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虎豹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夫主动道:“今日阳光明媚,先生又平安归来,本将军正欲和先生、尹将军等人骑马到四处溜达溜达,不知云鹰姑娘是否有兴趣?”
    一听到杨阜平安归来,本来一脸沉静的云鹰急忙问他是怎么回来的,是谁绑架他的,绑架他的人的目的又是什么等,对于这些问题,马夫都耐心予以解答,当然,问题的答案没有一个指向云鹰。
    云鹰似乎对于他给的答案很满意,当即答应和他们一起去视察民情。
    待众人聚齐之后,马夫便身着便装,骑着血驰,带着众人在西平郡内到处“闲逛”。
    在闲逛之间,马夫一直估摸着西平郡在现代时的具体位置,按照他的估算,他所占领的西平郡的辖境相当今青海湟源、乐都间湟水流域地。
    这里虽然地广人稀,土地贫瘠,看起来更像是个鸟不生蛋的地方,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地方,马夫却是充满了感情。
    这里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没有门阀观念,更没有中原的喧嚣,虽然说骑马纵横几十里都未必能见到一个人影,但是马夫却是有信心将这里打造成为一方乐土。
    闲逛了一天之后,马夫等人回到安夷,他立即让麾下各位将军献上治理之策。
    尹奉首先道:“这个地方真的不适合作为龙兴之地,依末将之见,咱们还是赶紧攻下长安,然后再突袭洛阳,最终一统中原,虎视天下,岂不快哉?”
    马夫听后仰天大笑道:“本将军怎么感觉尹将军像是在说书呢?”
    众人听后,亦是会心一笑。
    杨阜在众人笑完之后道:“杨某有三策,诸位可一听。一:奖励农耕,发展梯田,种植小麦、元麦、芸薹等,对于主动开垦土地的平民一定重重赏赐!”
    其实,杨阜口中的小麦是华夏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起源于外高加索及其附近地区。传入华夏国的时间较早,据考古发掘,新疆孔雀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小麦,距今4000年以上。其它如甘肃民乐、云南剑川和安徽亳县等地也发现了3000到4000年炭化小麦。
    历史上,小麦的栽培主要分布于黄淮流域,其中又以汉代由于面食的发明,麦作发展最为迅速。南方地区虽然早有麦作,但并不普遍,只是由于自汉末以后中原地区累遭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江南麦的需求量大增,刺激了南方小麦生产的发展,并形成了稻麦二熟制。
    汉代是北方麦作技术形成的重要时期,其技术核心是保墒抗旱。《氾胜之书》曾对当时的麦作技术进行了总结。
    而杨阜口中的元麦即为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
    至于杨阜所说的芸薹,即是油菜,其栽培历史更是悠久。华夏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国家。在现代考古中,曾从华夏国陕西省西安半坡社会文化遗址中发现有菜籽或白菜籽,距今约有6000-7000年。在东汉服虔者《通俗文》曾有“芸薹谓之胡菜”之说。油菜曾大面积种植在当时的“胡、羌、陇、氐”等地,即现在的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一带,其后逐步在黄河流域发展,以后传播到长江流域一带广为种植。
    马夫听到杨阜说的三样东西,只知小麦,其他两种竟然像是完全没有听说过一样。不过他又不能表现出来,不然的话,众人还不把他当成另类来看待。
    见马夫点头,杨阜进一步道:“种植这几种作物,可以大力兴修水利,充分发挥湟水、河水的作用,如此的话,在这贫瘠的土地上,亦可种植出让西平百姓裹腹的东西!”
    对于杨阜的能耐,马夫未曾怀疑,所以尽管还没有搞懂其中两个农作物到底是什么,但是对于他的思路,他还是非常赞赏的。
    杨阜继续道:“如今西平郡刚刚化解危机,主公应该施行仁政,宽厚待民,同时下榜招贤纳才,以主公现在在宇内的威名,有才者必定云集于此!另外,由于连年战乱,在雍凉一代的流民甚多,主公亦可张榜安民,按照人口给予他们土地,让他们在西平安家,如此可使西平境内人口迅速增加。”
    “好!先生请继续说!”马夫听得两眼发光。作为一个打打杀杀惯了的人,他现在才意识到自己在治民这一块,欠缺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听杨阜说得句句在理,马夫觉得自己可以将治民这一块交给杨阜去办了。
    “杨某所有说的第三策是清点人口,每籍每户造籍在册,如此也利于征兵和管治!”
