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明朝三百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鬼却不予理睬,谩骂如故。过一会,那个演员对他喊道:“汪太监到!”醉鬼一听,顿时惊醒,撒腿就跑。那个演员一把拉住他问道:“你皇帝万岁爷都不怕,怎么倒怕汪太监?”阿丑扮演的醉鬼说:“我只知有汪太监,不知有天子。”

尽管小阿丑的杂剧逗乐了皇帝,但捧腹之余,朱见深对汪直的作为也不能不有所警惕,成化十九年(1483年)朱见深终于以欺罔苛扰罪将汪直罢黜,驱逐了周围的死党,并撤销了西厂。但汪直走后,朝廷并没有安定下来,朱见深仍然过于宠信宦官。

除了汪直外,太监梁芳也是朱见深所宠信的宦官,但是他的手法与汪直不同:汪直注重“权”而梁芳注重“财”。为了敛财,梁芳经常给万贵妃送一些美珠珍宝,然后以采办珠宝为名,出使各地,在地方上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因为万贵妃的缘故,朱见深对此也就不管不问。

同时,朱见深在执政后期,越来越怠于朝政,沉迷于神仙、佛道和长寿秘术之中。为此,梁芳先后引进了李孜省、僧人继晓等人,为他进献方术与符箓。慢慢地,朱见深从迷信方术逐渐发展到宠信方士,使梁芳、李孜省、僧继晓等人逐渐得以干预政事,李孜省任通政使、礼部左侍郎兼掌司事,继晓破格授封通玄翊教广善国师。当然,为了满足他随意任用官员的要求,朱见深曾下旨不经吏部的选拔和考核,由自己直接任命官员,即所谓的“传奉官”,由此大批佞幸之人获得了官职,导致吏制败坏,开了明代许多朝不良官制的先河。

明宪宗绘《一团和气图》大学士万安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仅通过各种关系,与万贵妃叙上族谱,自称子侄,以此博得朱见深的信任,而且也争献房中术以固宠,最后居然入阁拜相,参决朝政机务。明孝宗朱祐樘即位以后,曾在后宫中找到一个小竹箧,里面装的是一些奏疏,奏疏上谈的尽是一些“房中术”,每疏后面都写着“臣安进”。这个“安”,就是在万贵妃跟前称“侄”的万安,当时有《宫词》云:“宫中谁进房中术?纸尾臣名署万安。”

当然,实事求是地评价,朱见深执政时期也曾做过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安置了当时的荆襄流民。另外,也许是朱见深自己比较喜欢绘画的缘故吧,他也曾采取措施,使当时的社会文化有所发展。据说他亲自画了张《御制一团和气图》的绘画(现存故宫博物院),首创了一种正圆构图的特色画型。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朱见深病死,终年四十一岁,葬于茂陵,为他的儿子明孝宗朱祐樘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

恭俭有制兴盛世 勤政爱民留英名(1)



明弘治年间的驿符

恭俭有制兴盛世勤政爱民留英名——明孝宗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像明孝宗朱祐樘(1470~1505)是明朝历史上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个儿子,成化十一年(1475年)被立为太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明宪宗朱见深病死后继位,改元弘治,故后世又称他为弘治皇帝。朱祐樘一生在位18年,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与其父朱见深执政的成化时期相比,有了比较大的改观,因此被称为“弘治中兴”。朱祐樘是明代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后世史家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力挽危局,清宁朝序,勤政爱民,为中兴明主,其功绩不亚于太祖、成祖,在个人品德方面,更胜于太祖、成祖”。

不幸的童年朱祐樘之所以后来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应该说与他幼年时期备受磨难、坎坷不幸的宫廷生活经历分不开。朱祐樘生于成化六年(1470)七月初三,他的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俘入宫中,被派充到内廷书室看护藏书。一次明宪宗朱见深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纪氏怀孕。

当时,朱见深的贵妃、宠冠后宫的万贞儿知道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该宫女心生恻隐,不忍下毒手,便谎报说纪氏是得了怪病,并未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后来纪氏偷偷生下了朱祐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精心哺养。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就这样朱祐樘一直被偷偷地养到六岁。

