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洪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月初,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和《哈尔滨日报》共同发起“1998。抗洪文物征集活动”,征集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再现这场伟大斗争的一切文物。这些留给后人的文物成了黑土地上军民抗击150年一遇洪水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第八章完)
  第九章人墙
  第一节 血肉之躯
  京广线保住了!
  大京九保住了!
  江汉平原保住了!
  武汉保住了!
  岳阳保住了!
  大庆保住了!
  哈尔滨保住了!
  长江干堤保住了!
  ……
  在这一次次保卫战中,在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这场世纪洪水的紧要关口,在人与自然这场新的抗争史上,一个、十个,不!一百个,甚至上千个不断出现的画面,走进人们的视线,闯入摄像机的镜头。
  在洪水压境的60多天里,这画面那么平常、普通,但今天回忆起来,它却如此弥足珍贵。在人们的心里,也可以说,在整个民族的记忆中,这画面已经凝聚成“永恒的瞬间”——人墙!
  一个人跳入湍急的洪水中,瞬间被吞没了;十个人跳入湍急的洪水中,他们被冲得东倒西歪;一百个人,甚至上千个人跳入湍急的洪水中,他们手挽手、臂连臂,肩并肩,像钉子一样,站成一排、两排、三排。
  人墙就这样形成了。洪峰就这样温驯了。
  ………………………………………………………………………………………………………………………………………………………………
  1998年8月30日中午12时48分,石首市合作垸崩岸进水口门实现拦水坝合龙。广州军区1800多名抗洪勇士经过30小时的奋战,终于制伏这一长江特大崩岸。
  8月23日,长120米、宽40多米的崩岸发生,直接危及长江干堤。石首市5000名抗洪军民日夜苦战,固脚抛石5800多立方米,筑坝护堤3万多土袋,并未缓解超高水位激流,更严重的崩塌随时可能发生。
  此次筑坝截流战斗的规模和壮烈程度,在长江抗洪沿线仅次于九江溃口抢险。
  省防指管理专家与荆州市和石首市防指一起会诊,决定在崩岸上游从堤边伸向江中的一条被洪水淹没的公路上,抢筑一条800米长的拦水坝,将河湾夹河口进水口门拦腰截断,遏制激流顶冲。
  素称“南粤雄师”的广州军区某师主动请战。29日7时,师长张永大率领600多名将士,打响了拦水坝截流战役。大垸乡的3000多名民工紧急挖土装袋,十几台军用工程车将麻袋迅速运到江边。
  水大浪急,30多名勇土跳人1米多深的洪水中,手挽手组成3层人墙,挡住流速极快的洪水,其他将士在洪水中用装土麻袋抢筑堤坝。
  中午,长江第八次洪峰的前锋抵达石首河段,刚回落的洪水又开始上涨。为抢在洪峰到达前完成截流,军长叶爱群少将和副军长罗来胜少将,带领1000多名将士赶来紧急增援。将军指挥将士们从江心和堤边两路进军筑坝,分兵合围截流。
  一声令下,来自“三八线尖刀英雄连”、“蟠龙山英雄连”、“育才模范连”等英雄部队的200多名勇士,由部分团长、营长带领,跳人滚滚洪流又一次组成了人墙。
  深夜,泡在洪水中的将士们在寒冷的江风中冻得发抖。重感冒战士苏和平、何世仁苦战6个日夜后冻僵昏倒,被激流冲走,战士们驾冲锋舟追赶救起,急送医院抢救7个小时才苏醒;凌晨1时30分,7名将士又被檄流冲出100多米远,堤上江中的所有车船迅速把灯光射向江面,十几艘冲锋舟和工程船紧急搜索,救起了他们。
  到29日中午,合龙开始。流速本已很急的洪水,在合龙口形成的落差下如野马脱缰。
  在最危险急的时刻,军、师、团、营各级主官纷纷跳入激流,和战士们手挽手、肩并肩,用人墙抵挡着猛兽股的洪魔。
  经过1800名截流突击勇士们30多小时的恶战,终于实现截流,胜利合龙。
  6月24日8时,湖南省望城县大众垸的一线大堤与湘江水持平,地势稍低处已有洪水漫溢,垸内13万人口、14万多亩良田危在旦夕。
  早已集结待命的1000多名长沙市民兵舟营队员火速赶到现场,汇入抢筑子堤的大军中。此时,首山村洪渠权榨桥段被撕开一道几米宽的口子。
  60名舟桥营队员组成的突击队迅速组成人墙阻抵挡洪水,30人组成的敢死队,下水植桩。
  整整2l小时,他们眼未合,肩未歇,终于将洪魔锁在了浔阳河内。
  7月28日下午6时,湖南省南县大堤中段出现严重滑坡,一条130多米长的裂缝将大堤一分为二。岳阳民兵舟桥营与500多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合力排险,可调来的两条堵口的大船瞬间即被洪水冲走。
  危急时刻,舟桥营营长第一个跳进湍急的洪水,100多名队员紧随其后。他们手挽着手,在洪水与大堤之间筑起了一道厚厚的人墙。
  恶浪一次次撞击着人墙,大家咬紧牙关,相互鼓励,用血肉之躯抗击着洪魔。
  凌晨5时,险情终于排除。
  ……
  人墙!