    “先生所献三策都甚好,现在本将军就着你去全权办理,不知先生是否愿意?”
    杨阜没想到马夫竟然是完全接受了他的三策,当然是喜不自胜。
    而此时马夫突然又想到西平在南丝绸之路中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依照杨阜细腻的性格,他不可能没注意到这一点。在西平,虽然境内人口很少,但是往来商人的流动是非常大的。要不是因为近年来这一代动乱不断,马夫认为这一片的商业应该可以发展得不错。
    细想之下,马夫只能认为杨阜的抑商思想比较严重。不过,为了能够让西平充分发挥南丝绸之路的作用,马夫还是笑着对杨阜道:“先生也应该留意到西平乃南部交通要道了吧?本将军以为如果广设驿站,修建道路的话定可以促进物品的流动,这对于西平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谁知马夫话音刚落,杨阜却以罕见的口吻道:“当今乱世,当劝农务耕,如若众人皆去从商,将士们吃什么呀?”
    马夫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反对,只得立即换了一个说法:“先生所说也有理,不过本将军说的广设驿站也是出于军事的考虑,现在西平周围皆有劲敌,如果不广设驿站,及时传递军情的话,我们很有可能首尾难顾呀!”
    听他这么说,杨阜方才道:“确实如此,杨某一定尽快去办!”
    在又和诸位讨论了一番如何治民之后,马夫便将话题转移到了练兵之上,毋庸置疑,现在他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大军,这练兵之事肯定是要他亲自去抓的……

第87回:改编制锐意求变 建骑兵骑射兼备
    在安夷城外广袤且颇为荒凉的土地上,马夫集结了除在西平四县守城之外的所有麾下之兵。
    鉴于汉代以来一直都实行征兵制,而现在在各路诸侯中也存在实行募兵制的现状,经过综合考虑,马夫决定采用募兵制,不过依然以“兵贵精而不在多”为理念,凡是在军中有兄弟父子者,一律只留一人,而其他人则分别给予土地让其在西平境内安家。
    经过这第一轮的筛选,马夫麾下瞬间锐减了三千士兵,尽管尹奉、赵昂、士孙瑞等人极力反对他这么做,但是马夫还是硬着头皮推行了下去。
    看着兵数锐减,马夫也感觉自己心里在滴血,这可是他拼着小命争取来的,如今只因这一声令下,就少了这么多人。
    随后,马夫将麾下之军一分为二,善于骑射者归为骑兵,其他则为步兵。
    在骑兵这一方阵中,马夫又逐一筛选其中年轻力壮且反应敏捷者,得五百人。又择箭法精准者两千人为弓箭手,其他人则又归于马夫的步兵之中。
    在步兵中,马夫摈弃古代的编制,直接采用了现代的编制,以十到十五人为一班;三十到五十人为一排;一百二十人至一百八十人为一连;四百人至六百人为一营;三千至四千人为一团;六千至八千人为一旅;一万两千人至两万人为一师。其中排辖班,连辖排,营辖连,团辖营,旅辖团,师辖旅,待将来人数继续增多后,马夫还将设置军。
    马夫本欲将每个层级的统帅以现代的方式命名,比如班长、排长等,但是这样的大胆之举得到了众将士的极力发对,马夫思虑再三后,也觉得自己不能以一个现代人的思维去衡量古代人,所以索性将将军分为九等,从班至军为八等,而最高等级,也就是九等为大将军。
    此时,马夫自领大将军,尹奉、赵昂和士孙瑞暂时并列为五等将军,同时,尹奉兼任西都长、赵昂兼任临羌长,士孙瑞兼任长宁长,而杨阜则暂居军师兼安夷长之职,不过他在平时主要还是以治民为主。
    编制建好以后,马夫对于骑兵又做了专门的划分,思前想后,他决定以“虎豹骑”命名自己的这支精骑。
    虽然他也知道在历史上,虎豹骑乃是曹操麾下骑兵精锐的名字,但是此时曹操的虎豹骑连雏形都没有,更别说虎豹骑这个名字了。
    而且马夫的直观感觉告诉他,曹操在将来将是他最为强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