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江山 作者:三戒大师(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来等去,终于看到不远处,一支马队扬起烟尘出现了。

那马队渐驰渐近了张成领着四骑在前,接着便是陈恪紧随其后的是柳月娥,再后面是张俞和侯成二人,最后面还有张、侯二人的八名保镖和四个随从。

“来了。”那个宦官眼尖,一眼看到了马上的陈恪,边上的官员赶紧叫道:“拦下他们。”

禁卒佣赶紧挡在路上,双手使劲回屋。

“嗔,…”陈恪拉住马缰,目光越过禁卒,望向那名官员和宦官。官员三四十岁,一口美髯,相貌俊朗。那宦官却是与陈恪打过几次交道的李宪。

见是熟人,陈恪也不多言,翻身下马,把缰绳一扔,向迎来的李宪和另一名官员走去。

柳月娥也下了马,侯义和张俞却还坐在马上,此时仍在喘气。几个随从费了好大劲才把他们扶了下来,却依然迈不动腿”他们虽然都是打熬过筋骨,但这连续五日不停的马背奔驰,还是让两人的身子散了架。

李宪含着笑朝陈恪唱个肥喏,介绍道:“状元公,这位是崇文馆修撰,同修起居注,吕修撰。”

“在下吕公著。”那吕修撰不待陈恪嘲鞭便笑着抱奉道!“仲方不认识我,我却对你久仰了。酣阳公著是大名鼎鼎的权相吕夷简的公子,也是他几个儿子里最出众的一个。

“岂能不识吕寿州?”陈恪赶紧还礼道:“吕兄名门之后,德才兼优,实乃小弟之楷模。”

“二位先别惺惺相惜了。”李宪掀开轿帘,笑道:“状元公上轿吧。”

陈恪待要推让,却听李宪道:“这是官家的意思。”他只好点点头,回头看看侯义和张俞道:“时间紧任务重,你们分头去忙吧。”

“喏。”两人抱拳唱喏,正待离去,却听李宪小声道:“状牙。公,还是请他们也一起吧。”说着又压低声音道:“不能走漏风声。”

陈恪只好不做声,又望向一路上默默相随的柳月娥道:“看来你也不能回家了。”

“操心你自己吧。”柳月娥白他一眼,没有任何要走的意思。其实只要她想走,这里谁也拦不住她。

“是啊,还是操心我自己吧。”陈恪嘴角挂起一丝苦笑道:“上轿。”说完便低头钻进轿中。这座大轿立刻被抬起,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向南熏门行去。

农历五月申时的太阳仍然很高,斜照在南熏门巍峨的城楼上,反射冇出的光还是耀人眼目。离京时还是阳春三月,再回来已是盛夏。掀开轿帘,望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汴京依旧繁华,陈恪却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耳听着外面的喧腾声,陈恪心里却一片冰凉…。”一回京就被隔离。任何风声不许走漏,这绝不是个好兆头!

因为,在大宋这种好面子的国度,若是有外邦献土内附,必然要大肆宣扬,唯恐天下不知。现在却跟做贼似的藏着掖着,显然是官家和相公佣,对是否接受送到嘴边的肥肉,还充满了疑虑。

不过这也是正常,庆历新政失败后,这个国家的朝廷和高层,便缓慢而坚定的滑向了因循芶且、不思进取。他们所思所想的,只是如何维持住这条到处漏水的破船,至于乘风破浪、建功立业,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

自己真能说服这些暮气沉沉的家伙么?距离皇宫越近,陈恪心里就越没底。

带着满腹的心事,他和几位伙伴,被径直送入了宫中,在一处守卫森严的庭院中暂时歇息。

待陈恪洗了脸,更衣出来相见,吕公著才把如今的局面讲给他听。

其实三天前,官家和诸位相公,便已经收到了陈悄的奏报。但只能说事有不巧,在陈恪离京的这段日子里,西北局势也日渐白热化了”,…

屈野河之战后,宋朝禁绝互市,对西夏的打击十分沉重。相国没藏讹宠遣兵进攻榔延路,妄图逼迫宋朝开边。大宋向西北调兵遣将,运送粮秣,大战一触即发。

对宋朝上下来说,来自西北和北方的威胁,才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除此之外,一切外邦之事皆可缓议。哪怕大理国已经火烧眉毛了。

可是,献土四千里的诱冇惑,实在太大了,让官家和诸位相公无法轻易说不。更何况,还有可以解决大宋财政危机的铜矿,这是他们不能拒绝的。为了避免被动,官家和相公佣决定待陈恪进京后密议此事。再做安夺。

“具体就是这样的情形。”吕公著身为修起居注官,乃天子心腹之臣,他的话,自然也代表官家的意思:“究竟如何回应大理的请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来日的奏对。官家和相公佣,只会给你一次。说服他们的机会,如果做不到,休要再提大理之事。”

“我多嘴问一句”,陈恪听了,想一想道:“西北真的会打么?”

