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日本人当中,这种论争好像没大有过,顶多是讨论一下自己的祖先是不是游牧民族,是不是南海海域的渔民这类民族起源的问题。
不论是佛教徒﹑道教徒﹑基督教徒还是无神论者,日本人的普遍意识是:日本人就是日本人。日本人中间没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识力量来维持种族的自觉性和特定的宗教信仰。从另一方面看,这也为日本人对各种宗教采取宽容态度提供了可能。
日本人的社会准则,与其说是自己创造的,不如说是他们根据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养成的一种习惯。 “那家伙不明事理!那家伙不知廉耻!这小子飞扬跋扈!”,这类话是用来评价某一个人是否适合存在于某一日本人群体中。一个人是不是日本人,这跟他(她)的父母,特别是他(她)的父亲是不是日本人有很大的关系。只要不是黑人或是长着红头发蓝眼睛,多半不会有问题。
在这点上,即使要对犹太人进行简单的描述,那还涉及到德国﹑苏联﹑西班牙﹑阿拉伯﹑印度和蒙古籍的犹太人,而且他们的相貌体格﹑所用语言和风俗习惯等都大相径庭。如果把拉比这个中流砥柱去掉,那
犹太人恐怕就建立不起来共同的意识了吧。
无神论·无宗教信仰者·皈依犹太教者
在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可以作为例子来讨论“谁是犹太人”。这个问题就是“是不是无神论者和无宗教信仰的犹太人已经作为犹太人存在了?”,或者说,犹太人皈依基督教等其它宗教后会出现什么情形?
如果我们从前面的讨论来看,读者当然会认为他们不是或不再是犹太人。但是,事实正好相反。信仰无神论的犹太人也好,成为基督教徒的犹太人也好,犹太人就是犹太人。借用犹太教法的权威赛摩尔?斯科鲁博士的话就是“犹太人永远是犹太人”。
我们不妨拿信仰无神论的犹太人举例,例如卡尔?马克思﹑爱因斯坦和阿尔扎克等。他们否定宗教,但他们不能否定他们是犹太人这个事实。就因为他们否认作为既定宗教的犹太教和基督教,所以,在他们的思想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投身于超越宗教限制的无穷世界的雄心。马克思创造出了新的理论代替犹太教的弥赛亚思想,即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共产主义理论。前者认为,在人类历史的尽头,社会出现战乱和暴虐,这时,救世主弥赛亚会给各国带来永久的和平。马克思则认为,对于资本家的压榨和掠夺,无产者会坚决地起来反抗,最终用自己的双手使社会发生质的变化,达到真正的平等和安宁。其实,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也是受到了弥赛亚思想的启发。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对弥赛亚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创造和平的人物进行了恰倒好处的替换。
至于爱因斯坦,他曾经说:“有一种超越一切的力量,支持着全宇宙的科学法则和自然界的运行变化。如果我们将这种力量称为上帝,那我就要向这位上帝低头。”他的这种告白,并没有否定宗教存在的合理性。他所拒绝承认的可能是作为“逐利信仰”对象的上帝,可能是作为神话叙事诗中主人公的上帝,也可能是神学讨论中观念上的上帝。但是,从承认有支持全宇宙真理法则的上帝这一点来看,爱因斯坦的思想是忠实于《圣经》思想的。
阿尔扎克称自己是“不是犹太人的犹太人”。“不是犹太人的”这半句可以理解为“不是犹太教徒的”。他突破狭隘的犹太复国主义的框框,看透世界的本质。他的生存方式反映了犹太人在长期离散的历史中形成的逆来顺受的特点。他受犹太人生活的熏陶,对宗教传统有一种感伤的情怀。这种感伤不强调合理主义,却在他的内心深处割舍不断。
皈依基督教的犹太人,如果有真心想皈依基督教的,也是在考虑从社会生活中得到更多的益处,在寻求生活方便的基础上成为基督教徒的。但是,犹太人一旦皈依基督教,就不再是犹太人了,而且也不会被基督教徒认为是基督教徒的兄弟。从道理上讲,“主的光辉下,四海之内皆兄弟”,他们可以成为分享这种兄弟之爱的朋友,但在感情方面,会有类似“他是犹太人的基督教徒”的区分意识产生于周围的基督教徒中间。这种意识的存在是一个逃避不了的现实。他本人也会有“我的身体里流动着犹太人的血液”这种内在的意识,而且很难摆脱。结果,皈依基督教的犹太人不断受到内在的和外来的“犹太人意识”的折磨。
