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宣凝凝神观察,只见大批工人来往码头,出入南门,这码头在城外,随着工人来往,昨天抵达的舟船上的货物,不断卸下码头,送入城来,一时车马喧逐,人群来往不绝。
而长江码头之上,船只林立,东下长江,竟然和倭国、琉球及南洋诸地有贸易联系,看到这些,张宣凝略皱眉。
虽然说扬州设的很早,自汉武帝始,扬州地处长江下游,临淮倚江,交通便利,随着东南地区的开发,军事、经济地位日益重要,三国时,成为魏、吴激烈争夺之地。东晋南朝,扬州作为“王畿”,地位在诸州之上,号称“神州”。
但是,这样繁荣也超出了想象,特别是工人,似乎记得,在中国历史上,直到明时中期,才正式开发繁荣,杭州才出现“雇户”这种脱离了农业的工人。
而现在,这里全部有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泛起一丝狐疑。
虽然心中盘算着,但是干活还是毫不懈怠,老冯在菜场,讨价还价,买了菜和肉,准备回去作包子,晚上又是一次销售的重点,夜中还要准备明天上午的份,因此,分量很重。
卖的老主家,是一个苏姓的老人,已经年过五旬,身体有些瘦弱,看见张宣凝一手一拿的抓起上百斤东西,笑了一下,嘶哑着声音说着:“你这个伙计,看起来还小,力气倒不小,想当年我在竹花帮中时,也有这样的力气呢!”
说到这里,老人突然停住,低头看了看自己已经拐了一条腿的身体,一声长叹,然后几声咳嗽。
“苏爷,好汉不提当年勇了啦,竹花帮的大爷,还是不错的,您不是开了菜店,生意还不错吗?”老冯连忙打断了他的话。
“说的也是,托帮主的福。”坐在凳上,苏爷还想再说什么,却看到张宣凝已经拿着东西赶回去,呆了一下,闭口不言。
“竹花帮啊,怎么这样耳熟?”提着上百斤菜,张宣凝却感觉到毫不吃力,心中也惊疑自己的身体,赶着回到了店门口,这时已经是中午了。
就在这时,看见了贞嫂正在忙着煮饭,张宣凝本想去帮忙,但是他感觉到了几道目光,却还是把菜和肉整理一下。
崔寒也上来帮忙,然后轻声说着:“哎呀,贞嫂又在忙呢!”
“我们这里也很忙,忙完了再帮贞嫂办事吧!”张宣凝心平气和的说着。
崔寒狐疑的打量着他一下,眼见眼前的少年,虽然和他一样都穿着旧衣服,但是面容俊秀,神亮气清,自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气度,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嫉恨,然后才低头继续检菜洗肉。
张宣凝却是发觉了,不知道为什么,他对别人视线非常敏锐,视力和听力也非常敏锐,再加上自己也算是再世为人了。
看了看老板娘和崔寒,又看了看自己,心中已经是一叹,虽然自己安心作事,但是言谈举止,却和他们格格不入,这不要说别人了,就是他自己也明显感觉的出来。
因为自己的缘故,贞嫂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吃了一些亏了,这里,并不是自己能够留下来的地方啊!
可是自己心中有一个迷团还没有解决,而且零碎的记忆也没有完全恢复,虽然心中已经有几分明白,但是现在还不是离开的时候。
“贞嫂,我来帮你!”等自己的事情办完了,张宣凝才上去帮着贞嫂
贞嫂模样略有点憔悴,是辛苦,也是受了大妇的气了,见到他来帮忙,她垂下了眼帘,轻轻的说:“不用了,你作点别的吧,这里,我已经弄的差不多了。”
张宣凝略有点无奈的点了点头,中午伙计的饭当然不会很好,不动声色,吃完了自己的东西,收拾了筷碗,下午就有一点空闲的时间了。
“哎呀,去睡一会。”张宣凝说着,这是允许的,因为如果按照现代时间的话,晚上必须干到十点,早晨四点就必须起来,睡眠的确不足。
当下,张宣凝也不再思考,他躺回了自己的小床,不再注意周围的动静。
有意无意的,他感觉到了一些声音,心中冷笑一声,他开始试探着,按照记忆碎片中获得的呼吸,来慢慢调养自己。
随着呼吸,腹部一团热气慢慢出现,这是非常微弱,也非常明显的事情,按照记忆中的呼吸法,才进行了三天,就已经非常明显了。
这不会是他的天赋,而是这个身体原本的底子吧!
