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怎样的战争模式?如果面对美军的不是伊拉克,而是我们呢?那结果会如何?”
答案是残酷而无可回避的——面对这样的敌手,思维和装备还基本停留在70年代的中国和他的军队只可能有一个结局——兵败国亡!
大受刺激的中国政府和军队立刻将近乎被遗忘的“国防现代化”重新提上了日程。为实现“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目标而进行的大规模军队现代化建设自1992年起便开始成为了中国军队建设的主题。
和陆海空三军大张旗鼓的部队改建,装备换装相比。中国武装力量中另外两块举足轻重的基石——第二炮兵和太空部队的建设则显得悄无声息……
然而,沉默,并不代表着无为……
尤其是,执行这一军事变革的,是向来不喜欢跟在他人身后追逐,而更注重从军事革命的最前沿对对手进行超越的中国军队!
对国策变化感触最深的,还是中国的军事科研机构——明显增加的投入、大量由不同渠道得来的资料、甚至还有大批来自距我们不远的,那个刚刚消亡不久的红色帝国的科研人员……
“勤俭”是中国人具备的诸多美德之一,在不声不响中,构成中国太空军事机器的各种零部件开始陆续到位。
西元1993年,中国的“尖兵”太空侦察卫星打着“地球资源卫星”的旗号正式上天;
西元1995年,中国第一颗具备实战能力的“杀手卫星”——“要离”试验成功,继美、俄之后,中国成为了第三个拥有攻击敌国太空设施手段的国家;
西元1998年,中国第一个初级的军用卫星网——由11颗分别用于侦察、跟踪、制导、定位、气象的军用卫星构成的“八阵图”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西元2005年,中国军队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对中程导弹的拦截试验,而在此之前,在对战区导弹的拦截领域,中国国土防空部队已经有了16次成功纪录……
在西元2006年爆发的台海之战中,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的使用了自己的太空战力,10余颗投入战斗的军事卫星在这场平定地区叛乱的战争中很好的扮演了“力量倍增器”的角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台海之战后,中国建设自己的“天军”的决心已经是无可动摇!
在经过了历时一年的内部调整后,2007年4月30日,中国军方正式对外宣布:在原有的总参太空战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太空战研究中心。
而在中国军队内部,“太空机动部队”才是这一“中心”的真正名称。
早已对中国将建立“天军”有了心理准备的各国军界和新闻媒体立刻把关注的中心转移到了另外一个热门话题上——谁将出任中国天军的统帅?
答案很快就出来了——2007年6月1日,中国中央军委主席胡松波发布军委主席令,正式任命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令羽中将为中国天军——太空机动部队司令。中国军方再一次让世界上的军事评论家们跌落了一地的眼镜片。
“离奇的任命!”、“给名将的奖励?不过,这个奖励似乎也太昂贵了些吧?”
各种明嘲暗讽充分说明了大多数人对这一任命的态度——让完全不是“专业人士”的“少帅”出任这个重要职务,中国人也未免太搞笑了些!
只是这些评论家们似乎都忽略了,那位更多的是以他人无可企及的军事指挥能力吸引众人眼球的青年将军在最初崭露头角时的身份——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研究中心太空战研究室研究员。
于是,在令羽的诸多头衔和职务中,除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解放军常务副总参谋长这最引人注目的两项外,就又多了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太空机动部队司令员”。
对此,向来缺乏幽默细胞的令羽曾极为难得的拿自己开了一次玩笑:“幸好我军没有要求各军兵种必须都同时佩戴自己的军种标志,否则我这顶小小的军帽可搁不下那么多的帽徽,恐怕得找一顶当年解放区开斗争大会时给地主老财戴的高帽才行!”