由犹太教向基督教皈依的最著名的例子有十七世纪荷兰的数学家和哲学家斯宾诺莎﹑近代的英国政治家B?迪斯雷利(1881年卒)﹑德国音乐家F?门德尔松(卒于1847年,为摩西?门德尔松之孙)﹑法国哲学家H?伯格森还有此前在美国任国务卿的H?基辛格。在15世纪发现美洲大陆的探险家哥伦布也在西班牙皈依了基督教,成了一名犹太人基督教徒。
所以,“犹太人永远是犹太人”这句话意味着一名犹太人即使成为无神论者或是皈依其它教派,“犹太人”将是伴随你一生的烙印。即便是他们的子孙,如果能自觉地认识到自己身上流动着犹太人的血液,那就有重新成为真正犹太人(或犹太教徒)的可能性。
对于“谁是犹太人”这个问题的解答到现在还非常复杂,但一直在修正和发展着。现在,我想用以上的这些讨论为这个问题先打上一个句号。综合前面所述,犹太人就是犹太人或是犹太教徒的后代或是带有任何犹太人意识的人。这要求他的思维方式和行动背景能体现犹太教的思想。要认识犹太人,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
关于节俭
简朴让人接近上帝
奢侈让人招致惩罚
——犹太格言
人们一听到“犹太人”三个字,经常会联想到贪婪狡猾的犹太商人。也有很多人深信犹太人都是有钱人。这种形象可能是从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出现的反面角色夏洛克和欧洲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身上演变而来的吧。这也难怪,犹太人经商成功,很多人已经在实业界崭露头角。作为一个很好的例证,美国前财政部长M?布鲁门切尔,这位卡特总统的经济参谋,就是从民间选拔上来的。
他的一家在1947年逃离纳粹的魔掌,从欧洲来到美国。刚来的时候,身无分文。但是他十分努力,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经济学。毕业后,他当上了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那时他才三十一岁。十年以后,他成为美国企业本迪克斯的总经理。在这期间,他还担当国务卿经济顾问一职。他如此迅速的成功与尼克松时期的国务卿基辛格的经历同出一辙。
现在不妨介绍几个在当今世界很有名望的犹太实业家。他们是纽约时代公司的老板查鲁茨﹑百货业翘楚S?古多曼和休拉尔斯以及美术商古根哈姆。除此,还有几年前去世的电影制片人W?福克斯和哥尔德威等等。
但是,这并不是说犹太人都是富翁。在纽约市,有几十万的犹太人生活贫困,需要救助,可是因为黑人优先的生活保障政策,纽约的福利当局对此也是非常头疼。
无论是在芝加哥﹑纽约,还是在洛杉矶,只要犹太人逛街,总能买到便宜货。这可不简单,日本人就不能用折扣价买到那些贵得离谱的高档货。
关于节俭,我们看一下犹太人商店陈列的廉价品就知道了。一般的犹太人消费的就是那些廉价品,比如说没有香料的肥皂和没有牌子的化妆品﹑餐具。看一眼犹太人开的店,感觉不到生意兴隆,只有寂寞和哀伤的感觉。
落伍的日本厕所
人们对犹太人的印象,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无的,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这种情形是不是也发生在我们日本人身上呢?
虽然外国把日本叫做“有钱人的日本”,但实际上,日本人住的是“鸡笼”或者说是“兔子窝”。我们虽然有家电之王松下电器和摩托车之王本田,但我们大多数日本人只能住在火柴盒般的家里。我们终日忙碌,只能勉强维持拥有电视﹑空调和电冰箱的生活。日本人组团去外国旅游也是因为日本的旅游点人满为患,只能去人口密度比较小的国家。
最能表现当今日本贫困的是商品房的厕所。当入完厕起身的时候,你很可能就会把头撞到面前的墙壁上。
我想,世界上恐怕没有比日本的厕所更不方便了的吧。西式的厕所不尽人意,日式的更是又小又短。人们一边担心着是否会弄脏坐便器,一边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