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类史上七大帝国的没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伴虎近患

当年辅佐光武帝刘秀打天下的主要谋臣邓禹的子孙同样显贵,最显著者莫过于孙女和熹皇后邓绥。她六岁开始读书,十二岁已通《诗经》《论语》等书。家人戏称为“女诸生”。公元96年,邓绥入宫,时年十六岁。因身材苗条,姿颜*而得到和帝临幸,封为贵人。后因巫蛊案发,阴皇后被废,立邓绥为皇后。公元105年,和帝死,殇帝刘隆出生百天即位,邓绥以皇太后临朝,时年24岁。年青寡妇不便于与大臣一起论事,遂起邓绥之兄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殇帝在位9月而死。邓太后又立刘祜为安帝。时年13岁,仍由太后临朝。邓氏外戚由此开始兴盛隆旺起来。

邓氏和窦氏一样走上了权力的圣坛,他们也会飞扬跋扈、独揽政权吗?

但与大多数外戚不同的是:邓氏族人总体上明晰史事,谦逊自守,懂得远祸全身。本来自和帝驾崩后,邓骘兄弟就常居禁中,后来邓骘为了避嫌连连上书要求还第,岁余,太后才许之。因为被封为上蔡侯、食邑一万三千户。邓骘久辞不愿领受,后不得不避开使者,辗转上疏自陈:“追观前世倾覆之诫,退自惟念,不寒而栗。……终不敢横受爵土,以增罪累。惶窘征营,昧死陈乞。”可以看出,他是十分谨慎和明智的。太后不听,疏五六上,方被允许。

邓骘崇尚节俭,举贤任能,在邓皇后执政期间能够尽心辅佐,使得天下虽然水旱频仍,却依然能够相安无事。但同时因为受太后倚重,朝廷大事屡参谋决,所以即使不断推脱也还是得到了不少的封赠,位次三公,势焰震耀都下。宗族中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邓骘的其他兄弟也都安分守己,不事张扬。弘、悝、阊去世时,全留下遗言要求薄葬,邓弘最为突出,仅白盖双骑,门生挽送而已。他们遵从祖父邓禹的教训,深以窦氏为戒,合家合族,守法奉公。邓骘的儿子侍中邓凤,曾收受过中郎将任尚赠送的马,后来任尚因为犯案,逮送廷尉,邓凤怕事泄,先向其父自首。邓骘髡妻及凤以谢罪,天下称之。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太后崩,邓氏宗族被安帝乳母王圣及宦官李闰等诬告,免了邓骘特进,命其归封国,宗族也全部免官归故郡,没收邓骘等人的资财田宅。后又徙封邓骘为罗侯,邓骘与其子凤并绝食而死。邓氏外戚就此覆灭。后经过大司农朱宠等人的冒死诉冤,皇帝才醒悟过来,还葬邓骘于洛阳北芒旧茔,公卿皆会丧,莫不悲伤之,此乃后话。

邓骘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谨慎自守的外戚之一,然而最终也没有避免覆亡的命运,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外戚这个位置实际上和虎背是差不多的,好上难下。由于和皇帝距离太近,最终难免被疑忌。为自保,则谋篡逆,结局是在新皇帝手里被铲除;同心忧国,又位高权重,震主遭忌,亦是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所以说权力的野蛮与嗜血,正在于此。当年范晔分析邓骘覆败的原因时说:“恩非己结,而权已先之;情疏礼重,而枉性图之;来宠方授,地既害之;隙开势谢,馋亦胜之。”悲夫!

东汉初年这两个显赫一时的外戚家族就这样很快地成为过眼云烟,跟在他们后面的是更加煊赫的外戚和残酷的斗争,宦官的势力也因他们而达到巅峰,走到了历史的前台。

2。乘风入云———宦官掌政

中国传统政治中有几个治愈不了的顽疾,宦官乱政就是其中之一。宦官第一次走到中国历史的前台是在东汉王朝,当年他们可是那个时代里亮丽的风景线,让全天下有些人闻风欣羡,有些人咬牙切齿。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的反差呢?