“内气已成,以后就是巩固和培养了。”张宣凝如此的想着,来到这个世界上,虽然不知道身在那里,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但是对于一个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的人来说,这无疑使他从寂寞一人的疏远感中迅速醒悟过来。
他就如快被淹死时抓的稻草一样,几天前从记忆中获得基本的内气运转方法,没有丝毫犹豫,就开始锻炼起来,毫不畏惧可能的走火入魔。
这就是为什么,他甘心在这里作伙计的原因,因为他觉得只要忍耐,再等一段时间就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
第一卷 扬州乱波浅浅起
―第二章 … 明悟(上)―
在张宣凝故意低调和避嫌的情况下,这份工作倒还作的可以,毕竟勤快又有力气,还不用付钱的雇工,不是很多。
每日夜中和午中静修,正是不传之秘,张宣凝发现这是一种极好的修炼方法,一团真气不断的精纯和强大,唯一的遗憾就是,残余记忆似乎挖掘的差不多了,印象最深的一些片段,特别是武功还记得一些,但是其它事情就再也无法恢复了。
转眼,又是三个月了,天越来越冷了。
“啊,夜中下雪了!”在张宣凝从温暖的床上起来去开门的时候,突然间发现了天地之间的一片雪白,难道南方也有雪吗?
崔寒也跟着起来,一脸心不甘情不愿。
到了冬天,夜中也长了,不过店的生意还是相当不错,所以他们还是要天蒙蒙亮,就开店开张。
张宣凝瞟了动作迟疑的他一眼,没有说什么,他已经看破了崔寒,无非是一个有点心计,但是本质上还是庸俗不堪的小人而已,正因为如此,他在寒冷天作事就没有这样勤快了——老板虽然有点疑心和提防,但是还是喜欢更勤快的张宣凝,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归根到底,为老板干活和赚钱的伙计才是好伙计。
“老板早。”张宣凝作完了事情,将门板卸开,才准备扫门前的雪,就看见老板也出来了,老板打了个哈欠:“哎呀,小张,已经出来了呀,去,菜场上买点东西,今年最后一天了,有什么就买什么,这里的雪不用你扫了。”
“好的,我立刻就去。”张宣凝拉起二轮的菜车,从雪地上就毫不费力的将菜车拉了出去,无视老板在背后的奇怪表情。
拉着菜车,走在街上,张宣凝想起了以前在现代世界的情景,那时的冬天,再怎么样,也没有现在这样洁白的雪吧……虽然街上的人还是很多,但是远比平时要少了许多了,毕竟马上就要过年了,在这个时代,过年可是最神圣的日子,绝对没有人为了赚点钱,而放弃过年……
张宣凝走的极快,拉着雪车,并不觉得辛苦,雪花落到了他的身上,真气缓缓的流动,张宣凝不由,抬头望向天空。
“小张,又出来拉菜啦!”
“恩,李叔,是啊,过年前,最后一车了。”
这三个月来,张宣凝有意亲自了解一下这个世界的人们生活,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因此经常有空时,帮周围的邻居作点什么,在附近街上的人缘相当好,许多的人见到他都会打招呼,而他也一一回应。
没有多少时间,张宣凝就熟门熟路的来到了菜场的店,就见有几个车家正挽了车招徕客人,张宣凝一笑,过年了,这些生意也少了。
停下车,入得门来,就见得一个老者,坐在了店中,苏爷正在喝茶,看到喝茶,张宣凝不由又一皱眉。
茶,是在唐朝中期,才有所谓的点茶煮茶之说,目前是隋时,应该没有吧,不过,到了这个世界,他早已经看多了与历史记载不符的东西了,当下也不在意,只是笑的说着:“苏老,我向你拜个早年呢!”
“啊,是小张啊,好好!是你老板叫你来提菜的?”本来寂寞而坐的苏爷,眼睛一亮,笑了一下,嘶哑着声音说:“难得你还有心,给我老头子请安问好,来吧,菜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你来了,这车菜后,我也要关门过年了。”
“真是让苏老久等了,实在是不好意思。”张宣凝笑:“而且,向苏老请安,也是当然的事情,别的不说,这几个月,多受你照顾了。”
苏老也就点了点头,看着他忙活,将一捆捆菜毫不费力的抱到了车上。
“说话真是文质彬彬呢,以前读过书?”看到这里,老人突然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