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渡北归i,ii,iii-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31'《胡适的日记》,第3册,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版。

'32'孙敦恒《吴宓与清华国学研究院》,载《吴宓纪念论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33'转引《主角与配角》,傅国涌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

'34'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载《梁实秋散文》,第一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出版。

'35、36'《清华国学研究院史话》,孙敦恒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37'《梁任公先生演讲词》,载《清华周刊》,第20期,1914年11月10日。

'38'章太炎(1869—1936年),名炳麟,字枚叔。据云因倾慕明末清初顾炎武之行事、志向,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国学造诣极高,以能文善论著称于士林,被时人誉为最著名的国学家与金石家。此人对时势政治亦特别感兴趣,堪称革命家,为当时文坛政界备受瞩目的名士。其受业弟子多一时俊杰,如著名的钱玄同、黄侃、沈兼士、胡以鲁、周树人(鲁迅)、周作人、朱希祖、许寿裳、沈尹默、马裕藻、吴承仕、黄子通、刘文典等。由于弟子之多之出众,章氏大有天下儒林盟主之势,更受社会各界所重。当年袁世凯称帝,惧其凭借在学界身份和地位,以言论惑众煽乱,遂禁章于京师龙泉寺,欲杀之。内史监阮斗瞻慕章之才华,不忍,欲救之。乃谓袁皇帝曰:“武曌读骆宾王之檄布,犹许为人才,燕王受方孝孺之口诛,尚欲其不死。章之文章学术不可多得,无罪而戮之,公之智岂下于燕王、武曌乎?”袁动容,乃止。(陈赣一《新语林》,卷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南按:方孝孺终被燕王朱棣所杀。)

侥幸捡得一命的章氏仍性情不改,继续从事他的学术与政治主张,只是后来思想和学术眼光越来越僵化死板,尤其在对待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问题上,更是顽固不化,终被时代所淘汰,后来他的弟子也造起反来。据董作宾云:章太炎是那些不相信甲骨文并抨击对其进行任何研究的学者之一。他认为,“龟甲刻文不见于经史”;而龟甲乃“速朽之物”,不能长久,焉能埋于地下三千多年不腐烂;“龟甲文易作伪”,是最不可信的。他还说罗振玉“非贞信之人”,那末他流传的甲骨文也不可信。(董作宾《甲骨学五十年》,台北艺文印书馆1955年出版)同时,李济也说道:“本世纪(20世纪)头二十五年里,甲骨文在收藏家心目中之所以重要,主要因为这些骨片上发现的契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们受到宗教式的尊敬,一些中国的古文字学家把它们视为中国古代最神圣的文字。但也并不是没有不同的看法的。这一时期的经学名家、古典音韵学大师、革命家并为孙逸仙博士的朋友的章炳麟,就认定甲骨文是以罗振玉为首的一群江湖骗子伪造的假古董。”(李济《安阳的发现对谱写中国可考历史的重要性》载《安阳》,李济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关于章氏弟子造反事,李济举例说:有一件逸事有趣地记述了关于章太炎对待这些古代遗物,即殷代甲骨文的内心感受:‘在章太炎作生日那天,他的弟子黄(侃)季刚送了一份礼物,是用红纸包扎着的长方形东西,看去像一盒子点心。过后章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部罗振玉写的四卷本《殷墟书契前编》。……’逸事的结尾仅提到,他弟子的这份礼物没被掷掉,被放置在自己的床头枕边。很显然他真的读了这些被他认为应判罪的假文字。”但据李济说,“章的看法,在安阳科学发掘证实这些新发现的甲骨卜辞存在后,仍未改变。”(《安阳》,李济著)

'39'关于陈寅恪放洋十数载未得学位而独得学问事,学界坊间多有赞赏者,但岂不知正是没有博士这顶帽子,才让好友吴宓“费尽力气”。可以想象,陈氏倘有一顶博士帽戴在头上,清华聘请事应该更加顺利,至少无需举荐者多费口舌,赵元任、李济都是极好的例子。据云,陈氏应清华之聘,除了吴宓竭力相荐外,还得到了王国维与梁启超的赞许与鼎力相助。

