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合家欢 (完结)作者:旎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几里路了。

林初夏听了就提议:“既然清远离得这么近,大家还不如就在潮州城里找个旅社住下,吃些东西再雇个车往清远去。”林国斌瞪她:“都到了家了,还住外面,咱们祖屋有房子住呢。”林初夏直翻白眼,这都三十六七年没有回去了,你那祖屋还有你的立锥之地才奇了怪呢。

其实江银荷还是觉得林初夏的提议不错,毕竟自家婆婆领着老公出来也快四十年了,那个时候就欺负得他们只剩一间屋子了,这个时侯回去肯定是啥也没有了。她想了想温言劝道:“国斌,我理解你的心情,只是咱们提着这么多的东西,还有些东西是要给大儿子和二儿子的,你提着去了亲戚家,还好意思往外提啊!”

林国斌一想也对,也就不再反对在潮州城里找住的地方了。这回出来,江银荷带的钱不少,林初夏就说要住最好的旅社。林国斌找人问了问城里最好的旅社,才找了一个比较大又据说是全城最好的国营旅社住了下来,一共要了两个双人间。

几人稍微梳洗了一番,潮州的天气却是非常宜人,最低气温都有十多度,几人将笨重的棉衣都脱了只穿了外套,这才一起上街吃饭。

林国斌想家乡的小吃想得不得了,这回可让他逮着机会了,领着家里人进了一个比较大的馆子,点了一桌子的潮汕特色吃了起来。林初夏一看,一桌子全是小吃了。

她忙让林国斌介绍一下,这才知道有炒粿条、墨斗丸、牛肉丸、蚝烙、姑苏香腐、五香油橄榄、溪口卤鹅、糯米饭桃等等,都是他喜欢迟到,不过大家看着也都觉得很有食欲。

PS:

今日第一更,补昨日的第三更的。谢谢snowxueer的粉红票票,大家多投票票,旎旎就加油更新啊!

 第二百二十章

林初夏也不管什么是什么,捡着自己看着顺眼的就开始吃起来。这些东西都好吃,几人又坐了一晚的火车,又累又饿的,结果一桌子都没吃饱,又点了一桌子方才吃饱了。

四人吃饱喝足了,虽是有些累,可谁也挡不住林国斌想回祖屋的心。这个时侯没有什么的士,只能是搭顺风车或是坐那种长途公交车,好在长途公交车有直达清远的,几人就上了车。林初夏多了个心眼,又问了问回城的公交车末班车是什么时候。听到是晚上八点的末班车,林初夏看了看头上刚下午一点的太阳,七个小时应该有什么都说清楚了吧!

只有林国斌心里生气,狠狠地瞪了林初夏一眼,这小丫头怎么越来越不乖了,怎么整天就想着自己的长辈会对自己家不好呢。江银荷却觉得林初夏心细,省得到时候想回来却不知道还有没有车。见林国斌瞪林初夏,她忙护犊子地拦住林国斌的目光,让他哭笑不得。

这个时侯刚刚大年初五,公交车尽是走人家的,手里提着各种年货。好在车上还有座位,四人都找地方坐下了。也就开了有二十分钟,售票员就跟那喊清远到了。

四人忙提着东西下了车,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古代的城池一般,因为它居然有一座城门楼子,城墙上还有垛口,石头砌成的城门上还有一座飞檐的屋子,门楣上有石刻的清远两字。林国斌忙介绍:“这两个字可是清朝一位知府的手书,别看我们清远只是个小镇子,可光进士、举人、贡士就有二三十人。所以我们镇子里还有进士第、探花府、太卿第呢,各种豪宅有一百多座,不少还是五进、十进之深。”

三人听得晕晕乎乎的,也不是很明白林国斌说的是什么。进了城门。就算是进了清远镇,林国斌一边走一边介绍:“这清远镇是按九宫八卦修建的,镇中央的街道就像是龙脊,中央街道的东边有三条街,西边有六条巷,形成了三街六巷的格局。”

林初夏倒是前世和林国斌来过一次清远,于是她就故意问道:“那咱们林家的祖屋是几进的?”林国斌有些讪讪地说道:“三进!”林初夏又问道:“那奶奶和爸爸的那间房在几进?”林国斌有些汗颜地说道:“在最后面的后罩房里,我们和二伯公家都在这里,本来是一家三间的。可是后来……”林初夏接过话去:“可是后来又将两间房给了小叔公家,咱们家就剩了一间房是不是?”林国斌只得点头。

