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非常实用的课程生动,让大家听得是津津有味,学到了不少国际交往礼仪的知识,再加上讲师和学员之间的互动示范,时间就过得很快。等下了课,还有学员上前咨询一些自己不太清楚的地方,能让这些平时呼呼喝喝的官员如此勤奋好学。这是学员最爱上的课程,也可见中央党校讲师的实力和水平。
党校课程很多,既然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社会管理也少不了。涉及经济领域地就更多了,讲现在世界经济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讲师,后面还有一个旁听的老者,七十多岁,花白的头发,戴着老花镜,拧开钢笔,铺好笔记,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这些方爸他们都习以为常了,因为时不时的都有人坐到后面旁听。
在党校的学习期间,这种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一点也不稀奇,按照规定,中组部的人会跟班学习,暗中观察每一位学员在党校期间的表现,将来这都是升迁时刻的重要参考。进修部在这方面执行得比较到位,青干班内的学员因为良莠不齐,又不是重要位置的实权领导,就是随机抽查了。
一些住在党校附近的老领导、老首长,偶尔也会光临,根据自己的兴趣旁听两节课,另外,党校的老教授也会随时过来考察年轻讲师的课堂效果。 这都有可能,至于现在坐在教室里的这位老者是谁,谁也不敢确定。
虽然不知道这些旁听者的来头,但看这气度,就知道非同一般,绝不是什么凡人!有这么个人坐在大家背后,这课堂上学员都打起精神,规规矩矩的,免得闯祸啊!
课讲着讲着就讲到了刚刚跌落悬崖的日本经济,党校的课程比较实用,每堂课的课堂气氛也比较自由鼓励大家发问,允许无限度的大讨论。
学员们都在分组热烈的讨论,而方爸这前后两张桌子,都在听别人高谈阔论,后面有位大神矗着,谁也不敢说话。
“这几位同学!”
方爸就感觉身后的老者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肩膀,方爸只好硬着头皮回过头,看着那位戴着老花镜的老者。
老者和蔼笑着,道:“怎么你们不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有什么看法和理解,谈的是日本,如果不方便讨论也可以和我讲讲咱们小范围地进行一次交流?”潜台词,又不是说咱们国家可以畅所欲言嘛!
一听这话,前后左右几个人全都头皮发麻,有你这位大佬在这蹲着,他们哪敢‘大放厥词’。虽然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们职务多少页能跟经济沾边,但对于邻国日本经济这个事情,感觉很遥远,有的甚至听都没听过,信息咨询不发达,还真的是没有什么研究哪敢乱发表什么看法啊。
“说说嘛!对日本的这次经济危机有什么看法。”老者笑呵呵地把钢笔套了起来,一副绝不记录的样子,让大家尽管放心大胆地讲。
第二二二章
前后桌四人一听,老者都这样说话,看来是不说不行啊!怎么也得说两句意思意思。
“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嘛!”和方爸并排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硬着头皮说道。“咱们国家就不会产生像日本那样的经济危机。”
有人开头,其他的人自然要附和几句,方爸皱了下眉头,微微地摇摇头。
老者听着他们的话毫无新意,渐渐地放下了手中的钢笔,而是仔细注意着每一个人,看到方爸表情,“看小同志的样子,不赞同他们说法。”
方爸直接被点名,推脱不过,只好挪挪屁股,坐直身体,笑着拱手道,“那我就随便说说,各位都是前辈,有什么讲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多多指正。” 方爸放的姿态很低。
其他人心中一咯噔,都看看第一个发言的人,心道方爸还真是胆大,不说发言人是有背景。就说这后面坐的大佛,谁知道人家是什么来头,就跟对方讨论,万一这是经济权威,这不是班门弄斧吗!这个时候,保持谦虚绝对没错!