一天,张敏为朱见深梳头时,听到他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朱见深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说出了真情。朱见深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喜出望外,立刻派人去接儿子。纪氏搂抱着亲生骨肉,泣不成声,嘱咐朱祐樘道:“我儿一走,我就活不成了。你看见穿着黄袍子,长着胡须的人,那就是你父亲。”然后给儿子换上小红袍,长久目送着他坐上小轿子,去认自己的生父。朱祐樘这时已长到六岁,由于长期幽禁,一直没有剪过胎发,长长的头发披散到地面上。当朱见深第一次见到自已瘦弱的儿子时,不由得泪流满面,连忙抱起他,让他坐在自己膝上,亲切地抚摸,久久地凝视,连声说道:“这是朕的儿子,长得真像朕。”

当天朱见深就召集众臣,说明真相,次日颁诏天下,立朱祐樘为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万贵妃得知此事,又气又恨。但随之纪氏却在宫中暴亡,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显然,纪妃与张敏之死皆与万贵妃的迫害有直接关系。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朱祐樘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官内,这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但是,朱祐樘的太子之位并没有因此而稳定下来。有一次,万贵妃请朱祐樘去吃饭,周太后叮嘱道:“你去之后,千万不要吃东西。”因此他赴宴时果然不沾任何食品,只称自己已经饱了。当宫人捧上汤羹时,年幼的朱祐樘说:“我怀疑此中有毒。”万贵妃既惊又怒,嚷道:“这孩子才几岁就如此,他日必加害于我!”

此后,万贵妃一改对朱见深后宫生活的控制,让他去临幸后宫的妃子,妃嫔们有孕也能顺利出生,许多妃子都生下了皇子,皇子渐渐多起来。于是万氏就天天在朱见深耳边说太子如何不好,让他改立其他皇子。朱见深对万贵妃一向言听计从,便有了更换太子之意,并马上着手准备,虽然众大臣极力反对,据理力争,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朱见深换太子的决心。这一次是老天帮了朱祐樘,正当宫中为改易太子的事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泰山地区发生地震,当时的泰山是皇太子的象征,奇异的天象一出,群臣立刻上奏“上天已经示警了,如果改立太子,必将引起动乱”。笃信佛教的朱见深这次服软了,心中很是恐惧,于是下令不准再议废太子之事,朱祐樘的地位这才得以稳定下来。

也许是这种多难的童年生活增加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增长了他的才干,锻炼了他的意志,与其他同龄人相比,他显得早熟。据说,丧母时的朱祐樘虽然仅有六岁,但却“哀慕如成人”。史学家们认为,明孝宗朱祐樘“恭仁俭朴,虚心纳谏”,而绝少“千金之子,性习骄佚,万乘之尊,求适意快志,恶闻己过”的恶习,这种个性的形成大概也与他幼年的生活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文华殿圣贤之君朱祐樘被立为太子后,朱见深非常注重对他的培养教育。九岁时,他开始“出阁讲学”,接受比较严格的教育。讲读在文华后殿进行,对他进行教育的老师都是当时的学养深厚之士,如彭华、刘健、程敏政等人。从九岁出阁讲学到十八岁即位,朱祐樘整整接受了非常正规的九年教育。

除此之外,朱祐樘在宫中也曾接受过很多人的教育,据说当时的宫中太监覃吉对他的影响很大。九岁时,覃吉曾每天给他口授朱熹的《四书章句》。对此,《明史》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弘治之世,政治醇美,君德清明,端本正始,吉有力焉!”在宫中和外廷的双重教育下,年轻的朱祐樘既拥有渊博的学识,又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尤其是喜欢诗歌、绘画、弹琴等,并且在这些方面的造诣颇深。《明史》中曾收录过他的诗集五卷,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钱谦益在自己编写的《列朝诗集》中也曾收录了他的一首《静中吟》:“习静调元养此身,此身无恙即天真。周家八百延光祚,社稷安危在得人”。

恭俭有制兴盛世 勤政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