  由南向北,当抗洪进入白热化阶段,各个干堤、围垸频频告急之时,人墙——这样一种人与洪水残酷肉搏的场景,几乎天天出现在湖北、湖南、江西、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地的险工险段。
  人是抗洪的主体,而人墙是这一主体精神、意志、品格的浓缩。
  从某种意义上讲,‘98抗洪的胜利,是人墙的胜利。
  在这里,人墙已不再单单是几十人、上百人,甚至上千人手挽手、臂连臂、肩并肩搭成的墙。
  人墙已成为航标、旗帜、凝聚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化身。
  在连续60多天的抗洪期间,人们既从千军万马抗击洪魔的场面中感受到了这一精神的力量,也从单个人的行为中领悟到了这一精神的魅力。
  第二节 血染的风采
  整整60多天,中国军人的风采展示得淋漓尽致。
  从长江到嫩江、松花江,满眼都是“迷彩服”奔忙的身影,到处都是“迷彩服”汇成的海洋。
  那段日子,中国老百姓每晚7点准时打开电视,他们要看看“迷彩服”。
  “迷彩服”让他们揪心,更让他们踏实。“迷彩服”守护他们的长夜不再被噩梦纠缠。
  “迷彩服”“迷”倒了中国人。
  时装设计师哪里能够想到,今夏流行“迷彩服”。连最时髦、最前卫的青年都说,今夏最“酷”的时装是“迷彩服”。记者们上了前线,回来一身“迷彩服”。光荣啊!
  这是和平年代的一嘲战争“,这是渡江战役以来中国调用兵力最多的一嘲战争”,这的确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中国军人血染江水,锁装恶龙“。
  中国“战争”史上留下最独特的一章。
  如果说,‘98抗洪最耀眼的风景是“人墙”,那么,“迷彩服”就是这道“人墙”的钢筋铁骨。
  我们不能忘记这样一些名字,历史不该忘记这样一些名字:高建成、吴良珠、刘小强……1。高建成:水中英灵高建成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把战士何董华托上树,自己却被洪流裹挟而去。
  他在洪水中不知救起了多少战士和群众,何董华是最后一个。
  8月1日,33岁的高建成在滚滚长江中永生。
  8月12日,中央军委江泽民主席签发命令,授予高建成“抗洪英雄”荣誉称号。
  8月13日,江主席在长江大堤上高度赞扬高建成在生死关头把生让给他人、把死留给自己的高尚精神和可贵品格,称赞高建成和他的战友是真正的英雄,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高建成是空军某高炮团一连指导员。8月1日20时,紧依长江大堤内侧的湖北嘉鱼牌洲湾民垸发生险情,高建成所在的营接到命令:火速抢险。
  3分钟后,高建成与连长黄顺华迅速集结68名官兵分乘5辆卡车向险堤急驶而去。
  车行十几分钟,道路上突然出现一群群奔跑的群众,有的推着车子,有的提着包袱。“不好,前面有情况!”高建成立即做出判断。
  “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前进!”高建成果断发出命令。洪水很快漫上了道路,部队沿着横七竖八插满树杆、竹竿的路桩,开足马力朝中堡村险段驶去。
  距险堤仅100多米时,浸泡多日变得松散的堤坑突然决口。顷刻间,滚滚巨浪夹着厚厚的泥沙,排山倒海般向人和车压来。
  “大家不要慌1高建成击掌高叫:”有连长和我在,有党员、干部在,即使我们牺牲,也要保证大家安全1紧接着,高建成和黄顺华下达命令:把迷彩服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