“这个……多半是打不起来的。“吕公著寻思片就,实话实说道:“我们的探子,从西夏带回消息说,没藏讹宠的妹妹,没藏太后已经遇刺身亡了。没藏讹宠的地位,不再像原先那般牢固,几大族都不服他。而且还有很重要一点,原来在屈野河禁地耕种,并非西夏朝廷的决策,而是没藏讹宠个人的行为,所得自然也全属于没藏家,西夏和别的家族,得不到一点好处。他们却因此而被断绝了互市,自然对没藏讹宠满腹怨言,更别指望他们帮他开战了。”顿一下道:“我寻思着,双方僵持个一年半载,还是得坐下来谈。”



第二八六章 天赐之地(下)

净室里,陈恪望着吕公着这位天子近臣,缓缓道:“晦叔兄这样说,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估计打不起来,那官家和相公们紧张什么?”
“万一打起来怎么办?朝廷的脸面何存?”吕公着苦笑道:“仲方,我跟伱说实话,其实西夏问题只是个幌子,关口还在‘出兵大理’这件事本身。我大宋的军队,已经几十年没有踏出国境了,官家和相公们,是一点信心也没有。”
话到这个份上,陈恪哪里还不明白?原来皇帝和宰相们,固然无法拒绝开疆拓土、解决钱荒的诱惑,但实在怕大宋的军队露了怯,万一被大理人识破是纸老虎,岂不赔了脸面又折兵?
“这真是让人无语啊……”陈恪黑着脸道:“有道是‘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国家每年用七成收入养兵,拖得国困民穷、入不敷出。临事却担心军队拿不出手,这样的军队养之何用?!”
“唉……”吕公着苦笑道:“这些问题,不是咱们小臣该讨论的。”顿一下,安慰陈恪道:“伱也不要沮丧,其实此事成行的还是很大的。”说着他压低声音道:“不瞒伱说,朝廷每年入不敷出,都达两千万贯左右。去岁大灾之后,国帑更是告罄。若非卖了十三行铺的地,只怕今年的俸禄都发不出来……所以如果大理真有取之不尽的铜矿,且可以便利的运到大宋,我想官家和相公们。还是会咬牙一试的。”
“我明白了。”陈恪点点头,他懂了吕公着的意思……官家和相公们,无非是既想趋利又想避害。自己想说服他们,只有按照这个方法来。
“你一路奔波,累坏了吧。”言尽于此,吕公着站起身道:“安心休息,等候官家召见吧。”
“嗯。”陈恪点点头。起身相送。
~~~~~~~~~~~~~~~~~~~~~~~~~~~
第二天,官家在紫宸殿御堂中召见陈恪。
当陈恪听宣进殿时,发现两府公相一个不缺。已经分东西列坐于御座之下了……正式朝会上,相公们是站着的,但在这种非正式的召见时。官家体恤重臣,向来是赐坐的。
向官家和诸位相公行礼,陈恪被命起身,发现殿中只自己一个是站着的。
官家赵祯打量着这个,自己破例钦点的状元郎,心中思绪连绵……多少年来,他所见的大宋官员,无不以明哲保身为立身之策,以危言耸听为扬名之术,以媚上邀宠为进身之阶。
但这个陈恪不一样。他是状元及第,只要按部就班,最多十余年,就能宣麻拜相。完全没必要自找麻烦,甚至把自己的前程都搭进去。
不过赵祯早就注意到。大宋朝开国百年,二十多名状元,竟然没出一个像样的大人物。难道是状元们无才?显然不是。难道是没有机会?显然也不是,哪个皇帝都会对自己的状元悉心培养、百般提拔,可为什么就是不成大器呢?
看到这个只用十余日,便从万里之遥外的大理赶回。敢将天大的干系担在身上的年轻人,赵祯有些明白了……惯子如杀子,太好的条件,让那些状元们不愿冒险,不思进取,又怎能担起国家的重任呢?
良久,官家才回过神来,望向陈恪道:“陈爱卿。”
“臣在。”陈恪恭声答道。
“出使前,寡人是怎么嘱咐伱的?”赵祯没有提眼前,反而先究起了过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