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给它取名为《无尽》。
母亲看着我的这幅画,良久,说道,Theo,我没有什么可以教给你的了。
妈妈,您这是?我惊讶地问。
她擦了下眼角的泪痕,说,我被你的画打动了。透过这幅画,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苍凉和绝望。Theo,去卢浮宫看看吧,那里有世界最顶级画家的著作,你只要用心品味,一定会受益匪浅。
(3__3)刚睡醒~(3__3)刚睡醒~(3__3)刚睡醒~昏割线~(3__3)刚睡醒~(3__3)刚睡醒~(3__3)刚睡醒~
此刻,我正在塞纳河北岸的卢浮宫里徜徉。
我之前来过好几次法国,但都没能去卢浮宫里大饱眼福一番。
这次,我带着虔诚的学习心态,在卢浮宫绘画馆里久久观摩。
这里所收藏的绘画之全、之珍贵是世界上各艺术馆不能比拟的。绘画馆共有35个展厅,2200多件展品,其中三分之二是法国画家的作品,三分之一来自外国画家,14~19世纪的各种画派的作品均有展出。
比较杰出的作品有:富凯的《查理七世像》、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拉斐尔的《美丽的园丁》、勒南的《农家》、里戈的《国王路易十四像》、路易·达维德的《拿破仑一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大典》、德拉克鲁瓦的《肖邦像》、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室》等。
然而在所有绘画作品中,最为杰出、最受人瞩目的自然是达·芬奇在1503年完成的不朽杰作《蒙娜丽莎》。它被置放在卢浮宫二楼中间的一个大厅中,外面用玻璃罩着,显然是特别的保护。玻璃罩周围射出的柔和的灯光,足以使观众看清画面的各个细节。
《蒙娜丽莎》又称《永恒的微笑》,被认为是西欧画史上首幅侧重心理描写的作品。蒙娜丽莎端庄俊秀,脸上含着深沉、温和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你觉得温文尔雅,令人陶醉;有时仿佛内含哀愁,似显凄楚;有时又略呈揶揄之状,虽则美丽动人却又有点不可接近。更妙的在于,在这幅名画之前,不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她那温和的目光总是微笑地注视着你,生动异常。
我正在惊叹《蒙娜丽莎》的奇妙时,忽然感到后面有人拍了我一下,我一回身,是一个学生模样的小女孩。
她身材娇小,眨着墨绿的眼睛用法语对我说,这位先生,你踩到我的画稿了。
我虽然对法语算不上精通,但应付日常对话不成问题。
我弯腰拾起那张被我踩了一个大脚印的画稿递给她,歉疚道,对不起,小姑娘。
她接过画稿一看,带着哭腔道,天啊!这可是我的期末作业啊!我临摹了一天才画好的!明天就要交了!
我大概听出了这张画稿对小姑娘的重要性,连忙安慰她,你先别急,要不,我帮你再画一张?
先生,这样可以么?还有三个小时就闭馆了,您能画的完么?小女孩不可置信地问。
我对自己的画功还是有自信的,取出随身携带的画纸和画笔,对着《蒙娜丽莎》慢慢比对、勾勒起来。
我花了两个半小时完成了临摹,那时已经感觉头昏眼花。
不知怎么的,自从三天三夜创作《无尽》开始,只要一直持续作画超过两个小时,眼睛就会变得越来越模糊,头也会跟着疼起来。
当我将重新临摹的画稿放到小女孩手上时,她兴奋地跳起来道,哇,先生您真厉害!画得真好!
为了报答我,小女孩非要在我们出馆后请我吃冰淇淋。
我们坐在冰淇淋店里边吃边聊天,我知道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是高中生,名字叫Elaine。
临别前,她踮起脚尖,在我的脸颊留下一吻。
她说,她喜欢我,给我留了手机号码,希望以后还能和我见面。
我微笑着和她告别,心想,法国的女孩子真是奔放。
直到她的身影渐渐隐没在暮色之中,我才拿起手机,删除了她的联系方式。
Elaine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子,但是我不想跟她再有任何关联。
在这个世界上,我唯一想与之有关联的女子就是你。
奈何,天意弄人,让我忘记了你。
我望眼欲穿,正如《无尽》中的老妇,彻骨的绝望和永无结果的等待。
夜色蔓延,我坐在塞纳河畔,沐着晚风,忆起年少时读过的徐志摩的那首《我等候你》。
我等候你。
我望着户外的昏黄
如同望着将来,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你怎还不来?希望
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
我守候着你的步履,
你的笑语,你的脸,
你的柔软的发丝,
守候着你的一切;
希望在每一秒钟上
枯死──你在哪里?