林初夏有些想不通了。那么大的屋子,怎么到了自己家就要去后罩房,本来的三间还变成了一间。就这样了。林国斌还觉得回来好。要不是前世跟着他回来过一趟,哪里又知道这老家的人是这个样子的。前世就是把林国斌气得够呛,回家就把奶奶的骨灰给埋在a市了。果然后来也没有再回来过一趟了,算是跟潮州这边的老亲彻底断了。只留了四姑奶奶还时有书信往来,因为那次回来只有她收留了自己家。

沿着青石板路往里走。两边的房屋鳞次栉比,蜿蜒起伏。街巷井然有序,祠第无数,庭院深深,千年的老榕树盘根错节随处可见。林国斌又开始介绍起来:“咱们镇上的建筑除了有少量的宋代风格的,还有大量简约的明代风格和华贵精细的清代风格。各家的祠堂就有十多座。三进以上的民居则有五十多座。”江银荷和杨淑萍两人听得连连点头,真是不错。

又走了一段,江银荷也忍不住问道:“国斌。咱们家的祖宅到底在哪啊?”林国斌忙说道:“从这边往右,西边的二条巷中间就是了,这个我还是记得很清楚的。”说着就领着众人向右拐进了西边的二条巷。

他一间间地看着,终于到了一间黑漆大门,门口还吊着两个大红灯笼。门楣上大石头上雕刻着“林宅”两个字。林国斌兴奋了,指着这黑漆大门激动地说道:“就是这里了!”

正在这个时侯。从里面出来了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一脸的得意洋洋,见林国斌正用手指着门,就上前来不高兴地用潮州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怎么在我家门口指指点点的?”这话却只有林国斌听得懂,因为潮州话跟闽南话差不多了,很是难懂,三人都看向林国斌。林国斌听了他是这家里的人,更加激动起来,也用潮州话跟他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

那年轻人本来还只是不高兴,听了林国斌说的话以后,简直说得上是脸色大变。林初夏前世随林国斌回潮州的时候年纪不大,而且又隔了二十多年,记得不是很清楚。可这个年轻人她还是印象很深刻的,这是大伯公家的大孙子,大名叫什么已经确实不记得了,只是记得大家都叫他十三哥。十三哥为什么叫十三哥却是很有意思的传说,都说他在娘肚子里呆了十三个月才出来,所以大家才这么叫他,林初夏却想那不成哪吒了、

林家的亲戚众多,光是爷爷那一辈就十多个,每个都生了四五个孩子,他们的孩子又再生孩子,可以负责任地说绝对超过一百个了。只是这个年轻人为什么印象深刻,却是因为他对林国斌说的一些话,让她记得非常清楚。

那年林国斌说想买些打火机回去,就是这个十三哥拿着自己的k金打火机问林国斌:“九叔,你说的是这种打火机吗?哦,不对,你买不起我这种打火机,这要好几百元呢!”说着就看着林国斌哈哈大笑起来,那眼神仿似看一个要饭的。林国斌气得浑身哆嗦,周围的族人却是跟着十三哥一起笑了起来。

林初夏眼神有些凌厉地看向那十三哥,十三哥却好似想到了什么,对着林国斌叽里咕噜地说了一气,林国斌点了点头,就乖乖地站在原地等着了,那十三哥却是转身又进了院子。

林初夏忙上前问道:“爸爸,咱们怎么不进去?他是不是咱们家的亲戚?”林国斌高兴地说道:“我跟刚刚那个年轻人说了,他正是这院子里的人,但是他不知道我们是不是他家的亲戚,就将我的名字和你爷爷奶奶的名字都要去了,说是要跟家里人问问,让咱们在这里等他回来。”林初夏心想,肯定是占了咱们的房子,哪里舍得腾出来,见家里回来人了,肯定要回去先通好气。

四人站在门外等了有半个小时,林初夏只觉得脚都要站麻了,正准备蹲下来的时候,十三哥终于出来了。只见他满脸假笑地冲着他们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说道:“九叔、九婶,还有弟妹、堂妹的,快进去吧!我爷爷他们都在等着你们呢。”

只有林国斌高兴地手舞足蹈,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了,跟在十三哥身后进了院子。剩下的三人却是互相对视一眼,默不作声地跟了进去。进去以后是个天井,地上全部铺的鹅卵石,只在边角处铺的条石,天井里摆设了各色的花盆,简洁明快。林初夏一抬头,看到嵌瓷屋脊有飞禽走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