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悠哉人生 作者:秋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爷,我想下到地方上去。”他浑然不在意丢掉一个正厅的级别,给自己倒了杯茶,轻轻地哆了一口。
“哦!怎么又这个想法。”倪佬饶有兴致地看着他问道。
“古人有云。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不就是这个理吗?”他轻飘飘地说道。“一直在部委待着。履历上也不好看!王家不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是唐代张九龄于唐开元三年提出的选官原则。州县指地方官,台省指中央官,该选官原则是说,没有在地方州县任职的经历,就没有担任中央台省官的资格。
这种选官制度,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为造就“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唐代中后期不断地加以具体化和细密化。各方面相关的制度逐渐调整,不断与这个原则配套。即使进士出身者必须先到州县任职的规定,就从进入官僚队伍的源头上对地方历练加以保证;关于没有任刺史、县令经历的人不得升任中书、门下两省要员的规定,则是从官员迁转的最后环节上对地方历练加以保证。有了这一头一尾的严格把关,加上此前在各个中间环节上的配套措施和制度规定。“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原则无论在保证官员升迁机会的公平性还是保证中高级官员具有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方面,都基本得到落实。为科举出身的士人加强地方行政历练、提高行政能力创造了条件。 如今的华夏国,也在借鉴这种重视官员实践经验的选官制度,很重视提拔使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基层干部。
“嗯!不错,到基层去,爷爷支持你。”倪佬欣慰地说道。“你打算去哪?”听听这话,跟菜市场捡大白菜似的,随便挑,这就是世家子的不同。
他手指摩挲这茶杯。“去中、东部吧!那里的改革活力不足,想出成绩也容易,这是南边无法比的。”
“也好!虽然咱家传统势力在南方,去磨练一下也好!”倪佬笑着点头,“就是出了岔子,我还能给你挡着。”
“爷爷!”他有些感动地看着老人家。乌黑的头发,那是染得,脸上的皱纹交错,老人斑点点。心里微酸,“放心我没那么差的。”
他又重新把话题扯了回来,刮了刮鼻子道,“这次的事,也不是坏事,起码让我们知道这背后有多少人。”只是他诧异地问道,“爷爷,按说这事应该老王家出头,怎么贺老、叶老往前跑啊!”
无论上到中央,还是下到地方县市,哪怕就是不算行政级别的乡村,只要一踏入仕途,就必需有个立场、站队,那就与这支队伍绑在一起了。
然后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了。
“这个听说他女儿治好了叶家老三的病。”倪佬怕他不信,接着说道,“叶家老三,现在活蹦乱跳的。”
“我记得叶家老三不是前些日子秘密住院,不是都快不行了。”他眯起眼睛说道。
“要不叶家这么火大。”倪佬说道,“也怪你弟弟笨,被人抓住把柄,没有一棍子把人打死的本事就不要轻举妄动,这回的教训不轻。好在只是公安内部的整风运动,没有太扩大,不然咱不只是丢面子的小事了。”
“有那么神奇嘛!爷爷看来明天得去拜访叶老了。”他放下茶杯道。
“好!”倪佬这次是真的欣慰地点头,满脸的笑容。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计较一时的得失。
“爷爷,我出去看看二子。”他起身走了出去。
二子就在客厅的沙发坐着,一个满头银发地老人正在给他用药油擦脸,满脸的心疼,二子疼的子哇乱叫,“奶奶轻点儿、轻点儿,痛!”
他坐在对面的沙发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奶奶应该给他重重的抹,让他疼了,记住了才好。”
“奶奶,你看他还是我哥嘛!不但不帮忙,还落井下石。”二子不依的的拉着老人的胳膊撒娇道。
“我看也轻了,这么大的人了,就是不学好!瞧把你爷爷给气的。”老人家倒是明理,不过说跟做是两回事,心疼的给他脸上擦着药油,心里指不定怎么想呢!