王国维与梁启超皆陈家旧识,王国维与陈寅恪均受过晚清大学者沈曾植(18501922)的指导与影响。沈是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郎中、江西广信、南昌知府、总理衙门章京、安徽提学使,署布政使。光绪二十一年,与康有为等开强学会于京师,主张维新。曾受湖广总督张之洞聘主讲两湖书院。清亡后为遗老,寓居上海。学识渊博,早年通汉宋儒学、文字音韵,中年治刑律,治辽金元史、西北南洋地理,并研究佛学。又究心经世之学,提倡学习西欧。余事为诗,郑孝胥、陈衍推他为“同光体之魁杰”,诗篇有《病僧行》等。工书法,由帖入碑,结体险峻,用笔生辣,生拙高古,奇趣横生。著有《蒙古源流笺证》、《元秘史笺注》等几十种。1915年,王国维经罗振玉引识沈曾植,后二人情谊甚笃。沈为寅恪父执,与陈三立酬唱密契,作诗吟赋,共为“同光体”诗派领袖。寅恪作为晚辈亦对沈抱极大崇敬,向其求教问难。陈寅恪后来从事梵文、西北史地、蒙古史研究,与沈之影响颇有关系。通过沈氏这一中介,王国维与陈家相识相交并成好友。陈寅恪游学巴黎得识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即得王国维作书引介(伯希和氏曾把敦煌藏经洞的经卷运出国外,引起了中国人的愤怒。但作为汉学家,曾在傅斯年的帮助下,于1935年到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现场等地作过考察)。

梁启超不仅是陈家旧识,且与寅恪祖父宝箴、父亲三立、长兄衡恪祖孙三代交谊笃厚。据《民国人物碑传集?陈三立传略》(吴宗慈,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出版)载: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因中年于金陵筑散原精舍,故以“散原”为号。清光绪八年乡试中举,光绪十二年进士及第,在京师以主事分吏部行走。此时朝廷部吏弄权,成积重之势,吏部尤甚。而父亲宝箴颇有政声,名扬海内,三立遂决定辞官随从父亲,亲侍左右,并藉与当世贤士大夫交游,讲文论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宝箴诏授巡抚湖南,一切新政,裒然并举,“一时贤哲如朱昌琳、黄遵宪、张祖同、杨锐、刘光弟辈,或试以事,或荐之于朝。又延谭嗣同、熊希龄、梁启超等,创立时务学堂、算学堂、湘报馆、南学会之属,风气所激厉,有志意者,莫不慨慷奋发,迭起相应和。于是湖南士习为之丕变,当时谈新政者,辄以湘为首倡,治称天下最。凡此为政求贤,皆先生所赞识别勷而罗致之者也。”

1897年,也就是戊戌变法(1898年)的前一年,已有才名的梁启超受时任湖南巡抚陈宝箴与其助手陈三立之聘,出任长沙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从此,梁氏与陈家结交,有机会对祖籍义宁的陈氏家学有所了解,并极为崇敬。据云,1924年,梁启超夫人李蕙仙去世,葬于北京香山卧佛寺东面小山,梁启超曾想让陈三立为之书写墓碑文,后因故作罢。

正因为陈寅恪与王、梁二人有如此渊源和交情,后者为其进清华园助力当是合乎常情与人情的。据清华研究院第三届学生蓝文徵回忆,当年梁启超曾亲自向校长曹云祥面荐过陈寅恪,当时的情形是,“曹说:‘他是那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先生气了,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好吧!你不请,就让他在国外吧!’接着梁先生提出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几位名教授对陈先生的推誉。曹一听,既然外国人都推崇,就请。”(陈哲三《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载台湾《传记文学》1970年16卷3期)陈哲三是蓝文徵的再传弟子,关于梁曹对的故事,是陈从蓝处得来的,因而有人谓“颇具小说家之描述”,只能“为一种传闻”,不能全部置信。其理由是到了陈哲三氏这里,与梁曹已隔三代,时间久远,难免有以讹传讹之嫌,即使真有此事,也多有演义,致使后人难辨真伪了。如同顾颉刚氏搞出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传说”一样,年代越往后,编造的成分越大,色彩越浓”,当年清华园中的梁曹对亦当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