不过看方爸姿态放的够低,其他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情,听听他到底有何高见。
“好,你讲讲!”老者说道,重新拿起了钢笔。 方爸略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道:“刚才说道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仪的产物,我是这么理解的,我认为经济危机不管姓资还是姓社,其实任何经济体系都会产生经济危机,没有例外。 这并不是一个很新鲜的名词。自古以来,经济危机就在不断发生着、重复着,只是形式和原因有所变动罢了。”
“哗……”其他人都像是看疯子一样看着方爸,这人脑袋不会出问题了吧!居然敢这么说!刚才讲台上的讲师都说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怎么可能自古就有呢!甚至听着潜台词社会主义还会产生经济危机。这个小老弟啊,你就是想赌一把。也不能这么赌啊!
大家都觉得方爸这是吃错药了再赌,完全就是在赌对方是什么老领导,或者老首长,又不太懂经济,如果你能讲到对方心里去,那此后就是平步青云、一步登天。
但这一步登天是那么容易的吗?弄不好先摔自己一个粉身碎骨!
和方爸同宿舍的悄悄滴拉拉方爸的衣角,被老者冰冷的眼神瞪过去。讪讪地收回了自己的手。
老者来了兴致,难得听到不同的观点,鼓励地看看方爸道,“具体说说。”
方爸接着说道,“以前我们处于农耕经济。农业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周期性,因为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周期性的,这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旦这个周期被打乱,农业经济社会照样会出现经济危机。”他顿了一下接着道,“农作物的生长说白了靠天吃饭,而这个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天灾。风、火、旱、涝等等自然灾害,都会打破这个规律,地里生产不出作物,危机就出现了;其次是来自于战乱和土地的高度兼并,大量土地的荒芜,大量失地农民的产生。会把一次经济危机演变为整个社会的危机。例如:朝代的更迭。”
老者微微颔首,默然不语,但看他愿意听方爸继续说下去。
“ 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尤其是进入科学技术的发达,农作物的生产不再受以前规律的限制,不但产量提高,还有反季节种植,卫星上天,以及水利气象的配合,这个时候,社会具有了高度抵御农业经济危机的能力,与此同时,另外一种经济危机出现,就是库存过剩。工业生产是完全不受自然规律影响的,只要机器一开,多少产品都能制造出来,再加上生产技术的一步步升级改造,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制造产品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当看到一个市场机遇时,资本就会全力介入,于是大量的产品被瞬间制造了出来,很快问题就出现了,市场高度饱和,不再需要这么多的产品,也无法消化这么多的产品,于是资本开始撤离这个行业,工厂开始关闭,工人被解雇,失业率大增,危机便产生了,这就是工业时代的经济危机。”
方爸接着说道,“日本这次的经济危机,原因很复杂,先是发生了金融危机,在波及扩散到实体经济。其中一部分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了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这一进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公告,揭开了日本经济、金融全面自由化、国际化的序幕。国际金融巨鳄携带着大量的资本纷纷进入对日本股市和楼市的炒作,大幅拉高房价、汇价,使其严重泡沫化。然后今年年初大量的空单发威,造成日本股市的崩盘,紧接着是楼市,以此迫使资本四散而逃,让这个国家的资产价格跌得一文不值。”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从一个“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而日美关系将成为“政治大国”的基石。在1985年的“广场会议”和1986年的“卢浮宫会议”中,日本均成为美国最坚定的盟友。1985年的日本,同时面临着三个重大的战略转变:由“管制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由“外需主导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变。如此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可能使宏观政策失去回旋的空间。当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国内政策协调与国际政策协调等问题等交织在一起时,宏观政策的权衡、选择和调整会变得非常困难,可能会因失去平衡而出现严重失误。”方爸说道,“ 至此,经济危机由生产过剩的危机又演化为另外一种形态,那就是金融危机、信贷危机,或者叫做流动性过剩、流动性紧缺。但是欠的帐总是要还的,当欠账的人没有能力还债,这种模式就走不下去了,危机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