“这下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吧!”他说道,“受点儿教训也好,真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啊!这四九城里让你横着走。”
“我那知道他后面蹲着两尊大佛。”二子呲着嘴说道。“谁会想到,偏远之地来的小县城也会有人出头。”
“偏远之地,你看人家县城的两家民营企业为亚运捐了多少钱。你再看看偌大的国家有谁这么干的。”他一句一句问道。他顿了一下接着道,“你经商我不反对,但有些底线绝对不能碰触,我希望你明白。你前几年打擦边球,钻政策的漏洞挣了不少吧!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生意,那就正正规规地做生意,不要总是搞歪门邪道,总是想着打国家的主意。这种旁门左道的伎俩,或许能够得逞于一时,但绝对得逞不了一世。现在国家刚刚开始搞市场化,机制上或许是会有一些漏洞,但你不能总是将眼睛盯在这一个方面。久而久之,你就变成了一个投机者,而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商人。二子,这很危险的。”他又道,“不说别的,单说琼海你们这些人炒地皮,没少赚吧!能收手趁早收手。”
“咱挣得跟人家叶四儿那是没法比。”二子嘴里不满地哼哼道。“咦!哥你有啥内幕消息。”
“合着我说了半天白说了。”他气不打一出来,找他肩膀上结结实实一拳上去,“给我赶紧收手。”
“好!好!听你的我收手还不行啊!”二子不满地看着他,委屈的揉揉自己被打的肩膀了,他今天成了沙包了,谁都想给他两下。
“就你这样跟人家叶四儿比,你也就耗子别抢——窝里横,靠家族庇护,走出国门你屁都不是,还说挣钱,能人平安回来都不错,说不定家里还得赎你去。”他不是瞧不起他,而是事实摆着呢!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有。
“你大哥说的对,他说的都是长久之道,咱的起点已经比别人高了。”倪老夫人说道。虽然她心里不以为然,但大孙子说的都是对的。“咱现在谁也不能跟老叶家比,人家是公私两不误。你能做到。”
二子如泄气地皮球似的软了,“行,我听大哥的。”他点点头,因为大哥是真心为自己好!也是因为大哥没少帮自己擦屁股。
“行了,回屋睡觉去,以后老实一点,别总是惹爷爷生气。”他站起身拍拍二子的肩膀道。
他回到房间点起一颗烟,烟雾缭绕中,手里拿着是老爸写的那份儿关于经济危机的报告,只不过是手抄的。这一次是一字不差的认真地看一遍,眼睛悠远而深邃。不懂得专业术语抱起字典一字一字的抠。
党校内,“南南,你什么时候回家。”老爸关心地问道,这闺女在外面跑他还真不放心,要是再发生昨天的事,可怎么办?这时候他忘了他家闺女的本事,只是一个关心孩子的父亲。
方默南道,“胖子和韩志谦九月九号,在特区举行婚礼,姥姥和干爷爷现在都在那,我们参加完婚礼,然后再回家。”
“呀!胖子和志谦要结婚了,是该结婚了都三十了吧!”老爸乐呵道,“在特区啊!说不定咱们能乘坐同一班飞机,三天后我们培训班要去南方做经济方面的调查研究。”老爸说道。“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参加他们婚礼。”说起来这些年他和胖子和韩志谦接触的最多,胖子食品公司就在云县,而韩志谦每年都会来云县几回,一住都是三、五天的。
“那正好!我们一道走。”方默南笑道。

第246章

秋风送爽,。清风涤荡你的肺腑,天籁拨动你的心音。方默南从贺军尧那里粗略的知道事情的发展,估计一时半会儿老爸也没事,谁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点儿再惹事,那纯粹是找死。他们又闲聊了几句,主要是老爸不放心嘱咐方默南的,她不时的点头忙应,虽然她根本不用他不厌其烦地唠叨,但还是乐在其中,乐得在他们眼里当个孩子。
贺军尧抬起手腕看看表,“时间不早了,该上课了吧!”
“那老爸上课去吧!那我走了啊!拜拜!”方默南挥手跟老爸再见道。
老爸看着方默南他们消失在视线后,迈步向教室走去。
吉普车内,贺军尧问道,“接下来上哪去?”
方默南道,“去拘留所一趟。”
厉青峰听到他的话,车速慢了下来,“这去拘留所,您还留恋那里啊!”他打趣道。
“去!你才留恋呢!去保释一个人去。”方默南又道,“这得你们二位帮忙了。”
贺军尧道,“拘留所内有人帮你们父女两个了。”
方默南道,“算是吧!”
“怎么叫算是,你倒是说说,拘留所里发生的事。”贺军尧紧拉着她的手问道,这把人给救出来,看着他们父女两个衣着整齐、人也没事,他都忘问了拘留所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