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雄之生死三八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我家是济南府的,但是我从小是在四川读书长大的,所以···”王勇解释说。

“哦,我知道了!我家也是济南的,你家住城里吗?”胡玉蝶高兴地说。

“算是吧,在经二路!”王勇说道。

“那我们是真正的老乡,我家也在那!”在异国他乡遇到家乡人,胡玉蝶有些失态,抓住了王勇的胳膊。

“是吗?”王勇轻轻地挣脱胳膊,又往边上挪了挪。

“王排长,你家住在哪,我对那很熟的!”胡玉蝶注意到了自己的失态,低下头捋了下头岔开话题问道。

“我家在那开了间杂货铺,叫王记商铺,什么都卖!”王勇说道。

“我知道,我还去那买过东西,我记得那家只有一个闺女啊!”

“我和大哥离家早,你看到的准是我妹妹!”王勇也兴奋起来,高兴的说。

两个人谈起了家乡的风貌,自己爱吃的小吃,彼此的熟人,越说越近,感觉越来越亲切,忘记了此事身处异国,还在敌人的重重围困中,沉寂在回忆的快乐中。缠着老兵讲故事的李亚楠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人群,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靠近洞口的角落里,看着洞外的大山,心头沉甸甸的,回头看看聊得正高兴的王勇两个人,眼睛中闪过一丝幽怨···

······

随着战线的稳定,敌人开始抽调更多的兵力,封锁了所有山口要道,企图把突围失败的志愿军困死在山上。暂编连不得不又过起了‘流浪’的生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断的在山中转移,在敌人布下的大网中钻来钻去。

“连长,前边现了一个朝鲜人的小村子,里边有人!”执行侦察任务的王勇向大头报告。

第二十六章 消息

暂编连在转移的途中,王勇在一条山沟里现了三户朝鲜老百姓,四个男的,六个女的,其中一户主人叫金山,会说中国话,他自称是建安里劳动党委员长,因没有来得及撤走,逃难隐居到深山中,没有人时出来活动,有敌人来就躲到山洞里。

“王勇你提供的这个情况很有用啊,这里有朝鲜老百姓,有党组织,我们就可以在这里站住脚,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展队伍,扩大游击区,为大部队的反攻创造条件···”指导员听到王勇的汇报,兴奋的不得了,眉飞色舞地说道。

“是···是吗?”王勇有些懵,半信半疑地说,现了几户人家,就能做这么多‘大’事,他不了解党的群众工作方法,但是指导员说的他听着还是有点悬,“连长,我们如果进驻到村子,有可能暴露我们的行踪,会不会出状况?”他转向大头说道,大头必经经过多年的游击战,对情况也许能有正确的判断。

“王勇,你是不相信兄弟党,怀疑朝鲜人民的忠诚,还是你自己有什么想法,要知道自己的屁股坐在哪一边!”指导员刚听王勇把话说完,就急了,劈头盖脸的训斥道。

“别扯那些没影的事,帽子扣得挺大,你打过游击吗?知道敌占区群众工作的复杂性吗?搞了几天土改就知道怎么动群众啦!”大头皱皱眉头,对指导员的话很不满,不高兴地说。指导员被噎得涨红了脸,讪讪地说不出话来。

“王勇提供的这个情报很重要,我觉得应该进去,起码可以通过他们了解下外边的情况,现在我们都成了聋子瞎子了,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大头对几个班排干部说道。

“我同意连长的意见,摸摸情况也好!”马大栓表示同意连长的看法。

“我也同意,如果那里群众基础好,我们可以安心休整一段时间!”二班长说道。

“我也同意!”

“同意!”

