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不同的,只是这一天到来的早晚而已。而现在,面对中国远征军在法国所取得的战绩,即便是过去极为自信的他们,现在也觉得南满的兵力实在是有些太过薄弱了,也使他们认定眼下想要保住南满,就必须要增加,所以他的话立即引来了一片群起响应之声。匆忙召开的会议,却很快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最后,确定了“以要确保日本在满州的权益,务须向南满增兵三个旅团,向朝鲜北部增兵一个师团”的陆军应对方针。会后,参谋本部立即责令陆军省军事课准备一份向内阁提出增兵满洲的建议。
上午10时,日本内阁紧急会议也在东京首相官邸召开了。
会前,寺内正毅依然还是坚持认为,这么做实在是太过冒险,而在会议开始前,他就曾问过大岛建一:
“我们这次增兵,真的可以有让中国人认为这是正常的增兵吗?如果因此引发了什么误会,到时可就麻烦了!”
麻烦!
作为首相,寺内正毅从未来想过,自己会碰到这么多的麻烦事,陆海军纷争的公开化、陆军以中国为假想敌,从而获得更多军费的作法,现在,终于,随着中国远征军的大胜,陆军终于有了扩军的理由。
向南满和朝鲜增兵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他们肯定是希望扩编!
“现在,不是误会不误会的事情,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果在南满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那么未来我们很有可能在一击之间,就失去南满,战争可能会扩展到朝鲜。”
大岛建一毫不含糊地回答道。
而在“胶澳事变”后,于风口浪尖出任日本首相的寺内正毅,却沉默了下来。上任伊始,他就确定了先内后外的治国方针,力图首先稳定国内政治局势,他不懈地努力着,并艰难地协调着同军人、财阀、政客等各方的关系:同时他也倾尽全力谋求利用欧战实现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机会,指望着这场战争先把经济颓势扭转过来,再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遭受重创国防。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军队所需要的却是忍耐,尽管面对着种种压力,他一直艰难地继续着这一政策,而现在,……
又看一眼那个电报,他却知道,恐怕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日本必须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证明一些事情!未完待续……)
s
第172章 对应之策
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在地球上空都有数以千计的无线电波在回荡着,在这些电波之中,除去大量的民间电报之外,尚还有许多政府之间的往来秘电,以及军事秘电,对于许多眼睛来说,如何获取这些电波内所承载的信息,甚至可能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相比于有线电报,无线电报无疑是便利的、快捷的,与有线电报不同,无线电报或许极为便利,但是在便利的同时,却有一个不足任何人,只要调校到合适的波断,就可以接收无线电信号,从而掌握对方的电报内容,也正因如此,电报的保密和破译,便成为摆在各事、外交机构之间最为重要的课题,没有任何国家愿意看到自己的机密敞开于世人的面前,也就是从那时起,无线电战场便成为了一看不见硝烟,却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战场。
在这个只见电磁波的战场上,各国的数学家、密码专家们一方面努力的完善着自身的密码,一边尽可能的破译他国的密码,这场矛与盾的竞争从未曾停止过,而且随着欧战的持续,而越发激烈起来。
电信电话公司,简称电电公司、中华电电,这家于民国四年九月成立的大型“企业”,是根据国务院制造的“一业一企”原则,通过整合“陇海电电”以及多家电报、电话公司而成的。旨在控制全中国电讯、广播网络的中枢和经营电气通信业务的特殊业务公司。
