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部歼灭。
洪、杨等人,尤其是洪秀全,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们一占领南京,便丧失了朝气。李开芳与林凤祥竭力主张继续北伐,结果只领得少数军队去尝试尝试。
他们所领得的,只有五万多人,这时候太平军的总数在六十万以上。
李开芳的官爵是“定胡侯,地官,正丞相”;林凤祥的官爵是“靖胡侯,天官,副丞相”。
李、林二人在咸丰三年四月初一日从扬州出发,杀开一条血路,经过仪征、浦口、临淮关、凤阳、归德(商丘),到巩县附近渡过黄河,于六月初二日开始围攻怀庆(沁阳)。
为了围攻怀庆,李、林二人浪费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受挫于前来解围的清将托明阿与胜保。
其后,李、林二人穿出山西的西南部,大败讷尔经额于临洺关,于九月底到达天津附近的静海与独流。林凤祥扎在静海,李开芳扎在独流。
两人攻不下天津,改攻为守,守到十二月底,退到大城县。其后一退再退,在阜城等地与清军又相持了一年,终被清军消灭(林凤祥于咸丰五年正月十九日在东光县东连镇被捕;李开芳于咸丰五年四月十六日在荏平县冯官屯投降。两人均被押解到北京凌迟处死)。
洪、杨在派遣李、林二人率军北伐以后,不继续增派其他部队作为“后劲”;等到李、林因孤军深入被迫后退之时,才'在咸丰四年正月'命令夏官正丞相黄生才带了四支军队(人数不详),前往援救。
这四支军队只有一支达到与李开芳会师的目的:在山东高唐州与李军相遇,随李军移至荏平县的冯官屯,终于与李军同被清军僧格林沁部消灭。
洪、杨不该把兵力又分用到西征上去。他们在成丰三年四月叫春官正丞相胡以晃与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等人,带了一千多船的兵溯江而上。
胡以晃与赖汉英等人,打下安庆、九江、黄州(黄冈)、汉口、汉阳,在咸丰四年六月初二日占领武昌。这些地方,都是太平军在不久以前占领过的,当时却不懂得略留一些部队防守。
两个多月以后,武汉三镇又被崛起于湖南的湘军领袖曾国藩抢了去。
曾国藩乘胜冲到九江,在九江被石达开击败(咸丰四年十二月)。
太平军乘势反攻。汉阳在除夕的一天入于罗大纲之手,武昌于次年(咸丰五年)二月十七日入于秦日纲、韦俊、陈玉成等几个将领之手。
清方的新任湖北巡抚胡林翼,指挥罗泽南、李续宾,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所带领的湘军,拼了死命,要从太平军手中夺回武汉。太平军这一边,也有石达开赶来增援,战事十分激烈。
《细说清朝》八三、杨秀清
论作战的能力,太平军比湘军厉害得多。然而天京在咸丰六年八月发生了政变,杨秀清被杀,石达开抽兵东下,不久韦昌辉也死,负责守城的韦俊(韦昌辉的侄儿)无心再守,也在三个月以后撤了出去(咸丰六年十一月)。
从此,太平军不再能打到武汉与其外围。就整个的局势来说,这是太平军走向下坡的开始。
杨秀清之所以被杀,是由于专权太过,不但引起洪秀全的猜忌。而且引起部下普遍的不满。论能力,他显然比洪秀全强;这一点,洪秀全自己是知道的。
金田起义之时,杨秀清是“左辅,正军师”。与他地位相同的有箫朝贵,萧是“右弼,又正军师”。永安州建国之时,杨秀清是东王,地位已高于西、南、北、翼四王,而仅次于天王及天德王。其后,天德王被俘,西王萧朝贵战死,杨秀清便成了无可制衡的权相。到了南京,洪秀全叫部下称杨秀清为九千岁,一切章奏均由他转呈(实际上由他代行批示),于是洪秀全只剩有天王的虚名,实权全部入于杨秀清之手。
杨秀清甚至又扮演“天父下凡”的活剧,当众叫洪秀全跪地挨骂。对天王他尚敢如此,对别人如何更不难想象了。
结果,他在咸丰六年(1856年)八月初三日死于北王韦昌辉之手。
《细说清朝》八四、石达开
韦昌辉之杀杨秀清,有人说是奉了洪秀全的密旨,也有人说是出于自动。