······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们就去看看,王勇你和我去打个前站,指导员带队伍就地隐蔽,听我们的消息!”大头做出了决定,王勇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大头和王勇进村后找到了朝鲜的金山,他热情的接待了两个人,并同意让暂编连在他们的村子休整,并可以提供部分粮食。从表面上看一切都很正常,符合一个地方干部所做的工作,大头也没看出什么破绽,于是决定让暂编连进驻这个小村子。

金山向他们提供了这里的情况:此地原属于北朝鲜的辖区,战争开始后双方在此展开‘拉锯战’,两边的人都努力争取这里的老百姓的支持,搞得这个地方很乱,有点像我们抗日战争时期游击区的维持会,两边都不得罪,谁来都欢迎。说道现在的状况,一个消息让他们震惊不已:敌我双方现在已经在‘三八线’开始谈判···

1951年6月中旬,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的对峙于汶山、高浪浦里、三串里、铁原、金化、杨口一线。这是经过五次大规模的战役,最后依据双方的战场实力所形成的一条战线。这几乎就是朝鲜战争爆时南北朝鲜开始作战的那条线。战争进行了整整一年又回到了战争爆前的状况。

作为军事家的李奇微认为,美**队绝对有打到鸭绿江边的实力,美**队的空军、海军和装甲兵的力量,能保障这一目的的实现,当然付出巨大的人员伤亡是肯定的。对于这种伤亡,李奇微本人也许不愿意过于精密地计算,可有人“精确”地为他计算过:中**队的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平均间隔是一至两个月,每次战役美军平均损失2万人。

依据范弗里特动的“快前进”并获得“巨大胜利”的北进攻势的进攻度,那么美军连续不间断地北进(如果中**队允许这样,并且不动任何反击战役的话),需要动七次以上的这种规模的攻势,还需要6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鸭绿江边。按一次战役损失2万人计算的话,美军损失的人数将达到14-18万。即使美军能够在朝鲜北部实施登6作战和空降作战,但善于在像北朝鲜这样的崇山峻岭中机动作战的中**队给予美**队的杀伤,很可能令这种努力没什么价值。

而一旦实施登6作战,前沿的部队就得抽回来参加登6,前沿便要出现明显的战役缺口,中**队是不会放弃任何惩罚美国人的战机的。战争进行了一年,除了10万名美国年轻的生命之外,耗费的金钱已达100亿美元之多。这比美国在二战第一年的耗费多一倍以上,以致使1951年美**费开支增加到600亿美元,这个数字意味着每一个美国人平均需要负担300多美元。战争中美军每月平均消耗的物资达85万吨,这相当于美国援助北约一年半的物资总量。美国在朝鲜集中了全部6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海军的二分之一,总兵力从战争开始时的42万人已增加到70万人,尽管这样,依旧感到与中**队作战中兵力不足。

这一切,对战略重点在欧洲的美国绝对是一种战略上的本末倒置。美国的战略预备队,只剩下在日本的两个师、南朝鲜的三个师以及远在美国本上的六个师了,向朝鲜战场再派军队已不可能,而英、法等国均已明确表示,不再向朝鲜派一兵一卒。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明确认为,“朝鲜战争是个无底洞,看不到联合**有胜利的希望”。因此,杜鲁门有理由认为,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结束战争,将美国从朝鲜战争的泥潭中解脱出来,而即使联合**打到鸭绿江边,非但战争不能因此而结束,反而意味着更大规模的战争就要开始。

从中国方面来讲,至少在第五次战役之后,中国领导人明白了一点,那就是要想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投入巨大的财力以加强军队的现代化装备,而恰恰这一点,是建立不到一年半的新中国目前不可能办到的事。中国也不大可能为朝鲜而耗尽它的本来就十分微弱的国力,中国领导人此时需要面对的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台湾问题和西藏问题。况且,中**队成功地制止了联合**“统一朝鲜”的企图,这在政治上讲本身就是一个胜利。至于其他的政治目的,可以在保持军事压力的基础上获得。

1951年6月,联合**北进的攻势一停止,朝鲜战争一下子就如同进入了死胡同一般,于是,一个现象随着军事与政治的进程自然出现了:双方似乎都打消了在军事上取得朝鲜战争全面胜利的念头。双方经过多次电报的来往讨论,最后达成如下协议:一、谈判地点:选定在三八线上的开城。二、正式谈判日期:从一九五一年七月十日开始。

今天是虎年最后一天,窝心向大家拜年啦:祝各位新年快乐,兔年愉快!

春节期间,窝心也要借此机会走亲访友,吃吃喝喝,更新可能就不会那么稳定,还请大家谅解!

第二十七章 怀疑

“完了,完了,这一谈判就不会进攻了,我们不会等到部队反攻啦!”听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