玩笑归玩笑,令羽在中国天军建军的最初时期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虽然专业上未必精通,但作为主席和总参谋长的宠儿,向来对“走后门”现象深恶痛绝的令羽还是利用自己的这一优势为天军争来了更多的军费和政策倾斜。
同时,作为天军的掌门人,令羽放手让以天军参谋长翔龙(铁血早期战友,第一批报名参加《鹰狼传》的战友之一)为首的“技术官僚”(毕凌波语)们主持天军建设的具体工作。
高投入加上正确的运作,必然产生足以让人欣喜的结果。
至2008年年底,中国天军建设规划中的“五大系统”——
部署在太空中的卫星侦察系统(包括用于反导的卫星红外线监测系统)、通信及导航系统、载人航天器;
部署在大气层内的早期预警系统、雷达、管理与控制系统,以及地基拦截器系统陆续建成服役,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太空武力。
※※※
西元2010年1月14日凌晨4时41分中国北京解放军天军指挥中心
翔龙少将面色冷峻的站在指挥席旁,即使此时他已经是天军事实上的“临时最高指挥官”,他却仍拒绝身边参谋们让他坐在那个位置最佳的指挥席上的建议。
因为那是令羽的指挥席!
令羽的位置,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或者说,是没有任何人敢于去尝试取代的!
面对着自己正前方最大的那块屏幕上显示的即将交汇的红蓝曲线,翔龙脸上的表情依然是镇定自若,整个人不动如山!
“虽然在多次的演习中,‘天网’和‘赤焰’都成功的拦截了模拟的‘敌国弹道导弹’。但演习毕竟不是实战!面对如此规模的导弹袭击,‘天网’和‘赤焰’的实战效果究竟如何,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没有谱!
但即使在如此紧张的时刻,代理指挥我们的翔副司令却表现的极为镇定!可以说,要不是有他作我们的主心骨,我们真的很难在紧接着的防御行动中创下93%的拦截成功这种世界级的战绩!”
这是当时离翔龙物理距离最近的天军少校参谋王绍舆的回忆录里的内容。
只是,即使这名当时和翔龙只相距73公分的少校,也没有看到翔龙双手中那不断渗出的冷汗!
中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有一个很贴切,同时也带着强烈的东方色彩的名字——天网。
和美国和俄罗斯的“NMD”和“第聂伯河”(俄罗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一样,中国的“天网”同样也是按照:“搜索——跟踪目标——计算拦截所需数据——拦截”四步走的模式运行的。
第一步:搜索
几乎就在日军发射地地导弹的同时,“天网”便立刻高速运转起来。
虽然担负战备值班的军用卫星在开战的第一时间既被摧毁,但在日军导弹无法企及的高层空间运行的备用星立刻在地面指挥中心的控制下被激活,重新组成了中国的“太空之眼”。立刻展开对日本列岛的不间断监控。
与此同时,部署在中国本土上的多部X波段雷达也同时全部进入满功率运行状态。
西元2010年1月14日凌晨4时40分,中国“哨兵17”号导弹预警卫星最先发现了日军弹道导弹的尾气。
第二步:跟踪目标
在第一步完成后,太空中的中国卫星侦察系统大气层内的早期预警系统同时开始对日军导弹进行跟踪监控。
西元2010年1月14日凌晨4时40分57秒,第一批具体数据分别由太空和地面传到北京指挥中心。天网的运行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步:计算拦截所需数据
以每秒运算速度高达200亿次的“银河7号”巨型计算机为核心的天军指挥中心中央电脑系统立刻开始进行高速运算,4时41分03秒,天军指挥中心正式向部署在高层空间的作战卫星和国土上各天军防御阵地发出拦截命令。
第四步:拦截
4时41分11秒,在各自配属的远程相控阵雷达导引下,第一批拦截导弹发射。
在大气层外、高层和大气层内,三种不同型号、不同性能的导弹同时发射,形成了对日军弹道导弹的点面两层防御系统。
4时41分58秒,代号为“飞天——13”的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最先和日军导弹遭遇。
“那几十秒钟里发生的一切,任何语言都无法贴切的形容出来!如果一定要我说,我只能说,那真的好像国庆时天安门广场上空绽放的礼花!”
——王绍舆
至4时42分23秒,第一波拦截完成。日军发射的72枚导弹中的47枚被成功拦截,但残余的25枚突破的天军的两层防线,依旧各自向它们的目标高速飞去。部分导弹的弹头已经开始与推进器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