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食谱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朝,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至清朝,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用料是山雉等野味。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一次火锅盛宴。
火锅的发展亦如同餐饮史的发展是渐进式的,完全是依据当时的器皿,社会的需求与原物料的发现引进,而加以变化的。就像“花椒”在没传进中国前,怎会有麻辣锅?“辣椒”在未进入中国时,又怎么会有辣的调味出现呢?三国时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几格的锅,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和现今的“鸳鸯锅”,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到了南北朝,“铜鼎”是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现今的火锅。演变至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
周毅之所以说在这里做暖锅是有自己的道理的,在宋朝,暖锅的材料比较单一,特别是火锅底料,绝对没有现代火锅那样丰富。再者,宋朝的人民生活水平是很高的,整个封建社会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因此完全不用担心他们的购买力,更甚者,这里是川蜀地区,正是暖锅最流行的地方。
周毅所设计的这个暖锅分为两部分,下面是用来放置讲燃料的底座,底座上面放置一个内里很深的铁盆,这铁盆就是用来放置以及烹饪食物的。
“这是……”
“暖锅啊。”
周毅跟两人解释了一番这种暖锅的好处,两人对于其他的都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周毅多次提到的酒精却有些疑惑不解,周毅只能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可以燃烧的酒。
要想开暖锅店,这些器具自然要准备充足,因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面,铁锤和铁牛必须要制作五十个这样的暖锅,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不过也不轻巧。
这暖锅开始制作了,接下来自然需要准备其他的,周毅又来到了木器坊,找到刘老先生,向他定做了二十张圆形的中间带有凹槽的木桌和两百张有着宽大靠背的椅子,对于周毅的要求刘老先生很是奇怪,问了
几次,周毅却总是不说,只道以后他就会知道了。刘老先生没法子,只能按捺住心里面的好奇心,吩咐自己木器坊里的工人们尽快进行制造。
桌椅的问题解决了,周毅接着找上了张仲。
“你要开暖锅店?”听到周毅说要开暖锅店,张仲的反应很是强烈。
周毅对于他的反应很奇怪,说道:“只不过开个暖锅点而已,你用不着这样的表情吧。对了,有没有兴趣投资?”
“投资?”张仲但对于这个陌生的词汇很是好奇。
“是的,就是投资,我开这个暖锅店,准备筹集的资金是一万贯,如果你对这个暖锅店看好的话,你可以认筹这一万贯里面的一部分,如果赚钱的话就按照你认筹的比例获得红利。”周毅解释说。
张仲有些恍然大悟,说道:“对了,我猜想你说的那个大观集团,估计也是这样子搞的吧?不过那个的架子太大了,现在还不好控制,所以你开这个暖锅店,是准备积累经验?”
“可以这样说,也不是这样说的,这是我的一个实验没错,如果成功的话我会考虑其他的,但是这又是一个独立的融资事件,与我的大计划可以说关系还不是很大。怎么,听了这么多,你有没有兴趣加入进来?”周毅问道。
“一万贯?是不是太多了?要知道一个普通的暖锅店也只需要几百贯就可以了,五千贯已经是顶尖豪华的暖锅店了。”对于开口就需要一万贯,张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周毅则笑道:“要么就不做,既然要做,那当然就要做到最好,达不到第一,对于我来说还不如不做。”
“哟,没想到,你居然这么有志气,挺好的啊。好,既然你有这个想法,作为兄弟我当然是要支持的,我出五千贯吧,占一半,算个吉利数,怎么样?”
听他说兄弟,周毅心里总觉得怪怪的,想起大观茶坊欠债一百贯他都没站出来说句话,现在倒是开始称兄道弟了。想必那奶茶的利润颇为丰厚吧。
“五千贯?博雅兄果然有气魄,那好,就这样说定了。还有另外一件事,我记得,你的名下有一个酿酒坊?”