韦昌辉替太平天国除了“权奸”本是好事,但不该在杀了杨秀清以后,又杀掉与杨秀清有亲戚与部属关系的人两万以上。石达开在武汉前方听到杨秀清被杀,赶紧回到天京来。他企图化大事为小事,挽救太平军阵营的分裂。他回来以后,才知道韦昌辉滥杀了许多人,便责备韦昌辉。韦昌辉因此又想把石达开杀掉,弄得石达开只得出京逃避,韦昌辉一面派人追捕他,一面毫不留情,把他留在天京的家属杀光。
十月间,石达开带了四万精兵来到泾县,准备进攻天京,以清君侧。洪秀全便设法除了韦昌辉,以安慰石达开,召他回京。
此后的七个月,石达开是洪秀全的唯一辅佐。他为人公正廉洁,颇得军民拥戴。外国人有到过南京、亲眼见到他的政绩的,称他为英明的青年独裁者。(这时候,他的年纪只有三十六七岁。)
洪秀全对他十分猜疑、嫉妒,暗中命令洪仁发与洪仁达掣他的肘,又封仁发为安王,仁达为福王,分他的权。这两人是秀全的胞兄,不学无术而且贪污成性、贿赂公行。
最后,石达开感觉到留在天京不仅无法施展抱负,生命也随时可能发生问题,决计率兵出京,另创局面,但仍对秀全忠贞到底。
他在咸丰七年五月十一日出走,通知全城军民,愿留者留,愿随他去者去。结果,有十几万人跟随他走。
有一张他的五言韵文告示,被贴在安徽某地,其后成为珍贵的史料。这告示字字血泪,值得我们传诵:“真天命太平天国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石:为沥剖血诚,谆谕众军民,自恨无才智,天国愧荷恩。惟矢忠贞志,区区一片心,上可对皇天,下可质古人,去岁遭祸乱,狼狈赶同京,自谓此愚忠,定蒙圣君明。乃事有不然,诏旨降频仍,重重生疑忌,一笔难尽陈。用是自奋励,出师再表真,力酬上帝徒,勉报主恩仁。精忠若金石,历久见真诚,惟期妖灭尽,予志复归林。为此行谆谕,遍告众军民,依然守本分,照旧建功名。或随本主将,亦足标元勋,一统太平日,各邀天恩荣。”
这年(咸丰七年)八月,他离开安庆,经由景德镇到抚州(府治在南昌东南的临川县)。洪秀全因天京吃紧,派人到抚州向他求援;他顾念旧情,立刻转向东进,深入浙江,以缓和清军对天京的压力。
其后,他苦战十浙江、江西、福建三省之间,终于在闽西、赣南建立了一大片领域。
偏偏有曾国藩指挥萧启江等湘军将领,用稳扎稳打的碉堡政策,把他逐步围逼,使得他终于不得不在咸丰九年二月间放弃这领域,西向湖南。
这时候,清方在湖南的军力十分单薄。
到了五月间,石达开不仅攻占了很多州县(包括道州),而且扩充兵力到三十万人以上,把清方的总兵周宽世围困在宝庆(邵阳)城内。
他围了宝庆两个月,受挫于湘军的两个将领。这两个湘军将领是刘长佑与李续宜。刘、李二人的兵不多,每人仅有一万名左右,但均是久经战阵的乡勇,背后又有湖南巡抚骆秉章与湖北巡抚胡林翼作全力的支援。
石达开生平以闪电战擅长,不长于攻坚,兵太多,反而成了累赘。况且,清方早已实行了“清野”的政策,弄得石军粮食发生问题。
因此,石达开就动了思乡之念,转而向南,回师广西。他围攻桂林攻了两个月,向西占领庆远(宜山)。
他的一部分军队,由石镇吉率领,从桂林向西南走,走到永安州,也走到武宣、贵县。然而故乡已不像金田起义之时,拜上帝会的会友一个也找不到(大多数早就跟随太平军北伐了;不曾走的已被清方搜捕净尽)。结果,石镇吉无法发展,想在广西的西部立足也不能成功,到咸丰十年三月被清军活捉于百色。
次月,石达开离开庆远,在广西中部迁江县一带活动,仍旧没有什么收获。他转而向北,想进贵州,却进不了贵州。
此后,有一年六个月的时间,石达开转战于广西、广东、湖南三省,行踪飘忽,弄得清军疲于奔命。但是石达开本人也始终建立不了一个据点。
在同治元年的正月二月,他进入湖北,由湖北进入四川。于是,攻石砫,攻涪州(涪陵),攻綦江,攻叙永,大战于宜宾西南的横江场,又白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败退云南。
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石达开率领剩下的四万多兵,企图在越雋县境内,抢渡“大渡河”,被清军的总兵唐友耕打退。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