宦官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当中的一大痼疾,如果控制不好,往往会跳出来为害。对其能够为害的原因,司马光有很好的论述:“宦官用权,为国家患,其来久矣。盖以出入宫禁,人主自幼及长,与之亲狎,非如三公六卿,进见有时,可严惮也。其间复有性识儇利,语言辩给,善伺候颜色,承迎志趣,受命则无违迁之忠,使令则有称惬之效。自非上智之主,烛知物情,虑患深远,侍奉之外,不任以事,则近者日亲,远者日疏,甘言悲辞之请有时而从,浸润肤受之诉有时而听。于是黜陟刑赏之政,潜移于近习而不自知,如饮醇酒,嗜其味而忘其醉也。黜陟刑赏之柄移而国家不危乱者,未之有也。”(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九》)这些人由于自幼为奴,一般文化水平不高,十分迷信多忌,往往将宫内的一花一草、一井一鹤都当有神灵附体,加以供奉,当然更不会有传统士大夫以儒家理念治国的思想。所以如果被他们掌握了黜陟大权,其危险性可想而知。

中国卷 第一编  夹缝中的苟延残喘(4)

明代宦官刘若愚给后人留下一段对宦官生活的描述:“饱食逸居,无所事事,多寝寐不安。又三五成群,饮酒掷骰,看纸牌,耍骨牌,下棋打双陆,至二三更始散,方睡得着也。又有独自吃酒肉不下者,亦如前约聚,轮流办东,帮凑饮啖,所谈笑者皆鄙俚不堪之事。多有醉后纷争,小则骂僮仆以迁怒,大则变脸挥拳,将祖宗父母,互相唤骂,为求胜之资。然易得和解,磕几个头,流过几点泪,即欢畅如初也。”(《明宫史》)其生活之无聊可见一斑。再加上身为人奴,长期的卑躬屈膝造就的心理阴影和身体残疾混杂起来,一旦掌权,其飞扬跋扈,逞己凌人在所难免。然而宫廷权力这驾马车,不论是外戚还是宦官都一样,好上难下,没有回头路可走的时候,权力的破坏力就会被发挥到极处。以至于挟制君主、凭陵社稷、弄权干政、残害忠良、搜刮挥霍、结党营私。人的私欲和权力结合后所能干出来的一切坏事都会毫无约束的被浓墨重彩的来上一笔,直到其覆灭。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宦官干政却是借着外戚这股东风的。东汉首位掌权的宦官郑众就是在消灭窦宪的过程中崛起的。他为人谨敏,有心机,章帝时以小黄门迁中常侍,和帝时加位钩盾令(皇家花园管理员)。郑众不依附当时炙手可热的外戚,一心王室,因而得到和帝宠信。窦宪覆灭,郑众首功,被升任为大长秋,封剿乡侯。和帝常与议事,宦官用权从此开始。可以说和帝是刚出于外戚之坑,又掉到了宦官之谷里,皇权虽没有完全旁落,但已经开始摇晃不稳了。郑众之后,先后兴起的是孙程、单超等人。

借机得势

安思皇后阎姬有才色,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入宫后即得到安帝宠爱,立为贵人。第二年,立为皇后。但她生性妒忌,并且有着很强的权力欲望。汉安帝幸宫人李氏,生下太子刘保之后,阎氏怕李氏会取代她的地位,就将李氏毒死。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死,安帝亲政,阎后的弟弟阎显、阎景、阎晏并为卿校,典禁兵,次年,又封阎显为长社县侯。阎氏家族开始走上不可一世,声焰赫赫的道路。后又因怕太子将来继了位为母报仇,于公元124年诬告年仅10岁的太子谋反,逼迫安帝将太子废为济阴王。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安帝死于南巡途中。阎姬与哥哥阎显秘不发丧,以防止京师大臣们拥立在京的刘保,四天后,扶安帝之尸回宫,自己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任命哥哥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掌握军政大权。为了长期把持朝政,拥立年幼不懂事的汉章帝之孙北乡侯刘懿为帝,史称少帝。

少帝在位仅七个月就死了,阎氏兄帝又秘不发丧,关闭宫门,屯兵自守,准备再从众王子中挑选一个傀儡。中常侍宦官孙程为了从外戚手中夺权,秘密地联络了十八个中黄门,截单衣为誓,发动政变,迎立济阴王刘保为帝。这样,刘保便于公元125年11月丁巳继位称帝,改元“永建”,这就是历史上的汉顺帝。汉顺帝即位后,令羽林军杀死卫尉阎景,逼阎太后交出玉玺,又发兵逮捕阎显、阎耀、阎晏,一一处死,后来阎太后又被软禁于离宫中,于永建元年(公元126年)死去。

孙程等十九个宦官全被封侯,是为“十九侯”,赏赐各有差。从此贵幸莫比。十九名宦官的集体亮相,成为那个世纪当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政治大事,宦官参政已是题中应有之意。

孙程等人既已贵幸,会不会一样功高震主、不得好死呢?

后来,永建元年,孙程等人因为替司隶校尉虞诩辩驳罪状,拿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