是啊,女孩,你在哪里?你还好么?
慕小邪:你们能理解那种感觉么?你分明知道自己很爱那个人,却记不起那个人的音容笑貌,记不起你们所有所有的过往,你会抓狂,会心疼的要死么?苏苏儿纸,乃要挺住!
、B面 21 画心
天气晴好。
我也学着那些街头画师,在塞纳河北岸的人行街道边,支起画架,准备几杯涮笔水和一堆颜料,不主动“拉客”,也不劝说游客画像,只等有缘人。那神态,大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架式。
街头画像通常有黑白和彩色两种,尺寸为八开纸,也可根据游客的需要改变大小。游客坐在椅子上或站在路边,由画师选择其姿式和角度,以根据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内在性格。一幅碳粉黑白人物肖像十几分钟即可画完。
而且几乎所有的街头画师都出售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各种流派和风格的作品应有尽有,形式上亦有版画、油画、素描、水彩画等等,一应俱全。
有些街头画师还临摹名家作品,而且非常专业,临摹的作品在手法、笔触、色彩和神韵上都酷似原作,难辨真伪。如果你想要某个名家作品,可以到街头画师摊位上去订货,预交一定的订金,那么你便能买到达·芬奇、拉斐尔、毕加索、莫奈等名家的“作品”。
当然,我来这里并不是为了挣钱,只是想体验一下这种悠闲而又浪漫的生活。以前,天天在商场上摸爬滚打,早就不知“享受生活”为何物,忽略了太多的美景,也忽略了太多重要的人和事。
街上游客络绎不绝,我埋头专注作画。
画纸上,艳阳下,塞纳河波光粼粼。
可不知为何,画着画着,我竟毫无预兆地想起你。
微风吹皱的每一丝涟漪里,都有你的那抹浅浅淡淡的剪影。
临近中午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客人终于光顾。
那人站到我的身后,我却丝毫没有察觉。
她轻叹了口气,用地道的法语说,真是奇怪,你明明在画着周围的景物,可我却感觉,你分明在画着一个人,一个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人。
我心下一惊,随即回转过身。
那是一个很有气质的东方女子,黑发及腰,肤若凝雪,穿薄荷绿的抹胸长裙,外罩一个花纹繁复的复古披肩,清新中又带着沉静,让人眼前一亮。
她对我莞尔一笑,友好地说,先生,可以麻烦你给我画一幅人像么?
我点头道,当然可以,这是我的荣幸。
她又说,先生,听你的口音,你不是当地人吧。
我淡然一笑道,嗯,我是中国人,中德混血。
她笑的更灿烂,立刻用汉语对我说,太好了,在异国他乡遇到国人真是倍感亲切。
你是北京人?我听着她略带京味的普通话问道。
她拢了拢披肩,回答道,我十岁之前是在北京长大的。
我说,巧了,我也在北京生活。来,我们到河边去吧,那边的风景更好。
她轻倚着塞纳河岸的护栏,黑发和碧裙随风飞扬,唯美绝伦。她,是适合这样背景的女子,是值得用画笔勾勒的女子。
半个小时,画像完成,我还在右下角写下了“染”字。
她欣喜地接过画像,仔细端详起来。
可是看着看着,她竟皱起了眉头,摇了摇头说,你这画,画得不好。
我听后有些不高兴,但又不能表现的太明显,便问她,哪里不好?我可以修改。
她将这幅画塞到我手里,缓缓说道,这幅画,你并没倾注感情。我只看到了美感,再看不到其他。
我笑了,问她,你的要求真高,有了美感还不够么?
她也笑,说道,如果我只是个游客,那当然够了。可我偏偏不是外行,我从四岁开始学画,直到二十岁才改行去学的服装设计。爷爷是我学画的启蒙老师。他虽然已经过世多年,但那句作画的箴言我永远都忘不了。他说,作画贵在“画心”,而不是“画形”。
听了她的话,我的内心有一刹那的震撼。这个女子,果然不简单。
画心,我喃喃道。
她看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欣慰道,嗯,孺子可教。你慢慢体会吧,我还有点事,得先走了。再见,MR。染!
她走后,我这一整天都在琢磨“画心”和“画形”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