、【041】高粱酿酒
张仲的家族在青神县有一定的地位,这得益于有一个朝廷高官庇佑下发展起来的商业巨头。
张家的酒坊在西街,周毅也是不久之前才知道的。
“看来你做了很多功课啊,这都被你知道了。”张仲无奈地说道。
周毅嬉笑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咱们俩难不成我还能不知道你做了什么生意不成。再说了,我就是问问,又不要你的酒,说不定我还能够帮你改进点什么呢。”
“改进?难不成做酒你也会?”张仲瞪大了眼睛。
周毅微微一笑:“略知一二。”
张仲突然笑了,他想起来,前段日子酿酒坊似乎还真的有人来反映过一个问题,既然这周毅如此大包大揽,让他去试试也不错,问题解决了万事大吉,解决不了还能嘲笑他一下,挺好的。
“最近一段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酿造的酒似乎有些不清亮,含有絮状物,你说这是个什么情况?”
周毅哪知道是什么情况,他又不是酿酒的。一时间回答不了,只得打哈哈道:“现在说我怎么能够知道问题的所在,咱们还是先去酿酒坊亲眼看一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够得出靠谱的结论啊。”
两人来到酿酒坊,这酿酒坊和所有的商铺一样,采用的是前面商铺售卖,后面作坊加工的模式,周毅他们到来这里的时候,客人并不是很多。
“之前来这里买酒的人很多的,又好几家客栈都指定要我们的酒,可是自从咱们的酒出了问题之后,这些生意可大多都断了,哎,真是一群……”张仲对于生意的下滑显然比较哀伤。
“话不是这样说,生意上都这样,很多人都不顾及情面的,顾忌情面才来损害自己的利益,我想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高尚。我们进去看看吧,你们是怎么酿酒的。”
宋代是我国古代酿酒较为发达的一个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稳定,人们对酒的需求程度不断增加。酿酒界十分注重改良酒质,经常推出新型酒品以适应市场;而以分散经营著称的家庭酿酒也在全面提升自己的酿造水准。经过两宋300年的演变发展,中国酒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于宋人而言,酒是一种很重要的饮用品,人们的日常饮食、交际宴请、馈礼酬答,都离不开酒。无论是哪个阶层的人士,都会与酒发生往来。尤其是文人群体,更对饮酒充满偏爱,他们不但从饮酒过程中寻求欢乐和刺激,还往往把自己对酒的认识与理解通过一种文学形式表述出来,这种文学形式就是古典诗歌。翻开宋人诗篇,我们会发现,宋代文人的咏酒诗作特别多,这一方面说明了酒是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饮料,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饮酒给予了极大的兴致。
宋代酿酒行业有官营和民营之分,官营酒业占据垄断地位,民营酒业则相对分散。国家对酿酒业实行专利榷酒的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了酒税及利润的增大。为了保证这一财政收入,宋朝当权者一直在刺激消费,因此,无论是官营酿酒还是民营酿酒,只要不违背国家酒类专卖规定,都会得到鼓励。在这种局面下,宋代酿酒业始终处于兴奋发展的状态。
正因为需求量大,所有酒坊众多,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张仲的带领下,周毅从前面的商铺进入了后面的院子。院子里,酒气四溢,工人们正在忙活着进行酿造。
先是浸米,蒸煮,然后加酒曲发酵,再压榨成酒糟,然后澄清,将酒液过滤出来,这就是这个时候酿酒的步骤。
看着那些工人在忙碌着,周毅显得很是陌生,他是从农村里面出来的,虽然大了之后喝的更多的是高档的瓶装酒,但是小时候在农村里,每年家里都会烧酒的,步骤和这些却有一些不同。
“这样好像会有杂质吧,澄清什么的也会有絮状物啊,你们为什么不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呢?”周毅问道,他所说的另外一种方法当然就是烧酒了,虽然依稀记得宋朝已经有了烧酒,但是他不清楚为什么张仲的酿酒坊里依旧采用的是压榨发酵。
张仲说:“你说的是清酒吧,清酒之前我们也做过啊,但是很多人都说那种酒割喉咙,所以销路并不太好,虽然有些人喜欢,但是那都是少数,对于我们来说并不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