而之所以成立这么一家“官商合营”的特殊业务公务,是为了在中国推广建立的电信、广播网络,以一家公司的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发展,当然,这么做还有一个有益之处利于技术保密。
电电公司是“一业一企”中设立最早的企业,之所以其设立最早,却是因为其涉及到的群体较少,因此其设立的阻力最少,所受到的干扰最少。因此才会成为“一业一企”的领头企业。
在连云港郊外的云台山上,有一座高耸的混凝土塔式建筑,混凝土高塔上高耸的铁塔,显得甚是显眼,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座铁塔还是连云港的知名地标之一,而这里便是中国电电公司的电报信号塔,亦是亚洲功率。世界第二的电报信号塔。
在这座电报信号塔建成之前,中国发往欧美的无线电电报,往往都是通过发往日本或香港,再由两地中转发往欧美,直到这座电报塔建成之后,大量的国内国际电报方才转由连云港电电公司转发。在去年成立中华电电公司时,“陇海电电”之所以能控制新公司55%的股权,正是得益于其先进的硬件设备。
对于外界来说,这座信号塔最大的用处,恐怕就是转发国际长途电报。但对于情报人员来说,这座电报信号塔,却有着其它的用处,这里不仅可以接收到来自各国电报局的电报,同样也可以接收到大气层内回荡着的种种电波信号,而其中不乏大量的军事、外交秘电。尽管那些电报的接收方并不是连云港信号塔。
也正因如此,早在电报信号塔建成之后,公司下属的译电组即开始同江苏陆军参谋部情报处共同介入电报信号塔的日常管理之中,同时,还于城内设立了一间由两家机构合作的电报破译机构连云港电讯技术中心。…;
中华电讯技术中心,这家位于连云港的“技术机构”在过去的两年间,几乎从未研究出什么肯有商业价值的发明,甚至于除去那栋建筑门外不大的铜牌之外。就没有任何引人之处,但是这家表面上属于“电电公司”的技术中心,却有另一个职责破译他们所接收的任何一份军事、政治、外交密电,
在我们的面前没有任何秘密!
对于以此为座右铭的电讯技术中心来说,电报破译工作从来都是他们最为重要的的工作,电报破译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对于中国而言更是如此,电报破译离不开数学家的支持,可在中国,又有几位数学家?
而在另一方面,残酷的现实却迫使中国必须破译各国电报,从而获得各国机密,以在与中国相关的问题上获得优势。
“在有线电报时代,密电都是各自译成密码后交电报局拍发,各国都是这么做。也就是说,密码是当时电报内容的唯一加密。日本送来的外交照会是中文的,中国使馆省了事,不必再日译汉了。因为往来密电同样也只能送交日本电报局拍发,汪凤藻让中国使馆的译电员将照会译成密码电报后,送交日本电报局拍发,电报局照例会抄录一份副本。这样,日本外务省只要拿出中文照会底稿,与密码电报略加比对,中国使馆的密码便全被破译了。
日本人获得了密码,汪凤藻自6月6日至8月4日的全部54件往返密电均被破译。日本人不动声色,从此不仅掌握了中国使馆与国内的全部通讯,而且,还从中截获了大量军事情报。
而清廷对此竟毫无觉察,整个战争期间一直没有更改密码。……”
对于任何在电讯技术中心工作的破译人员来说,他们必须要牢记这个故事,与其说这是故事,倒不如说是一个国家惨痛的记忆,知耻近乎于勇,如果说过去,中国从未曾关注过电报密码的话,那么,现在中国无疑是以一种极为偏执的态度在加强自身密码安全的同时,又不记代价的破译着各国电报,甚至通过政府行为,像日本的“中文宣战书”一样,大量设定圈套以破译各国外交电报。从而掌握各国的外交变化。
不过,在军事电报的破译上,却远比破译外交电报更为困难,对于各国来说,军事电报密码从来都是机密中的绝密,尽管如此,可这所电讯技术中心中,依然破译了大量的军事情报,而在诸多破译工作之中,最为顺利的恐怕就是数对日军情报的破译。
在胶澳事变期间。一直困扰陆军参谋部的问题就是无法掌握日军情报,为此,参谋部曾投入大量的人力用于破译日军电报密码,但进展一直不大,直到岚山战役结束后,在打捞日军沉舰、沉船时,却意外的发现了未及丢入大海的密码本,由此才会取得真正的突破。而对日军电报密码的掌握,更是技术中心的绝密。
在过去的两年之中,尽管日军偶尔更新密码,但是那些密码却大都仍然以旧密码的组合规律加以修改而成,因而可以快速破译其绝密的军事电报,可以说在过去的近两年间。日本军事情报对于中国而言,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