极广,至少在百亩开外的宅院!看着眼前青砖砌墙、碧瓦为顶、雕梁画栋的华宅,赵平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在缺乏人力、物力的情况下建造起来的!赵平不由得对眼前穷奢极欲的景象摇了摇头,心中暗道,若是在中原,还不知道要奢华成什么样子呢,对这些世家的豪奢颇有些看不惯!
事实也是,一个逃亡的世家而已,又是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建造如此奢华的宅院又有什么意义呢?宅院最本质的功能也不过是挡风避雨而已。也难怪后汉王朝会亡国,世家如此骄奢淫逸,又怎么能长久的了呢?
似乎发现了赵平的不耐,吴森苦笑着解释道:“此间主人倒是想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